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104回 奏条陈仓上守法 施大人领命出巡 内容: 康熙年月日示实贴仓厂那些军民人等看罢牌文,个个赞美施公的贤能。 那仓上官吏,平日不作弊的,便说有了这牌,往后即可止住弊病,免得日后查出错处,受其拖累;那等先前作弊的看了这牌,未免恶其害己,心内便生暗骂,说:这个歪骨头真正可恶! 莫非打算着要在仓厂一世,无故又添了这道牌示。 即便他走了,后任也必要较准,何苦挨这空心骂。 众人好恶不一。 且说贤臣自出了牌示之后,每日将仓上之事,与那有才具的属员,议论讲究。 凡仓上诸务,莫不悉心谘访。 一日心中想起郭起凤等禀明有皇亲国戚的家丁煽惑花户弄弊之事,遂唤内司取过文房四宝,拟了一道奏议——皆是深切仓厂利弊条陈诸务,俱是正本清源。 那时康熙佛爷正在励精求治,看了这个条陈,龙心甚喜。 暗说:“施仕伦之才能,真堪大用,不枉朕越级擢用,委以重职。 ”遂朱批道:施仕伦所陈仓廒条款,均系慎重仓务,有益国储。 着该户部定为成案。 自此次定立章程之后,务各秉公实心任事,以赎前罪。 果然始终奋勉,着该督随时奏请,即予升迁。 其贪赃舞弊者,该督随时确访,按例严办。 至花户舞弊,系监督自行察出,即专治花户以应得之罪。 如系通同,即照犯赃例议处。 至开仓放米,再有恶仆豪奴,并肆横积匪,串诱吏胥,行飞诡之弊,该督查明据实参奏。 不拘王公贝勒、国戚皇家、文武第宅,即按约束家人不严之例,处分示罚。 其奴仆即照恶棍、匪徒盗窃仓库之款定罪。 施仕伦视国事犹如家事,竭尽勤劳,整顿仓储,纤悉备举,不避权势,杜弊除奸。 其才智心力,颇有古大臣之风。 着加赏一年双俸;并颁赐荷包一对、折扇一柄,用旌其能,钦此。 自朱批旨意下,施公看罢,立刻望阙叩头,又上了一道谢恩赏的折子。 那些仓上官吏畏法,再也不敢舞弊。 果然那年到了开仓,一概事务被施公治理得条条有款。 先前索御史来查仓廒,半途回京,今又复来到。 开仓之日,同着监放米的各旗员,一齐来至通州,见了施公俱各赞美,并监验着放米。 这一次放米,各人激励,一毫陋处皆无。 不言施公的法令名声传遍京、通、湾、卫,且说那年各省,也有风雨调和之处,也有旱涝遭灾之处。 先前表过,年成不能到处一样,各省督抚按例具折奏报。 唯有山东一省,有数州县,由春及秋并未见雨,旱灾之甚,人民莫不惶惶。 山野之处,半为盗薮。 山东巡抚特疏奏知皇上,清蠲清赈。 老佛爷见了表章,即在龙案上展开。 观看罢,龙颜便带忧愁,对两旁众位大臣说道:“不料山东遭灾如此,饥民不堪。 据抚臣所奏,如今已是草食不济。 朕览之殊觉忧思。 想万民嗷嗷待哺,不急加抚恤,必致流离失所,为匪为盗,地方不安。 但施赈必须得人公直廉明,方保地面官吏无克漏之弊。 倘不遴选才智素优之员,前去总理监察,百姓即不能得沾实惠。 众卿等可保举一员,深悉民情疾苦,不负朕倚任的,速行前往,朕乃放心。 ”此时众公卿听罢老佛爷圣谕,遂乘机奏道:“我主要赈济山东数百万饥黎,非专差大臣监查不可。 若用偾事贪庸,职分卑小之员,必不能镇慑官吏,洞悉民情。 亦不能有公无私,宣布国家恩泽。 查有仓廒总督施仕伦,才具明敏,廉洁贤能;又系任过知县,深谙民间之事,此时又总理仓务。 若用施仕伦前往放赈,凡赈用的帑款米款,该由何省拨发,自能熟悉胸中,办理周到。 臣等想来,非此人不能任此大事。 果然臣等所举,有当圣旨;祈我主降旨,召施仕伦来京朝见,命他前往。 ”老佛爷心中哪能想到他们暗藏奸计,要叫施公远离京都? 且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过中秋佳节。 施公在仓上已将那俸米、甲米,并补领的零档米石,俱一同索御史、众仓监督,将米放完。 那日正在纳闷,闻听内司来禀说:“有圣旨到来。 ”贤臣听罢,连忙吩咐摆下香案,整理衣冠,前来接旨。 此时差官已至仓厂衙门。 只见那里摆着香案,施公一跛一点前来迎接。 差官一见,勒住行脚,下马进衙,将旨意先供在香案。 施公朝着圣旨行了三跪九叩首礼,然后跪听宣读。 差官复又请起旨意,开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贤能廉介,国之股肱;尽瘁鞠躬,臣之本分。 兹尔仓厂总督施仕伦,前者,卿任知县,朕即知尔吏治才长;既迁府尹,治国治民,尔更能多筹广略。 今复略陈仓务,不避威权,力除恶习,洞达利弊。 卿之屡著劳绩,诚不愧为治世能臣。 兹因山东一带赤旱成灾,禾稼无望。 山东抚臣奏请颁赈。 朕思保恤灾黎,必须精察廉明,方能镇慑不肖官吏并刁绅恶监势恶盗徒。 朕总期穷民得沾实惠,兔贪吏侵克弊端。 尔施仕伦才力有余,算无遗策,国计民生,谋尽周到。 兹钦加尔太子少保之衔,前往山东救灾放赈。 勿令一夫不得其所。 倘有贪宫污吏、恶霸土豪,尔只管认真惩办,莫使流毒害我良民。 所有赈用银米若干款项,该由何省仓库拨用,料尔自能审时度势,随时制宜。 察着民情,该如何措置,任卿便宜施行。 尔拜受恩命之后,即便来京,请训驰往。 其仓厂事务,朕另派员暂行护理。 尔其勿滞! 钦此。 施公跪听读罢,三呼谢恩毕,方站起与差官相见,让到官厅吃茶款待,叙谈闲话。 不表差官回京,且说施公心中想道:“都中许多臣僚,老佛爷不肯差用,怎么转想到我施不全呢? 莫非其中有人保奏,也未可知。 ”想到此,施公即刻吩咐施安,叫进关小西等,收拾行李起身进京。 从此,这一进京,往山东放粮,施公的名声,人人传布。 一路上又出了许多奇冤异事,除了许多恶霸强贼。 这正是天生贤臣,扶佐圣主。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5-09 22:47:47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