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001)隐公(元年~十一年) 内容: 元年春,王正月。 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 公何以不言即位? 成公志也。 焉成之? 言君之不取为公也。 君之不取为公何也? 将以让桓也。 让桓正乎? 曰不正。 《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隐不正而成之,何也? 将以恶桓也。 其恶桓何也? 隐将让而桓弑之,则桓恶矣。 桓弑而隐让,则隐善矣。 善则其不正焉何也? 《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 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 先君之欲与桓,非正也,邪也。 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已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 兄弟,天伦也。 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已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 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眛。 及者何? 内为志焉尔。 仪,字也。 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 其不言邾子何也? 邾之上古微,未爵命于周也。 不日,其盟渝也。 眛,地名也。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克者何? 能也。 何能也? 能杀也。 何以不言杀? 见段之有徒众也。 段,郑伯弟也。 何以知其为弟也? 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 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 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 何甚乎郑伯? 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于鄢,远也。 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 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 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賵。 母以子氏,仲子者何? 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 礼,賵人之母则可,賵人之妾则不可。 君子以其可辞。 受之,其志不及事也。 賵者何也? 乘马曰賵,衣衾曰襚,贝玉曰含,钱财曰赙。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及者何? 内卑者也。 宋人外卑者也。 卑者之盟不日。 宿,邑名也。 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来者,来朝也。 其弗谓朝何也? 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 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 聘弓鍭矢不出竟埸,束修之肉不行竟中,有至尊者不贰之也。 公子益师卒。 大夫日卒,正也。 不日卒,恶也。 ◇隐公二年二年春,公会戎于潜。 会者,外为主焉尔。 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然后可以出会。 会戎,危公也。 夏,五月,莒人入向。 入者,内弗受也。 向,我邑也。 无侅帅师入极。 入者,内弗受也。 极,国也。 苟焉以入人为志者,人亦入之矣。 不称氏者,灭同姓,贬也。 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九月,纪履緰来逆女。 逆女,亲者也。 使大夫,非正也。 以国氏者,为其来交接于我,故君子进之也。 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 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 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 伯姬归于纪,此其如专行之辞何也? 曰非专行也。 吾伯姬归于纪,故志之也。 其不言使,何也? 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纪子伯、莒子盟于密。 或曰纪子伯莒子而与之盟。 或曰年同爵同,故纪子以伯先也。 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夫人薨不地。 夫人者,隐之妻也。 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 郑人伐卫。 ◇隐公三年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 其日有食之何也? 吐者外壤,食者内壤。 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 有,内辞也。 或,外辞也。 有食之者,内于日也。 其不言食之者何也? 知其不可知,知也。 三月庚戌辰,天王崩。 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 天子之崩,以尊也。 其崩之何也? 以其在民上,故崩之。 其不名何也? 大上,故不名也。 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尹氏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之也? 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之。 秋,武氏子来求赙。 武氏子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天子之大夫,其称武氏子何也? 未毕丧,孤未爵。 未爵使之,非正也。 其不言使何也? 无君也。 归死者曰賵,归生者曰赙。 曰归之者,正也。 求之者,非正也。 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 鲁虽不归,周不可以求之。 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 交讥之。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诸侯日卒,正也。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癸未,葬宋缪公。 日葬,故也,危不得葬也。 ◇隐公四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 《传》曰:言伐言取,所恶也。 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故谨而志之也。 戊申,卫祝吁弑其君完。 大夫弑其君,以国氏者,嫌也,弑而代之也。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及者,内为志焉尔。 遇者,志相得也。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秋,翬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翬者何也? 公子翬也。 其不称公子何也? 贬之也。 何为贬之也? 与于弑公,故贬之也。 九月,卫人杀祝吁于濮。 称人以杀,杀有罪也。 祝吁之挈,失嫌也。 其月,谨之也。 于濮者,讥失贼也。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卫人者,众辞也。 立者,不宜立者也。 晋之名,恶也。 其称人以立之,何也? 得众也。 得众则是贤也。 贤则其曰不宜立,何也? 《春秋》之义,诸侯与正而不与贤也。 ◇隐公五年五年春,公观鱼于棠。 《传》曰常事曰视,非常曰观。 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 鱼,卑者之事也,公观之,非正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月葬,故也。 秋,卫师入郕。 入者,内弗受也。 郕,国也。 将卑师众曰师。 九月,考仲子之宫。 考者,何也? 考者,成之也,成之为夫人也。 礼,庶子为君,为其母筑宫,使公子主其祭也。 于子祭,于孙止。 仲子者,惠公之母。 隐孙而修之,非隐也。 初献六羽。 初,始也。 谷梁子曰: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 初献六羽,始僭乐矣。 《尸子》曰:舞《夏》,自天子至诸侯皆用八佾。 初献六羽,始厉乐矣。 邾人、郑人伐宋。 螟。 虫灾也。 甚则月,不甚则时。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 隐不爵命大夫,其曰公子彄何也? 先君之大夫也。 宋人伐郑,围长葛。 伐国不言围邑,此其言围何也? 久之也。 伐不逾时,战不逐奔,诛不填服。 苞人民,殴牛马,曰侵。 斩树木,坏宫室,曰伐。 ◇隐公六年六年春,郑人来输平。 输者堕也。 平之为言,以道成也。 来输平者,不果成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 秋,七月。 冬,宋人取长葛。 外取邑不志,此其志何也? 久之也。 ◇隐公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 其不言逆何也? 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滕侯卒。 滕侯无名,少曰世子,长曰君,狄道也。 其不正者名也。 夏,城中丘。 城为保民为之也。 民众城小则益城。 益城无极。 凡城之志,皆讥也。 齐侯使其弟年来聘。 诸侯之尊,弟兄不得以属通。 其弟云者,以其来接于我,举其贵者也。 秋,公伐邾。 冬,天王使凡伯来聘。 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凡伯者何也? 天子之大夫也。 国而曰伐,此一人而曰伐,何也? 大天子之命也。 戎者卫也。 戎卫者,为其伐天子之使,贬而戎之也。 楚丘,卫之邑也。 以归,犹愈乎执也。 ◇隐公八年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 不期而会曰遇。 遇者,志相得也。 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 名宛,所以贬郑伯,恶与地也。 庚寅,我入邴。 入者,内弗受也。 日入,恶入者也。 邴者,郑伯所受命于天子而祭泰山之邑也。 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 诸侯日卒,正也。 辛亥,宿男卒。 宿,微国也。 未能同盟,故男卒也。 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 外盟不日,此其日何也? 诸侯之参盟于是始,故谨而日之也。 诰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二伯。 八月,葬蔡宣公。 月葬,故也。 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包来。 可言公及人,不可言公及大夫。 螟。 冬,十有二月,无侅卒。 无侅之名,未有闻焉。 或曰,隐不爵大夫也。 或说曰,故贬之也。 ◇隐公九年九年春,天王使南季来聘。 南,氏姓也。 季,字也。 聘,问也。 聘诸侯,非正也。 三月癸酉,大雨,震,电。 震,雷也。 电,霆也。 庚辰,大雨雪。 志疏数也。 八日之间再有大变,阴阳错行,故谨而日之也。 雨月,志正也。 侠卒。 侠者,所侠也。 弗大夫者,隐不爵大夫也。 隐之不爵大夫何也? 曰不成为君也。 夏,城郎。 秋,七月。 无事焉,何以书? 不遗时也。 冬,公会齐侯于防。 会者,外为主焉尔。 ◇隐公十年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 内不言战,举其大者也。 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取邑不日,此其日何也? 不正其乘败人而深为利、取二邑,故谨而日之也。 秋,宋人、卫人入郑。 宋人、蔡人、卫人伐载。 郑伯伐取之,不正其因人之力而易取之。 故主其事也。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入者,内弗受也。 日入,恶入者也。 郕,国也。 ◇隐公十一年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正也。 考礼修德,所以尊天子也。 诸侯来朝时正也,特言同时也,累数皆至也。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时来。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公薨不地,故也。 隐之,不忍地也。 其不言葬何也? 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 隐十年无正,隐不自正也。 元年有正,所以正隐也。 发布时间:2025-05-17 21:33:54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8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