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九十四 内容: 将帅 赏功曹彬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制乾德五年正月丁巳策勋饮至。 春秋之格言。 褒德赏功。 国家之彝典。 其有董齐军旅。 戡定土疆。 爰念勤劳。 宜加宠数。 内客省使曹彬。 夙闻诗礼。 颇厉忠贞。 沉厚有谋。 强明善断。 久践轩墀之列。 弥坚金石之诚。 昨者问罪巴庸。 分兵夔峡。 护其戎事。 督彼征行。 奉辞统王者之师。 制胜晓兵家之法。 而能动遵成算。 不犯秋毫。 有次公抚士之方。 无陈平受金之谤。 古之良将。 何以加焉。 是用不次推恩。 即时懋赏。 俾升近列。 仍殿大藩。 内隆三接之知。 外总十连之柄。 于戏。 无德不报。 宜保于令名。 作善降祥。 勉思于自效。 服我休命。 汝其钦哉。 可特授宣徽南院使、行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使。 李延渥迁团练使诏乾德六年十一月丁巳昔汉祖思得猛士以守四方。 盖以知防秋备边。 国之重事。 干城御敌。 劳而必图。 赏不踰时。 人乃知劝。 西京左藏库使、知瀛州军州事李延渥。 选于近职。 出守塞垣。 属□□之无厌。 率控弦而入寇。 长围孤垒。 急击弥旬。 延渥勖励兴师。 鸠合众力。 亲当矢石。 固守金汤。 大锉凶渠。 式保生聚。 懋功进秩。 朕何恡焉。 可本州团练使。 曹利用进官诏景德元年十二月丁亥国家推大信于万方。 来远人于四裔。 輶轩将命。 允谓难才。 傥申专对之能。 必加非次之命。 殿直合门祗应曹利用。 单车奉使。 出境会盟。 既交远国之欢。 实称行人之职。 息民继好。 尔劳居多。 顾惟宠章。 岂限彝等。 可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使持节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东上合门使。 姚雄授正任防御使制引进使、秦州刺史知河州。 元符三年四月敕。 朕于人之劳。 虽微必录。 矧能立功羌戎。 底定一隅。 可无宠光。 以示奖劝。 尔勇毅谋略。 兼人所长。 陇右之役。 冞入其阻。 摧坚获丑。 所向无敌。 克服异类。 完师而归。 数最较多。 尔居其右。 正御侮之使号。 仍洮西之阃寄。 是为异数。 服我恩荣。 可。 泾原路修筑大都临羌寨西安州种建中已下转官制敕。 汉唐故疆。 复为王土。 修列堡障。 疏凿湟池。 版筑告成。 不愆于素。 尔等经度董督。 咸与有劳。 元帅以闻。 宜示劝赏。 进官一等。 各懋尔功。 可。 高昌言等转官制元符三年五月丁亥敕。 顷以羌戎猖獗。 侵扰边陲。 间命偏师。 震威塞外。 高昌言等夙怀忠勇。 斩获有劳。 特进厥官。 用劝边吏。 服我休命。 益懋乃功。 可。 东头供奉官李志等转官制元符二年五月辛卯敕。 朕图疆场之功。 常以静胜为优。 斩获为下。 顾如尔等立效西陲。 实在前日。 第劳行赏。 则有旧章。 其往自今。 当体朕意。 可。 客省使刘安等赏功转官制元符三年六月敕。 为国乘塞。 尔不顾身。 惟帝念功。 朕岂爱赏。 刘安等忠义自信。 鸷勇有闻。 统领甲兵。 亲冒矢石。 上功幕府。 震威氐羌。 畴厥战多。 锡兹宠数。 □膺懋渥。 益茂厥忠。 可。 洛苑使麻宗永等赏功转官制敕。 开斥王土。 控制羌戎。 相示山川。 建置堡障。 版筑告毕。 不愆于期。 有司第功。 尔劳应赏。 进官一等。 时惟茂恩。 益罄乃忠。 以图报效。 可。 童贯进检校太尉移镇武信军节度加食邑实封制政和元年九月二十四日门下。 柔远能迩。 圣人所以保安民之功。 戢兵丰财。 先王所以为经武之实。 眷予宿将。 蔚有成劳。 矧将命之甚勤。 岂畴庸之可缓。 式疏褒典。 诞告明廷。 中太一宫使、奉宁军节度、郑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空、持节郑州诸军事、郑州刺史、提举龙德宫、熙河兰湟秦凤路宣抚使、上轻车都尉、鴈门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食实封五百户童贯。 谋略精深。 材资敏达。 忠纯夙著。 雅推心膂之良。 智勇自将。 久寄爪牙之任。 威名憺于夷俗。 诚节简于予衷。 有开疆拓地之肤公。 有足国裕民之至计。 比将使指。 遍抚边陲。 出不踰时。 虑无愆素。 言皆底绩。 寔宽西顾之忧。 事不辞难。 克称忠权之重。 顷扬纶制。 力抗封章。 尤高谦挹之风。 益显靖共之操。 是用并畴嘉迹。 特侈殊荣。 进掌武之崇阶。 易遂宁之巨镇。 陪敦多邑。 载衍真租。 以昭懋赏之功。 以示劝能之厚。 于戏。 内外无患。 既先烈之弥光。 轻重眡功。 宜明恩之甚渥。 尚钦眷奖。 茂对宠休。 可特授检校太尉、持节遂州诸军事、遂州刺史、充中太一宫使、武信军节度、遂州管内观察处置桥道等使、依旧提举龙德宫、熙河兰湟秦凤路宣抚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勋、封如故。 童贯移镇武信军节度使加食邑实封制政和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门下。 赏必眡功。 分阃特专于制节。 爵以驭贵。 本兵实亚于枢衡。 眷言心膂之臣。 久委爪牙之任。 易藩巨镇。 置使殊庭。 肆畴邑户之多。 用侈勋劳之大。 载扬诏綍。 敷告朝绅。 太尉、武信军节度使、充中太一宫使、鴈门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一百户童贯。 智略沉雄。 器模宏达。 挺忠君之操。 密侍禁严。 怀经远之谋。 助绥四裔。 往共武服。 屡奏肤公。 来旬来宣。 燕及皋兰之境。 于疆于理。 诞延积石之区。 漠北慕义以愿交。 河右畏威而效顺。 宽我西顾。 念兹戎功。 逮款附之贡章。 属司存之讫事。 更彭门之奥壤。 仍掌武之崇资。 衍食干封。 兼华真馆。 有蕃物采。 增燿龙光。 惟时显庸。 服我异数。 于戏。 方叔莅止。 克壮其猷。 召公告成。 用锡尔祉。 图称朕命。 益肩乃心。 可。 童贯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护国军节度使制政和六年九月三十日门下。 朕经武以绥万邦。 信赏以励群辟。 有怀宁考。 不忘疆场之虞。 肆命信臣。 爰整干戈之卫。 总护诸将。 屡奏肤公。 诞扬猷告之言。 宠锡劳还之礼。 太尉、武信军节度使、充中太一宫使、直宣和殿、陕西河东路宣抚使、鴈门郡开国公、食邑四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童贯。 直方庄重。 敦厚裕和。 器任大而有容。 谋经远而克断。 秉忠自奋。 内宣心膂之勤。 仗义不回。 外著爪牙之助。 顷膺中诏。 往抚西陲。 事靡辞难。 言皆底绩。 出入韬钤之略。 纵横帷幄之筹。 日百里以开疆。 新城列峙。 月三捷而献馘。 狂敌殄歼。 招来逋逃。 惩革奸矫。 羌人请命。 四裔乡风。 兹聆奏恺之音。 爰举畴庸之典。 视秩上宰。 联衮绣之盛仪。 易节雄藩。 峻旄麾之宠寄。 名进二公之贵。 封陪多户之优。 凡厥恩章。 时惟褒律。 蔽自朕志。 协于师虞。 于戏。 吉甫以伐玁狁之功。 来归自镐。 召公以平淮夷之美。 告成于王。 迺眷壮猷。 无愧前哲。 往绥祉福。 岂俟训言。 可特授检校少保、充护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依前中太一宫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差遣封如故。 贬责责田仁朗诏雍熙二年四月庚寅判四方馆事田仁朗。 任寄腹心。 职居近侍。 昨因戎卒。 骚扰边陲。 令总师徒。 往申平荡。 而稽违诏旨。 诖误军谋。 畏懦不前。 张皇边事。 遂使腥□□□。 敢摇虿毒。 倾陷我城堡。 俘掠我吏民。 玩寇长奸。 实由于尔。 败吾师律。 合寘严诛。 尚念尝侍轩墀。 久经岁月。 屈于朝宪。 伸我私恩。 勉怀思过之心。 以荷曲全之惠。 可责授商州团练副使。 令御史台遣吏监送赴任。 推治曹彬等失律罪诏雍熙二年六月戊午天平军节度使曹彬。 河阳军节度使崔彦进。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米信。 沙州观察使杜彦圭。 内客省使、武州团练使郭守文。 日骑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云州防御使傅潜。 亳州刺史蔡玉。 光州刺史陈庭山。 文思使、儒州刺史薛继昭等。 昨者付以兵权。 授之成算。 据其事势。 决合成功。 而乃逗留。 略无规画。 挫士卒骁勇之气。 长□□桀黠之心。 国有常刑。 固当推鞫。 宜令翰林学士贾黄中、右谏议大夫雷德骧、知杂李巨源诣尚书省推治之。 责曹彬等谕中外诏雍熙三年七月庚午夫有功必赏。 有罪必惩。 所以敷大信于域中。 示无私于天下。 为邦之要。 何莫由斯。 天平军节度使曹彬等。 位重藩侯。 职司戎律。 委斋坛之重寄。 总禁卫之雄师。 授以成谋。 委之边事。 乘拉朽摧枯之势。 乏应机制胜之谋。 发言各率于心胸。 临敌殊疎于韬略。 遂使七十州生聚。 困于馈运之劳。 二十万师徒。 翻作迁延之役。 沮武旅之锐气。 长□□之奸谋。 复念山后之民。 制乃□□。 喜王师之致讨。 皆南面以宅心。 及闻军旅之旋。 多罹荼毒之祸。 致人于此。 职汝之由。 不寘刑章。 焉明沮劝。 载阅搢绅之议。 合从斧锧之诛。 特示宽恩。 聊从薄谴。 曹彬已下。 并别敕处分。 朕昨者兴师动众。 伐罪吊民。 上顺天心。 下从民欲。 非谓贪其土地。 乐在佳兵。 诚以念彼生民。 陷于异域。 岂期择帅。 有昧知臣。 致此丧师。 宁忘自咎。 其臣僚将校。 有没于军阵、或陷于寇戎者。 宜加优恤。 录其子孙。 应诸道州府百姓。 有运粮不回者。 令给复二年。 仍赐其家粟三石。 责潘美制雍熙三年八月辛亥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潘美。 位处殿邦。 任隆分阃。 总貔貅之旅。 执金鼓之权。 昨以云朔吏民。 不忍委之敌国。 因令南徙。 俾其率兵援之。 而道路非遥。 军士亦众。 不能申明斥候。 谨设堤防。 陷此生民。 失吾骁将。 据其罪戾。 合置严诛。 尚念久在边陲。 累分忧寄。 爰申念旧。 特示从轻。 可削三任。 为检校太保。 王侁刘文裕除名配金登州制雍熙三年八月辛亥西上合门使、蔚州刺史王侁。 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等。 早膺任使。 久侍轩墀。 昨出师徒。 俾其监护。 固合明宣纪律。 动协机宜。 而乃堕挠军谋。 窘辱将领。 无公忠之节。 有狠戾之愆。 违众任情。 彼前我却。 失吾骁将。 陷此生民。 合塞群情。 抵于严宪。 特从宽宥。 止隶方州。 侁可除名配金州。 文裕可除名配登州。 削夺刘廷让官诏雍熙四年十月丙午左骁卫上将军刘廷让。 位居上将。 任处边城。 兼兹统帅之权。 制彼羌戎之境。 而乃擅离任所。 輙赴京师。 不畏宪章。 颇孤寄委。 有司议罪。 当在极刑。 特从宽贷之恩。 止降削除之命。 所宜自省。 知此优恩。 宜削除在身官爵。 送商州安置。 削夺傅潜张昭允官爵诏咸平三年正月乙酉昨以引兵之党。 入寇边封。 爰择武臣。 授之兵柄。 而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忠武军节度使傅潜。 都钤辖、西上合门使、富州刺史张昭允。 迁延不战。 畏懦偷安。 纵蛇豕之猖狂。 抑貔貅之武怒。 致其侵轶。 毒我生灵。 责帅之文。 旧章斯在。 访于群议。 合寘严诛。 念其逮事先朝。 屡经驱策。 特从宽典。 俾贷微生。 宜并削除在身官爵。 潜长流房州。 昭允长流道州。 责杨琼等诏咸平四年闰十二月丁丑邠宁泾原环庆州副都部署杨琼等。 各奉朝恩。 外司戎律。 宜坚志操。 式遏敚攘。 而畏懦偷安。 从容养寇。 纵兹蛇豕。 突溃城隍。 乃复毁弃粮储。 燔烧寨栅。 爰从吏议。 合置严诛。 特屈常刑。 止投荒服。 杨琼流崖州。 副部署、海州团练使潘璘流康州。 钤辖、尚食使李让。 内园使冯守规。 并流琼州。 都监、崇仪使张继熊流儋州。 西京左藏库副使刘文质流雷州。 如京使、顺州刺史、知环州王怀普流贺州。 责王超诏景德二年正月戊辰侍卫马步都虞候、天平军节度使王超。 总握禁兵。 时推上将。 一昨戎人犯塞。 外屏留屯。 既当督护之权。 曾乏驱攘之效。 稽违诏旨。 缓失师期。 讫致残人。 雅当责帅。 尚念向于行阙。 曾览奏章。 沥血伸诚。 省躬待罪。 寻降矜宽之诏。 复该赦宥之文。 特示优容。 止移藩翰。 庶保君臣之分。 无伤夙旧之情。 屈法推恩。 伫图后效。 可崇信军节度使。 便道之任。 发布时间:2025-11-18 23:46:06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3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