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百六十六回案情重大知府调兵淫恶难逃总镇献计 内容: 第三百六十六回 案情重大知府调兵一婬一恶难逃总镇献计话说智亮受刑不过,口呼愿招。 施公命人松了刑。 施公问道:“你将实话招来,本部堂自可宽免于你! ”智亮道:“咱叫智亮,现住城外关王庙;咱师兄名唤无量,现为该庙中住持,同类共计有十八弟兄,名唤十八罗汉,各人皆是本领出众,武艺超群。 ”施公又问道:“尔为什么前来行刺本部堂呢? ”智亮道:“只因大人昨日到咱庙内去了一遍。 咱师兄无量并不认识大人的面目。 后来是咱师弟黑煞神智能,在庙门口遇见,他便到方丈里告诉师兄,说是:‘此人叫施不全,此来必非好事,一定私访咱们的隐处;若不将他捉住,后患无穷。 ’咱师兄就问他何以知道? 他说:‘从前落马湖见过,因此认得。 ’咱师兄听他此说,就叫他想个法儿。 他就说:‘最好是前去行刺。 ’无量便信他说。 又因他不能上高,便命小人与智明前来行刺,智能在外巡风。 昨夜连小人共来三个;智明与小人上高,智能在外面守候。 不料小人暗地中镖,致被擒住,智能逃脱,这是小人的实供。 ”施公又问道:“本部堂闻得关王庙内私藏妇女,专在外面劫夺财物。 到底现在庙内还藏着多少一妇女? 共害了几多一性一命? 外面的劫案,共做了几回? 快讲出与本部堂知道。 ”智亮道::‘自从无量开了色戒,先在附近村庄,诱引民间妇女,入庙一奸一宿,不曾一逼一死了人命。 后来便向境外劫夺妇女,黑夜带往庙中,一逼一令一奸一宿,若有不从,登时送命。 ”说完,施公又问道:“你庙中除却无量如此一奸一盗邪一婬一,其余那些人,也象无量如此吗? ”智亮道:“大半如此。 ”施公道:“那里有这些美一妇女呢? ”智亮道:“有的无量分给的,有的自家出外去一奸一宿的,还有半途劫夺而来的。 ”施公道:“尔倒不与他们一样吗? ”智亮道:“小人也曾有过的,不久才死了。 ”施公问道:“你的这个是那里来的呢? ”智亮道:“是无量分给我的。 ”施公道:“这个妇人是怎么死的呢? ”智亮道:“附近村庄因病死的。 ”施公又问道:“你方才所说的那间暗室,在庙中什么地方? ”智亮道:“若问这暗室,不知道的有些难寻的呢! 就连小人也不曾进去,是在方丈的里面花园内假山石下。 这暗室四面皆有消息,若误踏消息,必要给他捉住。 这也是无量恐怕有人前来探他的隐事,故此这样做的。 ”施公道:“究竟有什么消息呢? ”智亮道:“听说四面皆有翻板,若踏翻了板,人便滚下去了,他便将你擒住。 ”施公又道:“据你说来,这无量是个万恶的凶徒。 难道所做的事,没有一些影儿风声吗? ”智亮道:“怎么没有? 今年三月里,还有外县差役捕快,到这大名县里投文,访那无量的。 后来多亏本地绅士,代他出了公保的切结,方才没事。 县里也就据着绅士的切结,移文到外县罢了。 ”施公道:“你可知道本地绅士那些人最好呢? ”智亮道:“本地绅士,皆与无量有往来,也都与他甚好。 承各绅士的情,均说他志诚老实,才学一精一通,皆愿与他结交。 ”施公道:“那个姓黄的翰林,与那姓吴的翰林,无量与他要好吗? ”智亮道:“那吴翰林黄翰林是无量要好的朋友。 ”施公道:“这两个人,平时可做些什么坏事呢? ”智亮道:“听说这两个人,是本城最肯为善,最肯出力,最有势力的绅士。 大概做好事,不做坏事的。 ”施公义道:“你所说关王庙,有十八个罗汉,你可将他们那些名字,都告诉本部堂,好使本部堂知道。 ”智亮又将那十八个罗汉名字,一齐告诉出来。 施公听罢,即将智亮先行钉镣,发交大名县收禁,俟将无量等十八名擒获后,再行议处。 当下差役答应,即将智亮上了刑具,往县监禁。 施公退堂,到了书房。 便与府县道:“贵县地方,出了这凶恶的僧人,贵府县不能明查暗访,为民除害,反凭本地绅士一纸空文,就据以为实,似乎难为民牧。 就外面看来,然其中有无受贿事,本部堂尚须访察。 即无受贿情事,亦不免随波逐流,以耳代目,并不关心民瘼,除莠安良。 我辈受国家俸禄,本当代国家治民。 以贵府县如此所为,是真一尸一位素餐,有负朝廷恩典了。 为今之计,请教贵府县,若何办理? 还是听其所为? 还是赶紧设法拿获呢? ”章知府、王知县见施公所说各节,已自惭愧无地。 又见问他若何办理,真是毫无主意。 不得已勉强应道:“大人的明见,关王庙凶僧人众,断非捕役所擒拿,若不调取营兵,断难一网打尽。 卑府的愚见,可即调取营兵,先将该庙围住,然后多派捕役营役,各备兵器,拚力擒拿,或者可以就获。 不知大人意下如此? ”施公道:“这大名府内,有多少营兵呢? ”章知府道:“连防营城守营,共计约一千余人。 ”施公道:“其能猛力杀敌,奋勇不惧的,有多少呢? ”章知府道:“城守营额设五百名,其强壮的不过百余人,防营较此过半,通计不畏兵刃能力战的,约五百名。 ”施公道:“能有此五百名,足可敷衍,贵府县可即调取齐全,按兵不动。 一俟本部堂往调,即刻就要飞奔前往。 若有迟误,惟该管营兵官是问。 ”章知府、王知府唯唯答应。 施公又向黄天霸等人说道:“今据智亮所供的一切,贤弟等有何良策? 总宜即早剿灭,免生后患。 还恐该凶僧等一闻此言,立即逃脱。 那时再四处访拿,更加掣肘。 ”天霸道:“该僧逃走一层,大人倒不必虑得。 某料该僧必不逃走。 他以为寺中人多,且有暗室可恃,负隅自固,势在必然。 所虑者此处诸人,不足以资调遣。 计全、李昆、贺人杰又在殷家堡,急切不能调回。 此间各人,又不能齐赴该庙,为的是大人面前,还要留二三人保护。 难保僧人不再分遣贼秃前来为难。 某之愚见,莫若一面差人星夜飞往殷家堡,调取计全、李昆、贺人杰,并请殷家父子等人及殷赛花前来,一同帮助更妙。 一面大人诈称赶紧进京,明日就起程,连府县差役,总不可使其知道。 大人却深住此地,某等佯为护送一程,随后转来。 尚能于途中遇见该贼人则更好。 半途拦劫,或可随时擒拿,多捉他一人。 既捉住之后,当就该管地方官界内押送收禁,随后一同完案。 该僧等一闻大人已经起程,他便毫无顾忌。 又恃本地绅士为护符,包管他无逃走之事。 不过所虑者,,他一闻大人起程,他难免不来动狱,此事却不可不防。 好在此间尚有五百余名可用之兵,即令该营官日夜准备督率各兵,妥为暗地防护。 如此办法,似觉稍微妥当,大人意下如何? ”施公道:“此计甚妙,就这样办便了。 ”即作了书,交与知府,转饬心腹家人,星夜前往殷家堡。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3-01 20:30:41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4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