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二 内容: △信行品之馀。 阿难。 是名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为诸菩萨如是方便演说信行阿难言:云何如来复为诸菩萨说於法行。 佛语阿难。 汝今当知。 菩萨摩诃萨不住佛法而能显示不离法界究竟不思议界。 受持诸法心无下劣。 虽说诸法。 而於法相无所取著。 无念无住。 总持诸法如实相性。 不取於法不舍非法。 非乐於法非不乐法。 虽能如是而离诸法相。 以善调伏心常安乐。 善说诸法而无扰乱。 於诸法相不离於身亦不住身。 是身前际等法界。 如虚空无来无去。 同真际如如相。 是佛所说菩萨证知清净无垢。 观一切法空无见无取。 何以故? 无故离故不著故不见诸法。 无所执持无有诤论。 显现法界无言无说。 体性本空心行处灭。 是心不可得。 亦不可思议。 但示寂灭无缘境界。 护持诸法。 无所依止。 何以故? 一切法无体无相故。 是菩萨法一相无相。 不可称誉无果说法。 若为他说法相名字一切章句。 皆已自证。 成就此法名为种性菩萨摩诃萨。 得是种性已,於诸法中。 无来无去。 无取无舍。 持一切法。 无动无坏。 以不坏故。 是名法行。 成就法故。 便见一切诸法无相。 得法利故。 亦名法行。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法无退转,诸佛亦尔,若能持者,是名法行,显示佛法,无形无相。 甚深无染,是名法行,不离诸界。 即不思议,到於法界,是名法行。 护持诸智,如佛显示,心无瑕秽。 是名法行,转不退轮,名为无相。 而不取著,是名法行,无取无住。 受持法智,如是持者,是名法行。 心常好乐,求法无厌,远离懈怠。 是名法行,闻法受持,无漏无依。 善住安乐,是名法行,若说法者,不念不著,无相受持,是名法行。 善身善住,住无处所,是身非身。 名知身相,无前後际,等於法性。 无去无来,名知身相,亦如诸佛。 显示菩萨,得是法已,是名法行。 空界性相,一切无著,能如是持。 是名法行,又於诸法,空无所见。 若无所见,则无障碍,显示无相。 无有诤论,无言无说,亦无所有。 离诸心相,而无所得,若心无得。 名不思议,无来无去,非不显现。 无缘无说,名不思议,若持是法。 不可依止,名无所有,是名持法。 如是法者,菩萨所说,无合无散。 显示无作,名为行处,是种性处。 得如是利,名为行处,从是种性。 无可讥呵,得如是界,是名持法。 见法无减,虽行无去,来而不来。 不见有法,若来若去,诸法亦尔。 如是持法,亦无动摇,不增不减。 是无作法,若无增减,是名持法。 法相如如,无缘无说,得此法者,是名持法,是故阿难,显示菩萨。 得深法利,是名持法,是故阿难。 显示持法,为不信者,而说是法。 如是分别,为菩萨说,皆以方便。 开示佛法。 如是阿难。 如来正觉。 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斯方便显示持法。 佛告阿难。 云何如来。 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八正道法。 云何菩萨摩诃萨。 离於八邪向八解脱。 出过凡夫。 修八正道。 而无到处。 远离诸边。 住於中道。 越凡夫地。 安住菩提。 亦不住菩提相。 离诸邪见。 修於正见。 不取身相。 亦复不住菩提之相。 佛身无为。 离於诸数。 修佛相者,则得众生一相无相。 出离众生生死阴界。 安住无为毕竟空舍。 见一切法无生无住。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无住故。 远离世间及出世间。 住寂灭处。 不染世间。 不著出世间。 若法非法。 有为无为。 皆悉远离。 舍於断常。 住平等相。 知过去未来现在心数无有异相。 亦不得菩提心相。 何以故? 一切诸心皆平等故。 身相亦尔。 是故不为毒火刀箭之所伤害。 何以故? 已离一切烦恼毒故。 常生净国离诸恶趣。 虽住诸趣而证菩提。 常住安隐亦无依止。 以如是义。 一切刀兵不能加害。 何以故? 见寂灭菩提空无住处。 以无住故一切毒箭皆不能害。 是名无缚。 乘於疾乘亦不住乘。 是名无缚。 何以故? 无所得故。 是故刀箭不害其身。 知诸法空求不可得。 一切毒害所不能侵。 何以故? 行普之慈遍覆一切故。 行菩提慈不得诸众生故。 行空之慈诸法寂灭故。 行无热慈远离诸烦恼故。 行如是慈能令刀兵皆不害身。 欲色无色界亦悉平等。 知一切界一切法性同於菩提等无异相。 若能如是心无思虑。 亦无调戏寂灭清净。 菩萨摩诃萨。 知一切法如呼声响。 离一切相。 尽同法界。 无归无趣。 善解一切音声语言:无示无说离音声相。 不自高己离於我想。 过於一切言说音声而无过相。 是故悉知一切法寂灭。 亦不得一切法相。 出过诸法心无所归。 於诸言音亦不染著。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离於八邪,而修八正,九次八解。 是名八辈,出过凡夫,不住菩提。 法中之雄,是名八辈,出过凡夫。 不住菩提,离菩提相,是名八辈。 舍诸邪见,修行正见,既到道已,是名八辈,过诸身相,不住菩提。 离证佛身,是名八辈,离众生想。 常修佛想,度禅定想,是名八辈。 离众生窟,入涅槃城,诸法无住。 是名八辈,出於世间,开示圣道。 会寂灭界,是名八辈,离诸世间。 说佛法相,心无所证,是名八辈。 无有有际,亦无无际,远离有无。 是名八辈,寂灭无为,舍於断常。 深入平等,是名八辈,不取过去。 及未来心,现在亦尔,是名八辈。 说有初心,而发菩提,心相自空。 何名菩提,无到无出,亦无菩提。 毒火刀箭,所不能害,断於诸趣。 永离依止,无来无去,而无所害。 无向菩提,显说音声,自证如实。 不由他教,不得是趣,及诸非趣。 声念念灭,大乘速显,常说安隐。 第一空法,若能速证,是名无缚。 疾乘是法,菩萨所记,心无弃舍。 是名无缚,刀兵恶趣,所不侵逼。 身得无畏,毒不能害,菩萨行慈。 普遍一切,离於诤讼,是名无缚。 不取身相,善分别身,到菩提道。 弃舍恶趣,除其愚痴,神通自在。 得明菩提,是名八辈,知欲色界。 及与无色,三界同相,是名八辈。 诸界平等,离恼菩提,妄想无智。 所不能染,出一切相,无所讥嫌。 若有所说,皆趣法界,说无所趣。 同於法界,心住法忍,是名八辈。 若欲修行,住寂灭法,不自称己。 而为他说,出过声相,度无声相。 不著音声,是名八辈,因声解脱。 知法无相,亦无住处,无趣无出。 阿难当知,如是八辈,於诸说中。 最为第一。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当知。 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方便说示如是八辈阿难言:云何如来世尊,为诸菩萨摩诃萨说须陀洹。 佛言:须陀洹者,所为得入圣道流。 名不思议佛法。 若菩萨摩诃萨。 能如是修不见道及所修道。 度一切相。 流注佛法非色非生。 於一切法无著。 一切法无处。 一切法无缘。 一切法无住。 一切法无所有。 一切法不成就。 菩萨摩诃萨。 若到是道得坚精进坚势力坚智坚慧不生懈怠。 安住寂灭乘如实道。 救护众生最胜无上。 不取是道亦复不住。 修如是道求一切法。 而无所得不没不动。 无住想无道想无世间想无佛想。 悉皆平等无诸盖障。 智行境界无所罣碍。 於一切法及诸邪见住平等相。 开佛知见示深法门。 分别身见出过我想。 是名须陀洹。 不取佛道究竟无碍。 乐求佛道不著有戒。 亦不取佛戒。 非戒取戒。 非取相戒。 三结已离不住三界。 如佛所学修行圣道。 离一切想不取於缘。 无诸障碍入於佛道。 心得寂灭。 不著寿命我人等见。 诸根清净。 远离烦恼。 为修菩提而行於施。 悉舍一切。 救苦众生。 使度四流令立涅槃。 尽诸有相显示无相。 若见四众不生怖畏。 志求寂灭净菩提道。 已离怖畏无有死畏。 何以故? 现证寂灭离诸尘垢。 善住佛道知去来趣亦无去来。 而善分别众生之想。 心无戏论究竟佛道。 是名菩萨摩诃萨须陀洹相。 △声闻辟支佛品第三尔时世尊,即说偈言:说於四道,佛难思议,若有住者,不退菩提,犹如虚空,无所依止。 无住无缘,离於取著,是名为道。 得坚固意,乘如是乘,无上救世。 不住彼此,不处中流,不著佛道。 名须陀洹,一切世间,及佛馀法。 究竟彼岸,名须陀洹,灭诸盖障。 显示佛道,尽一切相,名须陀洹。 不高己身,而起佛法,开示知见。 入於佛慧,先起我想,颠倒众恶。 如是知已,不著佛道,本疑於佛。 为得不得,究竟无著,不取道想。 不起戒取,善住佛戒,常修正勤。 不取戒想,断於三结,不著三界。 行於佛道,知众生想,虽修菩提。 而不取想,心行寂灭,清净佛道。 欢喜布施,远离颦蹙,住於正命。 心无戏论,悉舍一切,济苦众生。 得无上施,名须陀洹,断数数生。 无相无著,远离恐怖,出世间畏。 法及非法,一切皆舍,不著诸阴。 名世间明,安处四众,而无所畏。 显示寂灭,净修佛法,无众生想。 亦非实想,是名无染,分别怖畏。 离一切畏,亦无死畏,处於寂灭。 离垢安隐,已过恶趣,是故不畏。 善说诸道,无漏无相,菩萨之法。 示须陀洹,为诸下劣,故作是说。 以巧方便,显示佛法,为放逸者,故显此法,救世世尊,多方便说。 随其本行,而示佛道,阿难当知。 是须陀洹,为小智者,说如是事。 不解方便,愚痴狭劣,不识甚深。 而生诤论,以百千法,示须陀洹。 须陀洹者,显菩提法。 如是阿难。 如来等正觉。 为诸菩萨摩诃萨以善方便说须陀洹。 阿难言:云何名如来等正觉为菩萨摩诃萨说斯陀含。 阿难当知。 菩萨摩诃萨。 随顺於智。 佛智不可思议。 修无量因。 亦不取因相及菩提智。 能断一切惑而求佛智慧。 赞叹金刚三昧出过一切诸禅定上。 灭一切结烦恼暗障。 悉见於佛。 得一切佛法平等正观。 以无量因求无所得。 如佛证法不动众生。 亦不动於众生之界而取法界。 无量众生。 於旷劫中多所乏少。 不能成就菩提之道。 引诸众生到不退转。 志求於佛。 根力觉道禅定解脱名无色定。 我今当以如是等法。 开示众生令得解悟而求佛道。 欲坐道场求如实智。 通达佛眼不思议眼。 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求於佛眼。 如是智慧为最为上。 悉知诸法甚深之相。 而自於智无所分别。 安立众生住於诸法中。 使知一切法不住。 为得是法而来集会。 名斯陀含。 来已见众生界及不思议界通达无碍。 不取境界亦无得无到。 云何当有成就众生。 不见成就众生故。 於一切法及众生界。 非见非不见。 而知众生。 流注法界。 明了法界。 同於菩提。 解於法界。 及众生界。 无量佛道。 无得无分别。 同於道智。 近无等智。 离垢清净。 得无所得。 证无所证。 是名真智。 菩萨摩诃萨求如是智名斯陀含。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随顺此智者,是名不思议。 为求佛慧故,故名斯陀含。 无量因缘说,成就菩提道。 修行是法故,我常往来求。 不动三昧相,灭除烦恼结。 是故专修习,成就而不退。 亦知法非法,通达无碍相。 住诸法实际,修於斯陀含。 随顺佛所说,如闻而修行。 为得此法故,我常往来求。 法界未曾有,不动於众生。 是名斯陀含,寂灭去来相。 众生无智慧,愚痴甚苦恼。 为欲安立故,而求佛智慧。 根力觉道等,禅定及解脱。 勤修三昧相,而求佛智慧。 究竟菩提道,诸佛之所行。 是名斯陀含,发行而常求。 若得如是法,佛眼难思议。 是名斯陀含,恒求於佛眼。 如佛所应求,为救护依止。 我今所求者,一切智最上。 是智之所知,诸法相真实。 於智无染著,是智为最上。 是智之所知,诸法相真实。 心常无所染,恒求如是法。 利安诸众生,一切智中上。 是名斯陀含,往来之所求。 谛观於法界,众生不思议。 是名斯陀含,为求众生界。 知众生界已,不著於众生。 是名斯陀含,而求无所得。 若不得众生,一切法无相。 能作如是知,开导诸众生。 虽观一切法,不见观察相。 执心无乱意,而求诸佛法。 如是清净智,远离一切垢。 不得是智相,是名为求道。 开示诸众生,菩萨所不讥。 是名究竟智,为得彼故来。 阿难汝当知,为说斯陀含。 少智诸众生,妄相著是非。 阿难汝当知,为说斯陀含。 使精勤众生,令作如是解。 常善修多闻,决定甚深法。 逮得真实义,速成於菩提。 阿难。 是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方便说斯陀含。 阿难言:云何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说阿那含。 佛告阿难。 菩萨摩诃萨出过一切世间之相。 究竟佛行心无行处。 虽知去来。 而常不取去来之相。 知一切法无依住亦不来还。 何以故? 不见诸法有去无去。 出过凡夫除凡夫想。 不著佛想逮无住法。 何以故? 究竟一切寂灭法界。 亦不得佛与凡夫差别之相。 远离恶道除其贪欲。 不著众味离於四食。 开示知见。 不取一切六十二见。 不见有相。 不著无相。 悉离有无。 於诸盖障作涅槃相。 无转无不转除恶道垢。 摧伏众魔远离愚痴。 拔无明箭竭无明种。 害无明怨照除贪瞋。 断诸结使开示诸有。 拔爱欲箭除诸憍慢。 晓了阴相究竟明处。 常乐佛乘不思议乘。 到於一切诸法实相。 菩萨摩诃萨若能如是出於淤泥。 离於系著得本愿藏。 亦得过去未来诸佛之藏。 悉於一切伏藏中上。 亦为过去诸佛之所建立。 而心平等不高不下。 得如是乘。 於诸众生。 为最为胜第一无上。 菩萨摩诃萨究竟佛乘。 於一切法悉得无相。 菩萨摩诃萨於诸法中断於疑网证不还果。 复次阿难。 菩萨摩诃萨以四弘誓摄取一切众生。 安立一切众生。 悉入佛乘住菩提道。 云何安住菩提。 所谓众生相。 如实觉悟住众生界。 何以故? 善知空界不思议界离众生想。 何以故? 是贤圣界即众生界。 不思议界即是空相。 亦无众生离诸结使,犹如虚空无形相。 实无所有。 无染无著。 知一切众生。 悉皆平等不出不没。 究竟菩提离众生相,犹如空界无所觉了。 何以故? 无法可得。 如是无得。 即是一切法相及众生相。 心所觉了即非觉了。 何以故? 无法可得。 如是无得即是无证。 是故名为得阿那含。 一切众生。 一切诸法。 佛法僧等。 出如是相。 名阿那含。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不复还来,灭凡夫法,舍世间行。 名阿那含,知无去来,无住无依。 无有处所,是故不来,舍於凡夫。 为佛救护,更不复来,名阿那含。 法无有去,亦无来相,无来无去。 名阿那含,断诸贪欲,不著四食。 不退道场,名阿那含,除灭一切。 六十二见,而无所去,名阿那含。 离一切有,心无常相,解了如实。 是故不来,涅槃寂灭,离诸烦恼。 灭去来相,是故不来,断诸恶趣。 离一切垢,证於涅槃,是故不来。 摧伏怨敌,诸魔军将,超出假名。 是故不来,拔无明箭,害一切爱。 弃舍喜欲,是故不来,灭诸结使。 开示阴相,得决定智,名阿那含。 拔忧恼刺,破憍慢山,善解五阴。 名阿那含,究竟照明,庄严佛乘。 出欲淤泥,名阿那含,悉知伏藏。 诸伏藏上,佛所安置,是故不来。 安住最胜,佛乘无上,断除诸结。 名阿那含,以四弘誓,建立菩提。 住菩提已,是故不来,知诸空界。 难可思议,除灭诸想,是故不来。 於诸众生,及法界相,而无所得。 是故不来,心无所取,不随於相。 安住菩提,名阿那含,众生界空。 不可思议,知如是法,是故不来。 如是阿难,显示那含,诸无碍相。 安立佛法。 阿难当知。 如来等正觉。 为诸菩萨摩诃萨。 随宜方便说阿那含。 佛告阿难。 我今复说菩萨摩诃萨阿罗汉。 灭一切行。 修佛所行。 舍诸有为。 而能成熟一切众生。 亦断一切众生苦恼。 是名阿罗汉。 不得众生相。 亦不得苦恼相。 是名阿罗汉。 灭诸取著。 住於无相。 知诸法空。 离一切相。 悉无所有。 除诸众生一切妄想颠倒痴惑。 了达空法不可思议。 是阿罗汉得不思议菩提。 成就如是法故名阿罗汉。 如过去诸佛所应说法。 未来现在一切诸佛亦如是说。 无有戏论具足清白。 演说真实菩提之法名阿罗汉。 安立众生住菩提道。 无所取著名阿罗汉。 应行诸波罗蜜慈。 得佛大慈满足众生。 无相之慈亦能安立一切众生。 如是修慈无所分别。 不取众生及以慈相名阿罗汉。 为一切众生说法。 而於诸法都无所取。 若能如是名阿罗汉。 分别显示根力觉道。 於诸众生无染无著名阿罗汉。 善知一切众生心行。 发起菩提。 能如是者名阿罗汉。 演说一切有为诸行。 而不取著名阿罗汉。 亦为诸馀一切众生。 说无著行无取行。 作如是说名阿罗汉。 游诸佛国心无去相悉到佛所。 以无相智如佛而见名阿罗汉。 若能如是成就佛国具足诸功德。 亦名不思议平等无垢清净福田。 空行福田。 阿鞞跋致福田。 第一清净无女人相福田。 离诸结使贪欲福田。 如佛证知能尽一切盖障福田。 摧伏诸魔尘劳福田。 悉制外道邪见福田。 一切福田。 庄严福田。 离於一切怖畏福田。 无诤福田。 寂灭福田。 神通福田。 最胜福田。 无窟宅福田。 无尽福田。 具足菩萨所行福田。 得佛自在最上福田。 佛所护持福田。 变化福田。 以是法印印诸众生令得安隐巧说福田。 一切婴珞庄严佛界决定涅槃寂灭福田。 亦於一切福田中。 成就如是福田。 能知一切法不生不灭。 名阿罗汉。 除诸染著。 见来瞋者而心不恼。 名阿罗汉。 於一切法不取其相。 名阿罗汉。 灭除习智修最上智。 而能速证名阿罗汉。 以是威仪建立菩提。 菩提势力名阿罗汉。 如是菩提亦名不思议。 不思议者亦名不动。 如是不动。 能令无数亿种众生。 安立菩提。 无所取著。 皆住平等。 同於坏相。 无所有相。 知一切法。 皆入菩提。 住无所住阿罗汉。 如是知已,能为众生说如斯法而不染著。 虽有言说亦无说相。 度诸众生。 亦复不取诸众生想。 断常二边於身不动。 不断烦恼而离憍慢。 於一切法无生寂灭无行。 不坏色相不坏受想行识诸凡夫法相。 而心不动。 以求解脱安住佛法。 亦非安住须陀洹果相解脱。 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相解脱。 妄见一切起诸颠倒取佛智慧解脱。 妄见取菩提心解脱。 妄见修菩提施解脱。 妄见修菩提戒解脱。 妄见恼害忍辱解脱。 妄见懈怠精进解脱。 妄见乱想禅定解脱。 妄见愚痴智慧解脱。 妄见声闻凡夫解脱。 妄见父母妻子男女眷属。 如是等一切解脱。 妄见贪嗜诸欲无量苦恼。 而生亲爱起於染著。 是结使法是恼害处。 於此法中生二种相。 为除妄想度脱众生。 名阿罗汉。 为除利养贪求妄想及在家出家想。 於诸鄙贱及最胜法皆悉平等。 而亦不见此凡夫法彼是佛法。 为断如是妄想颠倒说解脱法。 若欲严净佛国教化成就如是众生。 是名涅槃。 如是众生不名涅槃。 如是众生生於诸有。 如是众生不生诸有。 如是众生行於菩提。 如是众生不行菩提。 如是众生毁破禁戒。 如是众生受持禁戒。 如是众生名有智慧。 如是众生名无智慧。 若有众生。 起於二心而生妄想。 为除如是众生妄想。 非福田非不福田。 如是众生勤行精进。 如是众生不勤精进。 是愚痴法。 是智人法。 是女人法。 是男子法。 是圣法。 是非圣法。 起於二想。 为除如是二心妄想故。 菩萨住於不退菩提亦非不退菩提。 有受菩提记亦非受菩提记。 有近菩提座非近菩提座。 有如是二心起虚妄想。 如是菩提逮得菩提。 菩萨不得菩提真实解脱。 以要言之。 著一切法皆是妄想。 是故阿难。 阿罗汉为断一切众生妄想。 使得解脱故能如是说无相法。 是名菩萨摩诃萨阿罗汉。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除一切行,离生死行,出於世间。 名阿罗汉,灭烦恼结,度脱一切。 诸苦众生,名阿罗汉,不得众生。 及诸结使,於法无利,名阿罗汉。 灭除妄想,住无妄想,知诸法空。 名阿罗汉,知空最胜,而得无相。 尽一切相,名阿罗汉,灭诸众生。 一切恶相,弃一切相,名阿罗汉。 除诸边际,得无想法,而自证知。 名阿罗汉,为得菩提,难可思议。 发胜精进,名阿罗汉,若说於法。 无毁无浊,安立菩提,名阿罗汉。 为净福田,令众得乐,不得众生。 名阿罗汉,若说诸法,一切无取。 无法非法,名阿罗汉,觉道根力。 为众显示,得第一果,名阿罗汉。 善知众生,净於菩提,为说是相。 名阿罗汉,世间所说,一切诸行。 於行无著,名阿罗汉,勇猛世尊,难思福田,随佛住处,为人演说。 若欲见佛,无见不见,如佛所见。 名阿罗汉,是应福田,圣贤福田。 无上精进,名阿罗汉,远离染欲。 於瞋不瞋,亦说菩提,名阿罗汉。 知一切法,寂灭无相,是故菩提。 名阿罗汉,不动一相,诸众生界。 令无数亿,安住菩提,众生菩提。 悉住无相,知彼平等,名阿罗汉。 得无等等,同一切法,而知无相。 平等菩提,能如是解,说名罗汉。 知如实法,清净无浊,为众说法。 而无所说,度无量众,亦无动摇。 不得众生,断常诸边,而众皆见。 度脱苦恼,究竟诸法,无生无灭。 而已方便,度脱众生,不坏於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即名解脱。 於诸凡夫,而无动相,建立佛法。 安住解脱,能令众生,不念果报。 佛解脱相,为人说法,妄取菩提。 修行布施,持戒忍辱,为除妄想。 懈怠懒惰,取相精进,除解脱相。 罗汉所说,生禅定想,愚无智慧。 为令解脱,说阿罗汉,此无相法。 能除虚妄,如是说法,名阿罗汉。 众生虚妄,取声闻想,无解脱相。 罗汉说法,父母妻子,愚痴取著。 则非菩提,染著生死,兄弟姊妹,妄生亲爱,寂灭解脱,名阿罗汉。 造诸行业,贪著亲爱,见即生恋。 本是我亲,更相染著,互共亲爱。 不识离别,令魔自在,不离世间。 为最极恶,如是过患,罗汉所说,於诸结使,皆悉觉悟,二俱虚妄。 罗汉所说,为利多人,行无戏论。 如是解脱,罗汉所说,在家出家。 多生妄想,凡愚取著,罗汉解脱。 见家系缚,广显正法,凡愚妄想。 罗汉解脱,弃舍凡夫,无利佛法。 舍利无利,名阿罗汉,见有高下。 若干等种,众生取想,罗汉解脱。 成就取相,多所修习,如是著相。 善能解脱,得佛福田,究竟真实。 妄取是田,罗汉解脱,无灭非灭。 亦物非物,虽修菩提,不得菩提。 持戒毁戒,有智无智,众生愚痴。 起於二想,人多取著,有若干种。 解脱此想,罗汉所说,作福田想。 非福田想,无智凡愚,作种种想。 於诸女人,及与男子,圣非圣法。 作二种心,如是众生,凡愚无智。 取著二想,罗汉解脱,退不退法。 有记无记,近坐菩提,不取菩提。 得菩提已,毕竟寂灭,永离生死。 取涅槃想,断众生缚,灭一切相。 是故罗汉,为名解脱,菩萨法尔。 现为罗汉,不起法忍,即罗汉智。 如是罗汉,菩萨不讥,心常住於。 最上菩提。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今当知。 是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方便说阿罗汉。 阿难言:云何如来等正觉复为诸菩萨摩诃萨说名声闻。 佛言:阿难。 菩萨能使无量阿僧祇众生。 以佛法声令一切闻。 故名声闻。 亦令得闻不可思议声。 闻不可思议声已,而於菩提无有戏论。 以清净声令彼得闻。 亦名声闻。 又使得闻唯涅槃乐更无馀乐。 闻如是声亦名声闻。 又使得闻根力觉道禅定解脱。 诸三昧等念处正勤证於无馀。 如是之法令无数众皆悉得闻亦名声闻。 是身苦空无我。 而诸阴相皆不可得。 凡夫愚痴。 分别此身妄起取著。 闻如是声亦名声闻。 又得眼界虚伪不实。 乃至佛眼皆同眼界不可思议。 能令众生如实而见。 於一切法无成就相名成就眼。 如是法相使众生闻名为声闻。 如呼声响令众生闻名为声闻。 不应於声而妄取著。 无有声相亦无所得。 闻如是声名为声闻。 不应於香而取香相亦无所得。 譬如有人梦中闻香实无有香。 於无香中妄起香想。 但是颠倒自生分别。 而取香相凡愚信受。 闻如是声名为声闻。 舌入相空犹如肉段不能知味。 亦如聚沫不可为喻。 过於喻故非味非具。 分别味相实无所得。 如是味界及不思议界平等无二。 离心无念亦无思惟实无心想。 闻如是声名为声闻。 已所知法皆令他闻名为声闻。 若闻於身分别身相。 身相体性本空非生非不生。 是名菩提。 令无量众得闻是声名为声闻。 心性无体实无所有。 皆如幻化非生非灭。 能令众生皆悉得闻名为声闻。 佛告阿难。 声闻法施不可思议。 得证是道名不思议。 以是不思议法施能生菩提。 何以故? 种子相似生故。 无果为果。 非财施所得。 从闻信解名为声闻。 财施微小法施为上。 如是法施不嫉於他。 亦无施相不著是施。 譬如幻化无分别。 不生愿求不取施想无愿求故。 阿难当知。 如是施者成就菩提。 从闻信解名为声闻。 尽一切相离诸结使。 出过声闻一切僧上。 发大音声演说佛法。 何以故? 得具足声出过一切诸音声故。 出是声已令闻佛法。 知诸声相非一非异成就正信。 说法无二亦非不二。 闻如是法名为声闻。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无量众生闻,佛法不思议。 菩萨广大辩,是名为声闻。 闻已信菩提,无浊无戏论。 令一切悉闻,是名为声闻。 闻於涅槃乐,是乐最第一。 普令闻寂灭,是名为声闻。 诸力及觉道,念处与根等。 速得於究竟,是名为声闻。 闻此身苦空,无有坚实相。 贪恚痴所侵,是故分别身。 亦闻於眼入,非实而见实。 众生多愚痴,凡夫盲无智。 若得於佛眼,正见不思议。 逮得如是眼,无复诸愚痴。 诸法无成就,一切众生闻。 以如是因缘,亦名为声闻。 一切诸法相,犹如呼声响。 此中无闻者,亦无有说者,令无数众闻,是名为声闻。 此中无所闻,无有染著者,譬如人梦中,虽闻多种香。 无一成就者,如是知香体。 远离一切垢,亦无闻香者,菩萨之解脱,多颠倒众生。 闻舌犹肉段,不能得知味。 肉段若知味,亦应知平等。 分别如是相,贪味为最恶。 此界难思议,是名知於味。 决定知味已,菩萨无所著。 令众闻决定,是名为声闻。 观身分别相,本性空无生。 若知於真实,无生无能生。 菩提如是相,亦无生能生。 普令众生闻,是名为声闻。 意亦如是知,体性无所有。 空无体性故,能令一切闻。 如物法无生,无灭亦无二。 无相无所见,是名为声闻。 咸使闻其施,法施不思议。 修行趣道场,成就於菩提。 譬如种种子,各得相似果。 修施不思议,证道亦复然。 悉施诸财物,法施为最胜。 舍心无贪嫉,是名菩提道。 心常不取著,虽施无依怙。 若能如是施,速证於菩提。 能离一切相,悉舍诸结使。 无有诸染著,是名为声闻。 其声甚微妙,於诸声最上。 此声令远闻,佛法不思议。 能令一切知,诸声无所依。 非一亦非异,是名为声闻。 欲令一切闻,诸佛之所说,随所闻法音,皆发於菩提。 闻诸福田中,佛福田最胜。 随佛所住处,亲近救世尊,使闻三千界,安住於虚空。 众生亦复尔,皆同涅槃相。 所说四大界,分别为众生。 犹如虚空相,等於不思议。 诸界如是相,亦无有能知。 是中无生死,无恼无涅槃。 诸法无真实,众生亦皆然。 是名寂灭界,云何见生者,为无量众生,昼夜常闻知。 不著己名利,但为众生说。 当知是声闻,欲令一切闻。 实非声闻法,但现为声闻。 世雄假名说,说法中最上。 是故知众生,一切皆如相。 是名为声闻,无漏除结缚。 解脱一切结,而为众生说。 显示离诸缚,清净无调戏。 见已为人说,佛法皆亦然。 不久当得见,如佛所说法。 菩萨所修行,於法无染著。 是名为声闻,无缚而清净。 亦使一切闻,如闻而修行。 阿难汝当知,我以方便说。 如是知声闻,菩萨无所依。 阿难当知。 是名如来等正觉为诸菩萨摩诃萨方便说名声闻。 阿难言:云何如来等正觉。 复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辟支佛法。 佛言:阿难。 菩萨现见一切法。 云何现见。 所谓知诸法无诤皆是假名。 不坏法性而能见法证法。 是名辟支佛。 佛不思议。 於一切法及诸众生。 同涅槃相等无差别。 无形无相清净寂灭。 实际众生际涅槃际,犹如影幻无分齐无所有。 於此诸际亦无际相。 非言非说无所依止亦无所说,何以故? 如我空无生无灭知众生际,则知法际生死际即是佛际。 知如是际。 是名辟支佛。 现知於色。 色者则名色阴。 色阴尽已,但有言说。 无我我所。 何以故? 如说色阴。 但有言说。 是空无生无灭。 言无言相。 云何以言说。 说是色阴。 亦现见受想行识。 乃至说是识阴。 知假名识阴等。 但有言说。 言说皆空无生无灭非实非虚。 言说尚无。 何况阴相。 如是五阴。 从假名起。 是名辟支佛。 何以故? 因於名字言说为色。 色但假名。 无因非因。 说名为因。 是阴因缘不可说相。 一切诸法无依无缘。 如是觉知名辟支佛。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见一切法,皆悉知无诤。 不生亦不坏,无有浊乱相。 现见一切法,本性皆空寂。 体相如是者,则无有决定。 现见究竟处,一切法亦然。 是名为正智,缘觉不思议。 众生及涅槃,前际不可得。 是际无有生,佛亦难思议。 如众生涅槃,无生无出处。 若法无生相,是名为涅槃。 众生与涅槃,皆如水中影。 有像无众生,是名为涅槃。 众生与涅槃,一切假名说。 无生亦无灭,但有假名字。 如是言说相,知无有众生。 是义应当知,众生即涅槃。 一切言说空,无心亦无法。 以言说非言,决定无知者,非言际无依,言说亦无住。 如是言说相,众生不思议。 众生及涅槃,实际非实际。 出离得安隐,永趣寂灭宅。 一切众生际,犹如於影响。 无因亦无缘,实际不思议。 一切诸法本,但以假名说。 是际无所有,不得名字相。 实际无言说,亦无能知者,以空无实际,众生不思议。 实际无言说,言说无所成。 真实相如如,众生亦无际。 言说相自空,非以言故知。 如汝之所说,众生莫能思。 如是实际相,非思议能知。 是名正觉说,辟支难思议。 现见於色阴,但有假名字。 如是阴相性,常离於言说。 无有真实相,乃名为出世。 如是知诸阴,本性无住处。 是色无所有,假名以为阴。 但有空名字,不生亦不灭。 言说及诸法,无有决定处。 若无有言说,是名说色阴。 现见於痛阴,想行亦如是,乃至识阴等,但有假言说。 见阴不可说,离於一切相。 本性无所有,不生亦不住。 如所说真实,远离一切法。 如是知诸相,体性无住处。 假名之所说,说阴等亦空。 知言说空已,无生亦无灭。 言说及诸法,无有决定处。 若无有言说,是名为识阴。 是阴离言说,不可得限量。 无生无灭相,亦无所依处。 解脱诸烦恼,非业非果报。 非觉亦非阴,非言非涅槃。 是想无决定,亦无有智慧。 内外不可得,无懈怠精勤。 无调戏疑惑,亦无有成就。 不惊不怖畏,无有一切色。 亦不见於空,无相亦复然。 无有一异相,非缚亦非解。 一切诸言音,是声无所入。 是名为律陀,非言所能及。 究竟於现见,而说无尽法。 得是三昧已,不著於言说。 此智若现见,等说阿律陀。 律陀同诸法,默然而演说。 於此现见倒,不从他因缘。 是名为正觉,缘觉不思议。 发布时间:2025-11-17 22:12:05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29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