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28回 解开螃蟹情弊 差人访拿凶犯 内容: 且说水手夏进忠下去,摸了多时,并无别物,只有一蟹,拿来请验细看。 施公细看有碗口大的螃蟹,浑身发青,其形可疑,四个爪儿,两个钳子。 看罢,心内暗说奇怪! 灵机忽动:方才狂风阻路,刮去轿顶;轿字拆开,乃“车、乔”二字,却象光棍之名。 又摸出此蟹,四根爪儿。 必须如此这般,方能结案。 发签差王仁说:“你领此签,限三日把车乔拿进衙门听审。 ”王仁无奈,接签答应而去。 施公吩咐起身,不一时将到桃杏村,忽听喊冤之声。 施公用脚一蹬,轿夫连忙停步。 门子上前,揭起轿帘。 施公问:“什么人喊冤? ”公差带上,原是一个贫妇,口称告穷。 施公一听,不由发了一笑说:“世上也有告穷的么? 这是你生成八字。 想来你无依靠了。 我念你年老,发在尼姑庵中,叫差役送你去罢! 说本县之言,交代明白。 ”青衣答应,贫妇谢恩。 军民称颂不表。 地保跪迎轿前报名:“东关里地方王麻子,迎接老爷。 ”门子说:“起来引路! ”入村不多时,大轿到土地庙中。 施公下轿,想先看破绽,再升公座。 想罢进庙,闪目看了上面:供奉一位土地,左右侍立二位小童。 供桌以下,左判官,右小鬼,并无别的陈设,只有一个大香炉。 施公看罢,心中纳闷,肚中自语:“这事全无题目可做,怎么是好? ”不得已转身出庙,升了公座,吏役人等,左右侍立。 施公往四面看了一看:来看的男男女女,如佛头一般,周围环绕。 施公看罢,将脸一变,说:“要审土地! ”吩咐:“叫告土地的李志顺快上来。 ”公差一听,回说道:“李志顺伺候多时。 ”施公点头,又叫把庙内土地抬出来听审。 众役答应,不敢怠慢,一个个跑入庙内,立刻把位泥土地尊神抬出。 施公故意做腔站起,带笑把手一拱,高声说:“施某今日惊动老兄了,请坐。 ”言罢回头,吩咐看座。 青衣答应,拿了一张椅子,放在下面,众役把土地抬起,放在椅子上坐定。 青衣在旁站着。 施公设智推情,忙出公座,往前一溜一点,哈着腰紧行几步,故伸双手,倒象与人拉手的那一种款式。 又见施公把手拉了,复倒退几步,哈着腰带笑,大声说:“贤契请坐! ”又吩咐:“把我的公座抬过来,对坐好商议事情。 ”青衣答应,把椅子拿来,放在土地对面。 施公又故意哈哈腰退步坐下,眼望土地讲话,叫声:“贤契,休要见怪,惊动尊驾,为的民情。 我是知县,你也是一方之主。 我与你居官一样,阴阳一理,原无二致,都受皇恩,所事不过管辖百姓,公判民间冤枉,不负朝廷雨露之恩。 请问本村李志顺回家,将银子埋在炉中,老贤契就该留心照应才是,为什么被人窃去? 为何知情不举? 既为守主,贤契只管告诉与我,好拿窃银贼人。 你我官官相护,我不碍你;若是不说,即作表文,升天参事,你莫后悔。 ”施公满口正捣鬼语,忽然听见众人之中,有人冷笑一声说:“真真捣鬼! 是哄愚人。 ”施公一听怒道:“什么人说话? 带他过来! ”衙役即行到众人内找寻,将说话之人,带至公案前跪下。 施公问道:“你姓什么? 名叫什么? 你笑本县是哄愚人,想来偷银的你必知情,从实说来! 如不招认,立刻处死。 ”那人叩头,口叫:“老爷,小人叫刘二。 因见老爷审问土地,是以小人不觉失笑。 小的该死,叩求老爷施恩。 ”施公问:“你如何知土地庙内有银? ”刘二说:“小的是李志顺同村之人。 那日晚间,李志顺回来,酒店相遇,上前问候他,李志顺不理。 小的气忿不过,随后即跟他去。 他夫妇叙话,方知他的银子在香炉内。 小的即到庙中,将银取了。 现闻李志顺在老爷台下投告土地,老爷已准他状。 今日审土地,是以带来,分文未动。 ”即将银包呈上。 施公吩咐叫志顺上来,打开银包,看过银子数目,跪禀:“银数不少。 ”施公大怒道:“你今银子有了,本县问你知罪否? 可恼你不念糟糠之妇,反怀疑心,才有失银之故,理应重处。 那刘二虽说偷银,原是气忿戏弄。 盗听言语,本该重责枷号。 但本县有好生之德,罚你二人修理土地神庙,重装金身。 ”二人叩头谢恩。 施公吩咐打轿回衙。 此案施公审土地事,不得而已;既为民之父母,不得不为民分忧。 失银无证,从何处追问。 岂不知土地泥塑,何能说话? 借审土地之名,百姓晓得奇闻之事,看者千万,同在内中,察其形色。 不料果然刘二说出,始得结案。 可见施公为民用竭苦心,不愧民之父母。 且说李茂奉差缉访磨盘踪迹,访了数日,并无影子。 限期又到,恐怕责打,只得四处找寻。 那一日进一酒店,看了桌子底下,放着一扇有脐的小磨子,用心细看,与河内小磨相同,即问:“开店的,你桌下小磨,那上扇放在那里? 我要借用一用,就还。 ”开店的见问,回说道:“老客人,那上扇磨盘没有。 我自到这李姓铺子,只有下扇。 如有上扇,客人尽可借用。 ”李茂闻言冷笑道:“我倒有上片,不知是一副不是一副呢! 须把你这半扇配去合合,是不是? ”站柜的心中不悦,说道:“客人酒并未吃,倒说醉话。 既不照顾,请便出去。 ”公差一听,心中大怒,说:“爷们与你好说不去,牵着才走。 ”便将那锁绳拿出,套在颈上,不由分说,牵着就走,说:“你不认得,我们是奉太爷之命,特来叫你带这小磨进衙门里去。 ”管柜的无奈,只得立起,同出店门。 且说施公大轿,前呼后拥,方进东关。 街道狭窄,人多拥挤,执事前行。 忽听道旁一人,高声哭喊不止。 施公轿内一听不悦,心内说:“此人胆大! 知本县过路,喊叫,定有奇冤。 ”施公吩咐:“住轿,把喊叫之人,立刻拿来。 ”该值一听,连忙跑去,一拥上前,拉到轿前跪下。 那民浑身打战叩头。 施公就问:“你有什么冤枉? 快说来! ”青衣又喝:“快说! ”那人说:“小的住在南关以外,姓王名叫王二。 父亲去世”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5-08 21:26:38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8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