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1回 胡秀才告状鸣冤 施贤臣得梦访案 内容: 话说江都县有一秀才,姓胡,名登举。 他的父母为人所杀,头颅不见。 胡登举合家吓得胆裂魂飞,慌忙出门,去禀县主。 跑到县衙,正遇升堂,就进去喊冤。 走至堂上,打了一躬,手举呈词,口称:“父师在上,门生祸从天降。 叩禀老父师,即赐严拿。 ”说着,将呈词递上。 书吏接过,铺在公案。 施公静心细阅。 上写:具呈生员胡登举,祖居江都县。 生父曾作翰林,告老家居,广行善事,怜恤穷苦,并无苛刻待人之事。 不意于某日夜间,生父母闭户安眠。 至天晓,生往请安,父母俱不言语。 生情急,踢开门户,见父母尸身俱在床上,两个人头,并没踪影。 生忝居学校,父母如此死法,何以身列校庠对双亲而无愧乎? 为此具呈,嚎叩老父师大人恩准,速赐拿获凶手,庶生冤仇得雪。 感戴无既。 沾仁。 上呈。 施公看罢,不由点头,暗暗吃惊,想道:“夤夜入院,非奸即盗。 胡翰林夫妇年老被杀,而不窃去财物,且将人头拿去,其中情由,显系仇谋。 此宗无题文章,令人如何做法? ”为难良久,说道:“即委捕厅四老爷,前去验尸。 你只管入殓,自有头绪结断。 ”胡秀才一听,只得含泪下堂,出衙回家,伺候验尸。 且说施公吩咐速去知会四衙,往胡家验尸呈报,把呈词收入袖内,吩咐退堂。 进内书房坐下,长随送茶毕,用过了饭,把呈词取出,铺在案上翻阅。 低头细想,此案难结。 欠身伸手,在书架上拿了古书一部,系《拍案称奇》,放在桌上要看;对证此案,即日好断这没头之事。 将《拍案称奇》,自头至尾看完,又取了一部,系海瑞参拿严嵩的故事。 不觉困倦,放下书本,伏于书案之上,朦胧打睡。 梦中看见外边墙头之下,有群黄雀儿九只,点头摇尾,唧哩喳啦,不住乱叫。 施公一见,心中甚惊。 又听见地上哼哼唧唧的猪叫;原来是油光儿的七个小猪儿,望着贤臣乱叫。 施公梦中称奇,方要去细看,那九只黄雀儿,一齐飞下墙来,与地下七个小猪儿,点头乱噪。 那七个小猪儿,站起身来,望黄雀拱抓,口内哼哼乱叫。 雀噪猪叫,偶然起了一阵怪风,把猪雀都裹了去了。 施公梦中一声惊觉,大叫说:“奇怪的事! ”施安在旁边站立,见主人如此惊叫,不知何故,连忙叫:“老爷醒来! 醒来! ”施公听言,抬头睁眼,沉吟多时。 想梦中之事,说:“奇哉! 怪哉! ”就问施安这天有多时了。 施安答道:“日色西沉了。 ”施公点头,又问:“方才你可见些什么东西没有? ”施安说:“并没见什么东西,倒有一阵风刮过墙去。 ”施公闻言,心中细想,这九只黄雀、七个小猪奇怪,想来内有曲情。 将书搁在架上,前思后想,一夜未睡。 直到天明,净面整衣,吩咐传梆升堂。 坐下,抽签叫快头英公然、张子仁上来。 二人走至堂上,跪下叩头。 施公就将昨日梦见九只黄雀、七个小猪为题出签差人,说:“限你二人五日之期,将九黄、七猪拿来,如若迟延,重责不饶。 ”将签递于二人。 二人跪趴半步,口称:“老爷容禀:小的们请个示来。 这九黄、七猪,是两个人名,还是两个物名,现在何处? 求老爷吩咐明白,小的们好去访拿。 ”言罢叩头。 施公一听,说道:“无用奴才,连个九黄、七猪都不知道,还在本县应役么? 分明偷闲躲懒,安心抗差玩法。 ”吩咐:“给我拉下去打! ”两边发喊按倒,每人打了十五板。 二人跪下叩头,复又讨示,叫声:“老爷,究竟吩咐明白,待小的们好去拿人。 ”施公闻言,心中不由大怒,说:“好大胆的奴才! 本县深知你二人久惯应役,极会搪塞,如敢再行罗唣,定加重责! ”二人闻言,万分无奈,站起退下去,访拿九黄、七猪而去。 施公也随退堂。 施公闻言,激恼成怒,喝叫左右拉下,每人打十五大板。 不容分说,只打的哀求不止,鲜血直流。 打完提裤,战战兢兢,跪在地下,口尊:“老爷,叩讨明示,以便好去捉人。 ”施公闻言无奈,硬着心肠说道:“再宽你们三日限期,如其再不捉拿凶犯,定行处死! ”二差闻言,筛糠打战,只是磕头,如鸡食碎米一般。 施公又说:“你们不必多说,快快去捕要紧。 ”施公想二役两次受刑,亦觉心中不忍,退堂进内。 可怜二人还在下面叩头,大叫:“老爷,可怜小的们性命罢! ”言毕,又是咚咚的叩头。 县堂上未散的三班六房之人,见二人这样,个个兔死狐悲,叹惜不止,一齐说:“罢呀! 起来罢! 老爷进去了,还求那个? ”二人闻言,抬头不看见老爷,忍气站起,腿带棒伤,身形晃乱。 旁边上来四个人,用手挽架下堂。 且说施公退堂,书房坐下,心中想:“昨日梦得奇怪:黄雀、小猪,我即以九黄、七猪为凶人之名,出票差人。 无凭无据,真难察访。 不得巳,两次当堂责打差役,倘不能获住,去官罢职,甚属小事;怨声载道,而遗臭万年。 ”前思后想,忽然灵心一动,转又欢悦,如此这般方好。 随叫施安说道:“我要私访。 ”施安听得,不由吓了一跳、口称:“老爷,如要私访,想当初扮做老道,熊宅私访,危及性命,幸亏内里有人护救。 而今再去,内外人役,谁不认得? ”施公一听,说:“不必多言,你快去就把你穿的破烂衣服取来,待我换上。 ”施安不敢违拗,只得答应。 出书房到自己屋内,将破烂衣服搬出,送至老爷房内。 且说施公将衣换上,拿几百钱,带在身上,以为盘费之用。 施公自到任后,没有家眷,只跟来施安等二人,衙内并无多人,还有两名厨子。 施公吩咐晚饭用毕,趁着天黑,好出衙门,以便办事。 吩咐施安小心看守,施安答应,随将主人悄悄送出,又对看门皂隶说道:“老爷今日出去私访,不许高声,快快开门。 ”施公步出,一溜一点而去。 施公正走中间,只见茶坊之内,一些人在灯下坐着吃茶。 正往里面钻,走堂的见衣服破烂,不象个吃茶的客人,就出言不逊。 施公一听,心下不悦,后又叹息:既然私访,计较什么话? 只作不闻。 叫:“走堂的,快拿茶来,要用香片,快些泡来。 无论什么点心,只管拿来,吃完照数给你门银钱。 ”走堂的闻言,就不敢轻慢了。 随即送上茶来,并各式点心。 施公坐着吃茶,侧耳听那些人言言语语。 内中一人道:“你们这县内,老爷清正。 自到任来,诸事廉敏,体恤民情,一方福星,真可谓青天! ”众人说完,大家走散。 施公一见,欠身将茶钱会清出店。 夜晚路上人稀,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起,细雨纷纷,甚为焦急,又觉身疼,忽然想起:“我何不到城隍庙里去避雨投宿? ”随即迈步前行,一溜一点来至庙前。 瞧一瞧四顾无人,庙门坚闭。 那雨密密而下,沉吟叹气,没奈何且在山门之下容身。 可喜雨止云散,一轮月光,地湿难行。 鼓楼已交三更,只觉身上寒冷,实在满目凄凉。 贤臣只为民情,绝无反悔之处,只知为官与民除害,诚谓事君能致身,快乐而无怨。 只愁胡宅人命,如何访出真犯,如何结案? 耳内忽听交五鼓,堪堪黎明,一夜未眠,渐至天亮。 见有往来行人,连忙起身,出了台阶,一溜一点,向街坊上走。 把这顶破帽子按了个齐眉,纵然撞着熟人,把头一低而过,留神细访那土豪恶棍,以及那杀人凶犯。 堪堪时交巳刻,肚内饥饿。 见有个饭店,正进去吃饭,迈步前走。 那知掌柜的一见施公相似乞丐,浑身破绽,面目漆黑,一声大喝,叫:“那穷人不要进来! ”施公一听,即住脚步,带笑回答,叫道:“掌柜的,不必口出恶言,我是照顾你的,并非讨饭之人。 我如今会过了钱,然后吃饭何如? ”说罢将钱取出交于柜上。 于是才端东西来。 施公一边吃,一边暗叹,正叹世情之薄,往外观看,见一个半老妇人,走到店前,又哭又喊。 年纪约三十余岁,披头散发,脸上青紫。 怀抱小儿,两眼流泪,口内数数落落道:“奴家现有千般怨恨,这段冤枉,活活屈死人了! 欲去告状,偏偏的县主又病,衙门人拦住。 我这屈情,挨到几时申冤? 听说县老爷官清似水,谁知竟不坐堂了。 未知病系真假。 若是假病躲懒,有负皇恩,不理民词,枉为民之父母! 明早我且去告,击鼓鸣冤,如再不准我告,我就一头撞死! ”说完,又哭又骂。 后面围绕许多人看。 施公听见,暗说道! “好叫人不解! 一个妇人,竟敢毁骂官府。 但不知所为何情? 待我出店跟他去,自得其详。 ”且说访拿九黄、七猪二役,回到家中,吃酒商量,九黄、七猪的事情,竟无法访缉。 子仁说:“英兄,咱二人日期都忘了。 你我歇一夜,明日假装乞丐,再于城里关外,日夜巡访。 不怕为难事,只怕不专心。 ”公然闻言,点头道:“既办公事,要自己竭力。 ”二人酒饭都巳吃完,安息一宿。 次早起来,即忙改扮停当,同出门去,要访九黄、七猪的消息。 子仁说:“今日乃是七月十五日,往年江都县里,关外观音院寺,我见办会的不少。 我二人现未访着囚犯,何不到此关外莲花院庙中走走? ”英公然答应:“使得。 ”二人一同迈步,直向庙而来。 登时到了门首,看一看清门净户,并不办会。 二人立了一回,见庙中角门内,走出两个小沙弥来。 留心细看,但见:大的约有十五六岁;小些的有十一二岁,个个生得唇红齿白,即如小女孩一样。 一个手拿扫帚,一个手拿斗箕,嬉嬉笑笑,走至山门以外。 二差看见,忙忙让开。 两个小和尚抬头看见二人,身上褴楼,点头叹惜道:“你等可来不着了! 往年间,我们院里,必做盂兰盆会,二位穷大哥,要吃点个斋饭,是容易的。 今年不能了,我们庙内来些人,倒象闹丧的,因此不办了。 ”大的说:“你哥儿们既来,也无空回之理。 如肯替我们打扫打扫,我自然与你饭吃。 ”二差听说,一个来接扫帚,一个来接斗箕,一面扫地,一面同小沙弥讲话,问道:“二位小师父,几时做和尚的? 师父叫何名字呢? ”二人答道:“我本是良家子弟,因自小多病,无奈做了和尚,起早至晚,烧香、扫地、念经。 我师父真厉害,他的法号,人称“九黄僧人”。 小和尚说的无心之话,两公差闻言,不由心内一动。 英公然向子仁挤挤眼:“九黄”二字对了! 又见一人从外挑了一担菜蔬,往庙内送去,还有鸡鸭鱼肉。 公然看见,要察访真情,叫声:“二位小师父,我今胆大,借问一声。 依我想来,此乃善地。 不知用此等物何故? 既不办会,或是请客么? ”小和尚见问,就望着大沙弥连忙努嘴。 小沙弥方交十二岁,那知好歹,先就嘴快说:“穷大哥听我细细说来,千万外面勿要告诉别人! 我家师真真厉害,手使单刀,有飞檐走壁之能,结交天下英雄,江湖弟兄。 今日当东请客,故买鸡肉。 还有一言,我们庙内缺少烧火之人,二位愿意,岂不是好? ”二差听了此言,正中机关。 子仁带笑,又问道:“令师想在庙中,我们进去见见,如其果能用我二人,深感大情。 ”沙弥见问,又低声说道:“我们家师,今日早晨进城,未回庙中,在城里尼姑庵内。 七月十五办会,请客演戏,夜晚还放烟火。 那女尼是我家师的干妹子,年纪二十多岁,生的美色。 家师代他买的庙宇,传授他武艺,跨马抡刀,件件皆能。 法名叫七珠姑姑,远近皆知。 ”大沙弥在旁听见,大喝一声,骂道:“小秃驴! 你又混学舌! 前者师父打谁呢? 又说瞎话! 叫师父知道,把筋还要打断了你的! ”正说间,忽从内里走出一人,凶眉恶眼,粗壮高大,大叫一声:“大沙弥,后面的哥儿们叫你! ”大沙弥答应,即忙跑进去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5-07 23:55:30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8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