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一百二十七 内容: 典礼十二明堂四四月月令政和八年四月朔。 皇帝御明堂左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孟夏之月。 朔日癸丑。 日在胃。 昬张中。 晓斗中。 辛酉、立夏。 斗建巳。 日在昴。 昬翼中。 晓斗中。 得孟夏之节。 蝼蝈鸣。 律中仲吕之正声。 丙寅、蚯蚓出。 辛未、王瓜生。 丙子、小满。 日在昴。 昬轸中。 晓女中。 得孟夏之中气。 苦菜秀。 律中仲吕之中声。 辛巳、靡草枯。 月后五日丙戌。 小暑至。 其帝炎帝。 其神祝融。 其色赤。 其音徵。 其数七。 盛德在火。 其性暑。 其德彰显。 其化蕃茂。 其政明曜。 其令热。 其在人也。 逆夏气。 则太阳不长。 秋为痎疟。 奉收者少。 是月也。 少阴火之位。 客气阳明燥金。 为清化。 为收。 为雾露。 为躁生。 终为凉。 为介为坚化。 为烟埃。 为劲切。 为凄鸣。 是月也。 大凉复至。 火气遂抑。 民有气郁中满之疾。 宜调阳明之客。 以酸补之。 以辛写之。 以苦泄之。 是月也。 小满之后。 属三气之初。 金水交司。 其位少阳相火。 其气太阳寒水。 天政始布。 雨寒间至。 凡乐之声。 仲吕为宫。 黄钟为徵。 林钟为商。 太簇为羽。 南吕为角。 姑洗为闰宫。 应钟为闰徵。 调宜尚徵。 使气适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命有司以立夏祀赤帝。 迎气于南郊。 祀中太一。 祀荧惑。 祀南方岳镇海渎。 祀洁鼎。 祀灶。 以壬申祀雨师。 以辛未雩祀上帝。 配以太宗。 卜吉荐享于庙。 朝献于官。 荐新以彘。 尝麦。 是月也。 天祺节。 有罪毋决三日。 立夏停决重囚。 部使者举恤刑条制。 颁时药于五门。 督疾医分而治之。 申伐木之禁。 军马听择。 官地系荫。 其在枥者。 刍豆半给。 大农遣舟致面麦。 京畿入两学租。 夏田应诉灾。 水田应诉税。 若圭租给前后官者。 皆以是月为限。 诸州以秋税籍。 及吏皂之愿试刑法者。 闻于所隶。 保甲应造帐者。 上都帐于户部。 趣沿流上供物。 畿甸封桩。 与凡官马季帐。 各以时上。 行秋令。 则苦雨数来。 五谷不滋。 行冬令。 则草木蚤枯。 后乃大水。 行春令。 则蝗虫为灾。 暴风来格。 秀草不实。 于戏。 五运之政。 其犹权衡。 高抑下举。 系之人事。 朕奉若时令。 以敷锡庶民。 尔钦承其无怠。 五月月令政和八年五月朔。 皇帝御明堂。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仲夏之月。 朔日壬午。 日在毕。 昬轸中。 晓虚中。 辛卯、芒种。 斗建午。 日在参。 昬角中。 晓虚中。 得仲夏之节。 螳螂生。 律中蕤宾之正声。 丁酉、鵙始鸣。 壬寅、反舌无声。 丁未、夏至。 日在井。 昬亢中。 晓危中。 得仲夏之中气。 鹿角解。 律中蕤宾之中声。 月后一日壬子、蜩始鸣。 六日丁巳、半夏生。 是月也。 天气盛。 地气高。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 天度至此。 炎热盛行。 其在人也。 宜顺养长之道。 使志无怒。 使气得泄。 逆之则太阳不长。 心气内动。 奉收者少。 是月也。 客气太阳寒水。 居相火之位。 其气所至。 为寒生。 中为温。 为藏化。 为鳞化。 是气也。 天政布。 寒气行。 雨迺降。 民病寒反热中。 有心热瞀闷之疾。 宜调太阳之客。 以苦补之。 以咸写之。 以苦坚之。 以辛润之。 食元谷以全其真。 避虚邪以安其正。 凡乐之声。 蕤宾为宫。 大吕为徵。 夷则为商。 夹钟为羽。 无射为角。 仲吕为闰宫。 黄钟为闰徵。 客气寒水。 调宜尚宫以抑之。 以适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日至祭后土皇地祇于方泽。 配以太祖。 祀明鼎。 丙戌、享先收耤田。 登麦献瓜。 乃荐新于寝庙。 尝雏以黍。 羞以瓜。 蚕事毕。 苑吏效丝。 是月也。 宁贶节。 毋决重辟三日。 命刑部郎吏御史督遣中都系囚。 监司分趣所部。 案在大理者毕谳。 犴狱辟片□匆。 以达郁气。 设浆饭。 五日一濯梏拲。 毋以日中施刑。 罪人毋令于市。 是月也。 申河桥之禁。 郡贰月视塘堤。 修其圮坏。 遣戍卒冬服。 边臣蕃官及军吏应赐裘者上其名数。 是月也。 舍役徒功之半。 毋课伐木于山林。 诸军晨阅士卒。 京畿与诸路始督夏赋。 峙刍粮。 必以时。 给纳之官毋或离次。 行冬令。 则雹东伤谷。 行春令。 五谷晚熟。 百螣时起。 行秋令。 则草木零落。 果实早成。 民殃于疫。 于戏。 古我先后。 罔不求端于天。 肆朕祗承。 动惟时宪。 咨尔有众。 其克率循。 六月月令政和八年六月朔。 皇帝御明堂右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季夏之月。 朔日壬午。 日在井。 昬氐中。 晓室中。 壬戌、小暑。 斗建未。 日在井。 昬氐中。 晓室中。 得季夏之节。 温风至。 律中林钟之正声。 丁卯、蟋蟀居壁。 壬申、鹰乃学习。 丁丑、大暑。 日在柳。 昬心中。 晓奎中。 得季夏之中气。 腐草化为萤。 律中林钟之中声。 月后二日壬午、土润溽暑。 七日丁亥。 大雨时行。 南方生热。 热生火。 其德为显。 其化为茂。 其政为明。 其令为郁蒸。 其性为暑。 其用为躁。 其变为炎烁。 是月也。 寒水客气。 相火主位。 其气至。 则寒气行。 雨迺降。 民病寒反热中。 宜调客气。 以苦补之。 以咸写之。 以苦坚之。 以辛润之。 是月也。 甲戌、土王用事。 时为长夏。 大暑之后。 始得四气之初。 厥阴风木。 下临太阴湿土。 风湿交争。 风化为雨。 凡乐。 林钟为宫。 太簇为徵。 南吕为商。 姑洗为羽。 应钟为角。 蕤宾为闰宫。 大吕为闰徵。 调宜尚宫。 以致其和。 是月也。 朔告于庙。 荐新。 羞以菱芡。 甲戌、祀黄帝。 祀阴鼎。 祀中岳中镇。 祀中霤。 奉视五方斋宫坛壝。 庚午、初伏。 始颁冰。 是月也。 天贶节。 停决重辟。 漕臣具户口都帐。 若场务官之殿最上于户部。 宪司具盗贼已获未获之数。 至秋以闻。 缮塘堤。 以是月毕工。 按增植榆柳之实。 金部趣内帑金帛之入。 州县镇寨会刍粮广储峙。 不足则列于漕司。 监司遣吏之与选者、至于刑部。 百工日课。 收十之八。 是月也。 以军器功程进退。 若钱监鼓铸分数。 较工匠而升降之。 州县葺犴狱。 视共用无或不备。 按捕盗官器甲。 凡被受法令之目。 若捕盗兵级之数。 营屯阙舍。 仓库借用。 皆闻于所隶。 行春令。 则谷实鲜落。 国多风欬。 行秋令。 则邱隰水潦。 禾稼不熟。 行冬令。 则风寒不时。 鹰隼蚤鸷。 于戏。 钦若昊天。 五者来备。 用训厥道。 付畀四方。 其无替朕命。 七月月令政和八年七月朔。 皇帝御明堂总章左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孟秋之月。 朔日辛巳。 日在柳。 昬尾中。 晓奎中。 壬辰、立秋。 斗建申。 日在星。 昬尾中。 晓娄中。 得孟秋之节。 凉风至。 律中夷则之正声。 丁酉、白露降。 壬寅、寒蝉鸣。 戊申、处暑。 日在张。 昬箕中。 晓昴中。 得孟秋之中气。 鹰乃祭鸟。 律中夷则之中声。 月后三日癸丑。 天地始肃。 戊午、禾乃登。 其帝少皞。 其神蓐收。 其色白。 其音商。 其数九。 盛德在金则性凉。 其德清洁。 其化紧敛。 其政劲切。 其令燥。 其在人也。 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是月也。 风木客气。 湿土主位。 其气所至。 为挠动。 为迎随。 为风生。 终为肃。 为毛化。 地气上腾。 湿化乃布。 风湿交争。 风化为雨。 迺长、乃化、乃成。 民有大热少气注下之疾。 宜调厥阴之客。 以辛补之。 以酸写之。 以甘缓之。 食黄□令谷以全其真。 避虚邪以安其正。 凡乐之声。 夷则为宫。 夹钟为徵。 无射为商。 仲吕为羽。 黄钟为角。 林钟为闰宫。 大簇为闰徵。 调宜尚商。 使气适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以立秋祀白帝。 祀西太一。 祀西方岳镇海渎。 祀顺鼎。 祀门厉。 乃以后辰祀灵星。 卜吉荐享于庙。 乙未、朝献于宫。 尝粟与稷。 羞以枣梨。 是月也。 先天节。 有罪毋决三日。 监司牧守各举劝农御笔以督所部。 法令已颁而增改者。 录目遍下。 锡缗钱于太学。 州具上供物数。 以发之月日。 若吏卒姓名上于本部。 沿流所受。 是月毕发。 命有司计河备。 以待来岁之用。 徒役应调者亦如之。 防河卒特支有差。 凡刍稿市于畿甸者。 漕司观稼。 以年之上下闻于户部。 州选官以司籴事。 县官给纳毋或离次。 监司督系囚。 始遍所部。 封桩季帐。 上之都省。 秩田应诉灾伤。 徒收半功。 皆以是月为限。 应仓库岁计物。 及禁军阅额请给。 若军器官马之数。 皆闻于所隶。 行冬令。 则阴气大胜。 介虫败谷。 行春令。 则阳气复还。 五谷无实。 行夏令。 则寒热不节。 民多疟疾。 于戏。 朕奉若天道。 平民无贰。 咨尔有众。 秪予猷告无斁。 八月月令政和八年八月朔。 皇帝御明堂总章。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仲秋之月。 朔日辛亥。 日在张。 昬箕中。 晓昴中。 癸亥、白露。 斗建酉。 日在翼。 昬斗中。 晓毕中。 得仲秋之节。 鸿雁来。 律中南吕之正声。 戊辰、乙鸟归。 癸酉、群鸟养羞。 戊寅、秋分。 日在轸。 昬斗中。 晓参中。 得仲秋之中气。 雷乃收声。 律中南吕之中声。 月后四日。 蛰虫坯户。 戊子、水始涸。 西方生燥。 在地为金。 在气为成。 其德为清。 其化为敛。 其政为劲。 其令雾露。 其在人也。 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是月也。 风木客气。 居湿土之位。 为挠动。 为迎随。 风湿交争。 风化为雨。 乃长、乃化、乃成。 民病大热少气肉萎。 宜调厥阴之客。 以辛补之。 以酸写之。 以甘缓之。 岁谷宜黄□令。 秋分后。 木火交司。 始得五之气。 阳明之位。 水火居之。 候乃舒。 凡乐之声。 南吕为宫。 应钟为商。 大吕为角。 姑洗为徵。 蕤宾为羽。 夷则为闰宫。 夹钟为闰徵。 调宜尚商。 以致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上丁释奠于先圣。 上戊释奠于武成王。 甲戌、祀九宫贵神。 祭马社。 丙子、祀宝成宫。 戊寅、祭社稷。 配以勾龙后稷。 夕月于西郊。 祀蕴鼎。 祀寿星。 卜吉荐新于寝庙。 尝麻与稻。 羞以茭萌。 命官荐献陵寝。 仍按禁地。 遣祠祝祀古帝王逮其功臣。 是月也。 土贡悉至于邸。 择日燕群臣。 部使者考守令善最以闻。 参选而应试。 若有战功而愿较武技者皆赴于本部。 具狱之在法寺者毋或留谳。 朝廷封桩季帐上之都省。 禁军缺额请给季帐上之枢密院。 畿漕具刍藳市直。 若移用起发之数上之户部。 秋折色具报大农。 夏赋至是毕输。 常平钱谷以时敛纳。 颁冬服于内外官暨吏卒。 诸军始晚教。 大阅犒赏以作士气。 凡水田应诉灾。 若郡贰周视塘堤。 军马系荫官地。 皆以是月为限。 行春令。 则秋雨不降。 草木生荣。 行夏令。 则蛰虫不藏。 五谷复生。 行冬令。 则风灾数起。 收雷先行。 于戏。 奉若天道。 平秩西成。 凡厥攸司。 各恭尔事。 九月月令政和八年九月朔。 皇帝御明堂总章右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季秋之月。 朔日庚辰。 日在轸。 昬斗中。 晓参中。 癸巳、寒露。 斗建戊。 日在角。 昬斗中。 晓井中。 得季秋之节。 鸿雁来宾。 律中无射之正声。 戊戌。 雀入大水化为蛤。 癸卯、菊有黄华。 戊申、霜降。 日在亢。 昏牛中。 晓鬼中。 得季秋之中气。 豺乃祭兽。 律中无射之中声。 盛德在金。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其德为清。 其化为敛。 其政为劲。 其令雾露。 其在人也。 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是月也。 客气少阴火。 居燥金之位。 其至为暄。 为曛。 为舒荣。 为形见。 阳复化。 草乃长、乃化、乃成。 民乃舒。 有疡胗身热之疾。 宜调少阴之客。 以醎补之。 以甘写之。 岁谷宜黄□令。 凡乐之声。 无射为宫。 黄钟为商。 太簇为角。 仲吕为徵。 林钟为羽。 南吕为闰宫。 姑洗为闰徵。 调宜尚羽。 以致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辛巳、亲祀上帝于明堂。 配以神考。 荐新于寝庙。 尝菽。 羞以兔。 果以■。 是月也。 命奉常视五方斋宫坛壝。 九日锡群臣宴于园苑。 户部总诸路常平金谷之数。 以旁通图册来上。 畿甸始督秋赋。 宗正寺以属籍应修纂之事报宗司。 太史具新历以待颁之天下。 郡贰季视塘堤。 骑兵甸出教习毋践禾稼。 是月也。 命有司理梁桥。 工师始警弓弩。 纲运暴粮。 第宽期日。 藳秸和市于民者豫给之直。 畿漕输缗钱备河。 无或乏事。 夏峙刍粮。 以是月毕。 秋籴始纳。 授田起赋。 待夏乃敛。 圭田给前后官者。 以是月为限。 场务以灾免较者。 眡税为差。 行夏令。 则人多鼽嚏。 行冬令。 土地隆坼。 行春令。 则人多懈惰。 于戏。 寒气总至。 百谷用成。 乃宣布于四方。 钦予时命。 闰九月月令政和八年闰九月朔。 皇帝御明堂。 门阖左扉。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季秋之闰月。 斗建戌亥之间。 朔日庚戌。 日在亢。 昬牛中。 晓柳中。 癸丑、草木黄落。 己未、蛰虫咸俯。 甲子、斗建亥。 日在氐。 昬女中。 晓星中。 得立冬之节。 水始冰。 律中应钟之正声。 己巳、地始冻。 甲戌、雉入大水化为蜃。 盛德在金。 得五气之中。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其德为清。 其化为敛。 其政为劲。 其令雾露。 其在人也。 逆秋气。 则太阴不收。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 是月也。 客气火。 居燥金之位。 其气至为热生。 中为寒。 为羽化。 为大暄寒。 阳复化。 草迺长、迺成。 民迺舒。 有警惑恶寒战栗谵妄之疾。 宜调少阴之客。 以咸补之。 以甘写之。 岁谷宜黄□令。 凡乐之声。 无射为宫。 仲吕为徵。 黄钟为商。 林钟为羽。 太蔟为角。 南吕为闰宫。 姑洗为闰徵。 调宜尚羽。 以致其平。 立冬节。 应钟为宫。 蕤宾为闰徵。 大吕为商。 夷则为羽。 夹钟为角。 无射为闰宫。 中吕为闰徵。 是月也。 朔告于庙。 以立冬祀黑帝。 祀中太一。 祀北方岳镇海渎。 祀健鼎。 祀行。 乙亥、祀司中、司命、司民、司禄。 是月也。 始莅官若当代而补考者。 其日听理。 圭租给前后官。 以所附月为限。 场务较租额亦如之。 州县别计抵当之息。 马以在枥给刍豆之半者。 尽是月止。 行夏令。 则人多鼽嚏。 行冬令。 则土地隆坼。 行春令。 则人多解惰。 于戏。 闰以正时。 时以作事。 各修乃职。 克勤无怠。 宋大诏令集卷第一百二十八典礼十三明堂五十月月令政和八年十月朔。 皇帝御明堂平朔左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孟冬之月。 朔日己卯。 斗建亥。 日在心。 昬危中。 晓张中。 小雪得十月之中气。 律中应钟。 虹藏不见。 甲申。 天气上腾。 地气下降。 己丑。 闭塞而成冬。 甲午、大雪。 斗建子。 日在尾。 昬室中。 晓翼中。 得十一月之节。 律中黄钟。 鹖鸟不鸣。 己亥、虎始交。 盛德在水。 其帝颛帝。 其神元冥。 其德凄沧。 其化清谧。 其政凝肃。 其令寒。 其在人也。 宜顺养藏之道。 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瘚。 奉生者少。 是月也。 客气太阴湿土。 居太阳寒水之位。 其气所至。 为雨府。 为濡化。 为晦暝。 化气正。 湿令行。 阴凝太虚。 埃昬郊野。 民迺惨凄。 寒风以至。 民有中满胕肿之疾。 宜调太阴之客。 以甘补之。 以苦写之。 以甘缓之。 凡乐之声。 应钟为宫。 大吕为商。 夹钟为角。 蕤宾为徵。 夷则为羽。 无射为闰宫。 仲吕为闰徵。 大雪之后。 黄钟为宫。 大蔟为商。 姑洗为角。 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 应钟为闰宫。 蕤宾为闰徵。 调宜尚角。 以致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皇帝始裘。 颁裘服于内外。 受来岁之历颁于天下。 壬午、祭神州地祇。 卜吉朝献于宫。 以新荐于寝庙。 是月也。 天宁节。 禁屠宰。 弛刑三日。 给系囚食。 原杖罪之轻者。 都水具役兵数上于水部。 备河缗钱。 是月毕输。 豫颁戍卒春服。 部使者举恤刑之典。 县以岁帛豫市于民者请于州。 拣补禁旅之阙。 厢兵役于外者归之营屯。 休北城卒役以肄守具。 是月也。 农务毕。 然后训民兵。 受田讼。 乡户应造簿者亦如之。 命有司缮桥梁。 治道路。 增场。 授炭于细民。 日给官次有差。 籍老疾孤幼不能自存、若非游惰而丐者之名数。 以待施惠。 工师校弓弩。 以是月为则。 行春令。 则冻闭不密。 行夏令。 则国多暴风。 蛰虫复生。 行秋令。 则霜雪不时。 于戏。 吉日阳朔。 上天之载。 率由旧章。 惟尔万邦。 夙夜承之无怠。 九年气运政和八年十月朔。 皇帝御明堂平朔左个。 以九年己亥正朔气运颁布于天下。 皇帝若曰。 古我先后。 先天而天弗违。 后天而奉天时。 其岁月日时无易。 民用平康。 今朕临观八极。 考述五常。 敷锡庶民。 以待来岁之宜。 惟尔万邦。 率兹典常。 奉若天道。 钦于时宪。 政和九年己亥之岁。 土运南政。 黄□令天之气。 经于角轸。 司天阴风木。 左少阴。 右太阳。 厥阴在上。 则少阳在下。 左阳明。 右太阳。 风火同德。 上应岁星荧惑。 风化三。 湿化五。 火化七。 己为少宫。 五运之序。 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太徵。 少宫土之不及。 运行后天。 是谓卑监之纪。 是谓减化。 化气不令。 生政独彰。 长气整。 雨迺愆。 收气平。 风寒并兴。 草木荣美。 秀而不实。 其味酸甘。 其色苍黄。 其声宫角。 其谷豆麻。 其果李栗。 其虫裸毛。 其发濡滞。 其病留满否塞。 其应正宫。 其眚四维。 上角与正角同。 岁半之前。 厥阴司之。 天气扰。 其政挠。 岁半之后。 少阳司之。 地气正。 其令速。 风生高远。 炎热从之。 云趋雨府。 湿化迺行。 风行乎上。 热行乎下。 风燥暖复行乎中。 风淫所胜。 则平以辛凉。 佐以苦甘。 以甘缓之。 以酸写之。 火淫于内。 则治以咸冷。 佐以苦辛。 以酸收之。 以苦发之。 初之气。 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 风木之位。 阳明居之。 为清化。 二之气。 自斗建卯正至巳之中。 大火之位。 太阳居之。 为藏化。 三之气。 自斗建巳正至未之中。 相火之位。 厥阴居之。 为风化。 四之气。 自斗建未正至酉之中。 湿土之位。 少阴居之。 为灼化。 五之气。 自斗建酉正至亥之中。 燥金之位。 太阴居之。 为黄□令化。 六之气。 自斗建亥正至丑之中。 寒水之位。 少阳居之。 为苦化。 析其郁气。 赞其运气。 资其化源。 畏火之气。 无妄犯之。 无使邪胜。 是谓适平。 布告中外。 咸使闻知。 十一月月令政和八年十一月朔。 皇帝御明堂。 南面以朝百辟。 退坐于平朔。 授民时。 布政于天下曰。 仲冬之月。 斗建子。 朔日己酉。 昬室中。 晓轸中。 日南至。 蚯蚓结。 得是月之中气。 甲寅、麋角解。 己未、水泉动。 乙丑、小寒。 鴈北乡。 得十二月之节。 庚午、鹊始巢。 乙亥、野鸡始雊。 盛德在水。 其德凄沧。 其化清谧。 其政凝肃。 其令寒。 其在人也。 宜顺养藏之道。 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 奉生者少。 是月也。 客气太阴湿土。 居太阳寒水之位。 上应镇星辰星。 寒湿之气。 特以气交。 为阴凝埃溽。 民乃惨凄。 是月也。 建子水王。 接间少阳之气迺郁。 寒气布。 湿令行。 是月也。 少角木运。 生气不及。 化气迺扬。 收气迺暴。 民则有中满足萎之疾。 宜调太阴之客。 以甘补之。 以苦写之。 以甘缓之。 凡乐之声。 黄钟为宫。 太簇为商。 姑洗为角。 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 应钟为闰宫。 蕤宾为闰徵。 小寒之后。 大吕为宫。 夹钟为商。 仲吕为角。 夷则为徵。 无射为羽。 黄钟为闰宫。 林钟为闰徵。 调宜尚角。 以致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荐新。 羞以麕。 日至。 大朝会于路寝。 祀昊天玉皇上帝于圆坛。 祀宝鼎。 停决重辟。 戊午、祭马步。 是月也。 天应节。 毋决囚三日。 案大理者、暨望毕谳。 罪人无令于市。 囹圄给薪炭。 假囚以襦裤。 命郎官御史循行中都狱。 督遣毋留。 是月也。 始给老疾贫乏与丐乞者之食。 都城诸庙录养无常数。 卒坐配若逋逃应部送者。 所在留役而飤之。 分河防工为三等。 先其急者。 凡徒役舍其工之半。 雨雪则止。 毋课伐木于山。 是月也。 有司举浚渠之令。 申都林水县。 豫籍蚕者盐数上于州。 给纳之官毋或离次。 行夏令。 则旱。 氛雾冥。 雷乃发声。 行秋令。 则天时雨汁。 瓜瓠不成。 行春令。 则虫蝗为败。 水泉咸竭。 于戏。 一阳来复。 终则有始。 监于成宪。 与时偕行。 咨尔多方。 各钦乃事。 重和元年十二月月令重和元年十二月朔。 皇帝御明堂平朔右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季冬之月。 朔日戊寅。 斗建癸丑。 日在女。 昬娄中。 晓氐中。 律中大吕。 庚辰、大寒。 鸡始乳。 得是月之中气。 乙酉、鸷鸟厉疾。 庚寅、水泽腹坚。 己未、立春。 东风解冻。 得正月之节。 庚子、蛰虫始振。 乙巳、鱼上冰。 是月也。 盛德在水。 其德凄沧。 其化清谧。 其政凝肃。 其令寒。 其在人也。 宜去寒就温。 毋泄皮肤。 以顺养藏之道。 是月也。 客气太阴湿土。 临太阳寒水之位。 凡二日。 如仲冬之月。 宜调太阴之客。 凡味。 以甘补之。 以苦写之。 以甘缓之。 大寒始交己亥之初气。 客气阳明燥金。 临厥阴风木之位。 寒始肃。 收气方至。 民病寒于右之下。 是月也。 其运少宫。 卑监之纪。 厥阴神首。 司天临震木。 入木宫。 命曰天符合德。 金虽客胜。 无伤天令。 燥气亦平。 木持德不侮土。 土从木化。 湿令迺行。 阴晴间应。 宜调阳明之客。 凡味。 以酸补之。 以辛写之。 以苦泄之。 凡乐之声。 大吕为宫。 夹钟为商。 仲吕为角。 夷则为徵。 无射为羽。 黄钟为闰宫。 林钟为闰徵。 立春之后。 太蔟为宫。 姑洗为商。 蕤宾为角。 南吕为徵。 应钟为羽。 大吕为闰宫。 夷则为闰徵。 调宜尚徵。 以适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以戌腊大享。 卜吉荐新。 羞以鱼。 乙酉、祭社稷。 配以勾龙后稷。 大蜡八。 以祀四方。 祭司寒。 纳冰于凌阴。 立春祀青帝。 祀东太一。 祀东方岳镇海渎。 祀和鼎。 祀司命。 户。 辛丑、祀风神。 奉常周察天地社稷之坛壝。 无敢不饬。 是月也。 凡学诸生较其行艺注之籍。 士贡于辟雍。 若医生试艺而入太医局者。 是月毕至。 有战功而以武技选赴兵部者亦如之。 是月也。 命有司登民数。 上岁中祥瑞。 覆民之籍。 颁印帑藏。 以待来岁之输。 案在大理者。 无或留谳。 刑部具岁断重辟以闻。 会常平金谷。 若居养安济漏泽。 各以其数来上。 凡军器增亏。 若工程进退。 场务岁课登耗。 理欠多寘。 军卒逋逃。 皆较而赏罚之。 漕司籍河防工役。 拘财用计帐。 上于所隶。 发戍卒春服。 举役兵夏药之令。 凡上供之谷。 至是毕输。 令佐添植桑柘。 较其多寡之尤者。 闻于吏部。 监司分按所部必遍。 会强盗已获未获之数。 除日大傩。 磔牲于南门之外。 行秋令。 则白露早降。 介虫为妖。 行春令。 则胎夭多伤。 人多痼疾。 行夏令。 则水潦为害。 时雪不降。 冰冻消释。 于戏。 星回于天。 岁将更始。 咨尔有众。 克慎厥初惟其终。 永弼予治于时宪。 重和二年正月月令重和二年正月朔。 皇帝御明堂青阳左个。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孟春之月。 朔日戊申。 斗建寅。 日在危。 昬毕中。 晓尾中。 庚戌、雨水。 得是月之中气。 律中太簇。 獭祭鱼。 乙卯、鸿鴈来。 庚申、草木萌动。 乙丑、惊蛰。 斗建卯。 日在室。 昬井中。 晓尾中。 得二月之节。 律中夹钟。 桃始华。 庚午、仓庚鸣。 丙子、鹰化为鸠。 盛德在木。 其帝太皞。 其神勾芒。 其色苍。 其音角。 其数三。 天气始方。 地气始发。 天地神明号令之始。 其德敷和。 其化生荣。 其政舒启。 其令宣发。 其在人也。 宜顺养生之道。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 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是月也。 阳明燥金。 下临厥阴风木之位。 其气所至。 当为清劲。 为收。 为肃。 为燥。 终为凉。 为霜。 其运少宫。 当风令数举。 然司天风木。 太一神首。 同入天冲木司之室。 化应于春风。 不暴物。 阳明客胜。 而未得时位。 故金不伤木。 土运不及。 而木以德化。 故木不侮土。 燥湿不争。 为苍埃雾露。 凡味。 木位之主。 其写以酸。 其补以辛。 阳明之客。 以酸补之。 以辛写之。 以苦泄之。 凡乐。 以太簇为宫。 南吕为徵。 姑洗为商。 应钟为羽。 蕤宾为角。 大吕为闰宫。 夷则为闰徵。 惊蛰之后。 夹钟为宫。 无射为徵。 仲吕为商。 黄钟为羽。 林钟为角。 太蔟为闰宫。 南吕为闰徵。 调宜尚徵。 以适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命有司以辛亥祈谷于上帝。 配以太宗。 祀感生帝。 配以僖祖。 卜吉荐享于庙。 朝献于宫。 荐新。 羞以韭、葑以卵。 甲寅迄壬戌。 祀九奇太一。 乙亥、率公卿大夫躬耕帝藉。 命有司享先农。 元日释菜于先圣。 被贡者咸与。 命学校以岁终校定来上州。 具报于所隶。 凡学之士试三舍于有司。 吏部以参选应试。 若试刑法官者。 附于贡院。 宗正上宗藩庆系录。 监司牧守举劝农御笔以督所部。 帅司按诸将兵骑。 计强惰肥瘠以为殿最。 选补禁旅之缺。 是月必遍。 仓部屯田较三河漕运。 若官庄课入之增亏。 宪司具盗贼已获未获之数。 是月以闻。 部使者循行。 所至月日上之都省。 州封桩季帐亦如之。 常平官具岁用金谷粜籴总数。 若农田水利、已修未修上之户部。 诸路会山泽宝货上之虞部。 起上供物之守冻者。 沿流所受。 附并悉发。 户部类土贡名数。 以其额注之籍。 州峙刍粮必度岁用。 以夏赋豫约。 缺则列于漕司。 是月也。 命刑部遣郎吏督系囚。 毋留狱。 敕令格式。 颁降而增改者。 录目遍下。 举宽恤手诏。 若赦令以究德泽。 元日、上元节。 停决重囚。 天庆节。 禁屠宰。 有罪毋决三日。 是月也。 举埋胔之令。 揭捕蝗法以谕民。 止伐木。 戒八路夏籴毋或失时。 秋籴始毕。 命开封谨酒禁。 监司考郡守催科之等。 应选士卒者。 所至毕选。 凡诸军官骑营屯空舍。 若场务较岁课。 州断大辟数。 皆闻于本曹。 是月也。 户部核户口登耗。 兵部总归明除附。 夏赋始造帐。 秋租若畿埽藳秸。 至是毕输。 豫给岁市帛之直。 始与蚕者盐。 沿汴售炭。 尽是月止。 课河塘官植榆柳。 凡任河防。 毋得受伐。 应修治者。 并役。 都水趣四路河备。 督完固之报。 都城始浚沟洫。 太仆缮马庌。 县共材毋或乏事。 司门戒关津几察。 申城门启闭出入之禁。 即燎灯于望。 非外城听勿阖。 工师校弓弩。 以是月为则。 行夏令。 则雨水不时。 草木蚤落。 行秋令。 则其民大疫。 焱风暴雨总至。 藜莠蓬蒿并兴。 行冬令。 则水潦为败。 雪霜大至。 首种不入。 于戏。 阳德明来。 四序资始。 凡尔有众。 往慎乃司。 无替朕命。 二月月令重和二年二月朔。 皇帝御明堂青阳。 以是月天运政治布告于天下曰。 仲春之月。 朔日丁丑。 斗建卯。 日在壁。 昏井中。 晓箕中。 辛巳、春分。 得是月之中气。 律中夹钟。 乙鸟至。 丙戌、雷乃发声。 辛卯、始电。 丙申、清明。 斗建辰。 日在奎。 昬柳中。 晓斗中。 得三月之节。 律中姑洗。 桐始华。 辛丑、田鼠化为鴽。 丙午、虹始见。 盛德在木。 其性暄。 其德敷和。 其化生荣。 其政舒启。 其令风。 人气为肝。 宜顺养生之道。 逆之则夏为寒变。 奉长者少。 是月也。 风木之位。 客气阳明居之。 凡四日。 如孟春之月。 春分日。 水下六十二刻六分。 酉中之北。 交二之气。 客气太阳寒水。 下临少阴大火之位。 上应辰星、荧惑。 考其气所至。 当寒不去。 华雪水冰。 肃气施化。 当霜降。 名萆上焦。 寒雨数至。 阳复化。 民病热于中。 然按少阴君火。 接行天令。 则寒从温生。 为先温后寒。 为寒雨间热。 其运少宫。 土气不令。 王水乘之。 风令迺行。 然其神三风。 与司天君棋。 同入震宫。 当春分正王。 君棋务德。 大风数举而不伤湿令。 木火备化。 土气适平。 水不冰。 草木荣美。 民病寒热。 凡味。 火位之主。 其写以甘。 其补以咸。 太阳之客。 以苦补之。 以咸写之。 以苦坚之。 以辛润之。 乐之声。 夹钟为宫。 仲吕为商。 林钟为角。 无射为徵。 黄钟为羽。 清明之后。 姑洗为宫。 蕤宾为商。 夷则为角。 应钟为徵。 大吕为羽。 调宜尚宫。 以致其平。 是月也。 朔告于庙。 以上丁释奠于先圣。 命诸生作乐。 上戊释奠于武成王。 亦如之。 祭社稷。 配以勾龙后稷。 春分、朝日于东郊。 献羔。 享司寒。 以冰荐寝庙。 祀育鼎。 祀高禖。 以弓矢弓韣奉胙酒入于宫中。 乃择元辰。 祀九宫贵神。 祀五龙。 祀马祖。 命宗正奉常遣官荐献陵寝。 按视禁地。 遣祠祝祀古帝王暨功臣。 寒食停决重囚。 前五日趣断狱讼。 真元节。 禁屠宰。 有罪毋决三日。 清明、赐近臣新火。 命学校。 其三舍士与选者来上州。 申于所隶。 发常平金谷以振农乏。 农事既举。 毋受田讼。 具未决报所属。 其被旨者以闻。 给内外官暨吏卒春服。 趣军装之具。 自京陕而西者。 豫闻于度支。 是月也。 禁野烧田。 毋捕鸟兽。 颁时药。 救民疾。 朝廷封桩季帐上之都省。 禁旅缺额请给帐上之密院。 宣借卒代更名数上之兵部。 县列户口增减之实于州。 造保伍新籍。 常平官总之。 宽暴粮期日。 场务岁课之耗。 以时行罚。 始与壮城卒役都部送之隶。 以大寒留行者至是乃遣。 役兵归冬裘于官。 巡河吏行堤毋敢懈。 塘堤应缮修。 若岁料始充役。 覆较军器功程。 补植河塘榆柳。 皆以是月毕。 诸路输条枚藳秸备河。 毋敢不集。 是月也。 凡部使者。 课绩互上于省曹。 监司考守令治状。 省曹校监司功过。 场务应立新额。 若季视塘堤完固。 咸以其实闻于上。 行秋令。 则大水。 寒气总至。 行冬令。 则阳气不胜。 麦乃不熟。 行夏令。 则大旱。 暖气早来。 虫螟为害。 于戏。 阳中于春。 平秩东作。 告尔多方。 克勤乃事。 发布时间:2025-11-19 20:28:14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3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