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百六十回探情由无意遇绅士藉诗句当面讽淫僧 内容: 第三百六十回 探情由无意遇绅士藉诗句当面讽一婬一僧话说施公见说方丈在家,与城里的绅士在那里敲诗。 当下便出了大殿,欲往方丈而去。 才要出殿门,只见那小沙弥喊道:“施主你向那里去? 到方丈里去,要从这殿进去呢? ”随公随机应变说:“我知道,我要出去小解。 ”小沙弥又喊道:“小解这后面有便处可解,何必出去呢? ”施公趁此就回转身来,向殿后走去,转过大殿,又是一道朱红门。 又穿过此门,便是一所院落。 只见院落松草交翠,幽僻异常。 穿过院落,又是三层台阶,一顺三开间,外面摆着一块粉一红漆牌,上写:“禅堂”、“二堂”。 这禅堂的门,却是闭住。 施公便也不进去。 左首有个六角门,却是磨砖砌贴着“方丈由此进”五个字。 施公看罢,便从六角门进去,但见一道鹅一卵一石砌就万字纹的曲径,两旁竹篱笆,编成麂眼,篱笆以外种了些松竹,也颇幽静。 施公顺着曲径,走至尽处,只见一道方门,里面六扇云篮洒金的屏门,门上横嵌着“方丈”二字。 施公进了此门,只见山色玲珑,有二三十盆鲜花,香气扑人,芬芳可一爱一。 施公暗道:“如此好境,偏使那秃头受此清福。 便本部堂,也不曾有一日如此清幽。 ”一面想,一面信步走去。 远远听得有吟哦声。 施公暗道:“照这看来,和尚似非一奸一婬一凶恶一流了。 ”想着,已走到方丈。 只见一顺三间,中间装着风窗,上面挂着一条秋香布的暖帘。 施公走到风窗前,将暖帘轻轻掀一开。 里面有一道人走出来,将施公一看,当下说道:“先生从那里来? 到此寻谁? ”施公道:“咱因慕你家大和尚的诗名,特来拜访。 请你通报—声。 ”那道人又将施公上下打量一回,进去不一刻,那道人先走出来,随后方丈无量亦跟至门首。 施公瞥眼看见,便问那道人道:“这就是你们方丈? ”那道人答道:“是。 ”施公欲上前,无量早已迎出,将两手一合,口中说道:“先生请了! 僧人不知先生惠临,有失远迎,尚望恕罪。 ”施公也答了一揖,口中说道:“久仰大和尚诗名,特来拜候,尚乞见教。 ”无量道:“岂敢! 先生饱学,尚亏裁成。 ”说着,就让施公里面坐。 施公跟了进去,但见里面陈设一精一致,毫无尘俗之气。 施公实深叹赏。 无量又将施公邀入上首一间房内,原来这房屋,是两明一暗。 施公进房,只见里面有两个学究模样的人,一见施公进来,赶着起身迎接,彼此一揖。 无量便引施公,先指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说道:“这位是本城的庚子翰林吴幼山老先生。 ”又指着一个五十多岁的道:“这位是本地壬辰科翰林黄宜伯先生。 ”施公听说,又与吴黄二人,重新揖了一揖。 吴、黄二位让施公上座,施公谦逊了一番,这才坐下。 有道人献上茶来,吴幼山开口问道:“还不曾请教尊姓大名。 ”施公道:“学生贱姓任,草字也樵。 ”吴幼山又问道:“尊居何处? ”施公道:“敝处北京城,烂面胡同。 ”吴幼山又问道:“贵榜是那一科? ”施公道:“说来惭愧,学生是大兴优廪膳生。 ”吴幼山道:“岂敢岂敢。 ”接着,黄宜伯又问道:“先生此来,欲向那里去? ”施公道:“因为学生有一世伯,是现任山东巡抚,月前折柬相招,命学生前去,就便道经贵地,访一至好友人,不期出外未归,学生未免有室迩人遥之叹。 故而假寓客邸,稍候数日,或者可以相晤。 昨日在寓闲暇,与店中人闲谈,说及此间大和尚颇擅诗才。 学生因不揣冒昧,特来相访,私心想与这位大和尚推敲,不知能允许否。 ”吴幼山在旁又说道:“这位大和尚,广结交游。 且与文墨中騷人,更喜结纳。 难得老先生不弃,惠然肯来。 这大和尚是求之不得了。 ”无量也就说道:“僧人略识之无,过蒙本城诸位老先生谬奖,得以忝附末光,得交文士。 今得任老先生光临敝寺,承蒙不弃鄙陋,时赐教言,则僧人受惠多矣。 ”说罢,便向施公打量一番,施公一面说,一在也将无量细细观看。 但外面虽仪表非俗,而且满面斯文,其实内藏凶恶之形,更多酒肉之气。 为最的,那两只眼睛一婬一光灼灼,凶气射人,实非善类。 施公看罢,又问道:“某方才从方丈室进去,闻有吟哦之一声,光景是两位老先生与大和尚在这里推敲诗句,但不知大作,可能乞赐一观。 ”黄宜伯道:“某等因此梅花大开,在家沉闷非常,特地来此与这大和尚作首梅花诗,亦是随口胡诌,借消岑寂,既蒙见一爱一,当得献丑。 尚乞见教,勿吝玉音。 ”说着已将诗稿取出,送与施公观看。 施公接在手中,但见一张梅花笺,纸上写着一个题目,却是《寻梅》二字,以下便是一首七绝。 施公吟道:山深水曲静无哗,惹得诗人兴更赊:到处寻芳寻不到,美人偏在老僧家! 施公吟罢,哈哈笑道:“好个‘美人偏在老僧家! ’老先生之言,有意乎? 无意乎? 然以某视之,当为老先生僭易一字,便成双绝了。 ”黄宜伯道:“当易何字? 不妨赐教? ”施公道:“如是易来,未免过于作谑,然谓之为打油诗亦无不可。 其‘老’字不如易一‘小’字,岂不即景双关吗? 在老先生以为何如! ”黄宜伯、吴幼山齐声笑道:“这一字改得真正趣绝,我两人要拜你为一字师了。 ”施公道:“即景生情,文人游戏笔墨,大都如此。 但和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谓为绝无美人亦可,谓为真有美人,亦无不可。 若在这个美人,非真正美人,某亦不敢如此失言了。 ”一面说,一面偷看无量,但见他神色顿改,局促不安。 施公看罢,便料到有九分了。 故意又要吴幼山的诗看,也不过平常诗,无甚新声,便赞了两句好,摆在一旁,又向无量索观。 无量不得已也取出来。 施公接过手中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闻到梅花处处开,騷人镇日费徘徊。 暗香疏影知何处? 踏遍山隈与水隈。 施公看罢,一面赞好,一面又暗带讽道:“但须和尚费点心,各处打听打听,便得暗香疏影的所在。 然在某看来,这暗香疏影,虽绮阁画楼之畔,蓬门板屋之家,亦多有之,不必尽在山隈水隈,要在和尚寻找得法耳。 ”这两句话说罢,施公暗暗偷看无量的情形。 不知无量说出什么话来,施公究竟看出什么破绽,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3-01 20:04:40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4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