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十一回 报仇沥血祭先灵 释怨营坟安父骨 内容: 诗曰:人生处世若浮沤,何用攒眉作远猷。 金谷园中花已老,馆娃宫里水长流。 英雄到底谁无尽? 恩怨临头就肯休! 断首刳心剿双恶,游魂地下默含羞。 话说杜伏威预先在堂上摆下故父都督杜成治神位,陈设祭礼,点了香烛,宣读祭文已毕。 杜伏威对灵恸哭,将牛进、周乾跪于神位之前。 杜伏威亲自动手,剖二人之心,沥血祭献,烧化纸钱,着刀斧手剥了周乾之皮,藏于府库中,以戒后人,将尸首弃掷郊外。 有诗为证:忆昔炎炎势,语出神鬼惊。 二人相倚奸,公论著其名。 天道原好还,今日祭先灵。 剜人仍自剜,剥众剥吾身。 锦衣玉食夫,旷野喂饥鹰。 寄语当权者,胡不留人情? 当晚查讷、薛举和一班将官,置酒与杜伏威贺喜,尽欢而散。 次早商议发兵取南安府,忽哨马来报:“南安郡太守班僖同梅知府、沈通判、樊武瑞领大军杀奔前来。 ”查讷笑道:“正欲兴兵去取南安,他却自来,省了我多少钱粮。 以逸待劳,安有不胜? ”薛举道:“某夜来得一异梦,请军师解之。 ”查讷道:“元帅请道其详。 ”薛举道:“五更之初,梦进一树林,内有一大将,黑脸胡须,魁梧异众,坐于两大木之间,双手揲蓍,身下跨着一人。 那大将呼我之名,指道:‘此汝父之仇人也,吾儿何不报之? ’惊觉醒来,颠倒寻思,不解其意。 ”查讷低头暗想,半晌问道:“元帅之先尊大人,莫非是与樊武瑞有甚仇恨否? ”薛举道:“常闻住持爷和苗师父说,先父因火烧妙相寺,杀了和尚官兵,梁武帝敕陈玉为总兵督军征讨,先尊中计而亡。 说彼时有一大将,姓樊,失其名号,好生英雄了得,莫非即是樊武瑞,也未可知。 ”查讷道:“向闻武帝国樊武瑞征讨有功,甚加宠用。 后侯景作乱,将武帝逼死台城,武瑞耻与同朝,挈家逃遁,不知去向,今却依附班刺史,兴兵到来朔州。 害先大人者,必此人也。 ”薛举道:“军师何以见之? ”查讷道:“揲蓍者,乃是爻辞也。 两木之中夹一爻字,身下跨着一人,岂不是个樊字? 今班僖和樊武瑞领兵而来,适合令尊大人梦中相告,事非偶然,此仇当雪矣。 ”杜伏威众将皆服其论。 薛举大怒道:“这樊武瑞既是杀父仇人,如何当面容得他过? 大哥与军师,乞助一臂之力,今日誓擒此贼,以祭父灵! ”杜伏威道:“叔父之仇,即我之仇。 我父之仇既雪,叔父之仇如何不报? 当并力擒之。 ”薛举大喜,随即点起马步精兵一万五千,同众将出东门外平川旷野之地,布成阵势,专候敌兵到来。 少顷,见东南上金鼓震天,喊声渐近,漫山塞野,官军来到,排成阵势。 两下射住阵角,南军门旗开处,闪出一员老将,怎生打扮? 堂堂相貌白虬髯,铁甲笼袍锁子牙。 劣马如龙刀灿雪,威风凛凛胜灵宫。 这老将军正是樊武瑞,手执钢刀,坐雪白马。 左首一员副将袁良臣,右首一员副将张雄,俱全身披挂,手挺长枪,身骑劣马。 杜伏威看罢,对薛举、查讷道:“来将甚是英勇,不可小觑了他,须设计以破之。 ”薛举(目真)目大叫道:“大哥是何言语? 长他人锐气,灭自己英雄。 不须一军相助,你看我单骑力擒此贼! ”说罢,便手挺画戟,一骑马冲出阵前,大叫:“来将通名! ”樊武瑞喝道:“吾乃骠骑将军樊武瑞便是。 汝岂无耳,不闻我英名,辄敢侵夺城池,杀戮百姓? ”薛举听见是樊武瑞,不待言毕,跃马挺戟,杀过阵来,樊武瑞将刀架住。 两员大将抖擞精神,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樊武瑞心下暗想:“这小小竖子手段高强,胜他不得,必须如此。 ”提起大刀劈面砍来,薛举侧身躲过,樊武瑞带转马头便走,薛举不舍,放马赶来。 樊武瑞觑薛举来得近,掷起一把飞叉,劈胸刺来。 薛举早已照见,将戟杆拨开。 樊武瑞见掷他不着,暗暗称羡,口中大叫:“贼子慢来! ”薛举喝道:“走的不算好汉! ”说话未毕,又一把飞叉,贴右耳擦过。 薛举吃了一惊,不敢再追,拨马复回本阵。 樊武瑞回马赶来,叫道:“泼贼快快下马受缚! ”渐渐赶上。 薛举看樊武瑞马头不远,横担画戟,取弓搭箭,飕地一箭射来。 樊武瑞正赶,猛听得弓弦响,连忙躲闪,一箭射中头盔。 樊武瑞奋怒赶上,薛举回马又战,两个大展神威,再斗三十合,不见输赢。 官军队里恼了一员虎将张雄,挺枪骤马,出阵助战。 北军队里正先锋常泰出马,接住厮杀。 斗了十余合,张雄被常泰一枪刺于马下。 袁良臣大怒,跃马挺枪,直取常泰。 曹汝丰手舞大刀,骤马迎敌。 数合之中,曹汝丰卖一破绽,拨马回阵。 袁良臣放马追来,曹汝丰翻身一刀,袁良臣躲闪不迭,伤着左臂,负疼跌于马下,众军士擒缚回城。 樊武瑞见张雄、袁良臣二将落马,心慌胆怯,不敢恋战,倒拖大刀,落荒而走。 薛举骤马来追,樊武瑞奋勇杀出阵后,走不上一二里,只见彩旗招扬,金鼓喧天,闪出一员少年大将,正是大元帅杜伏威,喝道:“樊贼体走,快快下马! ”樊武瑞大怒,提刀冲杀。 后面薛举又到,二将夹攻。 樊武瑞措手不及,被薛举生擒过马,掷于地上,众军缚了。 有诗为证:老将驰驱已白头,提刀矍铄觅封侯。 早知一旦英名丧,悔不林泉作远游。 官兵无主,抛戈弃甲,奔走逃生。 班僖、梅先春遥见樊武瑞被擒,惊得魂不附体,放马而逃。 可怜沈通判走不迭,死于乱军之中。 杜伏威催军大杀一阵,官兵尸如山积,流血成河,夺得马匹器械极多,降者甚众。 鸣金收军入城,府中坐定,大赏三军,犒劳诸将。 牙将等解樊武瑞、袁良臣二人到来,站于堂下。 薛举咬牙切齿,大骂道:“逆贼死奴,是吾杀父大仇,今日被擒,尚敢不跪。 先剜汝狗心,沥血以祭亲灵,然后碎尸万段! ”袁良臣连忙双膝跪下,樊武瑞挺立不跪。 薛举大喝道:“泼贼何为不跪? ”樊武瑞面不改色,笑道:“我这一双膝,不屈于人久矣。 大丈夫视死如归,今被汝擒,有死而已。 任凭鼎烹锯解,剖腹剜心,有何惧哉! ”薛举大怒,拔剑欲砍,杜伏威双手扯住,劝道:“樊公威武不屈,真丈夫也! 此等豪杰,世所罕见,吾甚敬之。 二弟看愚兄薄面,乞恕其罪。 ”薛举道:“大哥之命,焉敢有违,只是戴天之仇,何可轻放。 ”樊武瑞道:“我与将军并无半面之识,有何戴天之仇? 果尔延颈受戮,亦须说明。 ”薛举道:“汝记得十年前,剑山薛大王讳志义的否? ”樊武瑞听了,方才醒悟,大笑道:“原来为此! 当初剑山薛志义恃勇掳掠,火焚了妙相寺,杀死和尚,大败官兵。 梁主颁诏,令陈元帅同我等收剿。 此时奉诏讨贼,君命所使,不得不然,亦不知是将军先尊也。 今将军为父报仇,吾愿就戮。 ”说罢,伸颈受刀。 薛举掷剑于地,双手抱住道。 “非敢忘父大仇,实缘将军英杰之士,不由人不爱慕! 既出于无心,某岂忍加害? ”即忙解了绑缚,脱自己锦袍,披于樊武瑞身上,纳之上座。 史官赞曰:武瑞樊公,铁石心胸。 临难不屈,克全孤忠。 松柏逊节,莫邪让锋。 伏威明达,延揽英雄。 薛举好贤,爱慕由衷。 倾心下士,不约而同。 所以二人,有王者风。 名垂竹帛,功勒鼎钟。 千秋万载,声施无穷。 樊武瑞逊道:“樊某被擒,蒙将军不杀,已为万幸,何敢当此? ”薛举道:“久仰英名,幸而一会。 甚慰渴怀。 ”杜伏威、缪一麟、查讷等俱一一相见讲礼,以宾客相待。 薛举分付军校将袁良臣也放了绑,坐于末席,设宴款留。 饮酒之间,查讷道:“梅太守败阵而逃,其胆已落,今宜发兵攻取城池,南安唾手可得。 ”杜伏威道:“久仰樊将军谋略盖世,骁勇绝伦,幸得相从,天下不足定矣。 今欲攻取南安,愿求良策指教,某等拱听。 ”樊武瑞道:“某乃败军之将,一介武夫,诸将军智勇足备,何下问于小将也。 既承明问,则兵法有云,兵贵神速。 将军以得胜之兵,长驱而南,智者不及谋,勇者不能力,势如破竹,此城反掌可得。 然本郡人民良善,班刺史正直清廉,乞将军怜之。 ”杜伏威等一齐叹服道:“真仁智之将也。 ”樊武瑞又拱手道:“败将蒙薛将军、杜元帅赐以不死,铭刻五内,再造之德,生死不忘。 但求开天地之心,释放归田。 败将老矣,得耕牧以终天年,则莫大之恩也。 ”杜伏威道:“将军差矣。 某等得将军同事,如鱼得水。 正欲旦夕聆教,共图鸿业,以享富贵,岂有舍去之理? ”樊武瑞道:“仆今年老力衰,非昔日之比。 无心轩冕,有意林泉。 今幸死中得生,焉敢再贪富贵? 恳元帅仁慈,慨许还乡,实感山岳之德。 老朽纵留于此,亦无益于元帅也。 ”查讷道:“樊将军决意归闲,元帅不须苦留,任彼自便,以全其志,亦是美事。 ”杜伏威应允,樊武瑞顿首称谢,酒阑席罢,起身告别。 袁良臣禀道:“末将遭擒,自分必死,荷元帅不杀之恩,得以重生,亦愿随樊将军归耕田园,苟日晚景。 乞元帅一体同仁,感德非浅。 ”杜伏威道:“袁公欲与樊将军共乐林泉,亦不敢强留。 ”随令军校捧出锦段数端,黄金一笏,赠为养老之资:“希二将军晒存,以表相爱之意。 ”樊武瑞坚辞不受。 杜伏威愈加敬重,亲率诸将,摆导送出南门。 樊武瑞、袁良臣下马拜别而去。 正是:幸得相从鱼水欢,谁知先我着归鞭。 黄金不受真豪杰,望断行旌倍惨然。 杜伏威等一行人怏怏回城,一路上称羡樊武瑞廉能忠节,叹慕不已。 当晚,查讷传出将令:薛元帅、缪一麟、曹汝丰、常泰、黄松五将,带领马军三千,步兵一万,次日五更造饭,平明进兵,径往南安府,先入城者为头功。 次早,薛举率领诸将军马,杀奔南安府来。 这班僖、梅先春二刺史兵败回城,无计可施,只得亲率军士守护,以防攻打。 忽探马来报:“贼将薛举率大队人马,已近城池。 ”班僖心慌,和梅先春商议:“目今贼军势九难以交锋。 欲待坚守,怎奈军需不足,如何是好? ”幕宾封大宾道:“贼势浩大,空城难守,不如暂弃此城,投奔他郡,再留后计。 ”班僖道:“非也。 某受朝廷大禄,牧守此城,弃城苟免,岂是大丈夫所为? 宁死以报国,焉可弃城而去! ”说罢,拂衣入府去了。 当夜,封大宾同梅先春私逃出城,不知去向。 却说薛举亲督军士,将城围困,昼夜攻打。 至第四日,薛举令军士于北门布起云梯,弃了画戟,手执短刀,身披轻甲,奋勇攻城。 自辰至未,两下相拒,呐喊不绝。 薛举见城上军校渐有懈意,大喝一声,飞身先跳上城。 守城牙将一齐迎战,被薛举手起刀落,砍翻十数个,其余都四散奔走。 薛举据住北门,诸将相继而上,大开城门。 守城军率各自逃生,城内大乱,男女号哭之声盈耳。 班太守知城已陷,怀印胸前,向北号泣再拜,赴池水而死。 有诗赞道:血泪涌泉,丹心不毁。 身赴清流,一廉似水。 夫人、公子相向大哭,却好薛举、常泰领兵入衙,问其备细。 夫人哭告丈夫尽忠死节。 薛举叹道:“我之过也。 ”分付常泰把守私衙,不许一人擅入忠臣之门。 鸣金收军,出榜安民。 一壁厢差黄松到延州府迎请杜元帅、查军师军马;一壁厢差心腹将士,把守四门。 取办棺木,将班僖尸首捞起,以礼殡殓。 发付夫人公子收抬家财,搬丧回籍。 开仓赈济贫乏。 杜伏威正在府中商议军情,探马报到:“薛元帅破南安,差黄将军露布报捷。 ”杜伏威大喜,委黄松镇守延州。 自和查讷带千余人马往南安郡来。 薛举率众将迎接进府相见,诸将一一参谒。 薛举将攻打南安功绩备陈一遍,杜伏威大悦,着查讷犒赏众军。 又遣缪一麟去打会宁县,薛举天打当亭县,常泰去打长道县,曹汝丰去打成州县。 四将各领兵三千,分头而去。 却说这四县官员,见杜伏威军势浩大,皆望风而逃,兵不止刃,得了四座城池。 杜伏威与缪一麟等,分路巡行各县。 杜伏威马导行至成州县西门驿前,忽听得有人喊叫救命。 杜伏威令撤去伞盖,看是何人,见一老妪俯伏街心,叩头求救。 杜伏威怜其年老,令军士扶起讲话。 那老妪立于马前,搁着两行泪,又不做声。 杜伏威道:“你有何冤枉,为何不言? ”老妪道:“爷爷,话长哩。 求爷爷车驾到妇人家里,细细诉明。 ”杜伏威问:“你家在何处? ”老妪将手指道:“那对河大树下墙门内便是。 ”杜伏威应允,恐有奸诈,令甲士随行。 至门首下马,老妪引入中堂,取一把椅子,请杜伏威居中而坐,躬身下拜。 杜伏威看他家里虽然颓败,却也华堂峻宇,这老妪举止有札,必是旧家风范,起身答以半礼。 老妪拜罢,侍立于侧,禀道:“老身惠氏,亡夫傅峤,是梁朝大司农傅岐的嫡亲兄弟。 ”杜伏威道:“既是傅司农弟媳,乃忠臣亲属,请坐了讲。 ”惠氏谢了、坐于傍边道:“亡夫向来乏嗣,祷于虞舜庙中,然后有孕。 将及临盆,忽有一乞儿,持破琴一张,要卖钱五百贯。 亡夫素谙音律,即以五百贯买了这琴,配上冰弦,试弹其音,清亮异常。 识古的说是东晋旧物,乃嵇大夫所遗,到如今虽千金亦无处可觅。 亡夫喜甚珍藏,等闲不与人见。 不意生的是个女孩儿,感舜帝所赐,遂名为舜华。 这舜华女儿年至十岁,亦颇聪明,亡夫教以调弦,便解音律,亡夫传与数曲,俱弹得精妙。 及亡夫弃世时,舜华十四岁了,将此古琴授女儿,叮嘱道:“儿当珍藏此琴,见琴即如见父。 ”舜华痛哭受琴,制一锦囊贮之,自作角调《思亲引》、商调《幽闺怨》二曲,以写愁怀。 女工之暇,便弹此曲。 数年来,与琴朝夕不离。 自亡夫殁后,家业凋零,几次欲卖此琴,又舍不得。 一月前,舜华正对月抚琴,倏然云低月暗。 起一阵怪风。 风过处,闪出一个将军模样的白脸妖魔,将琴劈手夺去。 舜华吃了这大惊,便成一个痫症,昼夜狂骂,不省人事。 老身闻得元帅爷爷法术通神,必能驱治,故不避责罚,斗胆拜求,乞擒此抢琴怪物,救寡女一命,恩同天地。 ”说罢又拜。 杜伏威道:“不须多礼,汝女必中邪了。 我夜间为汝治之,看是何祟,以救女命。 ”惠氏欢喜,忙整酒饭相待。 看看天暮,伏威传令部下将校兵卒,俱暂屯门前空地,不许喧哗。 堂中点起香烛只命一家憧伺候。 余人皆避。 伏威卸下戎服,书符捻诀,杖剑步罡,口中念动真言。 霎时一尊值日神将下降,拱立禀命。 杜伏威道:“今有傅司农侄女舜华,所抚故琴不知是何邪摄去,致此女重疾颠狂。 乞吾神查勘,速拿前来,明正雷霆法律。 ”天将唯唯而去。 至二鼓将尽,只见天将乘云,脑揪一人,掷于堂前,禀道:“偷琴贼获到,候法旨。 ”杜伏威灯下看那妖邪,怎生模样? 但见:面团发黑,齿白唇红。 三绺掩口微须,一双突睛细眼。 头戴簇花万字罗巾,金抹额雉尾针簪;身穿团花锦衤阑背子,绣裹肚鸾线紧束。 下着一条白水裤儿,扎护膝,拨雾撩云;足蹬着一双抹绿软靴,缠腿绷,飞风掣电。 唤做惯走路的使者,疾似流星;名为会请客的官儿,速于鹰隼。 手内常擎书一简,肩上横担令字旗。 呀,原来是个值日符官使者! 杜伏威喝道:“汝是何处符使,辄敢兴妖,夺人古玩? ”那符使伏于阶下道:“小神乃淮河使者,花花太保部下游弈神是也。 太保巡河,遥见本宅小姐貌美,意欲娶为夫人,特差小神先夺其所好,后摄其魂魄,至水府成亲。 岂料小姐坚执不从,恶言秽骂,太保恼了,将他拘留水府,然亦不敢加害。 小神奉上命差遣,乞法师饶恕。 ”伏威又问:“琴将安在? ”游弈神道:“虽然摄去,尚藏在本宅家庙下,未曾盗归水府。 ”伏威怒道:“胡讲! 上帝敕汝等为神,正直济民护国,海晏河清,怎么反行邪淫不法之事,烦天神并擒太保,将此二孽押赴雷霆治罪,施行缴旨。 ”天将应诺,手提游弈神,腾空而去。 此时夜已过半,伏威请惠氏出堂,备言前事:“已将妖神押赴天曹,令爱可保无虞矣。 ”惠氏拜谢,回房看女儿,那小姐倏然苏醒。 惠氏忙问:“我儿,你向来为何如此? 真忧死娘也! ”舜华道:“失琴之时,见一白脸勇士,挟我至一大殿中。 有一花脸穿红袍的将军,迎我进去,两旁乐人吹打,喝我同拜花烛,被我毁骂一场,不肯同拜。 那花脸贼将我囚在冷室中,我终日毁骂。 适见几个锦衣人手执刀斧绳索,绑缚那花脸贼去了,又引我回来,方得苏醒。 ”惠氏把杜元帅擒妖之事说,舜华不胜感激。 天色已晓,杜伏威令家憧到家庙中取琴,果然在神柜之下。 家僮将琴献上。 杜伏威接在手中,细细展视,果系好琴互但见:背断梅花雷氏,尾焦蔡子中郎。 天桐地梓合阴阳,音韵清和调畅。 三叹朱弦洞穴,一声阿阁鸣凰。 当年师旷审精详,堪爱繁奇嘹亮。 杜伏威玩之不忍释手,就命焚起香来,转轸调弦,弹一曲慢商调《广陵散》,乃当年姚、褚二仙所传也。 其曲小序三段,本序五段。 正声十八拍。 乱声十拍。 弹毕,夸奖琴音不已。 想此琴之音,与天主楼中玉琴无异,真无价之物也。 玩索间。 忽见惠氏走出堂来万福道:“感元帅爷法力,女儿舜华平复如旧,无以为报。 适才爷弹琴之时,小女扶病出来窃听,他道《广陵散》自嵇仙归天之后,无人传此真派,帅爷独精此曲,不知从何得来,恁般精妙? 但可惜不全,尚有后序八段,乃袁孝己所续。 小女记得亲切,愿传帅爷,以报活命之恩。 ”杜伏威大惊,暗思:“天主传我时,原说还有后序八段,留之不传,以待他年姻缘配合。 今此女能弹,莫非姻眷在此,千里能相会乎? ”心中已有调和琴瑟之意了,乃佯应应道:“多谢令爱厚情,目今军务倥偬,无暇及此,容日领教。 ”便教起马,致谢出门。 惠氏跪送说:“小女专候帅爷车驾回来,草环相报。 ”伏威拱手而别。 将校簇拥前进,忽见村口有一大庙,扁上写“太保行宫”四字。 杜伏威问是何神,居民道:“是河神花花太保之庙。 ”伏威怒道:“如此妖神,不宜供奉! ”喝军士将神像打倒,立刻拆毁其庙,木料砖瓦,付保正修了学宫。 杜伏威回至朔州,大小将士迎接入城,设宴洗尘。 伏威将傅小姐失琴被魅之事对众人细说,又道:“我观傅妪嫠居贤淑,其女因教可知,意欲求为正室,不识可乎? ”查讷道:“傅小姐既是司农侄女,乃阀阅名家。 母贤,其女必正。 元帅聘为夫人,必能内助,有何不可? ”薛举笑道:“忠臣之女,作配俊杰,门户相当;况传琴之意,夙缘有在,即当遣聘成婚,携带小弟吃一杯喜酒。 ”杜伏威道:“婚姻之事,盖由天定。 不可造次。 必须禀过住持爷,方可行事。 ”查讷道:“不然! 今且先遣聘礼,待禀过林爷,然后完亲,又何妨碍? ”杜伏威依言,备黄金一百两、白金五百两、彩段二百端、明珠二串,挽查讷为媒,花红鼓乐,送至成州县傅小姐家里来。 惠氏接见,查讷备道杜元帅求亲之意,仆从献上礼物。 惠氏大喜收了,排席款待,送上小姐庚帖。 查讷相别,回朔州覆了杜伏威的话。 亲事已谐,俱备欢喜不题。 再说缪一麟军马打至长道县界,忽见一军校跪于马前禀道:“小人是樊将军差来奉书于元帅爷的。 ”缪一麟收了书,带那人回朔州府,见杜伏威等。 礼毕,将书献上。 同拆看得,书曰:沐恩辱将樊武瑞薰沐百拜恩主杜元帅大将军并思主薛元帅大将军麾下:罪朽被擒,自分幽冥之客;感蒙洪造,慨存蝼蚁之生,虽粉骨碎身,主先尊都督大人,当年蒙诏捐馆,太夫人与夫人相继弃世,三位灵车,寄于武平郡城外荒土之内。 牛进暗差人焚化,带回朔州,埋在郊外翠微观后粪窖之侧。 可怜,可怜! 十余年杳无知者。 杜元帅可速差人取之。 薛恩主先尊将军大人,昔日剑山与陈玉交锋,中计落阱,自刎坑中。 尊首已献朝廷,豪骨尚埋土内。 虽经日久,踪迹可寻。 薛元帅亦宜差人取之,择地安葬,以尽二恩主人子之心,此亦瑞之少报效于台下也。 他日重逢,当效草环。 万惟台照不悉。 杜伏威看罢,踊跃称谢道:“父母骸骨,许久不知下落,昼夜彷徨,睡不安枕。 今得此消息,胜如登大宝矣! ”薛举道:“父亲骸骨未收,人子之心何? 久欲求取,无踪可寻。 今幸樊将军传示。 真天地之大恩也! 亦足以报父矣。 ”问:“樊将军今在何处? ”军校道:“樊爷付书之时说,往终南山修道去了。 ”杜伏威、薛举向南拜谢,取银五十两,赏那军校去了。 次早,杜伏威沐浴更衣,焚香拜祝了上苍,率诸将上马出城,取路往翠微观来,寻取遗骨。 观中道士撞钟击鼓,聚集道众远远跪接。 杜伏威等一行人,进殿参礼三清众圣毕,齐到殿后粪窖边,教军士并力掘下去。 道众俱备惊骇,不知其故。 只见众军用力掘土,至五尺余深,忽掘见一洞,洞中吐出气来,就如烟雾一般。 军士便不敢动手,停锄禀覆杜元帅。 伏威同薛举、查讷等向前来看,果见烟雾奔腾,盘绕洞口,亦不知是何异故。 查讷道:“如此浓郁,必非地气,洞内或藏异物。 再命军士掘开,便知分晓。 ”众军士又掘下数尺,乃是一个大窖。 只见有一条青蛇,身如斗大,头生短角,眼放电光,约数丈之长,做一堆儿蟠在窖中。 见了众人,也不慌,也不忙,渐渐昂头掉尾,露爪扬鳞。 杜伏威等众见了,俱备惊愕,远远站开,只有薛举按剑立于窖侧,看他动静。 只见霎时间天昏地暗,雷雨交作,霹雳一声,这青蛇从穴而出,乘云驾雾,往东南飞去了。 少顷,依旧天清云散,日色光明。 众人方知是龙非蛇也。 有诗叹查讷不能预知,以致泄气。 诗曰:盘龙之穴真天子,何事军师尽渺茫。 查讷一言扶帝主,只因不识丧祯样。 薛举招呼杜伏威等入窖里看时,那龙蟠之下,却是三个骨瓶。 查讷叹道:“主帅无福,樊将军误却大事! 此是真龙穴,帝王之地也。 若不开掘,数年后,主帅必登大宝。 龙气已泄,实为可惜! ”杜伏威笑道:“近仁之言谬矣。 岂有子为天子,而使父母骸骨,埋于粪窖之侧乎? 吾宁不得大宝,不忍使父母之骨秽污也。 ”查讷等顿首道:“真纯孝之主也! ”杜伏威道:“纯孝吾何敢当,但于心有不忍耳。 ”说罢,俯伏窖内,手抱骨瓶,号啕痛哭。 诸将和众军,无不下泪。 查讷、薛举再三劝慰,方收泪而谢。 将三个骨瓶,用龙锦包裹,亲自捧入翠微观殿上三请台侧,设座供奉。 分忖道士好生看管,待选地择日停妥,然后来取安葬。 道士领命,送出现外。 杜伏威等上马回朔州郡来,当日即差曹汝丰到定远县。 去取薛志义骸骨;令黄松往岐阳郡,去取叔父杜应元、婶娘孔氏二人骸骨,仅要悄悄用心行事,不可使人知觉。 二将领命,拜辞去了。 杜伏威着人寻访堪舆高士,选择风水。 延得一个风水先生,姓甄名教,字子化,乃江西人氏,参见杜元帅,与查讷谈论地理,甚得精微之妙。 杜伏威委查讷同甄教至朔州郊外观看风水,周围看遍,并无得意之处。 忽一日,来到城北花马池侧首,有一块平阳之地,方圆二十余亩,地名御屏埂。 前临涧水,后靠高风,青龙白虎有情,秀岭奇峰朝拱,果然好一个去处! 有诗为证:奇贵贪狼并禄马,三合联珠真厚价。 恶神流短吉人长,富贵声名满天下。 查讷和甄教二人下了罗盘,皆看得此处是块真地,商议已定,回朔州禀覆杜元帅,说此地大贵大吉。 杜伏威、薛举甚喜,设宴相酬。 就选择安葬日期,先差土工四围栽植树木,筑起坟墙。 甄教于左右二处,俱点定了穴道,只等黄松、曹汝丰二人到来,一同安葬。 数日之间,黄松已回了,入帅府参见杜伏威,禀道:“小将领元帅严命,径到岐阳。 不期岐阳郡时疫大作,男女死者塞道,元帅宗族俱搬移无觅。 小将寻问土人,指引到杜府基址,已是一片白地。 月夜悄悄掘开培土,果见有骸骨二副。 小将细细检出,用宝瓶盛贮,谨奉在此,覆元帅钧命。 ”杜伏威大悦,排宴洗尘。 将叔婶二副骨瓶,一并寄予翠微观中安顿祭祀,不在话下。 再说曹汝丰辞别杜、薛二元帅之后,取路往定远县来,一路无话。 已到剑山岭下,人酒店沽一壶解渴,乘空问及店主老人昔年官兵往剿薛判官之事。 店老人叹道:“可惜一位济困怜贫的豪杰,不幸死于非命! 当日官军去后,老拙这村中前后的百姓,皆感薛大王恩惠,无不伤感。 地方人等,不忍尸骸暴露,即挑土覆掩其尸。 后梁武帝既崩,侯景篡位,天下荒乱,村中生出几只大虫来害人。 一日早晨,前村童保正过岭公干,走至岭上,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径扑将来。 童保正惊倒,自料必落虎口,不能复活。 忽见一个大汉,雄躯黑脸,手执铁枪,大踏步将虎逐下岭去。 童保正得了性命,回家与人言及此事,却去村前村后访这大恩人报答,并无踪迹,方才省得这黑大汉非别,乃是薛大王显圣。 因此童保正备办牲礼到坑边祭献,教人掘开土,取骨贮瓶埋葬。 不期是个僵尸,皮肉分毫不坏,只头颅被朝廷取去。 众人惊异,保正在了高手匠人,照依薛大王面容,用香木雕成一个头,接在腔子上。 买了棺木,将尸穿了新衣,殓人棺,葬在坑内,垒上成坟,栽种树木。 又是童保正为头,纠集乡民银两,于坟侧造一座祠堂,妆塑薛大王金身,四时祭祀,甚是显灵,求风得风,求雨得雨,疾病灾异,祈祷无不灵应。 百姓动了申文,县官转申本府,府申上司,奏闻朝廷,钦奉太宗皇帝圣旨,敕封为黑虎大王,本村土地正神,至今极是灵感。 立碑一座,上有四句赞道:神威赫赫,虎豹潜踪。 庇民福国,血食无穷。 曹汝丰道:“在下姓曹,这薛大王与在下原系表亲,今日回乡经过,有感于怀,故此动问。 乞店主指引坟庙前一拜。 ”店老人即同曹汝丰到土地庙来,只见庙门首悬着一个朱红牌额,上刊七个大金字道:灵显黑虎大王庙。 曹汝丰进庙拈香,拜了四拜,仔细看那神像,果然生得神威凛凛可畏。 庙祝留茶,茶罢,店老人领到坟上来看,见周围树木森森,南首坟莹高耸。 曹汝丰看了一回,复到店中,晚上秤些银子,付与店主道:“明早烦老翁备办猪羊祭礼,到庙中祭献,以表在下亲情。 ”店老人允诺,收了银子。 次早杀猪宰羊,办备祭礼。 店主人陪曹汝丰往庙中条赛已毕,就请本村耆民乡老,共饮一醉,以酬其意,席罢散去。 曹汝丰辞了店老人,取路而回。 到朔州府,军校通报,杜伏威唤入参见毕,曹汝丰将薛志义显圣救民,童保正造坟建祠,奉旨敕封与祭献之事,细说一遍。 杜伏威、薛举大喜道:“正直为神,此理不谬。 ”重赏曹汝丰。 薛举道:“我们日后取了钟离郡,必须大建庙宇,以为万年香火。 ”此时甄教择日已定,将杜都督和夫人、桂姐三个骨瓶,葬于新坟右首正穴之中;将杜应元、孔氏骨瓶,瘗于新坟左首偏穴。 落土事毕,延请僧道做七昼夜道场。 水火炼度,荐拔先灵,兼超度杀戮横死亡魂。 费了偌大钱粮,方得完事。 忽军校报朱将军来到,杜伏威请入帅府,参拜已毕。 朱俭道:“久违二元帅钧颜,特来奉候起居。 ”杜伙成道:“生受你远路风霜。 ”即排宴庆贺。 当夜薛举对杜伏威道:“我等在此安享,不知林老爷安否若何? 久困征战,失于问候,须差人问安,方免住持悬念。 二来张三弟间阔已久,亦须致书接他来此,共图大业,才见兄弟结义之情。 ”杜伏威道:“我心下也常常如此想。 贤弟言及,正合吾意,不如就差朱俭前去。 ”薛举道:“朱俭曾去过的,正好,正好。 ”当下修书二封,黄金十锭。 分付朱俭:“到广宁县去见了林住持爷,即和张官人同来,不可羁滞。 ”朱俭藏了书信黄金等件,拜辞杜、薛二元帅,即忙上马,取路出城,往奔河东郡来。 话分两头。 却说张善相自与杜伏威分手之后,林澹然将兵书三卷传授与他,日夕讲诵,深知兵法,熟谙玄机。 次后林澹然又嘱付薛举到延州郡救杜伏威去了,张善相独自一人,只觉凄凉寂寞,闷坐无聊。 抛撇了六韬三略,堆积着万恨千愁,每日带两个家憧,挟一张弩弓,出城射猎遣问。 一日,张太公有个义子张楠,在外为商。 买得一匹好马回家,送与太公。 太公欢喜,唤家僮好生着养,笑道:“老年人有了这副脚力,出入甚便。 ”张善相瞒着太公,叫家憧牵出来看,果然好马! 但见:骅骝气概,骐骥良才。 欺项羽之乌骓,赛云长之赤兔。 临风蹀躞,昂昂千里欲腾空;对月长嘶,翼翼神威真绝影。 龙种远从氵开渭至,名驹出自渥洼灵。 张善相看了这马,心下十分大喜,叫家憧喂饱了,备上鞍辔,收紧了肚带,上了缰绳,带一条齐眉短棍,挂着弩弓竹箭,跨上雕鞍,随着两个家憧,径出西门游耍。 时已午牌前后,来到一个去处,地名醒酒台,乃昔日刘伶醒酒之处。 此处有三五里地面,一带平堤,并无树木。 西首一溪绿水,北边一座土山,南首数百家人家,东首却是来往之路。 张善相坐在马上,看这一带平坦长堤,心中暗想:“我骑这半日马,囗囗蹬蹬地,走得不爽快。 这土堤平坦,来往人稀,可以驰骋,且放个辔头,爽一爽神,有何不可? ”即将短棍速与家憧,跳下马来,将裹肚拴一拴紧,依旧上马、扯起缰绳,足踏铁蹬,连打几鞭。 那马放开四个霜蹄,飞也似跑了去,又跑转来。 不消半刻,把三五里地面,跑了两个往回。 张善相坐在马上,耳边只听得呼呼风响,身似腾云,心中甚觉快活。 跑得兴高,飞来飞去,连放了四五个辔头。 家憧劝道:“好了,日已过午,大叔回家去罢。 太公知道,必要作恼。 ”张善相道:“走这数回,才觉有些意趣,怎么就歇了? 待我再跑一两回归去未迟。 ”家憧只得等待。 张善相纵马加鞭,又跑一遭。 正勒马跑转,不上数丈之外,远远见一汉子,一步一跌颠将来,口里喊叫道:“马上的我那儿,你且慢慢来,不要冲了老子,十字街教你鸟娘陪话番打孩! ”两傍看的人都叫道:“马上官人快带住缰绳,九头鸟今日又醉得不好了,不要去惹他! ”张善相看那人时,怎生模样? 但见:赤黄眉横攒一字,老鼠眼斜斗双睛。 浑身筋爆夜叉形,骨揸脸乱纹侵鬓。 头上乱堆虮虱,衣衫尽染泥尘。 顽皮疥癞臭难闻,醉后爹娘不认。 张善相听罢,忙将笼头勒住,那马走得性发,那里收勒得住? 越勒越跑,一溜烟奔去,将那九头鸟劈胸冲倒,仰面跌翻于地上,又复脸上踏了一脚。 张善相心下惊慌,不顾性命的将马打上十数鞭,那马就如腾云驾雾一般,一直去了。 原来这九头鸟姓孙,名鬼车,是本村人氏,专一好赌不材,不务生理。 不吃酒时,还有一分人气;若酒醉之后,不怕天地,不分上下,酗酒骂人,诈死缠活,泼皮无赖,就把尿屎不净之物搪了一身,拿在手中,寻人厮打。 所以他醉了时,人人皆怕,只得远远避他。 当下被张善相走马冲倒,复脸上一脚,踹得脑浆迸流,死于非命。 张善相马快,往前走了,那两个家憧却跑不及,被村坊人等围住拿了,交与保正,报知孙鬼车家里。 孙鬼车的妻子儿女,一齐哭来,将家憧痛打了一顿。 内中有人认得的道:“这骑马郎君,是城内张太公的孙子,家道殷富。 今日九头鸟踏死得好,虽然误伤,却也寻着主儿,必得一个小富贵。 ”保正和地方人等,带了孙鬼车妻子黄氏,缚了两个家憧,一齐到广宁县呈告。 正是:人心似铁非为铁,官法如炉却是炉。 不知张善相果然逃得脱否,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1-27 20:46:44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