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百十回酌理准情差提淫妇蹈瑕乘隙追指奸夫 内容: 第二百十回 酌理准情差提一婬一妇蹈瑕乘隙追指一奸一夫却说施公立刻签差去提见证小一毛一、一婬一妇王李氏,并父李卜仁,就县署升堂复讯。 宿迁县旁坐案侧。 施公便命提原告王陆氏,跪在下面。 王陆氏与前词相同。 又命提被告。 差役将李氏带到,跪在下面。 施公观看李氏,颇有娆态,问道:“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你丈夫王开槐、女儿秀珍,究竟因何身死? 尔可从实招来。 ”李氏道:“大人容禀。 小妇人二十三岁,凭媒说合,嫁与王开槐为妻。 二年就生了秀珍女儿。 我婆婆见我易于生育,也是欢喜。 至今年搭交六年,从未怨过他家一句。 不意祸从天降,八月初五夜间,忽然丈夫口称腹痛,女儿亦是如是。 其时婆婆到小妇人姑家去咧。 小妇人只好起来烧了些姜汤,与丈夫并女儿服下,那知仍然疼痛。 又当夜深人静,无处延医诊治,小妇人心想等到明天再去将婆婆、姑子接回,请医生前来代他两个诊治。 不料天尚未明,丈夫与女儿两个一齐死了。 小妇人已是魂不附体,天明便去隔壁朱家,请他家小一毛一去接我婆婆、姑子回来。 他就说儿子与孙女儿全是小妇人谋害死的了,便到县里告过。 当经县太爷相验:并无伤痕,委系暴病而死,我婆婆才算没事。 小妇人实在冤枉,总要求大人天断。 ”施公道:“本部堂且问你,那一件湖绉的棉袄,是谁送你的咧? ”李氏道:“小妇人回到一娘一家,向父亲要。 后来父亲做给小妇人的。 ”施公道:“你丈夫既死,为什么不在夫家守节,服侍孀姑,竟至回到母家,这又是何缘故呢? ”李氏道:“当丈夫死后,小妇人也曾力劝婆婆:儿子虽死,也有你媳妇奉养,你老人家不必过恸哀切。 怎奈婆婆骂小妇人。 因想:丈夫是死了,还要遭婆婆辱骂,实在忍气不过,屡欲自尽;又恐为人议论,说小妇人害死亲夫,畏罪自死。 因此小妇人父,才将小妇人接了回去——过了一二月,等婆婆气稍平些,再回夫家,并无别故。 ”施公听说,把惊堂一拍,喝道:“好大胆的一婬一妇! 现在有见证在此,等与你对质明白,那时尚有何说? ”命提见证。 差役即刻将小一毛一带到下面。 施公问道:“你就是小一毛一? 姓什么? 多大岁数? 王开槐究竟怎样身死? 你可从实讲来。 ”小一毛一道:“小的姓韩,在朱家放牛,今年十五岁。 八月初五夜,约三更时分,忽听隔壁王家有人喊:‘救命! ’声音却不高。 后来又听见他家小女儿大哭两声,也就是不哭了。 小的当时也不知何事。 等到天明,忽然王家大一奶一奶一起来,说是他家大爷与女儿,全得病死了。 复又到小的主人家中,央小的去接他婆婆。 后来小的闲谈中,说起夜间喊求饶命的话,他家老一奶一奶一,就说是‘谋死亲夫,毒毙幼一女’,就去往县里告咧! 这就是小的实供,别无虚谎。 ”施公道:“本部堂问你:他平时夫妻吵闹,你可知道吗? ”小一毛一道:“小的间或知道。 ”又问道:“你可知王开槐不在家,有什么人到他家来走动吗? ”小一毛一道:“外人并不曾看见过。 ”施公又道:“这李氏回一娘一家,一月去几次呢? ”小一毛一道:“有时今去明天来,也有两三天、三五天不等。 ”施公听罢,又命带李卜仁。 差役答应,即刻带到,跪在下面。 施公问道:“你向来作何营生? 年纪几何? 为什么纵容女儿在家宣一婬一,不加防范,以致谋死亲夫,毒毙幼一女? 尔可从实一一招来,本部堂尚可从宽,免尔之罪。 ”李卜仁在下磕了个头,回道:“小的今年五十八岁,向为裁缝生理。 女儿虽时常回家,只是暂来暂去,连三天都没在家过的。 因为女婿的母亲年纪甚大,无人服侍,亦门户要紧。 若问女婿是女儿谋害死的,小的实在不知底细。 说害死的时节,小的也只道女儿不端,听凭夫家去告。 即到县大老爷前来相验,说是:实系暴病而死,因此小的才告他的诬告。 后来一经人说开,小的也就罢了。 至于将女儿带回,因据女儿说,他婆婆任意辱骂,万难相处。 后来女儿气忿不过,欲寻个自尽,小的因此先将女儿带回来,过一两月,再送他回去。 若说一奸一夫究竟何人,小的不敢妄指的,还求大人明察。 ”施公道:“本部堂再问你:你女儿所穿的桃红湖绉的棉袄,究系何人与他的? ”卜仁道:“这日女儿回来,就说是与女婿赌气。 因为叫女婿做湖绉棉袄,女婿不肯,后来女儿又说:‘爹呀! 这件衣服要多少钱呢? ’小的就告诉他,差不多要十二吊钱做得成功。 后来女儿就拿出四两银子。 小的当时问这银子从那里来的? 因为女婿不过手艺人,难得拿出这许多银子。 ”施公说:“这却问得不错。 他便怎么回答你呢? ”又说:“我女儿说:‘这银子是女婿的一个舅表兄,现在江南跟官,不久回来,看见表弟娶了新妇给的见面礼儿。 ’小的听说这话,也就不追问了。 当时把银子拿了过来,做了一件桃红湖绉的棉袄。 ”施公听罢,有了表兄,便问王陆氏道:“你可是有个在江南跟官的外甥吗? ”王陆氏道:“这个外甥,还是娶媳妇这年来了一趟,从此并不曾来过。 ”施公道:“你外甥把了四两银子,给你媳妇做见面礼的吗? ”王陆氏道:“却不知道。 ”施公又问王李氏道:“你这四两银子从何而来? 快讲。 ”王李氏道:“委实是表大伯给的。 当时婆婆不在面前,丈夫那日还在家,亲自见的。 ”施公道:“你婆婆既不知道,你丈夫又死无对证,本部堂不动刑,你不肯招来。 拖下去先掌嘴四十。 ”差役答应,当即一面打了二十。 王李氏仍是不招,施公又命鞭背。 差役又将外衣扯下,即一五一十,鞭了二十下背花。 王李氏但喊“冤枉! ”并无口供。 施公便命且先收监,李卜仁着一并收押。 施公退堂。 欲知王李氏如何谋害亲夫,毒毙幼一女,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2-26 22:16:04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