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八 内容: 卷八 一切伤痛杀伤杀伤内膜未损者急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冷则再换。 虽气绝者,犹可救活。 (《硖川沈氏刊方》)杀伤不透膜者用乌贼鱼骨、或龙骨为细末,敷疮口上,血立止,即苏,伤处无痛矣。 杀伤未收口者千年锻石,入象皮,研末敷之。 (《秘方集验》)卷八 一切伤痛跌打伤跌伤神方生姜(二两)打碎,火酒(四两),釜内同煎搅匀。 敷之立愈。 (《慈惠小编》)跌破出血乌贼鱼骨末敷之。 (《直指方》)跌破头凡跌破头脑手足,血流不止,急忙无药,切不可用香灰按上,每致害痛,极难收口。 可即用吃的烟末一撮捣,在患处扎好,莫透风,莫食发物,即止痛,最易完口。 (《传家宝》)面目扑跌青紫用半夏磨汁,涂之立效。 (《录竹堂方》)耳鼻伤落用人发入阳城罐,以盐泥固济, 过为末。 乘急,以所伤耳鼻,蘸药安缀故处,以软绢缚定,效。 勿令动,自生合。 (《集验方》)跌损唇皮用桑白皮作线缝之,以生肌散掺之自合。 (《石室秘 》)皮破筋断取金沸草根捣汁涂筋,封口二七日,便可相续止痛,一次即愈,不必再涂。 (《正骨心法》)一方,用白胶香一味为细末敷之。 (《医宗金鉴》)筋骨损伤白米粉(四两)炒黄,入乳香、没药末(各五钱)酒调成膏,摊贴之。 (《御药院方》)从高跌下及坠马伤损取净土和醋蒸热,布裹熨之。 (《袖珍方》)急救方凡人或跌或打,胁破肠出,急以油抹入。 煎人参、枸杞汁淋之,连食羊肾粥十日,愈。 或以冷水喷其面更妙。 (《简便方》)跌打损伤青肿生栀子(末)同白面,用水调敷之,拔出青毒。 (《奇方类编》)一方,用生豆腐切片贴之,数次即愈。 (同上)跌打皮破肉伤用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饼子,以竹筒收之。 如遇破伤,研末敷之如神,屡验。 (《鲁班方》)跌打伤破头面手足大口血流不止老松香为极细末,将所伤破口捏凑一处,用药末浓敷上,将布扎住,十日即愈。 (《曹氏经验方》)跌扑折骨凤仙花叶捣烂,频频涂上即安。 (《宜良李氏刊方》)跌打并夹棍刀伤方半夏(一钱八分) 大黄(一钱) 冰片(半分) 共研末,敷之即愈。 (同上)跌伤溃烂杭城计姓,堕城跌石上,划开左腿,已烂百余日,视其伤口,长三寸余,深寸余,溃烂有脓血。 用黄连煎水,洗去血迹,以金疮铁扇散末药敷之,三日而愈。 (《海昌沈氏医案》)重物压打凡手足肩背,被重物打伤,或青肿紫赤,血痕疼痛,不致内伤。 用苏木煎汁,磨真降香涂之,不可落水,连涂数日,其肿消散,屡试屡效。 (《杭城邵氏梓送方》)一方,用虎胆草捣烂,搽伤处即愈。 (同上)皮金膏治跌扑损伤、刀伤擦伤,并钉鞋打伤足跟,病久阴疮擦痛,用广东皮金纸一张(俗名洋皮金),照患处大小剪取,将金面贴伤处,过宿即愈。 神效之极,军中宜多备之。 (同上)卷八 一切伤痛闪折伤闪颈促腰用硼砂研粉,以骨簪蘸津沾粉,点两目,泪出稍松,连点三次,立时全愈。 (《全生集》)闪腰治法木香(一钱) 麝香(三分) 共研为细末,右痛吹左鼻,左痛吹右鼻,令病患手上下和之。 (《医宗说约》)手足闪轳青肿威灵仙 紫荆皮 二味煎水洗,即退青止痛。 (《赤水玄珠》)折伤闪肭骨接续断 接骨草叶 捣烂罨之,立效。 (《卫生易简方》)诸闪凡闪腰、打伤、闪肭,并手足损伤,不出血,但有青紫内伤者,先以葱白捣烂炒热,将痛处擦遍,随用生大黄研末,姜汁调敷,尽量饮以好酒。 即三月、半年不愈者神效。 (《秘方集验》)折伤水獭(一只)支解,入罐内,固济待干, 存性为末,以黄米煮粥,摊患处,掺獭末于粥上,布裹之,立止疼痛。 (《经验单方》)脑破骨折蜜和葱白,捣匀浓敷,立效。 (《怀德塞秘 》)骨折肿痛狗骨烧研,热醋调涂。 (《敬修斋方》)折伤肿痛栀子、白面,同捣涂之,甚效。 (《集简方》)一方,用栝蒌根捣涂,重布裹之,热除痛即止。 (《肘后方》)折伤接骨市上乞儿破鞋底(一只)烧灰,飞罗面焙黄(各等分),好醋调成糊,敷患处,以绢束之,杉片夹定,须臾痛止,骨节有声为效。 (《杨诚经验方》)一方,用大虾蟆生研如泥,劈竹裹缚,其骨自痊。 (《奚囊备急方》)接骨灵丹白术 香根 用酒糟捣烂,敷之即愈。 (《宜良李氏刊方》)一方,用白萝卜切碎捣烂,略去粗汁,敷患处,裹紧,过夜即愈。 (《经验良方》)跌扑伤损扭闪出骨窍等证蚕沙 绿豆粉(各四两炒黄) 枯矾(二两四钱) 共为末,醋调敷之,绢包缚定,换三四次即愈。 忌产妇近之。 (《邵真人经验方》)卷八 一切伤痛金刃伤刀伤切不可见水,用图书石、滑石末掺之。 或用刀刮青石末掺之。 或大黄炒黑,筛末掺之。 或韭菜汁拌陈石灰,阴干掺之。 或用坚实细炭,并老松香各等分研,筛细末,以韭菜汁拌,阴干再筛,研细末掺之。 如急用,不用韭菜汁亦可。 (《单方总 》)刀伤流血不止石榴花(四两) 同锻石半升,研为细末,敷上便瘥,神效。 (《海上方》)一方,用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 (《永类钤方》)一方,用紫藤香(即降香佳者)瓷瓦锋刮下,石碾碾细,敷之血即止,又无瘢痕。 (《延生一术》)刀伤痛久不止用好鸡骨炭掷地,铿然有声者,同松香明透者(各等分)研极细,再多用老韭菜,捣汁拌入,阴干,复研复拌三四遍,为细末,收贮于上。 巳端午七夕,等日调制之敷患处,痛立止,完好如常,切不可饮冷水。 (《奇方类编》)刀劈斧伤用降香一两(研极细末)、白蜡三钱(研细末)和匀,敷满患处,用绢帕扎缚得紧。 不可下水经风,三周时全愈。 (《广善篇医方》)刀割斧砍枪箭夹剪伤生半夏研细,带血敷上,立止痛,能收口生肌。 (《钱青抡方》)一方,用独壳大栗研敷,或仓猝嚼敷亦可。 (《集效方》)刀斧伤绿豆粉,新铁锅内炒紫色,用新汲水调匀,敷患处,贴以纸,将杉木片缚定,立效。 (《同寿 》)一方,同茶叶烧灰,或干叶为末,皆可敷,取效。 (同上)刀箭伤定粉 风化锻石(各一两) 枯白矾(二钱) 乳香 没药各五分(以上五味,俱各另研)各研末和匀,再研,干搽之,止血住痛。 (《敬修斋方》)重伤血不止口嚼灯心,掩之即止。 (同上)金刃致命伤用坚实条炭二三寸,烧至红透,入铁皿内。 或石臼中,加红糖二三两,捣至千杵如酱。 凡遇致命重伤,尚存一息者,急将此药敷于患处,再用或绸、或布包裹,七日即愈。 如金刃透膜,及断指折足,血流不住等伤,先敷此药,外取葫芦肉白衣一层粘贴,其血即住。 唯忌食生冷,不忌一切发物。 至伤之大小,不拘定炭之二三寸,糖之二三两也。 (《陶朴存方》)金伤内烂生蛆皂矾飞过为末,干掺,其蛆即死。 (《衍庆塞验方》)金疮伤重被惊者以女人中衣旧者,炙裆熨之。 (《李筌太白经注》)金疮出血葱白连根叶煨熟,捣烂敷之,冷即易,而愈。 (《本草发明》)金疮肠出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两换水,轻淘转,勿令搅碎。 至端午日取出,阴干,绢袋盛,挂通风处,每用旋取炒黑,为末,冷水调如膏药,随疮大小,裹定疮口,以布包定,勿动,直候疮瘥。 (《灵苑方》)一方,用小麦五升、水九升,煮四升,绵沥净汁,待极冷,令病患卧席上,一人含汁, 其背,则肠渐入。 时,勿令病患知之,及多人在旁言语。 如未入,抬席四角轻摇,则自入。 既入者,须用麻油润线缝紧,仍以帛扎束,慎勿惊动,使疮口复迸。 (《刘涓子鬼遗方》)胡季堂云:线缝,当以细线缝皮,勿令粗针大线,缝伤好肉,则肉自内生,其线缝处,日久自然长脱。 否则,好肉伤,坏益增剧矣。 (《胡司寇急救方》)金疮筋断脉绝血尽人亡天花粉(三两) 赤芍(二两) 姜黄 白芷(各一两) 共为末。 先用绳索、或绢带扎住血路,然后以茶清调敷,用软绢缚之,其血立止,其肿频消。 若金疮着水、番花者,薤汁调敷疮口两旁,以火微炙之,或用稻秆烟熏之,疮口水出即愈。 (《秘方随 》)龙骨散龙骨( ) 白芨(各等分) 金疮口小,干敷。 口大,凉水调敷。 (《经验广集》)血余散黑头发数斤(在剃头棚择少壮者) 洗净油腻,滤干。 将鲜大竹数段,打空一节,将发装入,筑极紧,用木塞口,黄泥封固,放微火灰内 一夜,存性,打开,发成灰矣,取贮瓷器。 遇刀伤,敷之即愈,其效如神。 (同上)刀斧斩并跌打损破一切水火伤飞过五六次黄丹(四两)、潮脑末(二两)共研细,入瓷罐内收贮。 遇有诸症,蜜调二茶匙,敷患处,顷刻痛止,过夜结痂。 (《和济局方》)箭镞伤血出不止者,用真降香末罨之,即血止痛定,明日结痂,无瘢,其效如神,军中常带之。 (《和育斋方》)一方,用栗炭烧红透,即研为细末,乘热罨之,亦可止血定痛。 此系急治,便而且易之法。 (《毛枫山方》)箭镞木器伤用艾绵摊成饼子,将火硝细末铺上,再用大蜣螂捣成末,铺火硝上,包在伤处,一日一夜即出。 《叶天士方》)卷八 一切伤痛汤火伤急救方以好杭粉为细末,同妇女所用好头油调涂之。 如无,或柏子油亦可。 (《沈氏经验方》)一方,用生大黄切片晒,研细末,不近火,以嫩桐油调敷即愈。 (同上)一方,用梨子捣碎敷之,止痛且不腐烂,神效。 (《广利方》)汤火伤痛不可忍以菜油一碗,浸一刻,即不痛,两三日,便退皮。 如不便浸,频频涂之。 凡汤火伤,切勿以冷水、冷物及井泥、尿泥激之。 其热气遇冷,则入之愈深。 轻者挛缩,重则直逼火毒攻心,速之死矣。 (《秘方集效》)汤火伤烂见骨者百草霜(三钱) 轻粉(一钱五分) 共为末,麻油调搽,效。 (《单方摘要》)汤火伤灼用景德镇瓷器打碎,埋灶内,炭火铺上,一夜取出,去火毒,为末,入黄丹少许,敷之立愈。 (《活幼口议》)一方,用蓖麻仁、蛤粉(各等分)研膏,汤伤以油调,火灼以水调,涂之。 (《古今录验》)汤火灼伤粟米(即小米崔)焦,投水澄取汁,煎稠如糖,频敷之,能止痛,灭瘢痕。 或半生半炒研末,酒调敷之。 (《崔行功纂要》)一方,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 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甚妙。 (《经验秘方》)汤火伤疮赤疼痛,毒腐成脓。 用麻油(四两)、当归(一两)煎焦,去滓,入黄蜡一两,搅化放冷,摊帛粘贴,能止疼痛,拔热毒,敛疮口,神效。 (《医林集要》)一方,用稻草灰,冷水淘七遍,带石摊上,干即易。 若疮湿者,焙干,油敷二三次可愈。 (《卫生易简方》)汤泼火烧用水中大蚌,置瓷盆内,将其口向上,放无人处,俟其口开时,预将冰片、麝香(各二三分)同研细末,以匙挑二三分,倾入蚌口内,其口即闭,而蚌内之肉即化为水。 然后再入冰、麝少许,用鸡翎粘埽伤处,先从四面边沿,层层埽入,痛楚自减。 如无大蚌,小者亦可。 此急救最验之第一方也。 及其火气即退,将用下蚌壳烧存性,碾细末,入冰、麝少许,从边围埽。 如无蚌处,用冰片从四面磨起,渐及于中亦可,渐瘥。 (《江苏胡臬台刊传方》)汤泡煮熟鸡蛋黄,炒出油一盅,调生大黄 之。 (《集简方》)汤泡火烧大麦净,砂锅内炒至漆黑为度,取出,以纸铺地上,出火气,研细末。 烂者,干 。 未破者,以香油、桐油调 ,止痛,立愈。 (《奇方类编》)一方,用人粪,瓦上焙枯黑,研末,香油调涂亦效。 (同上)汤烫火烧螺蛳壳多年干白者,火 为末。 如疮破,干掺。 如不破,清油调敷。 (《乾坤秘韫》)一方,用多年庙上兽头为末,香油调敷。 (《奇方纂要》)被回禄火伤者用大黄末,桐油调敷。 或曰:以地榆、滑石研末敷之。 不独止痛,亦不溃烂,且愈后无疤痕。 (《惠迪编》)一方,用锻石一小块,用井水调化,仍将水逼去,加和麻油,调敷伤处亦妙。 (同上)烟火伤寒水石 大黄 黄柏(各等分) 为末,蜜调敷之。 最忌冷水犯之,烂见筋骨慎之。 (《生生编》)热油烧痛以白蜜涂之。 (《陆氏积德塞方》)卷八 一切伤痛火药伤火药烂痛用蚌壳(须盐箩中者, ,研末)捣烂,茶叶同搽,即愈。 (《同寿 》)炮竹火冲眼瞎令人解热小便浇之,即痛定。 徐用自己小便,常洗自明。 (《度氏即得方》)卷八 一切伤痛刑伤预备夹棍方用肥皂子,水浸透,去外黑皮,用里白肉并仁捣如泥。 如明日用事,今晚用此敷之。 上至脚一节,下至脚底板心并指甲内,处处敷匀,不可有一毫空隙处,以油纸包外,用裹脚缠足,其药与皮肉一样,颜色不变。 用事时,一些不碍,毫无干涉。 出来时,以黄豆浆温温洗之。 其豆浆,须预先一日将豆泡烂,磨浆候着用。 神哉,神哉。 (《奇方类编》)初夹急救方将猪油四两、胡椒(照人一岁一粒)捣烂,敷上扎好,不用洗,不可解动,一夜即愈。 (《集效方》)夹棍伤一出衙门,即用热童便一盆,将足浸之。 如便冷,烧红砖二块,碎之即热,直浸至童便面上浮起白油,其伤尽出矣。 不 不 ,再用肥皂捣如泥,入鸡子清和匀,敷伤处,以草纸包裹脚,缚紧,一夜不可动,即效。 (《济生秘览》)夹伤敷药骨未碎者,土牛膝敷。 骨碎者,土鳖虫同活蟹捣敷。 (《衍庆堂方》)拶伤手指皂矾(二两)、水四五碗,砂锅内熬滚,将手熏洗。 浸渍良久,即活血止痛,不致溃烂。 其洗手水,过夜即臭恶不可闻。 (《便易良方》)一方,指上拶过有凹痕,用银朱和酒磨浓,根据痕圈之,自复。 (《种福堂方》)夹打伤痛不可忍者活鲫鱼一个(约重三四两者) 陈酒糟(一钟) 铜末(五钱) 胡桃肉(四两) 共捣,敷患处。 (同上)杖伤桑子二三斗,入坛子内,麻布扎口,放在避阴处,将他臭过。 到下霜后,取滤榨,去渣,用小罐收贮清汁,遇伤搽上,立止痛,二次全愈。 (《宜良李氏刊方》)杖破玉簪花,手排熟,贴患处。 或用嫩荷叶贴亦可。 (《试效方》)杖破肿痛凤仙花叶捣如泥,涂肿破处,干则又上,一夜血散即愈。 冬月收取,干者研末,水和涂之。 (《通变要法》)杖疮肿痛大黄 滑石 赤石脂(各等分) 为末,茶汤洗净,贴。 (《赵氏经验方》)杖疮疼痛绿豆粉炒研,以鸡蛋白和,涂之妙。 (《生生编》)杖疮青肿以湿绵纸铺肿处,用烧过酒糟捣烧,浓铺纸上。 良久,痛处如蚁行,热气上升即散。 (《杨氏简便方》)一方,用豆腐切片贴之,频易。 一法,以烧酒煮贴之,色红即易,不红乃已。 (《济生拔萃方》)杖疮久烂深潭不能收口血竭 白占(各一钱) 朱砂 轻粉(各二钱) 共研末,掺上一日夜,其肉四围生起,两日即平。 (《公门秘方》)起死回生丹凡夹拶杖伤,死血郁结,疼痛坏烂,命在顷刻者,用麝香(一分),冰片(三分),乳香、没药(各一钱五分),樟脑(二钱),轻粉、血竭(各三钱),共研极细后,将黄蜡(一两)、猪板油(一两二钱)同化,调药成膏,贴患处,昼夜流出恶水,实时苏苏。 (同上)卷八 一切伤痛破伤风破伤风用病患耳中膜,并爪甲上刮末,唾调敷上。 (《简易良方》)破伤风肿新杀猪肉,乘热割片,贴患处,连换三片,其肿立消。 (《单方摘要》)破伤风浮肿蝉脱为末,葱涎调,敷破处,实时去恶水,立效。 (《同寿 》)破伤血出何首乌末,敷之即止,神效。 (《笔峰杂兴》)破伤风病用白面、烧盐(各一撮),新汲水调涂之。 (《普济方》)一方,用杏仁杵膏,浓涂,上燃烛,遥炙之。 (《千金翼》)神妙散(止血生肌,令无瘢痕) 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锭子,以竹筒收之。 凡遇破伤,研末敷之,其效如神。 (《保生余 》)卷八 一切伤痛人咬伤人咬伤用热尿洗去牙黄瘀血,以蝉酥丸涂孔中。 或嚼生栗子敷之。 或嚼生白果搽之。 如痛,用麻油纸捻火焰熏之。 用干屎装荔枝壳内,加艾围灸之,以不痛为度。 (《单方总 》)人咬伤疮龟板骨 鳖肚骨(各一片)烧研,油涂之。 (《叶氏摘玄》)人咬舌断速用狗舌一条切,正如人舌大小。 将病患坐在椅上仰面,头放在椅背上,以自己手拿住喉咙,则舌自伸出,急将狗舌蘸药末,接在人舌上,一交接,永不落矣,名接舌神丹。 (《岐天师降鸾方》)附:药末方人参 龙齿(俱用透明者) 生地(各三钱) 象皮(一钱) 冰片(三分) 地虱(二十个)土狗三个(去头翅) 先将人参各项俱研末,后用地虱、土狗捣烂,入前药末内捣之,佩身上,三日干为末,盛在瓶内。 遇有此等病,治之神效。 (《石室秘 》)人咬指伤痛不可忍,久则烂脱手指并手掌急用人尿入瓶,将指浸之,一夕愈。 如烂,克蛇、乌龟壳灰敷。 (《赤水玄珠》)一方,用鳖甲烧灰敷之。 (《方钞》)口咬指头害欲断者栎漆树叶生捣,去筋,加津唾润捣,搽上,仍用软绢包护,不可见风。 (《录竹堂方》)附:指爪抓伤以橄榄核磨水搽之,过宿则无痕迹。 (《新集良方》)附:踢伤(或手足或面及擦坏皮肉) 冬青叶同醋煮数沸,略滴麻油少许在内,取叶换贴,自好。 (《卫生家宝方》)卷八 一切伤痛兽咬伤虎咬伤急用猪肉贴之,随贴随化,随化随易,速用地榆(一斤)为细末,加入三七根末(三两)、苦参末(四两),随湿随掺,止血定痛,即愈。 (《石室秘 》)虎咬爪伤以蚕豆叶捣敷。 如无叶时,以枯蚕豆,水浸软,连皮捣敷亦应。 (《济世便易集》)猢狲抓伤以金毛狗脊焙、研末掺之。 或麻油调搽亦愈。 (同上)马咬伤鸡冠血涂之。 牝马用雌鸡,牡马用雄鸡。 (《肘后方》)一方,用妇人月经布、或人中白烧灰,为末,和猪脂调敷。 或用鞭梢烧灰涂之。 (《冯氏锦囊》)马咬及踏伤以寒水石敷伤处,旬日即愈。 (《集验方》)马咬踏疮肿痛作热雄鼠屎(二七杭) 故马鞘(五寸) 和烧研末,猪脂调敷之。 (《梅师方》)马气入疮或马汗马毛入疮皆致肿痛烦热入腹则杀人以生乌头末敷疮口,良久,有黄水出即愈。 (《灵苑方》)狐尿刺人肿痛欲死麻鞋网绳,如枣大,妇人内衣有血者,手大一片,钩头棘针二七枚,并烧研,以猪脂调敷,当有虫出。 (《陈藏器本草》)猪咬肿痛龟板烧研,香油调搽之。 (《医方摘要》)猪啮成疮松脂炼作饼,贴之。 (《千金方》)犬咬旧屋瓦上刮下青苔屑,按之即止。 (《邵真人经验方》)犬咬痛绝昏闷浸椒水调莽草末敷之。 (《便民图纂》)家犬咬伤先须忍痛,以河水捏净血之。 用生虎骨刮末,擦咬处即愈。 或刮肉店墩板上油腻,拌砂糖敷,效。 (《积德堂方》)常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花水研膏,先以盐水洗伤痛处,贴之。 (《袖珍方》)犬咬伤地黄捣汁,饭饼涂之百度,愈。 (《百一方》)一方,用床脚下土,和水敷之,灸七壮。 (《本草拾遗》)癫犬咬伤用槐树白皮一块,安伤处,再以白面作圈围之,内以人粪填满,盖槐皮一块,用大艾灸十四五壮,候热透,身上出汗即愈。 (《胡臬台急救方》)疯犬咬伤此乃九死一生之症。 宜于无风处,用热小便挤去恶血,再以荔枝壳,或胡桃壳填满人粪,灸七八十壮,或一二百壮,以其人臭汗出、大困为度。 (《经验广集》)一方,用瓦松、雄黄研,贴即不发。 (《生生编》)犬伤救急方一切恶犬咬伤,如仓卒无药,即以百草霜,麻油调敷。 或用葱捣烂贴之,牛粪敷之。 或蚯蚓粪敷之。 或口嚼杏仁烂敷之,皆能救急。 如少延缓,恐毒瓦斯入经,为害不浅。 (《因陈古方》)附:避犬法凡行路遇恶犬,即以左手大拇指掏寅上,吹气一口,轮至戌上掏之,犬即退伏。 (《琐碎 》)猫咬伤薄荷汁涂之,有效。 (《戴原礼方》)猫咬成疮雄鼠屎烧灰,油和敷之,曾经效验。 (《寿域神方》)鼠咬伤取猫涎敷之。 或猫屎揉之,即愈。 (同上)一方,用斑蝥烧灰,麝香少许,津唾调敷。 (《单方纂要》)鼠咬伤痛猫头烧灰,油调敷之,瘥为度。 (《赵氏经验方》)壁虎咬伤以清水淋壁上,注伤处自愈。 (《简便方》)卷八 一切伤痛虫咬伤虫伤兽啮端午日,取白矾一块,自早日晒,至晚收用。 凡遇虫兽咬者,将此矾末敷之,效。 (《夏氏简易方》)诸虫毒伤用灯草蘸油点灯,以灯烟熏之,极效。 (同上)一切毒虫伤将近鼻三五寸牛鼻绳,和冷水捣汁,敷之立解。 (《敬修斋方》)一方,用五灵脂末,涂之立愈。 (《金匮钩玄》)百虫咬伤以灯火熏之,出水妙。 (《济生编》)诸色恶虫咬伤姜汁先洗,用明矾、雄黄贴之立效。 (《屡验神方》)一方,用香油浸紫苏涂之。 (《十便良方》)诸蛇咬伤用刀一把烧红,置白矾于上,汁出,热滴之立瘥。 贞元十三年,有两僧,流南方,到郑州,俱被蛇咬,令用此法,便瘥,更无他苦。 (《刘禹锡传信方》)一方,用自己新鲜大粪,擦伤处即愈,永不烂,屡验。 (《海上方》)恶蛇咬伤地松捣敷之。 (《易简方》)一方,用开口椒及叶捣,封之良。 (《肘后方》)毒蛇咬伤用针刺伤处出血,以泥蛤 捣烂,敷咬处即好。 (《备急方》)蛇伤烂入骨者白芷末,加胆矾、麝香少许,日日掺之,立愈。 (《单方摘要》)蛇伤目黑口禁毒入腹中熟鸡子数枚,合著伤处,频易,以除其毒。 (《普济方》)蛇伤手肿新剥羊肚一个,带臭割一口,将手入浸,实时痛止肿消。 (《医学大成》)赤白蛇缠用KT 粪杓上竹箍烧灰,研细,用香油或麻油调,搽患处即愈。 (《宜良李氏刊方》)赤练蛇咬先用活鸡,刀割一块,贴咬处,换贴二三块自愈。 (《集验方》)蛇咬久溃小茴香捣末敷之。 (《千金翼》)蛇虺咬伤生蚕蛾研,敷之。 (《必效方》)虺蝮咬伤其毒内攻即死。 立将伤处用绳绢扎定,勿使毒入心腹。 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处,以吸拔其毒,随吮随吐,随换酒醋再吮,俟红淡肿消为度。 吮者,不可误咽。 中毒。 (《奇效良方》)附:治蛇法蛇畏雄黄,凡居山野阴湿之处,每用雄黄,丸如桐子大,烧烟以熏衣袍、被褥之类,则毒不敢侵,而蛇皆远避矣。 (《景岳全书》)蜈蚣咬伤盐汤洗伤处痛止。 用刘寄奴擦之,或吴茱萸捣烂敷之,或白鲞皮贴之,或雄黄粪擂水涂之。 (《单方汇编》)蝎螫伤蝎有雌雄两种,雄者螫人,痛在一处。 以井底泥敷患处,干则再易。 雌者螫人,痛牵遍体。 以瓦沟下泥,随痛处搭之。 若无雨,以新汲水从屋上淋下,取泥。 (《肘后方》)八脚虫伤其虫隐壁间,以尿射人,遍身生疮,状如汤火伤,用乌鸡翎烧灰,鸡子清调敷。 (《胜金方》)壁钱伤(即奇 也) 用白矾涂之。 (《经验良方》)蛛伤(俗名壁 ) 其虫咬人至死。 惟用桑柴灰,入滚水搅过澄清,调生白矾涂咬处,旋干旋涂即愈。 (《孟氏幼科》)蜂伤 牛屎 蟹壳 人参 甘草 芋头叶 并大蜗牛捣烂,俱可涂之。 (《乾坤生意》)蜂虿伤蟹壳烧存性研末,蜜调涂之。 (《证治要诀》)铁胡蜂螫伤取芋艿莽擦患处,其肿即止。 无莽,用子亦可。 (《活法机要》)毒蜂刺伤薄荷叶,按贴之。 或蚯蚓粪涂之。 (《外台秘要》)毒蜂螫伤将死者将阳物垢,手掏,擦患处。 (《奇方类编》)一方,取蜂房为末,猪脂和敷,或煎水洗。 (《孙真人方》)毛伤马齿苋捣熟,封之甚效。 (《灵苑方》)一方,用甘草汤洗即愈。 或即将 毛肚肠,搽于患处,其痛亦缓。 (《吴兴杨氏传方》)蜘蛛伤用葱一枝去尖头,将蚯蚓入葱管中,紧掏两头,令勿泄气。 头摇动,即化为水,以点咬处,甚效。 (《谭氏儿科》)一切蛇蝎毒虫螫伤雄黄 麝香 蟾酥 草乌 胡椒(各等分)为锭,熔蜡成之,水磨涂用。 (《简要济众方》)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灸法凡蛇、蝎、蜈蚣、蜘蛛咬伤,痛急势危者,急用艾火,于伤处灸之,拔散毒瓦斯即安。 或用独蒜片,隔蒜灸之,二三壮换一片。 毒甚者,灸五六十壮。 (《刺灸心法》)蚕咬成疮者,蜜调麝香敷之。 (《广利方》)桑虫咬丁香末,蜜调涂之。 (《圣惠方》)蛘辣(俗名羊夹咬) 以蚯蚓泥干擦之,或细嚼甘草敷之,俱妙。 (《简易良方》)蚯蚓咬或于地上坐卧,不觉咬,肾阴肿,盐汤温洗数次,甚效。 (《同寿 》)毒蚁螫人用梳垢,封之立愈。 (《濒湖集简方》)附:蚊虫:鸽屎 水龙骨 风茄花 研末和匀,烧烟熏之,绝种。 (《经验广集》)附:壁虱(即臭虫) 羊骨头(一个) 秦椒(半斤) 共入火盆内,同锯木屑烧之,门牖闭紧,勿令出烟,其虫自死。 (同上)附:衣虱百部 秦艽 为末。 烧烟熏之,并煮汤洗衣。 (《青囊万选》)卷八 一切伤痛诸刺入肉伤刺入肉中百理不瘥松脂流出如ru头,香者敷上,以帛裹三五日,当有根出,不痒不痛,不觉自安。 (《兵部手集》)针刺入肉蝼蛄虫一个捣烂,敷刺处即出。 (《经验良方》)针刺折在肉内刮人指甲末,用酸枣捣烂涂之,次日定出。 (《圣惠方》)拔箭头并竹木刺肉陕州出的花蕊石,择其形似硫黄,有白班头者(二两, 七次),研末,擦之自出。 (《宜良李氏刊方》)竹木刺入肉鲜蟹黄 雀粪 共捣烂,敷之立出。 或以牛膝草嚼烂,敷之亦妙。 (《奇方纂要》)竹木签刺入肉羊粪为末,水调敷刺上,候痛搔之,刺自出。 (《灵苑方》)竹刺入肉端午日,取晚蚕蛾生投竹筒中,令自干死,为末。 取少许,津和涂之。 (《便民图纂》)拔竹刺蓖麻子研,敷刺处即出。 (《敬修斋方》)木刺入肉干羊屎烧灰,猪脂和涂,不觉自出。 (《千金方》)苇刺入肉生嚼栗子敷之。 (《外台秘要》)蛇骨刺肉烧死鼠为末敷之。 (《危氏得效方》)卷八 一切伤痛毒物入内伤铁物入肉用栗子三十个,每人嚼一个,不时敷上。 敷完三十个之后即出,曾经试验。 (《活人书》)铁沙入肉用南瓜心贴口上即出。 若铅弹入肉,会走,即用水银从疮口灌入,使其不走,然后设法取出。 (《四声本草》)铁箭入肉象牙刮末水和,敷之即出也。 (《简要济众》)箭镞入肉不可拔者螳螂(一只) 巴豆(半粒) 同研敷伤处。 微痒且忍,极痒乃撼拔之。 以黄连贯众汤,化锻石敷之。 (《陶氏别 》)一方,用天水牛(取一角者),小瓶盛之,入 砂一钱,同水数滴在内,待自然化水,取滴伤处,即出也。 (《本草纲目》)瓷锋嵌脚三角白果去壳衣,心以菜油浸透,捣饼贴之,再易而愈。 如多年烂者,四五次即瘥。 (《经验良方》)蛇入七孔割母猪尾,血滴入即出。 (《千金方》)蛇入人口因热取凉卧地上,有蛇入口不得出者,用快刀破蛇尾,纳生椒二三粒裹定,须臾,即自退出也。 (《圣惠方》)百虫入耳人乳滴之即出。 (《圣济总 》)一方,用生油调铜绿,滴之即出。 (《卫生家宝方》)一方,用雄黄烧捻,熏之自出。 (《十便良方》)飞虫入耳生半夏末,麻油调,涂耳门外即出。 (《许学士本事方》)蝇入人耳皂荚、蠹虫研烂,同鲜鱼血点之。 (《危氏得效方》)蜈蚣入耳油煎鸡肉,热盛器内,以物盖之,盖上留一小孔,令患者以耳对盖孔,鸡气熏入,蜈蚣尽攒鸡肉上,即愈。 (《同寿 》)采珍集采珍集夏月置茉莉床头,能引蜈蚣。 蜒蚰入耳羊乳滴入耳内,即化为水。 (《简易良方》)蚂蚁入耳精猪肉一块,炙香,放耳边即出。 (《百一选方》)蛆虫入耳杏仁捣烂,取油滴入,非出即死,(《扶寿精方》)一方,用绿矾掺入,即化为水。 (《摘玄方》)壁虱入耳稻秆灰煎汁,灌入耳内,即死,垂水而出。 (《江湖纪闻》)蚤虱入耳菖蒲末炒热,袋盛,枕之即愈。 (《普济方》)黄豆入耳用鹅翎管,截长二寸许,去其中膜,留少许于一头,以有膜之头入耳中,口吸气即出。 (《萨氏瑞竹堂方》)物入耳中不可出以麻绳剪一头,散溶牛胶在上,探入耳中,使其物粘之,徐徐引出,效。 (《孙氏秘宝方》)麦芒入目以青布覆目中,持蛴螬,从布上摩之,芒着布上,出也。 (《千金方》)尘灰入目刀砍桑树,出脂水,取以点眼,立愈。 (《延生一术》)沙尘入目取活蜣螂一枚,持其斧,于眼上影之即出。 (《徐氏秘 》)天丝入目石菖蒲捶碎,左目塞右鼻,右目塞左鼻,百发百中。 或用木梳垢,为小丸,放眼角边即出。 (《程氏续即得方》)飞丝入目用新笔于眼内运搅,即收在笔上。 (《怀德堂方》)兔毛入目白矾,拳大一块,水洗去尘,以舌舔矾,良久,其毛从舌根上出。 (《李希舜经验方》)烟滋入目好吃烟者,误犯。 如将别汤洗之,愈洗愈痛,必至瞎而后已,须用乱头发、或综缨,缓缓揉之即愈。 (《单方摘要》)杂物入目猪脂煮,取水面如油者,仰卧去枕,点鼻中,不过数度,与物俱出。 (《圣惠方》)眼为物伤胆 鲤鱼胆(各二枚) 鸡胆(三枚)和匀,日日点之。 (《广济方》)染鹤毒痛仙鹤或傍树枝、或卧丛草,将头搔痒,遗有顶毒,粘在树草间,人以手摸脚踏,登时赤肿,疼痛异常,急以青松毛和糯米饭同捣,敷之立瘥,(《林泉备用》)卷八 一切伤痛冻裂伤冻疮记所冻之处,来年樱桃上市擦之,当年不发。 (《曹氏验方》)一方,用橄榄核烧研,油调涂之。 (《乾坤生意》)冻耳用姜汁煎涂。 (《钱青抡方》)冻脚根用茄根煎汤洗。 (同上)一切冻疮年久不愈者于六月初六日、十六、二十六用独囊蒜杵烂,日中晒热,涂于冻发之处,即于日中晒干。 忌患处着水。 (《医宗金鉴》)冻疮发裂用甘草煎汤洗之,次以黄连、黄柏、黄芩末入轻粉、麻油调敷。 (《摄生众妙方》)冻疮皲裂桐油一碗、发一握,熬化瓶收。 每以温水洗令软,敷之即安。 (《刘氏保寿堂方》)冻疮裂痛乳汁调黄柏末涂之。 黎居士(《易简方》)手足冻裂五倍子为末,同牛骨髓填裂缝内即安。 如无牛骨髓,牛鼻绳末亦可。 (《秘方集验》)一方,用附子去皮为末,以水面调涂之良。 (《谈野翁方》)手裂松毛扁柏叶 臭梧桐叶 冬青叶 棉花核 共捣烂作团,烧烟熏之自愈。 (《月潭朱氏验方》)手足开裂经春夏不愈者沥青(二两) 黄蜡(一两)、共熬热搅匀,瓦罐盛贮,先以热汤洗令皮软,拭干,将药于慢火炙溶敷之。 (《寿域神方》)一方,用生姜汁、红糟盐同腊月猪膏研烂热擦,入皲内一时,虽痛,少顷便软,皲合再用即安。 (同上)脚冻开裂用败荷叶梗烧存性,合头垢煎,桐油热和,调膏抹成一块。 临用切作小条, 在裂中,效。 (《卫生宝鉴》)冻脚裂坼蒸熟藕捣烂涂之。 (《普济万》)脚坼破裂凡冬月患此,行步疼痛,用汤洗净,拭干。 将黄蜡(一两)溶化,入松香末三分,以少许安刀头上溶化,滴入坼中即效。 (《生生编》)一方,用蛇壳、乱头发(各二两),鲜猪板油(二斤),用清水二十饭碗,锅放露天,同此三味入铜锅煮去气,以棍频搅,熬至壳发无形为度。 后入黄蜡(四两),溶化和匀,倾入极浓瓷钵,待其自凝。 患裂者,先以温汤洗净,临卧用抿子脚挑抿裂内,立时定痛。 冬至日合者更效。 (《赤水玄珠》)附:尸脚圻裂烊胶着布上烘贴之。 (《千金方》) 发布时间:2025-11-17 21:20:21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29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