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三十八 内容: 皇女三封拜三冀国大长公主进封秦国大长公主制绍圣二年十月己卯宣仁外除立爱笃亲。 系于王者之风化。 从□谨礼。 必以人情而节文。 朕永慕徽音。 俯终哀制。 论功纪德。 而不能□其报。 竭诚尽顺。 而无以致其思。 眷惟近戚之贤。 常有慈颜之念。 礼宜有称。 义所不忘。 爰居大廷。 式颁休命。 冀国大长公主、肃雝成性。 淑慎有仪。 以帝女之贵而不习于骄。 以皇姑之尊而能茂厥德。 懿范成于静正。 善行发于薰修。 属当祥禫之周。 同深霜露之感。 匪加褒册。 曷广孝心。 中冀开荣。 已视真王之品。 咸秦锡号。 更增大国之封。 于戏。 安享隆名。 所以厚□国之庆。 仰怀先训。 岂复矜车服之华。 益蹈箴规。 期绥祉福。 可进封秦国大长公主。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皇长女封福庆公主制绍圣三年二月丙子敦天性之爱。 则以义而称情。 叙人伦之恩。 则因亲而立教。 眷予元女。 有国旧章。 爰即治廷。 诞孚明命。 皇长女、天枝发秀。 坤掖分辉。 早符设帨之祥。 首兆涂椒之庆。 柔明日就。 虽未逮及笄之年。 岐嶷天资。 已肇有成人之度。 考循彝典。 敷锡美名。 主之同姓之公。 视以真王之秩。 以亲天属。 以扬王休。 于戏。 周美王姬。 下其车服之等。 汉尊帝女。 胙以汤沐之封。 兹无愧于前人。 其永绥于多福。 可特封福庆公主。 皇第二女封德康公主制绍圣三年五月辛卯满月朕嗣有令绪。 获承至尊。 先正其身。 以迪家人之吉。 乃安斯寝。 继膺女子之祥。 敷锡宠名。 诞扬休命。 皇第二女、英华秀出。 婉娈性成。 天实祐于皇枝。 人聿怀于邦庆。 载震载夙。 既踰弥月之期。 克岐克嶷。 将兆成人之美。 诹辰协吉。 若古有章。 申之以父子之至恩。 主之以公侯之同姓。 是基王化。 式厚人伦。 于戏。 礼以待年。 虽未筑鲁侯之馆。 风将正始。 庶克绍平王之孙。 其对扬于殊休。 以永绥于多福。 可特封德康公主。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康国长公主进封定国长公主制绍圣四年二月庚午降朕始基王化。 敦叙人伦。 维时同生。 乃国懿戚。 爰托体于先帝。 将下嫁于诸侯。 孚于大廷。 宠以休命。 康国长公主、徽猷顺穆。 懿行裕和。 有王姬之肃雍。 有静女之婉娈。 发祥考室。 庆昔兆于占蛇。 合好承家。 礼甫成于奠鴈。 筑兹外馆。 建尔大邦。 胙以脂泽之封。 下其车服之等。 以祉中行之元吉。 以伸维则之孝思。 于戏。 惟聿脩厥德。 则宜其家人。 惟淑慎其身。 则成于妇道。 永绥厥位。 尚远乃猷。 可特进封定国长公主。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 皇第三女封懿康公主制绍圣四年六月丁未周晬夫家道克正。 乃为王化之基。 人伦之亲。 莫先天属之爱。 眷予幼女。 周晬斯辰。 其猷告于外廷。 肆诞颁于显册。 皇第三女、天潢毓粹。 宝婺储辉。 早应设帨之祥。 未至及笄之岁。 德柔嘉而日就。 性岐嶷以自然。 用商赉于美名。 以辅成于淑质。 视以真王之秩。 主之同姓之公。 岂惟懋闺壸之修。 抑以广宫闱之庆。 是稽成宪。 岂曰私亲。 于戏。 彼秾桃李之华。 周诗述王姬之德。 洵美琼琚之佩。 郑风称有女之贤。 尚远乃猷。 克将而福。 可特封懿康公主。 皇第四女封懿宁公主制元符元年九月壬戌国家祚运重熙。 宫闱袭庆。 有齐季女。 方在孩提。 率由旧章。 宜蒙位号。 其颁显册。 以诏外廷。 皇第四女、孕粹璇源。 参华宝绪。 犀帐珠褓。 不烦傅姆之勤。 瑜珥瑶环。 蚤著成人之度。 信帝子之来降。 真天孙之下游。 诞弥六寝之欢。 燕及两宫之慰。 适临晬日。 肇锡华名。 视以真王。 主之同姓。 盖推恩者、必幼吾幼。 而立爱者、在亲其亲。 非朕尔私。 厥循彝训。 于戏。 于鲁筑馆。 未及议高门之姻。 半楚疏封。 方将启大国之壤。 益慎尔止。 往承之休。 可特封懿宁公主。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施行。 周国长公主进封燕国长公主制元符三年正月甲午祐陵即位门下。 朕嗣守大训。 君临庶邦。 念遭难于我家。 用奉若于先后。 乃眷诸姑之长。 时惟近属之尊。 播告庶邦。 爰申显册。 周国大长公主、徽猷淑美。 顺德裕和。 履帝武以发祥。 执妇道而下嫁。 念兹皇祖。 久对越以在天。 末予冲人。 大统承于遗绪。 稽其旧邑。 已建周邦。 宠以命书。 胙之燕国。 以扬初政。 以示敦宗。 于戏。 流光垂荣。 申锡曾孙之庆。 开封列壤。 用增常棣之华。 服我宠章。 益绥繁祉。 可。 楚国大长公主进封吴国大长公主制同上门下。 朕罹国大忧。 绍天明命。 昭格烈祖。 方怀追远之情。 问我诸姑。 肆有褒嘉之旧。 其颁显册。 敷告治朝。 楚国大长公主、育粹仙源。 发祥帝武。 高无危溢之累。 贵有法度之循。 曷不肃雝。 非独尚车服之美。 莫不静好。 是用嘉琴瑟之和。 属缵服之云初。 宜茂恩之申锡。 胙之大国。 宠以命书。 于戏。 贻厥孙谋。 永念昭陵之德。 轨兹妇道。 益彰鲁馆之休。 往服宠荣。 用绥多福。 可。 秦国大长公主进封越国大长公主制同上门下。 朕嗣守历服。 绥御家邦。 顾未堪于多艰。 示惟新于厥德。 乃眷诸姑之长。 肆申睦族之恩。 秦国大长公主、懿范顺和。 令猷洵美。 昔文祖英庙。 □天性之慈。 我烈考神宗。 厚天伦之友。 顷疏封于秦土。 已筑馆于鲁邦。 兹获绍于前人。 用申加于异数。 进登大国。 敷告治朝。 岂曰私亲。 是稽成宪。 于戏。 下其车服之等。 克迈周姬。 申之汤沐之封。 式隆汉主。 尚迪有禄。 永孚于休。 可。 曹国长公主进封冀国长公主制元符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乙未门下。 朕笃爱天伦。 肇修人纪。 率时昭考。 永□欲报之恩。 视兹同生。 诞布惟新之命。 曹国长公主、柔闲有则。 淑婉自将。 秾如桃李之华。 娈若丝纶之钓。 昔我先后。 推则友以因心。 末予冲人。 在□先而改后。 □荣有典。 出命于廷。 于戏。 岂无他人。 莫如同父之戚。 □□□□。 □次诸姑之尊。 尚祗乃心。 以绥厥禄。 可。 定国长公主进封邓国长公主制同上门下。 朕绍明命以宅师。 □大猷而□□。 惟新厥德。 以治其家。 眷同气之懿亲。 乃天伦之近属。 其申显册。 播告庶工。 定国长公主、懿美是用褒嘉。 申锡命书。 进登大国。 于戏。 犹执妇道。 □继周王之姬。 宜其家人。 增重鲁侯之馆。 其祗宠命。 以介多祥。 可。 德国长公主进封庆国长公主制同上门下。 惟天降割。 遭家多难。 末予冲人。 嗣大历服。 兹承怀于烈考。 用申命于天伦。 德国长公主、懿美闲和。 柔嘉顺□。 □静女之婉娈。 懋王姬之肃雝。 虽未隆妇道之行。 然动守□箴之戒。 方履承祧之始。 肆颁睦族之恩。 孚告明廷。 进登□国。 以作尔祉。 以扬王休。 于戏。 立爱惟亲。 式隆帝乙之妹。 因心则友。 尚继平王之孙。 往承天休。 益介尔福。 可。 德康公主进封荣国公主制二十九日丙申门下。 朕嗣无疆之大历。 宣列圣之重光。 方谨始以承祧。 顾敦宗之有典。 诞扬明命。 申锡懿亲。 德康公主、岐嶷生知。 柔嘉日茂。 永怀先后。 遽罹罔极之忧。 肆予冲人。 敢后有先之义。 用笃因心之友。 是增慈幼之情。 锡以命书。 胙之封国。 于戏。 莫远具尔。 重念前人之休。 从而进之。 示敦犹子之爱。 往绥尔禄。 遹观厥成。 可。 懿康公主进封嘉国公主制同上门下。 朕恭天眷命。 缵国庆基。 用推敦叙之仁。 诞布惟新之政。 乃眷懿主。 告于治朝。 懿康公主、淑德日新。 令仪天赋。 克师承于傅姆。 已训顺于公宫。 方就养以无方。 遽缠哀于罔极。 兹切因心之美。 用增慈幼之情。 锡命告廷。 疏荣开国。 以作尔祉。 以扬王休。 于戏。 惟新陟王。 永笃在天之慕。 莫如同父。 用申睦族之恩。 祗服宠光。 益臻多福。 可。 皇长女特封德庆公主制建中靖国元年五月二十九日门下。 政先治内。 礼贵缘情。 虽曰王姬。 实系国风之重。 乃生元女。 允为家道之祥。 稽厥典章。 嘉其性习。 爰颁美号。 用告大廷。 皇长女、桂魄分辉。 天枝发秀。 柔嘉自得。 无烦傅姆之贤。 聪悟夙成。 知习公宫之教。 载占谷旦。 咨用佥谐。 特加封邑之荣。 增重宫闱之庆。 于戏。 妙龄岐嶷。 已多淑慎之仪。 内则渐磨。 更茂肃雝之德。 益遵懿范。 以永殊休。 可。 皇第二女特封永庆公主制建中靖国元年二月庚子门下。 笃亲所以兴仁。 正始所以基化。 国必有礼命之异。 人不以名分为私。 粤惟帝女之尊。 高视列侯之贵。 嘉循旧典。 敷告外廷。 皇第二女、宝婺流徽。 仙源疏派。 禀幽闲之淑德。 赋柔静之懿姿。 早符设帨之祥。 载茂涂椒之吉。 覃訏异秉。 信天人之仪刑。 岐嶷夙成。 均日月之明润。 未习公宫之教。 无烦傅姆之贤。 爰诹令辰。 肇新美号。 拟真王之秩。 主同姓之公。 以厚人伦。 以蕃帝室。 于戏。 亲之欲贵。 岂特盛车服之崇。 戒之用休。 于以广宫闱之庆。 往膺多祉。 进懋殊恩。 可。 皇第三女特封顺庆公主制崇宁二年三月门下。 朕迹风化之源。 则治繇近始。 率敦叙之典。 则恩必内崇。 仁匪私亲。 礼将明分。 皇第三女、柔嘉之则。 禀自生知。 岐嶷之姿。 得之天性。 秾华滋发。 贤范日新。 无烦傅姆之勤。 蚤著成人之度。 思辅淑质。 用加美名。 主之同姓之公。 视以真王之秩。 庸侈皇图之庆。 益昭家道之祥。 于戏。 诗纪王姬。 盖推车服之盛。 汉尊帝女。 实优汤沐之封。 惟克顺承。 乃膺多福。 可。 皇第四女封淑庆公主制崇宁二年三月三日门下。 朕纂承丕基。 钦笃前烈。 帝室多祉。 诞膺邦国之祥。 天孙下游。 更浃宫闱之庆。 眷予爱女。 爰锡美名。 岂曰私亲。 是惟成宪。 命龟荐吉。 孚号告廷。 皇第四女、毓粹仙源。 分荣宝系。 英华秀发。 婉慧生知。 性自得于柔嘉。 教靡烦于保傅。 将尽增其异禀。 兹宠赉于徽章。 秩视真王。 礼参正后。 主公侯之同姓。 申父子之至恩。 以协公言。 以恢大化。 于戏。 爱形乎内。 仁斯覆于万方。 治先于家。 风遂行于四海。 往履多福。 勉流淑声。 可。 冀国长公主封秦国长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门下。 朕承燕诒之考烈。 赖雍佑之母慈。 礼变禫祥。 甫毕三年之制。 恩隆骨肉。 将刑四海之风。 惟时同生。 乃国贵主。 特颁显册。 爰告治朝。 冀国长公主、毓秀璇源。 发祥宝绪。 质美瑛瑶之粹。 姿秾桃李之华。 大国名都。 视以真王之秩。 高门勋胄。 主之同姓之公。 宠禄愈光。 贤声弥劭。 逮兹免服。 肆以推恩。 易中冀之旧封。 启咸秦之新壤。 用彰懿范。 期广孝心。 于戏。 帝妹既归。 当蕲于受祉。 天姻惟隔。 亦尚于宜家。 益懋徽猷。 永膺遐福。 可。 皇第五女特封延庆公主制门下。 朕嗣有令绪。 率由旧章。 帝祚是承。 敢忘继继之重。 人治为大。 孰先亲亲之恩。 眷惟诸女之封。 兹实有邦之制。 诞告列辟。 庸示至公。 皇第五女、柔明夙成。 韶令日就。 天资自度。 姆教靡勤。 虽越在于孩提。 宜进膺于位序。 以侈宫闱之庆。 以将闺壸之脩。 盍举前彝。 用昭宠数。 于戏。 主之同姓。 惟王室之是尊。 锡以美名。 见天孙之特异。 勉循图史之戒。 茂对车服之华。 嘉声垂延。 多福□□。 可。 韩国长公主特封鲁国长公主制崇宁二年五月六日门下。 睦族惇宗。 是惟天子之孝。 分封锡号。 斯亦圣人之公。 朕绍业泰陵。 蒙休慈德。 感慕甫终于哀制。 褒崇当及于懿亲。 其布徽章。 以孚众听。 韩国长公主、禀资令淑。 造行柔嘉。 远积润于紫潢。 夙扬辉于宝婺。 从傅姆之教。 则乐善以忘劳。 饬王姬之车。 则降嫔而尽礼。 素显宜家之誉。 屡疏封国之腴。 祗服宠光。 率循宪度。 肆易名于韩土。 爰析壤于鲁郊。 以昭惇叙之仁。 以协荣怀之庆。 于戏。 施深则报重。 属近则恩隆。 刑孝友之风。 庶其无愧。 茂肃雍之德。 时乃有休。 益蹈箴规。 永绥寿祉。 可。 庆国长公主进封益国长公主制同上门下。 朕席昭孝之闳休。 承钦仪之至德。 竭诚尽礼。 顾未足以报功。 立爱施仁。 宜莫如于叙族。 欲致广恩之道。 必先同气之亲。 其诏治廷。 以颁褒册。 庆国长公主、秉心渊懿。 履行粹和。 庆钟长发之源。 资禀少成之智。 动循典训。 居蹈箴规。 淑慎为仪。 则有齐之季女。 肃雝迪德。 则彼美之王姬。 必锡号以分封。 犹待年而筑馆。 诞增燕誉。 益懋宠先。 改庆朔之名区。 撤岷梁之善壤。 以敦天属。 以睦民风。 于戏。 授之不以私。 盖有古今之通谊。 亲之欲其贵。 实存仁孝之至情。 祗服训辞。 永膺寿嘏。 可。 发布时间:2025-11-18 22:00:40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2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