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从军录事 内容: 甲申三月,再入岛。 至七月出海返舍,经理旧业,欲取麦以南。 至日照,遇王将军遵坦于西岭。 方雨后蠟甲,率精骑二百余。 时刘泽清开镇子淮,遣之东行,以哨进取。 王将素名家,弃儒而将,与于善,因止子宿。 子曰:“子有骑无步,行则前后绝。 贼知无兵,是以马赍盗也。 今大姓多拥兵自卫,方苦无名,如能以虚札委之,使彼从军,不一日可得数千人。 步在中而马分两翼,前后不见尾,称大军,贼必走矣。 ”王将如所言,明日各以书招授札。 至诸邑,得兵五千余,百里中牛酒迎劳不绝。 至渠邱,遇大盗连营十万余,围城不解,焚郭外灰焰涨天。 遇前哨疑为大军,披靡走。 是日斩级千余。 至城下见太史刘君宪石于城楼,握手相劳,以为自天至也。 为设宴备饷。 时军声大振,穷追可大捷。 王将颇怯,明日卷甲南遁。 先是景芝镇孝廉李龙衮者,富甲一乡,众兵欲借以剿贼,将甘心焉。 予左右解之。 得不死。 以刃绕逼至安邱始释。 又苦兵回,复经过其里,眷属、财畜无可避处。 予为谋于王将曰:“吾甲马有限,贼侦之详,彼急欲得吾马,万不可止宿于路,且一路皆贼也。 ”王深服之,过景芝不敢宿,催以令箭,竟得全一镇云。 是夜,露宿诸城郭外。 明日,王师南归,予请留。 时庄田粮蓄皆为强邻占据,无及与理。 复入海,过涛雒,访右海,将止宿焉。 入其村,皇皇奔走,右海已人海逃矣。 空宅无人,残书满地,户不扃也。 惟二三老人守阍。 因有前苏侍御约,攻杀土贼。 今莒州帅庄调之者来报仇,已屯村口,去屯二里许。 明旦恐焚掠叵测也。 予素不识庄,知其人宦族、好侠,素耳予名.时天已幕,月出如昼,急索饭食之,投箸策马去。 先使一人投刺入其军。 庄寇素豪侠,见予喜甚,命酒,问以所来。 曰,“过此闻君兴大义,欲见无由,今相贺也。 以足下大义,恐为人误,则成败在此一举,故来相告。 且足下一呼数万,皆义气所激。 今天下大乱,为王侯皆君辈,一误为贼,则大事去矣! 吾所深惜之,故冒险而来。 且知足下为豪杰,必不杀我也。 ”庄言:“苏丁二宦,攻杀在先,今特应之.”予曰:“二宦素宦不同,且闻兵而避,所存村农数十户,杀之如戮猪犬,何足为威? 徒损望耳。 ”庄感服。 问以方略。 子曰:“借南兵以勤王为名,不杀不掳,此明太祖所以定天下也。 足下勉之! 吾安老亲于东海,当出而从子。 ”因痛饮高歌,与盟而散。 使数军送予返。 宿于丁舍。 明日,拔营去。 是行也,未面右海而说,得行亦天作之缘。 由渔舟渡海去,时甲申八月十四日。 至海中,犹及中秋也。 予密告曰:“天下事未可知,今结仇北岸,他日退步,将假道安归乎? ”王大悔,即止之。 海内士民甚感此言,后出海南归,赁车青口。 实得此力。 五月,清兵渡江,弘光降,刘泽青解甲,王师亦遣兵散。 邀入淮往见豫王,期叙功别用.老母思乡急,遂航海而东。 夜宿青口之渔村,先觅车夜行,西陷大湖泊。 时六月蚊蚋交集,不能前。 闻犬声问路,村人闻知,咸来邀至其家,则前出海士子也。 先是海中士民避乱者,求出岛。 时兵乏粮,各税之以身资,按册验出。 予颇宽其额,故士感之。 至此得其报焉。 为炊饭从者,得少息。 使人导行,得西路方转而北。 后有兵北追,果不能及。 四日抵曰照,止九仙山,人惊以为神。 时海舟、子女、辎重及载岛中所得租百余石,借为归资,而家粮千余石已乌有矣。 自甲申三月入海,至乙酉六月东归,营产作官,定业为南籍,诸之族邻臧获,各私所有。 闻归来惊惧,咸不安。 明日,集众慰劳之,焚其册券,请自今日始。 时入秋,收其租之半。 盖由此空拳更创一业云。 后王将遵坦入京,授川抚。 膏田大宅皆荒芜他售。 卒没于川。 大翁王讳滢亦流落,没于外。 人皆惜之。 发布时间:2025-01-31 20:40:29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