却说刘总镇送岑少保起身后,次日傍午,堂官传报:“老太太官船已到太湖汛了。”刘电大喜,忙整冠带,大开辕门,只带亲随数骑先往河干迎接;一面吩咐摆齐职事,备大轿一乘,四轿、小轿各数乘到码头伺候。
原来许公自回江西,即搬送老夫人与少夫人、小姐于六月中旬起身,至七月初十日到了奉贤衙门。只住了数天,老夫人因为小姐姻事,知他弟兄们俱在苏省,随吩咐拿了三号大船:老夫人与小姐带梅嫂、仆妇、丫头们坐了一号,许公带了蒋贵、周旺坐了一号,家人、小厮、厨夫、衙役坐了一号,不日到了苏门。因船上没有旗号,老夫人又吩咐不许声张,因此直到到了太湖汛,守兵才打听是刘总镇的老太太,星飞传报。及刘总镇迎接出来,官船已在大码头停泊。
刘电遂下船叩见老母,兄妹们见过礼,便道:“大哥为何不先差人通知?”老夫人道:“这是我不叫声张。我们承许亲家送到你哥哥衙门,只住了五六日,因为你妹子姻事,晓得岑郎在此,故迅速赶来。许亲家也在那边船上。”刘电道:“母亲却来迟了两日,可岑贤弟昨日起身回湖郡去了。”说毕,就过船来与许公相见。此时殷副总因阅附近营汛未回,不及迎接。同城各官俱先差人禀安。岸上兵丁戎装站队,执事整齐,闲人撵远。刘总镇吩咐亲随人役伺候许太爷在后起身,自己先扶老母上了大轿。老母吩咐:“不必垂帏响炮。”然后,仆妇们围着小姐上了四轿,众俱小轿跟随。刘总镇亲作顶马,职事前发,一路鸣金喝道,鼓吹之声不绝,沿途观看之人挨肩叠背,无不叹羡。
一直到了衙门,鼓乐齐作。刘总镇辕门下马,扶轿直入后堂,候老母与妹子下了轿,随后出来迎接许公,让入东厅。方叙礼毕,外边报:“殷总爷到!”原来殷勇闻报,飞马赶回,也不待通报,一直进暖阁来。刘电接着,遂先到东厅拜见继父,见许公须发尽白,不免悲喜交集,父子们一时也说不了许多别来情节。因请先到后堂拜见伯母,刘电遂一同进来对老母说知:“这是殷家贤弟。”当下殷勇口称“伯母”,倒身下拜。刘电一同回拜。老母被雪姐搀住,因只回了常礼。殷勇道:“小侄因公出外,有失远接。”老母道:“甚是起动。明日老身还要去会会夫人。”殷勇道:“侄媳明日即当过来与伯母磕头。”当时雪姐过来与两位哥哥见毕礼,又是梅嫂与仆妇们过来磕头,刘电即叫丫头扶住梅嫂道:“老人家莫行此礼。”因对殷勇道:“这是从山东送妹子到家的梅嫂。”殷勇道:“真难为你老人家了。”当下老母叫:“请坐下,你们兄妹们好说说话。”雪姐因说起那年遇害之事,泪随言落。殷勇道:“好叫妹子得知,这起凶徒俱已拿住。”雪姐惊问道:“怎得拿住?”殷勇遂将登获缘由说了一遍:“当时被岑贤弟一审便招,如今现在监禁,正等妹子到来,一同斩首祭奠。”雪姐道:“天网恢恢。我明日要见见这贼,叫他死而无怨!”因问:“干娘可曾安葬?”殷勇道:“已托叔父在北固山购下茔地,如今迁棺在彼,尚未安葬。”雪姐道:“不知离此多远?可能一去祭奠?”殷勇道:“为兄已曾计及,如今岑弟以少保尚书管理山东总督,只待妹子完了姻,三月假满,我们都奉旨一同进京陛见。那时岑弟少不得要携了家眷同往山东,路出京口,顺道便可与妹子同往一祭,此时是不及去了。”雪姐因问:“娶了嫂嫂,可曾恭喜?”刘电接说道:“你嫂嫂是个女中英杰,同在军中征倭杀贼。那倭寇见了绣旗军都是害怕的。前月已生了一个侄儿,我们都吃过喜酒了。”老母笑道:“女将军自古有之,只是不曾亲眼看见。明日老身却得眼见了。”雪姐因笑对殷勇道:“哥哥幼时便有志做官,如今似这般威显,却是遂愿了。”刘电笑道:“我们都是承妹夫的保举,虽然体面,论起官职来还要受他的节制哩!”说得雪姐面红羞涩。刘电又说起那何氏弟妇许多贤德:“前日还有寄与妹子的物件,因道路不便不曾带来。”老母笑道:“前日见你家书,才知道他先娶有这许多原故在内。如今可喜你弟兄们同在一处,实是难得。”
大家叙了半日话,殷勇才辞到外边,父子们相叙。殷勇道:“前月接到金舅来信,已知父亲往江西去了。”许公道:“如此说,他们也是平安到家了。”说话时,蒋贵过来与两位磕头。许公道:“一路俱亏他料理,十分周到。”刘电道:“你往返辛苦,且歇息几天。”蒋贵道:“小的禀过姑爷,明日就要到湖村去回覆老爷。”刘电道:“我正要差人去报信,如此甚好,我明日即差壬送你坐船同去。”当日内外筵席,父子、弟兄十分欢叙。殷勇要请许公回署,刘电道:“在此总是一船,改日老伯两边都可适意往返,不必拘此。”许公道:“你三哥这里也是无人,改日过去也罢。”殷勇遵命,到晚方回。刘电遂请许公写了两封书,当晚交与蒋贵,赏了他二十两银子,叫他拜上蒋太爷与岑爷:“说我这里立等回音。”蒋贵叩谢,领了书函,次日凌晨即带伴当如飞而去。这边刘电代母往各衙门谢步,华氏夫人即日过来拜见公公,与刘者太太姑嫂们相会,都表过不提。
却说蒋公在浙起身犹恐路上惊扰,不坐大船,十二日即到湖村。相见岑夫人婆媳,岑夫人说不尽殷勤致谢。至于少夫人,系自幼相依的,今日见面既悲且喜,亲亲之谊更不必言。蒋公因说起已托许公搬眷,计日可到:“趁我在此,便可完成雪姑娘的姻事。”因对少夫人笑道:“只恐侄女有些介意。”少夫人笑道:“伯父说那里话?如今还有一位姊姊也要请伯父为媒,便好同日合卺。”蒋公听了吃惊道:“这是何说?”少夫人因说:“向受王家姐姐大恩,已订终身永聚。去年母亲回来,我即将两位姊姊之事细底禀明,母亲甚是欢喜,今得伯父到此一言,便两全其美。”蒋公听了这些原委,不觉鼓掌大笑道:“这件事只怕你心中不悦,如今反倒赖你在从中委曲成全,直是大贤大德。怪不得刘贤侄在我面前十分敬重于你,今日何不就请你母亲出来一见?”少夫人点头,遂进来与母亲说知,王老夫人随一同出来相见。蒋公只行了常礼。蒋公因说起当年与雪姑娘订姻一事。王夫人道:“此事老身早已悉知,如今这边姐妹二人十分亲爱,可以放心,只不知那位雪姑娘性情如何?”蒋公道:“好叫老夫人得知,那位姑娘温柔贤淑,是岑大姊抛见过的,只怕明日老夫人见了还要更加亲爱。若不是闺中淑秀,老夫又岂肯一力成全?”王夫人道:“大人所谕谅必不差,老身无不遵命。”此时岑夫人已喜得心花齐放,便道:“这两边月老都要借重大弟了。”蒋公笑道:“当得,当得。只是再得一位,双襄其事才好。”岑夫人道:“这里有一位严老先生齿德并尊,他公子现任华亭儒学,通家往来,正可拜烦。”蒋公道:“我已久仰他的清望,明日即当往拜。”不说这边计议。
却说岑少保虽然半夜起身,一路营汛早已传知地方,文武迎接者沿途络绎。岑少保一概谢免。惟文守备与本汛洪把总带兵直接到交界,湖郡成公先委县佐远接。十五日,岑少保到家,先拜见蒋公,然后进内。此时已将东院打开,岑老夫人婆媳居住。岑少保拜见岳母、母亲。此时月娥小姐因已许亲,不好出来相见。夫妻见过,略叙别情,随出来与蒋公叙话。家人等齐磕头毕,蒋公道:“我已到此三天,不知刘府家眷曾搬到否?”岑少保道:“昨日途中见塘报,说刘老伯母已到三哥衙门。”蒋公道:“如此早晚必有人到,正好同日完姻。”岑少惊问何故,蒋公因将前事一一说知:“今已托严公与我作合,昨已选定八月十五吉期,无庸更择。”岑少保听了喜得做声不得,只道得一句:“小侄如何消受得起?”蒋公笑道:“一位年少三公,也必得这三位夫人内助。”
正说话间,岑忠引着蒋贵到来叩见。蒋公大喜,即问:“刘府家眷都到了么?”蒋贵道:“只二爷与二夫人不来。”因向怀中取出两封书来。大家拆开观看,俱是催促择吉之话,并说许公与刘老太太、殷夫俱作送亲。岑少保道:“这边姻事刘、殷二兄虽知无碍,只恐许丈与刘伯母闻知见罪,还求老叔一力周旋。”蒋公笑道:“贤侄不须过虑,我自有主意。”当即与岑少保各修书一封,蒋公书中就明言与王小姐结姻衷曲,并订定吉期,即专差同来人前往吴淞镇衙门投递,限三日往回。
这日,严先生来相会岑少保,就留住午饭。严公道:“翩翩公子,三年之间,擢登台鼎,古今罕有。今又得此三位贤内助,人间美事俱被少保占尽。”岑少保道:“侥幸成功谬蒙圣眷,年轻禄厚,深切悚惶。得时闻长者之教,庶免陨越。今又承老先生执柯,明日当专诚叩谢。”当下即摆上酒来。叙饮间,蒋公说起:“近日沿海被兵地方群厉为祟,大不宁静。前日胡抚台欲请天师设醮,我因言及点石禅师道高德重,一到东省便当敦请出山,起建水陆,普施超度。胡公正在望我回音。”岑少保道:“小侄正要禀知,前日在苏与刘、殷二兄计及此事,要与老叔联名敦请。事不宜迟,即当专差前往。”严公道:“前日小儿书来也说起此事,曾请僧道追荐。竟无灵验。”蒋公因说出禅师许多灵异,严公道:“必得如此方能齐拔幽沉。”三人叙至饭罢后,严公辞去。蒋公道:“贤侄久出才回,须在里面叙叙家常,不必陪我。”
岑少保才辞进内堂,见两位老夫人与少夫人都在上房闲叙。岑少保道:“有一简事禀知岳母。”王夫人笑问:“何事?”岑少保因说:“华氏夫人被难得遇何家仙姆指引,后来得配殷兄,随军征剿十分英勇。日前与殷兄叙及殷嫂家世、姓名,却竟是岳母的侄女,因此明日要与刘伯母同来拜认。”王夫人闻说,又悲又喜,道:“却不知他竟有如此才勇!”大家惊叹不已。王夫人又说起在任回家被盗之事:“多亏那文义士相救。”岑少保道:“岳父生前正直自然死后为神。岳母吉人天相。如今那文进我已保升他做了本郡守备,也不枉他了。”岑夫人道:“如今岑义的女儿年已十九,长成得十分端秀。那文守备又未婚娶,何不与他成了这头姻事?便好当亲人往来。”岑少保道:“甚好,明日儿当一力成全,谅他决无推故。”岑老夫人又说:“春间倭寇猖狂,这里朝不保暮,亏严公操练乡勇,你媳妇又谕杀贼一人赏银五两,因此大家舍命相持,赶散了几次小寇,后得调一守备,添兵到来把守,人心略定。直到刘三相公大兵来剿才得平静。”叙话间,天已傍晚。王夫人因身体沉重,不能久坐,因说:“姑爷连日辛苦,早些安歇罢。”说罢回房。
岑少保又出来与蒋公相商,写了一封敦请禅师的联名请启,派令蒋贵前往,又拨能事随役二名,多带盘费以为水陆舟舆之用,于明日一早起身。料理毕,已是更深,才与蒋公道了“安置”,回到老母房中。少夫人也在,老母道:“你岳母已有了七个月身孕了。”岑少保道:“岳父阴功浩大,自然天降麟儿。”老母道:“只是如今时日匆促,这新房如何安置?”少夫人笑道:“后边大楼五间尽做得两处新房。前日已与母亲说过,只要趁早收拾出来。”老母因笑对公子道:“家事都亏你媳妇料理,不要做娘的费一点心,就是这两头亲事也是他一力成全,真是你的贤能内助。”岑公子听了只是笑。老母道:“夜已深了,你夫妻们也早些歇罢。”当下两口儿辞了老母回房,说不尽久渴情肠,如鱼似水,难以细述。
次日一早,岑少保盥洗毕,即到外书房来。蒋公道:“我已打发蒋贵五鼓起身去了,但愿请得来。须择一江浙总汇之地起建水陆,趁我们在此,还了这桩心事。再两下过礼之物也须及早端正。这凤冠、霞帔、蟒玉、朝裙是不可少的,其余在江浙省会亦易办理。”因即开单着岑忠、王朴各带亲随往江、浙两省,分头制办不提。到十八日,差役由苏责到回书,拆看上面但云:许丈、老母甚是欢喜,无须过虑。岑少保已是放心。
却说次日蒋公与岑少保话至夜深,各回房安息,方才就枕,只见一个侍者到来,云:“点石大师在秀水灵鹫山万回掸院起建水陆道场济拔幽魂,檀越们可速去者。”说毕就走。蒋公惊醒,却是一梦,十分奇异。到得黎明,岑少保亦为夜来有梦出来与蒋公说起,却是一般。蒋公道:“若说是心想所至,那得两梦相同?如今只着人往万回禅院打听便见分晓。”岑少保当令家丁传问。原来这洪把总正是秀水人,进来禀道:“这万回禅院是敕建丛林,就在灵鹫山下,系江浙交界,离此水程一日夜可到。”岑少保道:“你可即差一人星飞前去探听,如有一位山东禅师到业,即速回报。”洪把总答应去了。到次日午间,该差回禀:果有一位山东禅师,是十九日到的。蒋公与岑少保俱各惊讶道:“当日禅师曾说日后还有一大胜会,今日看来当日即已前知。我们可即速前往料理。”
岑少保即吩咐备下船只伺候,果然一呼百诺,即日齐全。廿一日凌晨,叔侄便服下船,只带亲随数人飞掉往灵鹫而来,及嘉、松两郡得知时,早已到了禅院。合院僧人香花迎接,问知禅师在方丈跌坐,遂一同进来参见。禅师合掌道:“擅越们大发慈悲,老僧特来完此善果。”蒋公道:“弟子们已专差去拜请,却蒙老禅师飞锡早降,不胜幸甚!今启请禅师,当于何处建立道场?”禅师道:“即此山前便好。檀越们速为齐备,明日刘擅越也待到也。”侍者献茶毕,两位辞了出来,各官俱在客堂禀见,岑少保即托嘉、松两郡守督理其事:择山前平原大地搭盖层台、设立棚厂,所需一切,许在公项报销;一面即星飞札知浙抚。两太守遵命,即日分派丞倅、县佐等官连夜督工赶办。果然风疾雷行,两日内一切齐备。原来刘总镇因阅松江营汛闻知其事,果于次日赶到。大家相会,共说禅师灵异,因同在寺中住下,俱断荤茹素。
至二十四日清晨,率各官拈香启请禅师一同礼佛登坛。预选二十四众禅僧礼忏,说不尽幡影缤纷,香云缭绕。江浙附近各州县城乡男妇来瞻仰者,人山人海。至第二日,浙抚差官到来拈香。金银冥镪,舍积如山,每夜焚化不尽。夜间轻云薄霭之中,隐隐闻喜笑欢呼之声不断。至三十日道场圆满,晚间禅师登坛施放瑜珈焰口,是夜战放数万盏荷灯,水陆相接。及至施食焚镪之时,但见漫山遍野磷火成团作滚,四散而去。各官拜谢禅师,请下法座,已将交五鼓。禅师道:“今已与檀越完成胜会,老僧即当归去了也。”蒋公道:“难得禅师降临,请驻锡数日,然后送回。”禅师道谢,即归方丈。
各官已是数日夜辛苦,俱各安歇。及到黎明,本院住持来报:“禅师今早不知去向。”蒋公惊起,即令四下访寻,竟无踪迹。刘电道:“或者怕我们相留,竟连夜走了?”岑少保道:“不然,此必是禅师具广大神通,日后自然知道。”当下两太守禀见,岑少保致谢道:“深费清心。所有费用先动公项给发,本院即札会大宪准销便了。”当日给了本寺香资百两。嘉镇褚公与两郡守要设宴相留,蒋、岑二人辞谢,即日回舟。刘总镇亦因公出日久,又要回署料理妆奁之事,不及再往湖郡,因送蒋、岑二位开船后亦即辞回吴郡去讫。
话分两头。却说蒋贵星夜赶到家中,叩见了老太太,说:“老爷现在岑爷家中,俟岑爷完了姻才得回来。如今特差小的回来启请点石禅师。”老太太道:“呵呀!这点石禅师已于本月十九日坐化了。”蒋贵吃了一惊,尚恐不的,即往庵中探问,果然,只得回来禀过老太太,星夜同伴当赶回。顺道至吴门来禀知刘姑爷,刘电大惊道:“这禅师正是十九日到秀水做了七昼夜水陆道场,圆满后就不见了,原来是现身罗汉!如今岑爷吉期已近,我前日已在那边当面商定,也不必写书,你可作速回去照料。”蒋贵答应,即星飞于八月初六日赶回湖村禀说禅师坐化之事。蒋公与岑少保俱惊叹不已。自此以后,果然各处平宁,并无祟厉。
此时两边礼物俱已备齐,取了六号大船,彩舆执事件件鲜明,即着岑忠、蒋贵,派亲随十六名,押送礼物于初九日前往。此番两省通知其事,自督抚、都督、总镇、司道,送礼者络绎。岑少保只收两位老师礼物之外,余俱璧谢。郡守成公命侄子过来照料,又委佐贰各官到来督率人役,都不细述。
却说刘总镇那边诸事齐全。至十一日接了礼,厚赏来使。又添了四号大船装载回盘妆奁什物。十三日一早,鼓吹放炮,摆齐全副职事,许公大轿先行,刘老太太、华氏夫人与彩舆在后,梅嫂们共十数乘小轿,刘、殷二总镇亲送下船,放炮鸣金而发,要赶十五日子时花烛。
且说这边王夫人处已于十一日下礼,俱是蒋公与严老先生料理。到十三日,郑老夫人婆媳与成老夫人、大公子俱到来贺喜,这是姑娘、师母,分外亲敬,随请严老太太婆媳过来相会。到十四日下午,新人船只已到。本汛兵丁戎装站队,自码头直至大门。这边着家丁、仆妇披红叩接,全部鼓乐执事。先请刘老太太与殷夫人大轿到来,岑、王两老夫人与各位夫人俱迎出厅来,厅上红氍铺地,灯彩耀目,众仆妇挽扶簇拥,至后堂一一叙礼。此时也说不尽寒温礼数。惟殷夫人拜见姑娘既悲且喜,因在当众不便深叙离情。侍女们献过了三道茶,刘太太要往新房观看。此时王小姐已妆得如天仙一般,少夫人指点与刘太太、殷夫人见礼。刘太太道:“果然好一位姑娘。”因对王夫人道:“两位令爱与小女真是天生成的姐妹。”遂同上楼来,见两边新房收拾得花团锦簇,香气氤氲,都是一般铺设,心中甚喜。看毕下来又到东院内,见少夫人房中诸凡俭朴,因对少夫人道:“久闻姊姊贤德才能,老身今日敬佩。将来姊妹们有不到处还望包涵指教。”少夫人笑道:“承伯母过奖。”当下请到内堂茶点,华氏夫人因对少夫人说起仙姥救济之事:“果然今日得与妹妹相见!”因此分外亲热。
此时日已平西。岑老夫人就请郑、严两位少夫人到船与新人插戴,俱坐大轿,执事人役喝道而去。其时许公已请至东厅,有蒋、严二公陪待。这一夜,灯球火炮、笙箫鼓乐之声盈耳不断。满村男妇叠肩观看,俱吩咐不许禁止。
到得子时将近,郑、严两位夫人料理新人事毕,先起轿回来。然后,喜娘、侍女们簇拥新人上了彩舆,鼓乐执事前导,五色宫灯数十对并灯球火把照耀得一路如同白昼。彩舆到了大厅,傧相祝词,叩请三遍,乐奏三番,里边请严老太太与成老夫人出来起帘,喜娘们搀扶出轿,立于东首;傧相又如前祝请三次,两位老夫人又引王小姐出厅,喜娘们搀扶立于西首——都是凤冠、霞帔、蟒服、玉带,翠绕珠围,红巾盖。傧相又祝词跪请三回,笙箫三奏,两位成公子执花烛引岑少保出厅,立于正中,真是:乌纱衬白面三公,蟒玉挂青年少保。傧相赞礼,先参天地,然后交拜毕。外边音乐送至后厅,便有一班女乐,凤管鸾箫,引入洞房。一切坐床撒帐,俱如古礼,不必细述。
饮过交杯之后,禀请新人出厅见礼。先拜谢两位大媒,次拜许公,然后两位成公子平见过礼。随退进后厅,先是刘老太太、成老夫人、严太太、郑老夫人、王老夫人五位一同见礼,岑老夫人叫侍女们扶住,各受了两礼。次是殷夫人、严夫人、郑夫人一同平拜。后即叩拜老母,却是刘、王两位太太扶住,受了全礼。然后,与少夫人一同交拜毕,仍送上新房,新人筵席。
三杯之后,岑少保即出厅来陪客。文守备与县佐、把总俱来叩喜,岑少保深谢烦劳,请在东厅筵席。大厅上,正中一席是许公,成大公子相陪;东席是蒋公,成公子相陪;西席是严公,岑少保一一安席毕,就在西席相陪。这日是成公送来的两部梨园、一班女乐。外厅许公点了《满床笏》全部,东厅唱《七千缘》全部,内厅四席女乐扮演《永团圆》全部。筵上山珍海味,五割三汤,备极丰盛。两位新人楼上惟少夫人相陪,姊妹三人一见如故,亲爱倍常,不须细叙。外边兵丁人役俱有羊酒犒劳,花红赏赐;江南到来家丁、仆妇俱有岑忠弟兄与王朴夫妻们内外陪待;连本村到来观看的男妇、儿童俱有喜饼、喜果分给。
当日筵席直至更余方散。外客辞去后,许公在内书房设榻,蒋公与两位成公子在东西书房安歇。内客惟严太太婆媳辞去,刘老太太、殷夫人俱在王老夫人内外间安歇,成老夫人、郑老夫人俱与岑夫人同房,郑大夫人就在少夫人房内。
当夜新郎内外道了“安置”,却是少夫人送他上楼,与两位新人交杯细叙。雪夫人因说起从前仙姥指迷缘由:“不想今日果得与姐姐相聚!”夫妻四人原无客气,说说笑笑有半个更次。少夫人笑对雪夫人道:“新郎渴念已久,今夜先请姐姐叙叙别情。”说得雪姐十分羞涩,当即送他两个进了东房,却又陪王小姐到西房,笑道:“姐姐如今好放心安寝,不用着急了!”王小姐啐了一声。又说笑了半晌,才待转身,又与王小姐俯耳说道:“姐姐不要关门,恐怕新郎还要过来应应好日哩!”王小姐也不回答,狠狠在肩臂上扭了一把,少夫人才下楼来与郑大夫人安歇。次夜便在西房,都是少夫人指点。
后来满了月,是少夫人主见,每夜轮两姊妹陪伴两位婆婆,定为常例。王夫人见雪姐与自己女儿一般温柔孝敬,不但放心,又甚怜爱。岑夫人的欢喜更不待言。
且说蒋公过了三朝,新人庙见后就要起身,岑老夫人婆媳再三留住。这第四日是三位少夫人的梯已筵席,五朝是王老夫人的特敬。至二十日蒋公起身,岑老夫人婆媳俱有送蒋老太太婆媳并苏小姐的礼物,岑少保另有厚谢大冰礼物、赆仪,并厚赏蒋贵。蒋公相订在家等候,一同进京。岑少保预便了一号大船,亲送出湖境才回。这日成老夫人与两位公子也起身回郡,内外都有回送礼物。惟刘老太太、殷夫人与郑老夫人婆媳俱至满月后再留不住,因备大船相送。许公因刘、殷两弟兄将来都要进京,衙门无人,因一同回吴。岑老夫人又梯已送了郑大夫人许多礼物,王老夫人亦有梯已与侄女的东西,外边又各有公送的礼物,至期都出后墙门相送下船而别。岑少保又备全副祭礼,合家到王公坟上祭奠后,即往郡城拜谢成公;又一力主持备办妆奁,命洪把总为媒将端姐许配文进,完了姻事,后来也做到三品夫人;岑义的儿子也是少保扶持,做到通判之职。此是后话,叙过不提。
时光荏苒,不觉又至十月初旬,岑少保假限已满,料理起身之事,与老母商量:初意原要陛见后到了任,再接家眷;后因老夫人要同儿媳们顺往祖坟祭祀,雪夫人又要与干娘上祭,因此就议定家眷一同起身。其实王夫人已是临月,月夫人要在家侍奉,不肯同往。梅夫人道:“我早已计定,先请两位姐姐同往任所,以半年为期,请一位回家轮流料理家务。况东省道路不远,往来亦易。如此则两下俱有侍奉之人,家务又不至无人料理,岂不两全?”两位老夫人齐笑道:“这个主意甚好,只是太难为你些。”当下议定,择于十一日起马。备四号大船,行装等件料理齐备,派岑忠与王朴两个老总管轮流往来,此番先是岑忠夫妇同往。数日前,严公夫妇内外饯行。至期,成公率合郡文武俱送至交界。
岑少保十五日到吴门,程公接道。岑少保即先至衙门拜谢。其时许公又送刘老太太前往奉贤去了,衙内无人。刘、殷二镇一同到船与岑老夫人请安,殷夫人已着家人仆妇到船叩请。码头上兵丁排列,赶散闲人。刘、殷弟兄候岑太夫人婆媳升了大轿,然后乘骑,前呼后拥至协镇衙门。大轿直抬进后堂,殷夫人与方氏婶娘接着,更增一番亲亲之谊,殷勤款待,不在言表。岑少保因为程公留住,至晚才相辞出来,即至协镇衙门。弟兄们相会,说不尽许多情谊。大家商定于廿二日相同起身。
这数日内,辞行饯别竟无宁刻。至期,家眷船只凌晨先发。殷夫人因要同往祭奠公婆,就相陪岑太夫人同往山东,又当会亲,又好顺便陪苏氏夫人回来。岑少保与刘、殷三位随后起身,程公率属俱在码头送别。其实,江五箭疮发作早毙狱中。岑少保吩咐将江七沿途押赴北固山下发落,殷总镇已先差人在坟茔搭厂,准备祭奠。
这日,船至京口泊住,地方文武俱来请安。这北固山相去不远,当着家丁备办猪羊祭品,鼓乐一应齐备。次日一早,岑太夫人原要与媳妇同往,殷勇与夫人再三阻住,因只有姑嫂二人坐轿同往。岑、刘二两位,殷勇阻留不住,一同乘骑到了坟堂。祭品俱已陈设,焚起香烛,鼓乐齐鸣。殷勇拜奠毕,放声大恸,姑娘二人一同哭拜罢,雪夫人恸至失声。然后,岑、刘两位一同展拜,殷勇与夫人、妹子在旁回礼。岑少保令将江七洗剥,反绑在坟前跪下。雪夫人一眼看见,正是当年谋害之贼,不觉柳眉直竖、杏眼圆睁,上前问道:“你可认得当年坐船的人么?”江七认得,不敢仰视,只求速死。殷勇仗剑在手,大呼:“今日与母亲报仇也!”剑起首落,沥血祭奠。岑少保吩咐将尸首推入千人坑讫,当下三献酒毕,焚化祝帛,将猪羊祭品分给坟邻,遂一同回船。
岑少保令把船即日放往三凤山停泊。次早岑少保只坐小轿,跟随二人,往拜邻里,谢其照料旧居房屋。众邻里都到船上来与太夫人请安。还有几个老婆婆、妇女们素常往来的,都相约来看望,岑太夫人俱留住款待,起身时都有所赠。当日,家丁们将祭事料理齐全。次早合船眷属一同坐轿都到坟堂,大设祭奠毕,将祭品表散坟邻父老们,来助祭者都有酒席款待,整整忙了一日。
次早,即开船进发。不日到了东省交界,总督晋公已内升部堂,因候交代未曾离任,与司道俱差官迎接。岑少保具回柬答谢,一面先差人往台庄雇备车辆、人夫、骡马,公平给价,不许骚扰民间。腊月初到了台庄,蒋公已着蒋贵早在伺候。地方官已将轿马、扛夫齐备,岑少保俱着发给价值。
初八日,一同起身至尚义村来,沿途俱有公馆伺候。这日蒋公出村二十里接着,此时比从前母子避仇时奚啻霄壤!合村男妇如看会一般十分热闹。蒋老太太婆媳与刘夫人迎门接着,欢喜异常。到内厅相见时,惟殷夫人与月夫人姊妹是初见面的,岑太夫人同雪夫人叙说别来记念情怀,真是喜从眉上起,笑逐眼梢来,说不尽千种情肠、万分亲爱。当日内外筵席接风。此时小公子已是十二岁,聪慧过人,里外陪待十分亲热。席间蒋公因致谢殷勇:“在吴门深扰!”又道及:“程公十分厚待。回家后即接到吏、兵二部知会文书,已蒙圣恩准假。只候贤侄们到来,便好一同起身。况已岁暮,不宜再迟。”当即择定十五日起身,行装车马预为齐备。岑少保当日吩咐备办素供一席,往祭点石禅师;另备猪羊祭礼二付,往祭外祖并蒋公坟茔。
到次日,内眷们先起身往庄上相等。叔侄们先到慈云庵同祭了禅师,塔院布施百两香资,以供禅师香火。随即一同往两处坟茔上来,互相拜奠毕,就在庄上内外备席,快叙了一天,到晚才回。
到得都门,已是腊月廿七。一早进城,吩咐家人就近觅下公寓,四人遂一同竟至午门恭请圣安。黄门官转奏,有旨宣入便殿朝见。四臣三呼九叩毕,御目观看,殷勇亦在青年,建立大功,天颜甚喜,道:“卿等扫荡寇氛,肃清海宇,功绩伟然。岑卿所奏善后事宜俱依议准行,朕心欣慰。今委卿等封疆重任,定能不负朕托。”因问:“卿等家中还有何人?可悉为陈奏。”岑秀等因一一奏对。当即传旨着翰林院官撰文诰授母妻俱一品夫人,惟岑秀发妻何氏特加“慧贤孝义”四字。岑秀谢恩毕,又将玉虚夫人显圣除妖之事奏闻。圣心大悦道:“天地间果有此等奇事?”因改封玉虚夫人为玉虚慈惠圣母,发帮金立祠江浙,春秋动帑祭祀。当下蒋士奇又将点石和尚显灵超度之事奏闻,当即奏旨敕封点石为慈灵护国禅师,发帮改慈云庵为护国禅林,即着该地方官督工监造;命光禄寺陪御宴三日,为四卿解劳,四臣谢恩而退。
当日,岑少保即往拜相国程公、司成徐老师,并黄兵部、陈都督。蒋、刘、殷三位亦分头拜客,领了三日御宴,一同谢恩。到元旦,随班朝贺毕,又往各处贺年。至初三日,圣旨下来:加岑秀太子少傅军机尚书,总督山东印务。仍赐尚方剑兼江浙巡海都御史,每年巡阅海疆一次,考察官吏将弁秉公具奏;蒋士奇加前军都督衔,管理登、莱、青等处,挂印总兵;刘电加左都衔,仍管吴淞总兵;殷勇升嘉湖总兵;褚飞熊内升右军都督;万士雄升制标中军副将:着即赴任。四臣同日谢恩,于初四日早朝陛辞,一同出京。因为家眷,只得星夜兼程回沂水料理。
十二日到了蒋府,内外眷属同团聚过了元宵佳节。此时,总督衙门头接官吏人役已到,夫马车轿俱整齐伺候,不便迟延,因定于十八日起马,同家眷往济南赴任。蒋公先一日又内外戏席饯行。至期,岑少傅母子夫妻拜别蒋老太太、蒋公夫妇并刘、殷夫妇先行起程。蒋公与刘、殷二总镇远送回来后,两弟兄亦即料理行装,于二十日一同拜别南旋,此时惟苏氏夫人依依不舍,洒泪而别。蒋公送了刘、殷眷属起身后,登州将弁头接亦到,蒋公亦于二十二日起马,奉老母家眷赴任,家中一切交蒋贵夫妇照料。及四处到任后,俱接到诰命,各各具表谢恩。却喜地方附近,四下音问往来不断。
后来,岑秀官至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蒋士奇因功加封靖远候,小公子少年黄甲,累官至户部侍郎。刘电、殷勇俱升至五军都督。刘云亦官至湖北布政。成公屡升江南按察使司,两公子亦俱登仕版。郑、严二位皆得岑少傅之力,都做到五马黄堂。王公子少年科甲,官至光禄寺卿。文进亦官至副总。岑少傅在湖郡、金陵两边盖造府第,往来居住。许公在殷家终老。殷勇次子继续许氏一脉,娶金振玉孙女为妻,金家后嗣亦多振作。后来八姓往来,互为婚姻不断,各家后嗣俱有出类之才,另做一番事业以断《雪月梅》之后云尔。
《博物志》《博物志》是中国的一部博物学著作,作者为西晋博物学家张华(232年-300年),内容记载异境奇物 ﹑琐闻杂事、神仙方术、地理知识、人物传说,包罗万象。《博物志》记述了八月有人乘浮槎至天河见牛郎的故事﹐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最古文字起源。......
《齐民要术》《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
《绣榻野史》绣榻野史-吕天成《绣榻野史》是一部明代色情小说,作者为明代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吕天成。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出版社曾将其整理出版。
《警世通言》《警世通言》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在“说话”、“话本”的基础上,经......
《中说》《中说》隋唐之际大儒文中子王通的弟子为了纪念他,弘扬他的思想学术,仿孔子门徒作《论语》而编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称《文中子说》。全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保存下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以及与众弟子、学友、时人的对话,共分为王道篇、天地篇、事君篇、周公......
《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传》为还珠楼主代表作,以其海阔天空、任意所之的想象,雄奇瑰丽、变化莫测的笔法,历来为读者青睐。温瑞安有一番精当评语说:“还珠楼主运用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武侠小说带入了一个剑仙幽幻的境界,他那极为深厚的国学底子、浩瀚千变的文字能......
《醒世恒言》《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全书共四十则故事,题材来源丰富,大多来自民间传说、史传和唐、宋小说。大多数作品仍是婚姻恋爱这个主题。全书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不同程度反......
《申鉴》《申鉴》是中国东汉末思想家荀悦的政治、哲学论著。《后汉书》本传说,荀悦志在匡辅献帝,因曹操揽政,“谋无所用,乃作《申鉴》”。意为重申历史经验,供皇帝借鉴。全书5卷,包括《政体》、《时事》、《俗嫌》、《杂言》5篇。明代黄省曾做了注释,有明嘉靖......
《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1031年—1095年)撰,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梦溪笔谈》成书于11世纪末,一般......
《尉缭子》《尉缭子》是战国尉缭撰兵书。《尉缭子》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书,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去疑古派一直认为《尉缭子》是伪书,《尉缭子》也被长时期的冷落,自1972年银雀山汉墓出土文献证明 《尉缭子》并非伪书。《尉缭子》一书,对......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金圣叹腰斩《水浒传》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说法,自从金圣叹推出他的贯华堂本《水浒传》后,有近两百年人们不知道世上还有一百回和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传》。自郑振铎们挖掘出所谓全本《水浒传》后,金圣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又很少有人见到其庐山真面目了。那......
《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搜神记》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搜......
《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汉宫二十八朝演义》是2010年1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哲身。本书以宫廷为中心,以帝王后妃之间的爱恨情仇、朝臣阉竖之间的纠葛争斗为主线,旁涉广取,把当朝重要史事都引入其中。......
《喻世明言》《喻世明言》,原名《古今小说》,明代刊行的短篇白话小说集。它同《喻世通言》、《醒世恒言》一起,合称“三言”,是冯梦龙编纂的宋元明话本小说总集,历来被誉为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宝库。 《喻世明言》有作品40篇,包括三部分:一是宋元说话人的话本,二......
《碧鸡漫志(王灼)》《碧鸡漫志》是南宋王灼所著的词曲评论笔记 。共五卷。为王灼晚年之作。内容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论词推崇豪放,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但也......
《花月痕》《花月痕》,清朝小说,作者是魏秀仁,这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言情小说。主要讲述了韩荷生、韦痴珠与青楼女子杜采秋、刘秋痕的爱情故事。......
《丹阳记》《丹阳记》,南朝地志。宋山谦之纂。南京自东吴建都,其名已著。当时有无专门记述,已无从考证。而今能够考见最早的南京方志,则是南朝刘宋时山谦之编纂的《丹阳记》。书中所称的丹阳,指的是当时的丹阳郡。刘宋时丹阳郡辖九县,大多属今南京市地域。......
《剪灯新话》剪灯新话-瞿佑《剪灯新话》,明代文言短篇小说,中国十大禁书之一,作者是瞿佑。最早在洪武十一年编订成帙,以抄本流行。元末明初的社会大动荡,摧残、扭曲着社会中、下层男女的情欲生活。此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毁小说,除摹书普罗男女的畸变离奇隐秘外,其人鬼相恋,“交合之事,一如人间”,亦成为遭禁主要原因之一。作者自己都坦陈
《诸子辨》《诸子辨》一称《龙门子》,是明宋濂撰辨伪书。一卷。......
《红楼春梦》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雨花香》《雨花香》是清代石成金著小说,孤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小说中的因果报应思想大多能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在作者描写的那些所谓“善报”的典型事件和人物中,他倾注了满腔的热情,给予赞扬,以此“榜式”呼吁世人效法;在作者描写的那些所谓“恶报”的典型......
《玉楼春》《玉楼春》是清代龙邱白云道人编辑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觉世姻缘玉楼春》。十二回,一作四卷二十四回。成书于清初。......
《唐传奇》《唐代传奇》是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人传奇,或称唐传奇。唐传奇在经过发轫期的准备,兴盛期之后,终于在晚唐时期开始衰落。......
《百花野史》《百花野史》又称《百花魁》,初醒斋藏板。一笑主人生平无考。此书现有孤刻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因绝大部分采自《欢喜冤家》,故可据以作校。此部份文字,乃抄自《欢喜冤家》,连人名都没更动。比较其他改编自《欢喜冤家》的小说,此书改动最少......
《八美图》《八美图》,全称《玉楼春桃花扇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书中所写多男女情事,且又写出女性的反叛之举,故被视为“大逆不......
《止学》《止学》,是一部湮没久远的关于胜败荣辱的绝学,作者王通,号文中子,隋朝大儒,史书中关于他的文字不多,但他门下的弟子则有大名鼎鼎的唐太宗开国时的一批元勋魏征、李靖、徐世勣、房玄龄等等,所以他对于开创唐代文化思想来说可谓功绩卓绝,此著作是以道家......
《红楼圆梦》《红楼圆梦》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又名《圆梦传》《金陵十二钗后传》《十二钗传红楼圆梦》, 三十一回,成书于清嘉庆年间。书接续《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略谓贾政自葬母北还,虽升任京堂,无奈家中总入不敷出。宝钗以节俭为名将府中仆婢逐渐遣散。芳官......
《再生缘》《再生缘》,清朝中叶“弹词”作品,杭州女诗人陈端生著。讲述了元成宗时尚书之女孟丽君与都督之子皇甫少华的悲欢离合的悲剧故事。原作共17卷,近60万字,仍未完成,续本中流传较广的为杭州女诗人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所续成的3卷,但艺术性不及原著。《再......
《金瓶梅》《金瓶梅》,中国明代长篇白话世情小说,一般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其成书时间大约在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金瓶梅》书名由书中三个女主人公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名字中各取一字合成。小说题材由《水浒传》中......
《桃花扇》本书非孔尚任《桃花扇》传奇剧本,而是后人根据相关剧情编写的小说作品。......
《红楼幻梦》《红楼幻梦》是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幻梦奇缘》,二十四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作者为“花月痴人”,其姓名及生平均不详。成书干清道光年间。该书主要是大团圆的结局。最后,宝玉考取了状元,贾家富贵腾达如初。宝玉有宝钗、黛玉两位妻子外,又娶晴雯、......
《汉杂事秘辛》杂事秘辛 《杂事秘辛》,汉无名氏撰。书叙汉桓帝懿德皇后被选入宫及册封之事。其中吴姁单独审视女莹一段,对女莹的身体发肤私处刻画细腻入微,风光淫艳,匪夷所思。明杨慎称得于安宁土知州董氏,沈德符认为是杨慎伪作。书中与史实舛谬处,明胡震亨、姚士粦二......
《好逑传》《好逑传》又名《侠义风月传》,坊本亦名《第二才子好逑传》。创作于明清二代,流行于清代,具体成书时间不详。撰者不署,编次者署名“名教中人”。全书共计4卷18回,以大名府秀才铁中玉和水冰心的爱情为主线,讲述了两人行侠仗义、锄强扶弱,同时严守礼教......
《起世经》《起世经》,又称《起世因本经》,为佛陀解说宇宙形成、发展、组织和灭亡的经书。凡十卷。隋代阇那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其内容叙述世界之组织、状态、起源、成坏等过程。分阎浮洲品、郁单越洲品、转轮圣王品、地狱品、诸龙金翅鸟品、阿修罗品、四天王品......
《章台柳》《章台柳》是清代佚名著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情节本唐代许尧佐传奇小说《柳氏传》。叙述:唐天宝间秀才韩翊流寓京师,与李王孙交为莫逆。李蓄妓柳氏,人称“章台柳”。韩柳二人互相爱慕,李遂将万贯家资与柳氏悉赠韩翊,自己前往华山学道......
《无能子》无能子 ,唐朝末年道家学派人物。作者非道士,其书亦极少直接涉及道教内容。其姓名、籍贯、生平皆不详,只有“无能子”别号流传在世。 '据传说他自少年就博学寡欲,擅长于哲学思辨,以授徒讲学为生。后来为了躲避黄巢 起义战火,漂泊四海,生活艰难。光......
《金谷怀春》《金谷怀春》是一部写爱情的小说,又名《怀春雅集》、《融春集》。作者不详何人,但见《百川书志》注为“国朝三山凤池卢民表著,又称秋月著”。欣欣子在《金瓶梅词话》序中说是“前代骚人”卢梅湖著。此书大约产生于明中叶成化年间,在小说戏曲史上有着重......
《醋葫芦》《醋葫芦》,明代醉心西湖心月主人著长篇小说,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四卷二十回。这是一部写人物的小说,它用夸张和幽默的笔法写都氏之妒,成珪的惧内,生动有趣。但是它未把人物简单化,都氏对翠苔凶狠、残醋,对成珪严厉粗暴,但对熊二娘却十分疼爱,也写......
《人间乐》《人间乐》是天花藏主人著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镌批评绣像锦传芳人间乐》。十八回。成书于清初。故事大意是:居掌珠自幼男装,以才美动京师,其父为了拒绝来冢宰议婚,辞官返松江。来冢宰欲以女妻嘉兴才子许绣虎,许逃走。许绣虎在苏州与男装的居掌......
《三续金瓶梅》《三续金瓶梅》是清代讷音居士编辑的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小补奇酸志》《小奇酸志》。八卷四十回,成书于清道光元年(1821)。“三续”叙写西门庆死去七年后,还阳复活,又活到五十岁这几年的家庭生活与官场经历。西门庆阳魂入壳,复旧如初,重整家园......
《民国演义》《民国演义》为蔡东藩所著《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之一。比较详细地记述了辛亥革命、孙中山下野、袁世凯称帝、蔡锷讨袁、张勋复辟、五四运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始末。......
《禅真后史(五十三回本)》《禅真后史》全称《新镌批评出像通俗演义禅真后史》,是明代方汝浩著长篇小说,共六十回(清末删节本共五十三回)。成书于明末。小说描写唐太宗二十三年(649年),饥馑流离,盗贼四起。唐太宗听了李太史的话,令叶法师发檄祈请,十分恳切,于是有真人降生......
《反唐演义传》《反唐演义传》的故事讲的是:唐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为奸臣张台(张士贵之子)所害,全家抄斩。薛丁山的长子薛勇、次子薛猛囿于封建道德,并斩于市。而薛丁山的三子薛刚,为人性格坚强,不肯屈服,三祭铁丘坟,保驾庐陵王李显,终于起兵反唐,报了血海深仇使正义......
《清史演义》《清史演义》是蔡东藩所著《历代通俗演义》之一,共有一百回,起于满清之源起,终于宣统帝逊位,凡294年。满清入关后,成为继蒙古人之后的第二个外来政权,中历所谓的康雍乾盛世,近代中国版图大致确定。......
《五代史演义》《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的刘知远逐......
《彭公案》《彭公案》是清末长篇公案小说,作者贪梦道人。“彭公”指的是清朝康熙年间的循吏彭鹏。全书共341回。书中大部份情节实属虚构,描述了彭公在江湖豪侠的帮助下,如何惩治贪官恶霸、绿林草寇的故事。塑造了李七侯、黄三太、杨香武、欧阳德一批侠义之士的形象......
《东游记》《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八仙出处东游记》,共二卷五十六回。作者为明代吴元泰。内容为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过程。龙太子摩揭夺走蓝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龙王......
《杂阿含经》《杂阿含经》原名《相应阿含》,是原始佛教基本经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后世传诵中,误将《杂部》(南传佛教《小部》,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之名称,覆译于《相应阿含》,故名《杂阿含经》。......
《凤凰池》《凤凰池》是清代刘璋编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凤凰池续四才子书》,一名《续四才子书》,又名《才子奇缘》,题“烟霞散人编”,成书于清康熙中后期。《凤凰池》写了云剑被朝官之子陷害,更名改姓避难远游,与文若霞相知并订下婚约。不久,文家又因权臣......
《北游记》《北游记》,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传》、《玄帝出身志传》、《真武大帝传》、《荡魔天尊传》,是明代作家余象斗创作的中篇神魔小说,全文共四卷二十四回。书中主要讲述了真武大帝得道后降妖除魔的神话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民俗好尚,也流露出民众对......
《金瓶梅词话万历本》《金瓶梅词话》一书是一部古今艳情小说中灿烂的一朵文化奇葩。曾因历史的变迁遭到打击,后因战乱以致流失海外。随着新时代的改革开放,社会的研究需要,港台金瓶梅研究协会从日、英、法、美、德等国家搜集加以整理,才从新得以完善。让这部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
《汉宫春色》《汉宫春色》是一部东晋时期佚名编写的艳情小说,作者尚且不明。本书记录汉孝惠张皇后悲凉的一生。着墨于张皇后年幼守寡却坚贞不屈的正直气节体现的同时,又暗讽了汉朝皇宫政治的黑暗纠葛、情欲偷欢、欲望沉浮。可谓以邪写正、以反写正的代表作品。......
《红楼复梦》《红楼复梦》是清代陈少海创作的长篇小说,大约成书于清代嘉庆初期。《红楼复梦》接续程高本一百二十回后撰写,主要讲述贾宝玉转世为“祝梦玉”后重聚十二钗的故事。 小说对当时社会现实如边患、世情有所反映,可惜浅尝辄止。......
《剑侠传》《剑侠传》,一般认为是明代王世贞所撰,共四卷。它辑录了唐宋时期的三十三篇剑侠小说,是古代文言武侠小说精粹的选本。后来任谓长(任熊)根据此书绘成了三十三剑客图。《剑侠传》所选篇目较为优秀,内容独特,类型单一,说明编辑者对
《龙图公案》《龙图公案》是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又称《龙图神断公案》,书以《新镌全像包孝肃公百家公案演义》为最早,不题撰者。后有《新刻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全传》。安遇时编,序
《前汉演义》蔡东藩长篇历史小说《前汉通俗演义》共选取了一百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如同与一百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前汉通俗演义》以演义体小说的笔法使得历史具有强烈的故事性,真实地再现了秦、西汉两朝波澜壮阔的历史......
《玉娇梨》《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是清初佚名创作的长篇小说。该小说叙写苏友白和太常卿白玄的女儿白红玉,甥女卢梦梨的恋爱故事,为宣扬郎才女貌,功名成就,婚姻美满等俗套之作。《玉娇梨》于1826年在巴黎出版。该书同《平山冷燕》(译本《两个有才学的年青......
《金石缘》《金石缘》是清代佚名著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金石缘全传》,八卷二十四回,成书于清嘉庆五年(1800)前。 作品主要通官宦子弟金玉与出身旧家的姑娘石无瑕、出身土富家庭的林爱珠之间的婚姻纠葛及其不同结局,宣扬女子在婚姻问题上应顺天听命、逆来顺......
《三刻拍案惊奇》《三刻拍案惊奇》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本拟话本小说。由钱塘陆人龙编撰,陆云龙评点,原名《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崇祯五年峥霄馆书坊刊行,八卷四十回,为拟话本小说。《型世言》一书,流传稀少,大概问世十年后,已难见该书。崇祯十六年前后,江南书......
《九尾狐》《九尾狐》作者:(清)梦花馆主著;觉园,秦克标点。清代十大社会谴责小说。《九尾狐》是清末继《九尾龟》之后出现的一部社会谴责小说。与《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著名谴责小说之广泛暴露社会种种丑恶现象有所不同,《九尾狐》谴责的主要对......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