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山鬼谈 内容: 明崇祯壬申,余既山居久,观史之余,偶感人事,欲有所惩,因集十史恶报.分为十案,名曰《天史》。 书成藏笥中,不敢以示人。 是年,登州孔兵叛,围莱不下。 集壮士罗弓矢于庭,为自守计。 至夜有玄蝶如鸟自林外来,过庭而啸。 中庭有石掷于庭,询然不绝,乃知为异。 明日祷于天,夜宿斋中,燃灯倚剑而候。 偶出户返,则见片纸濡墨于几,大书四字曰:“为善读书”。 字遒劲如鸾笔。 时众心汹汹,予恐骇众,因再祷曰:“予居山慕仙久矣! 死生有命,即鬼狐不汝惧也。 请面交,余将师之。 ”即有黄冠、青袍、白面、修髯一羽衣者,立于庭外,呼童子曰“阿胜”者,语之曰:“予张青霞也。 慕子主人道行久,欲订交,故来试之。 夜见恐以邪疑,明日呼汝入吾洞。 ”遂去,不复见。 童子胜方十三岁。 非妄言者。 时有同学诸生臧白玉、长儿玉章皆错愕。 子强慰之曰:“安知非福? ”命壮士各解散,是夜寂然。 明晨,一白发老青衣向童子胜曰:“吾青霞书吏韦化栋也。 今呼汝入洞,可随往。 ”童子胜见之,诸人实不见,遂援笔为诗,附童子以往。 潜遣善走猎户一人尾其后。 及胜随来使去,而此人反不见,但过溪登山渺无迹矣。 甫二刻,童子胜返,细言所见。 云过东山里许,有石崖一缝,其使引入,见诚如王者居。 青霞冠玉垂裳,侍立皆美人、甲士,不敢仰视。 见诗喜之,不复答。 曰:“且自往,明午可期。 ”明日,青衣复来,曰:“师至矣,当迎于溪上。 ”乃同臧生、玉章偕往,无所见。 童子胜实为尸,少顷,曰“至”,曰“揖”,即与揖。 及门,曰“让”,即与让;曰“坐”,曰“拜”,即与拜。 少焉,香气自室中来,白云缕缕。 出于户牖。 时七月十八日正午也。 因献茶于室,请题作文,书题二道:愿无伐善一节,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一句。 余见其勉以正,乃拜之。 复出字“索《天史》观”。 余大骇,不敢匿,乃献副本。 携之去。 拜送于门。 后以为常。 四九命题,多重墨体。 时方尚杨伯祥稿,臧生用二语,即批曰:“不宜全用伯祥。 ”后自携《天史》返余,总批曰:“即此,可成仙成佛,不必再讲野狐禅矣! ”隔壁联吟,分席劝酒于作文之夕,设酒果以待。 又授予以符,焚之则至,书则异香数日不散。 或有所请,则遗童子胜入洞,倏忽而返。 山友王钟仙者,能诗而豪,闻之大惊,过予宅为怪。 因道其详,不信。 偕予至洞口,荒崖石裂,野水流澌而已,愈不信。 少焉,涧之上流浮红果、胡桃而出,如奉客然。 先钟赋一绝于纸未达,童子胜曰:“此石缝即其门,予来即大启。 ”试以纸探入,拈纸戏投其隙,不能尽,若有人抽者,而纸尾竟入,束束有声。 少顷,有一纸出,曰“即至”。 众大惊,未返舍,青霞已立草堂外矣。 是夜,联诗十余首,钟仙惊去。 予因作四律为赠,诗经乱多失去。 一律曰:“天台药里武陵津,今古疑仙认未真。 金玉楼台终似梦,渔樵族氏或非人。 重来不识城中面,归去难寻洞里春。 大道玄通凭幻化,静观原不涉声尘。 ”其二曰:“石破门开别有天,苍苔启处见人烟。 云堂尚许奚童叩,仙榻难容野客眠。 鹤驭随风归古洞,龙蟠封户隔飞泉。 肯将玄秘传丹火,应识辽阳旧谪仙。 ”是夜,隔壁分韵,大闻仙乐。 不多许,但以琴、筑、笙、笛各出一声,示其非幻。 又出酒一杯,红如朱砂,命予饮其半,臧美斯、玉章少饮之。 味如甘蔗,畅及四肢。 明日,送药十三粒,皆朱色,名曰“活参”。 其枚如鼠掌苍耳一握。 予欲服,众咸止之。 予曰:“祸福,命也。 何惧为? ”因以酒吞之,无所异。 九月重阳,请登南山之颠。 是日偕酌,见坐叶有声,卮中酒皆不饮而尽,无形可见。 问答唯童子代言,皆勉以正道。 问丹诀黄白之术,卒不应。 曰;“非所宜授。 ”辞去。 十月望日,邀不至,回札云:“今祝老母寿,方请缁流诵经。 又坐客甚多,无暇往。 ”因使童子胜送山果诗酒往祝。 寄诗曰:“西母添筹注海龄,洞门芝草郁青青。 如何满座烟霞客,少却辽阳鹤姓丁? ”童子返,曰:“羽流比丘甚多,有磬大如鼓,吹梵之声,洞彻内外.青霞方持香跪诵,不答帖。 ”赏童子以饼饵,明日自来谢,望门八拜而去,不复留。 时城中亲友知者多笑议。 有王温其来问讯,自往洞以石叩之,强余符请,问其休咎。 师答诗曰:“霜寒月冷楚天高,误认仙门石上敲。 我本无形君亦幻,忘机处处得红桥。 ”孝廉弟亦不信,以书请师入城,因强之往。 童子胜随去。 乃答九弟诗,有“黑山红海梦茫茫”之句,语多不吉。 后温其与弟竟罹难。 是岁将终,青霞来,云:“有大师号龙光辰者,在东海中,欲往谒之,借童子胜偕行,恐不能随,当借驴共往。 ”予异之,不敢违。 明日,胜跨蹇去,过岭外不复见。 三日胜返,携海中玄石数枚,并寄铁珊瑚一株,高六寸,其形似江南虎刺,屏形而蜷屈,上幡坚似铁,不能破。 后经乱埋土中,不朽犹在也。 童子胜言,初出山外,见青霞乘黄马,前导有旗幡数队引之。 初犹在地。 及少顷,则足下皆云雾,不可辨。 驴亦随行,无异乎陆。 至海边,波涛汹涌。 青霞下马命众曰:“驻此待水开,随予后! ”彼乃乘马退百步外,出一铜鞭,策马如飞,马鬣皆火光。 入水而路开,一径才通人,水壁立如岸。 中见细沙燥洁,以手摩水皆如石滑。 又少顷,复在雾中远见一山,突出海中,高巅无林木,有廓踞平台上。 一白发老人扶杖而坐。 青霞至山足下马,命众曰:“在此候我! ”各给红豆三粒,曰:“食此不饥。 ”乃下马展拜,具一步一叩而上。 又有吏负大书数册,其书大约丈许,随而上,遥望之拜,呈书不知所云。 是山有犬黄如鼠,长三四尺者,往来甚驯。 童子胜控驴下山.少焉,青霞返,荐导引去。 不由前路,仍在雾中。 至一村落,其人如蚁,饮食往来如人间,具形而微。 见青霞遥拜不顾去。 茫茫梦梦,竟跨驴回山云。 众骇异,童子胜不知也。 因为歌记于壁。 歌长不复载。 明日,青霞至,因询书册所载伺事。 以字答云:“皆劫中生死也。 与生死之姓氏也。 汝村皆善人,他日遇劫。 当往此避之。 ”每询老人何所司,不答。 是时腊夕近除,每于此日回城祀先祠,遂归城。 癸酉元旦初四日,复入山,请青霞不至。 近元宵,遣童子迎之。 但见其玳筵绮席,鹤驾满座,翡翠为屏,玻球照悬,仙乐霓裳,烟火鳌山,大胜人间。 口答云:“今方邀客不能往。 ”予同诸友闻之不信,命童子曰:“汝再返洞中,果携一物来方为实。 且彼书吏韦姓者,既与汝狎,何不求其花炮一观? ”童子应命往。 少顷返,窃其二纸炮来。 皆黄香灌顶,乌漆堆纱,与高邮炮等而精过之。 因聚观共诧,曰:“试燃之。 ”应手而响。 予方信天上人间同乐,一局不可解也。 二月朔,青霞云:“龙师将至汝庭,须虞俟。 ”先是夕乃斋宿,至夜有白云如盖起于庭之竹际。 焚香于室候之。 其气肃然,精光如星。 同臧生、刘生拜而献酒。 时已入夜,童子云:“有一白发老人,冕而垂旒,不知所骑何物,庭中侍者将满矣。 ”青霞侍,不敢坐。 予隔窗纸见历历皆人影。 少顷,起,其白云仍自竹中出,望之渐远,空中遥闻鹤唳。 村人皆焚香遥拜云。 予见怪甚,思欲避之。 明日,青霞来命题曰“鬼神之为德”二节“务民之义”一段,共请以入洞,应曰:“此非启之上帝不可。 ”无已,唯玉章一往。 章亦欣然,易新服随童子去。 出门嘱曰:“必持一物来为信,否则终荒唐耳。 ”去一饭顷回矣,云:“至前山洞下,见石门大启,但见长廊数十间,曲折不可记。 地皆青石,履之硿然。 千门万户每门皆悬石磐一。 少顷,有青衣出,请至一殿,则青霞君簪玉冠,衣皆云篆,威仪俨然,不交一语。 而返庭下,有松一株,叶细如毛。 既无可持,因折一叶来。 忽闻碓声,不知身已在山外矣。 ”出其叶,则柔如绒丝。 以水滴之,绿珠苍毳,其光可鉴。 是夜,青霞复到,持其松叶以去。 二月科考,玉章第一,臧生第二。 予弟九妄念,以为大庆将来也。 青霞云:“离山八十里九山之西,有八仙崆,俗名‘篓沟’,山深无人,可专攻时业”。 乃携粮独往。 至其地则日照界,山僧粗俗.不堪居.唯山颠有三教堂三楹,一跛道人住岩畔,草榻土几,遂留此。 每夜读二更,至未旦复燃灯起,乃命道人击钟为警。 此后每至四鼓,则钟鼓自鸣,已燃灯于榻矣。 予知青霞所为,道人皆惊遁下山去。 常写家书未寄,忽失所在。 后数日,家人来,答所问甚详,云有一盲道人代寄。 乃知皆青霞不离左右也。 四月十五日,青霞以字辞,遂绝,不复至云。 子读《虞初志》、《山海》、《述异》诸书,皆六合之外,不可穷诘。 以为文人幻笔,乃亲遇之,不可以思议也。 及壬午至辛巳近十年,而有西河之变,人以为妖征。 有一星绕舟如火,任其漂而不覆,乃送舟于旧渡。 有返舟之异,此非冥冥有以护之,安能出险乎? 夫神降于莘,龙游于庭,原非福瑞。 太白赴子微之约,昌黎有弥明之期,吾辈略有好异,便多奇遇。 儒理静观,皆非所宜,或如梁太素之大贵,张志和之前知,人方信之。 不然,岂非幻妄无征也哉? 或仙或妖,皆不可知,亦西国大王驴耳。 不言之,终难自凭。 听者如东坡说鬼,姑以为妄言可耳。 诗帖多经乱失去,后青霞将别,留词题于壁,多禅宗语。 僧明空以为山龙,故今以地舍为寺。 词附后:试问禅关,参求者无数,往往到头空。 老积雪为粮,磨砖作镜,误了几多年少。 芥纳须弥,毛吞大海,金色头陀微笑。 无阴树下,绝想台前,杜宇一声春晓。 鹫岭云深,曹溪临险,坠是处、故人杳。 永崖千丈,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那时香袅。 发布时间:2025-01-31 20:28:21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