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高峰原妙禅师禅要跋 内容: (侍者)持正录 (参学)洪乔祖编参禅虽以不立文字不假修证为宗。 然既可参则必有要。 要者何。 如网之有纲。 衣之有领。 使人一举而径得其直遂者是也。 万目非不网也。 舍纲举目。 网必不张。 万缕非不衣也。 遗领举缕。 衣必不振。 永嘉云。 摘叶寻枝我不能。 枝与叶非要。 根本固要也。 学者复昧其根本。 鹅湖云。 要在当人能择上择善而从可也。 学者往往。 差决择於发轫。 终适越而北辕。 乃至从上祖师遗编山积。 一话一言。 固无非纲领。 柰何世降圣远。 情伪日滋。 心意识有以蛊蚀之。 则视纲领为目缕者。 盖总总矣。 我。 师高峰和尚。 自双峰而西峰。 二十余年。 念此之故。 不获已。 示人克的。 如神药刀圭而起死。 灵符点画而驱邪。 故有探其奇方秘咒。 将以为学徒纲领者。 或曰。 获禽在目不在纲。 御寒在缕不在领。 八万四千法门。 门门可入。 目与缕。 果非要耶。 将应之曰。 世尊法门。 信广大无边。 顾乃设为方便狭小一门。 使诸子出火宅而入大乘。 是摄目缕为纲领耳。 然则纲耶目耶。 领耶缕耶。 要耶非要耶。 未具顶门正眼。 未可以易言也。 乔祖预西峰法席以来。 每抄集示徒法语之切於参决者。 名之曰禅要。 久欲与有志者共之。 一日举似姑苏永中上人。 欣然欲募缘锓梓。 且俾乔祖为之序。 乔祖既已承命。 复告之曰。 师别有一要语。 在纲领外。 藏之虚空骨中。 兄欲锓我欲序皆不能。 尚俟他日更作一番揭露。 至元甲午重九日天目参学直翁洪乔祖谨书。 古灵以阅经为钻故纸。 轮扁以读书为味糟粕。 良以道不可以言语文字求也。 然道无方体无形似。 非言语文字。 何从而明之。 是以吾 佛世尊。 虽随机化诱。 曲成密庸。 而不能不谈十二部法。 达磨西来。 虽不立文字。 而授受之际。 口传面命。 亦不能以忘言。 盖道虽不在於言语文字。 实不离於言语文字。 特精微之旨。 具於辞说之表。 未易窥睹。 世之学者。 往往沈着於语下。 不能体会其精微。 徒观标月之指。 不觌当天之月。 遂以言语文字为碍。 致俾古灵轮扁。 激而为故纸糟粕之讥。 然言语文字。 正所以发明心华。 模写道妙。 初何尝碍道哉。 高峰和尚。 说法如云如雨。 直翁洪君。 撮其奇秘。 名曰禅要。 永中上人。 从而锓梓。 以广其传。 举网而得纲。 挈裘而振领。 将俾学者。 因法语之要。 以会道体之全。 其开牗后学之心。 可谓笃矣。 学者於此果能优游以求之。 厌沃以趋之。 涣然永释。 怡然理顺。 则工夫次第。 进趣操略。 老师已和盘托出。 悉在此书矣。 特患学者未能猛烈承当耳。 吁扁鹊方中。 具有灵药。 或名神丹。 或名无忧散。 回生起死。 功在剎那。 具眼目。 着精神。 尽心力。 汲汲而求之。 未有不得者。 老师之言。 岂欺汝也。 学者慎无错认古灵轮扁之言。 而忘 老师谆谆之诲。 庶几直翁永中功不虚施。 亦使观语录而得发明者。 不专美於前矣。 至元甲午十月哉生魄。 参学清苕净明朱颕远谨跋 发布时间:2025-11-15 23:51:28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2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