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第五 内容: 帝统五尊号册上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册文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维乾德元年岁次癸亥。 十一月己酉朔。 十六日甲子。 摄太尉守司徒兼侍中萧国公臣范质。 守司空平章事臣王溥。 尚书右仆射平章事臣魏仁浦及内外文武臣寮。 马步诸军将校。 藩郡守臣。 四夷君长。 缁黄耆乂等七千五百人。 谨再拜稽首上言曰。 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 又曰、舜有天下。 无为而理。 是以古之言道德者。 莫先于二帝。 一则曰聪明文思。 一则曰温恭浚哲。 英声茂实。 意无欲而自彰。 景德洪休。 心无求而自至。 巍巍荡荡。 可得而言。 伏惟皇帝陛下高明博厚。 宣慈惠和。 纯粹之德全。 孝友之行著。 惟精惟一。 知微知章。 向者龙尚处于潜渊。 日未离于旸谷。 历试之际。 志在扶危。 险阻艰难。 何往不济。 跃马陷高平之阵。 麾戈佐淮甸之征。 喋血鏖兵。 一月三捷。 劳旋饮至。 论功莫二。 洎乎天鉴厥德。 用集大命。 人祇叶应。 风雨咸若。 鼎运初建。 国步犹梗。 始则李筠犯顺。 长戟指阙。 并人连祸。 寇我北鄙。 于是有太行之行。 重进怙乱。 弃德崇奸。 幅员千里。 生民被毒。 于是有广陵之役。 千乘万骑。 如霆如雷。 询彼仇方。 震叠区宇。 翠华宵至。 坚城旦下。 连平二孽。 有同符契。 累朝以来。 出师诛暴。 未有若兹之奇速也。 顷者华风不竞。 中国政微。 五岭三江。 置诸度外。 殊文异轨。 六纪于兹。 肇启圣谋。 驱攘寇乱。 荆湖底定。 南土晏然。 燕蓟之戎。 汾晋之孽也。 燕巢幕上。 朝不谋夕。 边事少间。 理道无壅。 严恭寅畏。 一日万几。 勤于己而泰于人。 俭于躬而丰于物。 明四目而高视。 达四聪而远听。 不侮鳏寡。 恤天穷也。 信及<月豖>鱼。 遂物性也。 惜力念耕耘之苦。 推食闵介胄之劳。 法家者流。 既峻且密。 乃诏大理。 毋重刑名。 俾尽哀矜。 务从宽简。 减盗窃之罪。 缓盐麴之禁。 好生之德。 通于神明。 若乃昧爽丕显。 坐以待旦。 商汤之戒慎也。 侧身损己。 长辔远驭。 汉文之化导也。 循名责寔。 信赏必罚。 建武之法制也。 果敢决断。 从善如流。 贞观之风烈也。 帝王之道于兹备矣。 太平之业于兹成矣。 由是祇见清庙。 致其孝享。 圜丘展礼。 对越上元。 一献而天帝降止。 再献而神人以和。 三献而万禄攸报。 祥风拂袂。 休气绕坛。 熙熙怡怡。 群心胥悦。 国家大庆。 众庶共之。 肆赦覃恩。 俾民更始。 与天合道。 谓之应天。 大无不覆谓之广。 远无不至谓之运。 博施济众谓之仁。 智周万物谓之圣。 化成天下谓之文。 保大定功谓之武。 其德无际。 谓之至德。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 伏惟垂日月之明。 监亿兆之情。 凝旒端冕。 昭受鸿名。 如山岳之固。 若松柏之贞。 乾徤不息。 品物咸亨。 承天之祐。 万寿千龄。 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册文开宝元年维开宝元年岁次戊辰。 十一月庚辰朔。 二十四日癸卯。 摄太尉、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赵普。 与内外文武臣寮。 马步诸军将校。 四夷酋长。 耆艾缁黄八千三百人上言曰。 臣闻天生黎民。 树之司牧。 非至仁无以守其位。 非大号不能书其功。 书契以来。 简编斯在。 是以放勋光宅。 居二帝之先。 文命锡圭。 冠三王之首。 伏惟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陛下膺乾御宇。 括地开基。 威加海内。 道莅天下。 偏师南出而荆湘定。 灵旗西指而邛蜀降。 嘉谷屡登。 休祥荐至。 几至刑措。 汔用小康。 爰考旧章。 再陈严祀。 六龙在御。 百神受职。 金石合奏。 天地同和。 明德惟馨。 无文咸秩。 昭事上帝、而三灵允怀。 阴隲下民、则万户胥悦。 巍巍荡荡。 焕乎成功。 由是含生之伦。 有位之士。 同辞抗表。 愿增鸿名。 陛下谦尊而光。 固拒其请。 群心恳至。 始曰俞哉。 若乃其智如神。 唐尧之美也。 克谐以孝。 虞舜之志也。 生长万物之谓道。 照临四方之谓明。 播文武之英声。 广仁圣之至德。 合兹具美。 用阐鸿休。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应天广运圣文神武明道至德仁孝皇帝。 伏惟陛下盛德大业。 治定功成。 不矜于己。 不有其名。 坤厚载物。 乾元利贞。 温恭允塞。 永协隆平。 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册文。 太平兴国三年维太平兴国三年岁次戊寅。 十一月癸未朔。 十四日丙申。 摄太尉皇弟廷美等顿首言曰。 陛下挺生奇表。 诞膺元贶。 钟五行之秀气。 受三灵之眷命。 肇自晋邸。 入纂皇图。 恭勤日跻。 孝友天纵。 对越穹昊。 秉兹小心。 驾御英雄。 恢以大度。 言未出口。 化驰若神。 心之所之。 威重千里。 奄有万国。 逮兹三年。 勾吴尽室以来朝。 闽越稽颡而献地。 海隅倔强之长。 浙右狡狯之俗。 不劳折简之召。 悉归舆地之图。 百年污俗。 一夕丕变。 至于远夷之国。 漠北之人。 奉琛外府。 述职有司者。 盖无虚月矣。 群臣等沐浴元泽。 瞻望清光。 如戴天焉。 不知其高。 如饮海焉。 徒极其量。 且夫太上立德。 非名言之所及。 三五建号。 有皇帝之尊称。 相与测寸管以窥。 设寸表以度。 咏天地之大德。 睇日月之末光。 佥以为陛下应运以居中。 统天而垂教。 总万几以圣。 烛万<宀禹>以明。 裁成以文。 底定以武。 天工帝力。 群臣岂得而知。 屈己狥人。 上圣之所不免。 至干天请。 始曰俞哉。 臣等因肆类之克终。 属在宥之方始。 仰巍巍之德。 罄拳拳之心。 谨与文武百官。 诸军将校。 蕃夷酋长。 缁黄耆艾等凡七千四百五十四人。 不胜大愿。 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应运统天圣明文武皇帝。 伏惟陛下顺考古道。 对扬鸿休。 克绥万邦。 永锡纯嘏。 臣等诚欢诚抃。 顿首顿首。 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册文维咸平二年岁次己亥。 十一月庚辰朔。 七日丙戌。 摄太尉、兵部尚书、平章事张齐贤与内外文武百寮。 诸军将校。 蕃夷君长等。 再拜稽首上言曰。 臣等闻承天序以临民。 播神功而育物。 符命昭晰。 道德敷闻。 非鸿名无以表其尊。 非显号无以明乎大。 盖王者法舆盖于天地。 圣人运舒惨于生成。 上以答宗庙之灵。 □以副人神之望。 伏惟皇帝陛下握图御极。 观妙宅中。 缵二圣之丕休。 兼列辟之通术。 制事以简。 御众以宽。 天成岁□。 人述日用。 奉宗祏尽尊尊之礼。 叙昭穆示亲亲之慈。 至于蠲庸调之逋悬。 削条章之靡密。 穷神设教。 便俗立防。 内□公卿。 外咨岳牧。 啬夫相庆。 亩有余粮。 廷尉上言。 府无积□。 逮□乘秋讲武。 筑台观兵。 视学崇儒。 右文宣化。 非烟翥野。 协气凝霄。 昭格之功与时俱茂。 耀临之德与天比隆。 此所谓神明胥悦。 天人交应者也。 繇是夷夏臣庶。 不谋而集。 咸以为嘉运累洽。 鸿猷允塞。 宜受尊称。 以符至公。 群恳翕然。 疏封五上。 舆情难夺。 帝命乃俞。 夫昭德塞违。 柔远绥近。 成均讲道。 宣室礼贤。 七萃训戎。 五营练卒。 边城弛柝。 绝域销烽。 大圣以叶三灵。 大明以熙百度。 以仁克己复礼。 以孝奉先承统。 该□□忽徽美。 焕盈宇宙。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 伏惟陛下膺宝命于中夏。 答祺祥于上元。 跨越文景。 焜煌羲轩。 百祉斯永。 九龄克延。 无疆之庆。 亿万斯年。 臣等诚欢诚庆。 顿首顿首。 谨言。 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册文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辛卯维大中祥符元年岁次戊申。 十二月丁亥朔。 五日辛卯。 摄太尉、工部尚书、平章事臣王旦与内外文武百官。 马步诸军将校。 及蕃夷酋长。 缁黄耆艾等再拜稽首上言。 臣等闻陟圜丘而禅方泽。 所以勒崇垂鸿。 镂金板而书玉牒。 所以飞声腾寔。 非苍灵交感。 无以兆丕应。 非函夏宅心。 无以建显号。 故齐圣合德。 必有发挥。 天意人欲。 不可推拒。 至于践八九之遐迹。 兼三五之徽称。 拥百神之休。 为列辟之首者。 何莫由斯道也。 伏惟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陛下德寓天覆。 英威霆断。 宅中黄而握秘纪。 席萝图而操绝瑞。 抚临寰海。 十有二载。 清心而思道。 正身而率下。 茂陶唐钦明之姿。 敦有虞忠利之教。 体禹之勤俭。 而未尝满假。 法汤之宽仁。 而济之勇智。 周武慈和、而人神胥悦。 汉高豁达、而小大毕力。 矧复讲求令典。 咨度善言。 建大中于民极。 刑敦叙于内治。 物色遗彦。 体貌宗工。 重慎一成之文。 辨明三至之谤。 仁风溥畅。 王度清夷。 乃者边候弗宁弗宁。 疆吏致告。 戎衣徂征。 武节焱厉。 扬威以靖乱。 修明而继好。 包束干戈。 示不复用。 抚和荒远。 如乐之谐。 此汉宣之功光祖宗也。 先园俯迩。 时思罔极。 按历修谒。 奠献悲涕。 览松槚而勤止。 阅脂泽而僾然。 此显宗之孝通神明也。 故得渊监储祉。 祺祥昭答。 斋居乙夜。 示肹蚃之期。 灵门旭旦。 垂图书之锡。 况施殊尤。 眷命深厚。 爰徇臣民之请。 乃修旷绝之礼。 协吉日。 历岱宗。 亲至上封。 谒款太一。 陈信辞于金策。 铭休功于翠崖。 彰帝王之盛节。 为天下之壮观。 诚千载之一时也。 于是群卿庶尹。 虎臣爪士。 闾里耆艾。 夷邸酋渠。 咸伏阙而言曰。 陛下膺图纂服。 绍休圣绪。 昭姓考瑞。 继诚先志。 诚宜述宣鸿德。 著于徽册。 端委法坐。 祇受尊名。 兹事体大。 不可阙也。 陛下犹以撝挹冲让。 至于五请。 始曰俞哉。 夫体元则大之谓仪天。 抱一守柔之谓尊道。 宝命元应之谓辅德。 明章通感之谓合符。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 伏惟陛下总清明之妙用。 赜希夷之至言。 生成而不宰。 劳谦而益尊。 永锡难老。 垂裕后昆。 增重九鼎。 比隆黄轩。 臣旦等诚欢诚抃。 顿首、顿首。 谨言。 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祐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册文天禧元年正月辛亥维天禧元年岁次丁巳。 正月辛丑朔。 十一日辛亥。 摄太尉天书仪卫使恭上宝册南郊恭谢大礼使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旦与内外文武百寮。 诸军将校。 藩卫牧伯。 郡县官吏。 蕃夷酋长。 僧道耆寿等再拜稽首上言曰。 臣等闻太上元始。 道之宗也。 应物而强名。 穹昊清明。 天之体也。 因时而表德。 惟重熙之嘉会。 集三灵之休应。 广大悠久。 法象昭著。 增简册之徽烈。 系天人之合符。 伏惟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宝应章感圣明仁孝皇帝陛下睿知渊凝。 圣谟天远。 恭睦而敦敏。 文明而柔克。 恢太平大定之业。 慎持盈守成之戒。 孝德本乎善继。 时雍始于惇叙。 典礼乐以布王泽。 则异俗咸怀。 辑典章以恢邦教。 则时文载郁。 万方在宥。 百志惟熙。 海外畅清淑之风。 寰中归仁寿之域。 向以乾符纷委。 坤珍绍至。 故升中于天、而礼岱社。 报本乎地、而享汾脽。 广虞巡之咸秩。 举汉祠之合祛。 馨德格于上下。 介福浃于遐迩。 既而作灵宫以模太紫。 为至神之攸处。 推尊名以周群岳。 寔前载之未有。 是以穹灵乃顾。 高真荐降。 协梦云纪。 觌神汾水。 启仙源于太古。 谕宝历于无疆。 而复景亳鸣鸾。 祈禠而济物。 睢阳按跸。 尊祖而建都。 寅奉明威。 昭报繁锡。 稽得。 一善成之道。 崇生□为大之名。 徽章极于范围。 盛则踰于载籍。 溥天率土。 鼓舞称庆。 由是圆首方足。 不谋而同。 以为神贶益章。 清宁之所辅。 帝绪日远。 商周之莫京。 赏善是图。 邦国之大业。 盛美纯备。 兆庶之欣戴。 窃惟称谓。 未昭懿铄。 敢稽古训。 式导群心。 诏旨下临。 深形谦拒。 至于五请。 始奉帝俞。 夫克世丕基。 惟新受命。 感天也。 膺箓协期。 跻俗归厚。 应真也。 燕翼有初。 蕃衍惟永。 佑德也。 高视绳契。 为之称首。 上圣也。 齐明虚受。 克念则哲。 钦明也。 矧以献岁初吉。 奉册于殊庭。 次辛协辰。 升禋于吉土。 方交举于盛节。 宜诞膺于茂典。 率吁众恳。 俯伏丹阙。 复露章五上。 冀行前诏。 陛下不获已而从之。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崇文广武感天尊道应真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 伏惟陛下总列辟之令猷。 绍九皇之至德。 保佑黎献。 锡羡千亿。 与天比崇。 万寿无极。 臣旦等诚欢诚抃。 顿首顿首。 宋大诏令集卷第六帝统六尊号册下体元御极感天尊道应真宝运文德武功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册文天禧三年十一月丁丑维天禧三年岁次己未。 十一月癸丑朔。 二十五日丁丑。 摄太尉、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臣寇准与内外文武群臣。 诸军将校。 蕃夷酋长。 僧道耆寿等上言。 臣闻陟泰坛、肆禋享、邦国之大事也。 崇丕称、表茂功、帝皇之盛节也。 惟天祐圣。 故珍符休命。 必务乎昭答。 惟人戴君。 故鸿徽钜典。 必从其欣赞。 我国家奋淳耀之烈。 袭神灵之系。 于皇圣祖。 绍天阐绎。 首中古之号。 诒万世之法。 艺祖文考。 创业垂统。 爰举盛礼。 乃受丕名。 肆重熙之在历。 本善述以昭孝。 奉若成宪。 斯惟至心。 伏惟崇文广武仪天尊道应真祐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陛下浚明在躬。 刚健成德。 垂策以司契。 顺斗而布度。 具用平之大智。 讲长世之善经。 慎罚宝慈。 劭农抑末。 卑服彰乎克俭。 旰食勤于屡省。 五兵载戟。 而殊方即叙。 至神广运。 而洪化浮流。 保合太和。 妥绥有截。 二十三载于兹矣。 曩者霄极储祉。 真瑞应期。 登封告成。 刻号昭姓。 寖寻汾畤。 大报于坤元。 推尊岳灵。 并跻于帝箓。 声明燀耀。 福瑞纷沓。 既而秘感冥应。 飞朝旁戾。 悟鸿源之浚邈。 承渊宗之右序。 乃复严师曲里。 钦众妙之本。 设都睢水。 表兴王之壤。 卜郊吉土。 以谢贶穹厚。 荐册泰馆。 以归美真圣。 礼乐之文著矣。 天人之际交矣。 方且凝神于蠖濩。 绎照乎靓渊。 远猷是经。 小心弗匮。 崇建上嗣。 亿宁大本。 万邦斯正。 重晖克明。 繇是三泰之奥区。 终南之灵阜。 荐受符书之贶。 诞下阙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册文天圣二年二月丁酉文前半阙礼恢儒也。 矧乃永怀先训。 明发时思。 虽遵易月之文。 终守通丧之制。 戚见七庙、而忾然如有闻。 恩加九族、而欢然以相睦。 人情大顺。 天道丕应。 三边绝警。 五稼屡丰。 属至景之临冬。 因圜丘而肆类。 中外臣庶、藩卫夷酋。 咸以为承休袭熙。 重烈敷燿。 宜享尊称。 用昭众闻。 而陛下虔巩抑畏。 载执谦悫。 抗封五上。 始降俞音。 夫惟睿作圣。 所以膺景命也。 懿文经武。 所以绍鸿业也。 显仁为明。 所以运群物也。 纯孝为德。 所以刑万方也。 臣等不胜大愿。 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圣文睿武仁明孝德皇帝。 伏惟陛下徇黔首之戴。 荷上灵之祥。 蹑九皇之遐迹。 保四海之永康。 恢一祖二宗之圣绪。 与天地而无疆。 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册文明道二年维明道二年岁次癸酉。 二月丁酉朔。 十一日丁未。 摄太尉具官吕夷简等上言曰。 臣闻穹旻之垂景命。 必资神睿之略。 以庇于方夏。 臣庶之沐利泽。 必荐崇高之号。 以归于尊极。 炎德初基。 艺祖兴运。 造邦戡难。 不惮濡足。 神宗纂治。 以圣继圣。 功德宏伟。 充格天地。 洎乎文考。 内平外成。 重明累洽。 礼乐大备。 莫不勉膺徽册。 俯循群请。 度越乎前载。 烜赫于无穷。 洪惟尊号皇帝本神灵之系。 凭积累之厚。 享天下之富、而守以约。 乘天下之安、而虑以危。 以慈者、道之宝。 乃恤孤而赈穷。 以俭者、德之基。 故浣衣而菲食。 以天戒之可畏。 间形责躬罪己之言。 以人命之至重。 每下钦刑慎罚之诏。 乾乾翼翼。 一纪于兹。 故桀骜之俗。 陶至化而面内。 肖翘之类。 被善气以乐生。 岁时大顺。 禾稼屡稔。 乃询舆议。 刺旧闻。 讲希世之仪。 举盛德之事。 仲春令序。 土膏脉起。 辟千亩之田。 展三推之制。 于是彤庭文武之烈。 藁街夷裔之长。 班白之老。 缁黄之众。 属陈盛礼。 愿进鸿名。 中外一辞。 封章五上。 陛下矜其恳悫。 始赐允俞。 夫智迎事解。 意发天合。 不曰睿圣乎。 兴学招士。 包戈远服。 不曰文武乎。 居上凝命。 御气生物。 不曰体天乎。 执象观妙。 抱一无为。 不曰法道乎。 靡惠不孚。 靡幽不烛。 不曰仁明乎。 竭恭致养。 率礼范俗。 不曰孝德乎。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上尊号曰睿圣文武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 伏惟陛下因率吁之志。 顺归报之隆。 繄自天之祐极。 用十世之延鸿。 既寿而康。 申锡无穷。 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册文景祐二年十一月乙未维景祐二年岁次乙亥。 十一月辛巳朔。 十五日乙未。 摄太尉、南郊大礼使、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东平郡开国公、食邑一万一千户、食实封四千五百户吕夷简率内外文武百官。 诸军将校。 藩卫牧伯。 蕃夷酋长。 僧道耆寿等再拜稽首上言曰。 臣等闻以至公御众者。 必有至公之议归之。 以盛德居上者。 必有盛德之事尊之。 归之不可却其诚。 尊之无能辞其美。 亦犹云蒸雨施。 天地之相合也。 宫动商应。 律吕之相召也。 推于至治。 本乎自然。 是以燀赫之仪。 不戒而备。 鸿懿之号。 不谋而同。 眇觌茫昧之初。 逮乎绳契之际。 司牧所暨。 称谓必昭。 窥美大之迹。 稽审谛之美。 功由号显。 号以德隆。 放勋重华。 敷命甚美。 其来尚矣。 粤自炎德肇兴。 真人协应。 传继之盛。 夐出百王。 莫不宪古御今。 诒谋垂后。 乘熙洽之会。 顺爱戴之心。 典册备物。 为万世法。 恭惟体天法道仁明孝德皇帝陛下绍累圣之绪。 膺千龄之期。 天赞庆灵。 日跻浚、哲。 声身律度。 蹈伯禹之法。 憯怛忠利。 广有虞之爱。 若乃振举废坠。 讲求希阔。 则躬执黛耜。 修耕籍之仪。 屏绝玩好。 虔巩祭祀。 则精择美璞。 为祼瓒之器。 肇新钟律。 恭荐郊庙。 鄙申韩之法。 务蠲烦苛。 宗黄老之言。 尊高清净。 纳忠堲谗。 而辨邪正之分。 念功忘过。 而无喜愠之色。 虚心应物。 屈己从人。 前疑后承。 以熙夫庶绩。 左嘉右肺。 以达于下情。 间以螽螟为灾。 众庶艰食。 寅畏灵谴。 抑损徽名。 惟德动天。 其应如答。 尚执撝冲之旨。 夙申敦谕之言。 而中外震悚。 官师怫郁。 今懿纲载肃。 治具毕张。 绵宇安宁。 含生茂遂。 诹升阳之谷旦。 展肆类之上仪。 怀柔百神。 崇侑三后。 繇是大庭绅冕之列。 荒服鞮译之人。 麟趾茂亲。 虎贲雄帅。 鲐背鲵齿之老。 黄冠缁服之侣。 咸谓美报方毕。 繁祉具应。 恳陈难夺之言。 愿复至尊之号。 倾葵向日。 虽极于舆情。 镂玉填金。 未昭于丕矩。 旅庭剡奏。 五上一辞。 陛下勉迪前寻。 俯从众欲。 夫祇遹天命。 修明宪度。 皇猷无外。 光被四表。 钦文之谓也。 讲修邻好。 戡济暴乱。 睿知独运。 爥见万里。 聪武之谓也。 知万物之几。 妙天下之用。 周流不测。 变化无穷。 圣神之谓也。 岁历更号。 天符荐休。 事沿盛唐。 以冠元首。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 伏惟膺穹厚之眷。 荷祖宗之祥。 置神器于安静。 纳天民于阜康。 惟亿万斯载。 保邦祚之无疆。 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册文宝元元年十一月庚戌维宝元元年岁在戊寅。 十一月癸巳朔。 十八日庚戌。 摄太尉、南郊大礼使、推忠协谋同德佐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清河郡开国公、食邑一万一千九百户、食实封四千六百户臣张士逊率内外文武官弁。 诸军将校。 藩卫牧伯。 番夷酋长。 僧道耆寿等再拜稽首上言曰。 臣等闻王者受命。 上系岁端。 故谨五始之元以立极。 天子至尊。 孚令臣下。 故总万国之号以归美。 盖夫据图箓之正。 握枢衡之宝。 必有典册备物。 表功于无穷。 既以本顾諟之旨。 又以纳输戴之诚。 奉时若古。 允繇斯准。 神宋。 肇运。 祖宗重熙。 统一增鸿。 克煇淳耀。 善袭诒法。 兹谓至公。 恭惟景祐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陛下。 乾健离文。 雷动渊默。 清明禺昂。 天光见乎表。 浚哲几敏。 德音应乎远。 绍服嘉靖。 励精持循。 偃兵讲和。 垂裳思治。 乃质故载。 酌先规。 览权纲。 核名寔。 谂坠绪之旧。 靡不缉求。 □谟之助。 罔有攸伏。 隆儒视学。 探书受道。 奋辞摛藻。 星汉昭回。 题毫拂素。 龙鸾点绚。 匪徒作者之壸。 寔有化成之益。 四见郊畤。 中履农甸。 祈报之诚达。 陟配三后。 并假二庙。 尊亲之孝展。 考礼均乐。 声容以谐。 备政详刑。 威赏自出。 定著科令。 辨章宪度。 论材懋官、则髦士进。 推恩恤后、则世禄蕃。 恶比周之蠹。 则斥憸谮。 近端良。 遴左右之选。 则图宿艾。 延谠直。 敦族纠爱。 合小宗于朱邸。 练师选将。 制新书于金匮。 裕民绝横赋之暴。 驭吏得善使之方。 舜孳禹勤。 敢或逸豫。 仍岁康稔。 廥庾饶衍。 边亭晏如。 物无疵疠。 怀生□□虫□□虫。 不识烽燧之警。 诵弦舞戚。 比屋知教。 献琛挚玉。 裔夷面内。 属阳升日至。 帝飨习吉。 灵欢交。 瑞策举。 繇是卿尹群辟。 藩岳师帅。 洎千夫百夫之长。 要荒之酋。 都鄙之耆。 缁黄之侣。 率吁言而窥景铄。 咸愿采春秋之一元。 乐经之英华。 洪范之思睿。 拟议徽懿。 褒合尊称。 陛下高居怵然。 推而弗有。 群臣叫阍五请。 始迁思报可。 犹以祇眚徼贶。 略褒节而揭初历。 至哉圣人。 纾己徇下。 损满敦辞之旨。 固已比皇勋。 铺帝猷。 不矜不怠。 自我折中。 □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宝元体天法道钦文聪武圣神孝德皇帝。 伏惟陛下儆置器之安。 思守文之难。 翕对丕名。 懋恢令声。 畏天保民。 遹观厥成。 于皇万年。 如日之升。 本支绵绵。 福祚莫京。 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册文治平四年维治平四年岁次丁未。 正月庚戌朔。 摄太尉具官韩琦与内外文武百寮。 诸军将校。 藩卫牧伯。 郡县长吏。 暨藩夷酋长。 缁黄耆艾等再拜稽首上言。 臣闻天地育万物而不责其报。 然飞走之微。 必时而有荐者。 以知其本也。 君德被万<宀禹>而不有其名。 然百辟之众。 必崇而有号者。 以献其诚也。 故报虽不责荐。 而知其本者天必享。 名虽不有号。 而献其诚者君不违。 是以上下之情通。 而古今不能以易也。 恭惟皇帝陛下自然之性。 得尧之仁。 不闻而式。 绍文之圣。 总百行而无不备。 探六艺而无不达。 粤在宗邸。 德充而晦。 令闻莫遏。 四海系心。 譬夫大明将升。 光气前发。 万目瞻望。 不可韬戢。 及乎膺受圣托。 纂隆皇绪。 信默三祀。 动谨先法。 奉养长乐。 孝惟克谐。 内严宫闱而细大必修。 外正纪纲而颓坠皆举。 揽威权以归己。 斡神化而独运。 下暨鳏寡。 悉安其生。 至于昆虫。 莫不被泽。 其九族之睦也。 俾先乎知道。 其百揆之序也。 本精乎任人。 若夫延见迩臣。 咨访不倦。 有虞之好问也。 抑损浮费。 用度日约。 大禹之克俭也。 缉熙光明。 而德行以显。 周成之保邦也。 综核名寔。 而赏罚必信。 汉宣之图治也。 并会众美。 嗣兴太平。 故自舟车所通。 日月所照。 皆奉顺声教。 无敢弗虔。 固足以恢四圣之闳休。 极百王之盛节者矣。 迺者肇禋吉土。 始见清庙。 祭而受福。 庆将逮下。 下之报上。 安可无述。 臣等所以合中外之志。 叩阍屡渎。 请上丕称。 以形容于万一。 而陛下持易之谦。 执道之契。 德贯二仪而不自满。 功偕八世而无所矜。 冲然弗居。 可诏不下。 自是舆情郁邑。 更相责诮。 以为睿圣之烈。 赫赫如此。 而不能发扬而增大之。 是不若飞走知本之著也。 今三朝之吉。 万玉来会。 重译有贡。 八音在廷。 臣等幸于此时。 冀毕前恳。 封奏五上。 莫匪倾竭。 陛下犹敦谕数四。 不得已而俞之。 夫道济群生、而不言所利。 体乾也。 躬膺大命、而若固有之。 膺历也。 化成天下。 辉光而日新。 文也。 守在四夷。 而兵革不试。 武也。 日用而百姓不知。 圣也。 亲宁而万国以欢。 孝也。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体乾膺历文武圣孝皇帝。 伏惟陛下无前之绩。 本忘其名。 徇众之欲。 勉而是诚。 斯亦踵祖宗之旧。 而慰夷夏之情。 惟持其盈。 以守其成。 寿考万年。 以安以荣。 臣等诚欢诚抃。 顿首顿首。 谨言。 尊号赦上尊号讫四京畿内德音治平四年正月门下。 朕光膺眷命。 祇绍萝图。 逖惟守位之艰。 浩若涉川之广。 恭勤矜慎。 四载于兹。 所幸方隅敉宁。 岁时和顺。 比屋咸臻于富庶。 怀生率底于缉熙。 近者王公迩臣。 百辟多士。 咸扣阍而陈请。 屡囊奏以露衷。 共以徽名。 加于菲质。 庞鸿纪号。 诚愧于祇承。 爱戴倾心。 重违于勤请。 会兹元朔。 图上宝文。 阐丕庆于皇家。 劭先猷于祖烈。 宜推涣泽。 俯逮都畿。 用伸旷荡之休。 以懋丕平之化。 四京畿内见禁罪人。 限德音到日云云于戏。 宅心御极。 日慎于政经。 覃下均恩。 大孚于庆典。 咨尔有众。 宜体朕怀。 发布时间:2025-11-18 20:20:32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29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