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十回 都督冥府指翁孙 阿丑书堂弄师父 内容: 诗曰:人生如梦寄尘中,梦觉尘缘总是空。 浪荡形骸同泡影,浮沉踪迹似飘蓬。 魂游地府方知父,宿借禅门始认翁。 戏术弄师堪绝倒,将军原不类儿童。 当时阿丑将手指着自己的眼睛道:“老爷,那个矮师父何处来的? 却是一双鼠眼,有些要偷东摸西、挖墙撬壁的勾当。 傥日后做出事来,岂不连累老爷? ”林澹然喝道:“咄! 你小厮们省得什么,如此胡说? 师父知道,活活打死。 快不许多讲。 ”阿丑拍着手,呵呵地笑出方丈去了。 林澹然暗想:“这小厮恁般乖觉,为何就识苗知硕会做贼? 这都是他的灵根宿慧处。 ”自此以后,遂纵放阿丑顽耍,不甚拘束。 苗知硕吃罢饭,走入方丈里来,林澹然问打探梁国消息和杜都督家眷下落何如。 苗知硕道:“侯景自别住持,即投梁国。 不期东魏高澄用反间计与中国连和,激变侯景,反人台城,将武帝活活逼死。 朱仆射、张司农、临贺王等,俱遭杀戮。 目今是武帝太子世赞即位,封侯景为相国,兼平章事,又称为汉王。 这天下不久是侯景篡了。 那杜都督身丧之后,其妾冯氏,耽孕十七个月,生下一子甚好。 岂知不数年间,大母、次母俱患疫症,相继而亡,家业又被火焚,其子不知下落。 果然是家破人亡,实为可怜。 ”林澹然听罢,潸然泪下,悲叹不已。 且说这阿丑无拘无束,每日山前山后顽耍,没兴时跳在溪内洗浴,千般百样,在水里嬉戏。 不觉月余。 当下时值炎天,十分酷热,薛举在城内张太公家读书,先生见天气暑热,告别回家去了,张太公着人送薛举回庄上来。 林澹然教他早晚温习书史,薛举那里肯读,终日和阿丑耍拳舞棒,踢飞脚,跳四平,庄前庄后,左右邻舍,家家搅遍。 有几个村老,走到庄里告诉林澹然道:“贵庄这两位小官,十分顽劣,村前村后几家邻舍,被他搅得不耐烦。 溪边鱼网时常扯破,园中花果屡次偷吃,若小厮们阻挡他,就寻相打。 况兼力大,谁敢抵手? 狗若吠时,即提起尾来搠死便是。 我们老人家说他几句,他也不听,一味鸟娘鸟爹的乱骂。 村老们因住持老爷的人,又不好伤触他,只得忍气。 今日特来见住持,望乞美言教诲,戒他下次,省得坏了邻舍之情。 村老无知,斗胆冒读。 ”林澹然道:“贫僧隐居于此,竞不知这两个畜生在外如此生事,乃贫僧之罪也。 列位老丈请息怒,待山僧重责这厮,容日清罪。 ”众老一齐道:“住持如此忠厚,却是我等得罪了。 ”起身告别,林澹然留茶,送出庄门去了。 澹然自回禅堂里念佛。 直到天暮,方见薛举和阿丑笑嘻嘻地回来。 林澹然喝教二人跪下,两个不知是何缘故,在禅堂佛厨前跪了。 林澹然提竹片在手里,骂道:“好两个畜生呵,一个不成主,一个不成仆,相呼厮扯,那里去生事来? 打搅得村坊不宁,大胆冲撞邻里父老。 先打这狗才,后打这畜生。 ”薛举道:“我一向不曾顽,阿丑指引道:东园果子好吃,西池鱼儿好摸,打人骂人,都是他教我的。 冲激邻舍,也并不于我之事。 ”阿丑争道:“大叔,你在城读书不曾回庄时,我也镇日价遍处闲耍,为何不曾有一个人来告舌? 自你回来,日逐引我去打搅东邻西合,就有许多唇舌,如何却都推在我身上? ”林澹然怒道:“这狗才还恁般花嘴巧舌,如何说得过! ”提起竹片,将阿丑打了十数下。 次后来打薛举,打得两下,苗知硕、胡性定、沈性成一齐来劝。 林澹然骂道:“以后若再如此,两个俱是一百竹片。 今晚不许起来,直跪到天晓才放。 ”林澹然带怒入方丈里去了。 薛举、阿丑跪在禅堂里,你我互相埋怨。 未及一更天气,苗知硕自悄悄来领薛举进去睡了,阿丑却独自一个跪在那佛前,不见有人出来放他。 心里烦恼,想道:“悔他娘鸟气么,薛大叔引我惹了邻合,却把我两腿儿熬打,双膝儿受跪,他却苗师父领进去睡了,留我一个,冷清清跪在这里,守着琉璃灯。 呸! 这都是那潘婆害我。 不如趁今夜无人知觉,悄地到他门首,放起一把火来,烧得那厮人离财散。 净净光光,才消得我这一口怨气。 ”忙忙的寻了引火纸札,带了火种,溜出庄前,爬起靠墙杨柳树上,往外一跳,出了庄门,取路径奔潘婆家来。 走过村场,又过了两重岗子,正落山坡,猛地起一阵旋风,豁喇喇树叶,如雨点般满头飘下。 行不数步,又起一阵风,刮得满山树木飒飒地响。 阿丑打了一个寒噤,远远见两盏灯光从侧首山坳里闪闪烁烁射出来,阿丑笑道:“月色不甚明亮,正好借此灯光,顺路同下山去。 ”低头急走,忽然平地起一个霹雳,振得地动山摇,原来是一只吊睛白额大虎。 见了阿丑,将口拄地吼这一声,扬威竖尾,径来扑人。 阿丑见了,叫声“阿呀! ”急转身复跑上山。 回头看那虎时,已扑近身边,阿丑就钻入树林中。 那虎也赶入来,阿丑慌了,急急溜上一株大松树,蹲在顶上。 那大虫昂头向上看了半晌,两爪揎地,将头拄着树根,猛地吼了一声,树枝振动,阿丑险些儿跌下来。 两手紧紧抱住大枝,看着下面那虎,又将树根啃啮。 阿丑暗想:“这畜生若咬断树根,如何是好? ”心生一计,扯开裙裤,放出溺来。 口里念道:“撒了惊尿,免生疾病。 ”那尿热腾腾浇将下去。 大虫仰面看上。 阿丑取出腰间火种,点着纸,劈头丢下,刚刚撒在大虫的左眼里。 那虎烧得眼疼,打个滚,跳过对山去了。 阿丑欢喜,忙忙溜下树来,不期踏着枯枝,括地一声响,树枝连人滴溜溜跌落尘埃。 树高势重,阿丑跌得昏晕而死,一点灵魂,缥缥渺渺,独自而行。 一望时尽是荒郊旷野,但见阴风惨惨,冷雾昏昏。 并无一人来往。 阿丑心下惊疑这:“这光景不是潘家去的路了。 ”放着胆,趱向前去。 行了十余里,前面见一座城池,城顶上数道黑气冲起,四周并没屋舍人烟。 看看走近城边,蓦然城门开处,突出数个夜叉,生得鬼形怪状,面目狰狞,种种奇异之像。 手执钢叉刀棍,将阿丑擒住道:“这厮来得甚好,大王的福也。 造化,造化! ”阿丑心慌要走,奈何挣扎不脱。 两下正自扯闹,忽见一老者,皂衣幅巾,须长鬓白,手拄拐杖,飞奔前来,喘吁吁喊道:“留入还我! 留入还我! ”夜叉喝道:“尔是甚处毛神,敢在此大呼小叫? ”老者道:“我是小蓬山土地。 有一大贵人,误来汝处,我一路追寻,原来在此。 快快放他转去,免受天谴。 ”夜叉道:“我这枉死城无屈死的鬼,无放还的人。 这小子既已到此,再无放理。 ”说罢,扯着阿丑驱入城去,土地一手拖住不放。 两下里扯来拽去,终是双拳不抵四手。 你道矮矮一个白须老子,怎能扯得过这几个长大凶鬼? 弄得这老儿一面咯咯地呛,拖着阿丑,满地打滚。 阿丑心中大恼,奋力跃起,夺过夜叉钢叉,向前乱搠。 土地挺拐杖,没头没脸打将过去。 夜叉一齐举兵器相迎。 倏然一骑马飞到,马上那员大将,口称是直日巡察功曹,奉东岳并城隍之旨,特来留杜贵人回去。 夜叉大咤道:“我等奉五殿阎罗天子圣旨,守此城中,岂有容易转去得的? ”功曹大怒,拔出腰间宝剑,也杀将过来。 夜叉不能抵敌,奔入城内去了。 功曹将阿丑抱于马上,策马而走。 只听得后面喊声大振,回头见数百牛头马面,鬼卒夜叉,簇拥着一员鬼将,骑着黑龙来追,旗号上书“无厌大王”四字。 怎生模样? 有(西江月)为证,但见:疙瘩脸泽如泼靛,狮子口一似朱砂。 铜铃突眼露獠牙,赤发蓬松可怕。 头戴金冠耀日,身穿绎服飘霞。 手持大斧跨龙蛇,声若巨雷叱咤。 功曹忙将阿丑放下,交与土地道:“这鬼王极是凶恶,若贵人被他抢去,万元生理。 汝等急往南走,我自单身迎敌。 汝等去远,我才回马。 ”说罢,截住鬼王厮杀。 这土地引着阿丑急往南走,后面鬼卒,又飞步来赶。 二人十分危迫,忽听得阿道之声自东南而来,见百余战士,旌旗羽盖,相继拥至。 中央彩舆之间,端坐一位王者,又有数十个军士,肩驮钱串,跟随车后。 土地正欲喊叫,那大王早已先知,唤土地领阿丑相见。 又令战士大呼功曹停战,功曹拨马去了。 鬼王厉声问:“来者是何冥官,阻我战阵? ”大王道:“孤乃冥曹总司掌案,忝居王位,足下岂不相认? 孤家九世积德,蒙上帝恩赐一子,今偶误来至此,足下河相迫乎? ”鬼王听说,意欲收兵,众鬼卒一齐喧哄道:“大贵人误来,正大王代生之日,我等亦好出头。 千载奇逢,非同容易,若一错过,后会难期,大王岂可轻轻放过! ”鬼王听了,又复来抢阿丑。 大王喝车驾退后,令军士将金钱百余串,撩掷过去。 那鬼王见了钱,笑嘻嘻忙将手接,堆叠满肩,回身入城去了。 众克卒喧哗不息,军士将银钱四下抛撒,鬼卒们攘臂争夺,乱抢一空,尽皆满面堆笑而散。 功曹、土地等随车驾回府。 进了大殿,大王慰劳二神,侧殿设宴相款。 手抱阿丑,垂泪道:“我儿这般长大了。 今日若非东岳碟文传报,此时汝已堕落孽城之内。 ”阿丑道:“大王,你是何人,这样爱我救我? ”大王道:“我非别人,乃汝亲父,杜都督名成治的便是。 ”阿丑听了,扯住杜成治衣襟,大哭道:“你既是我父亲,在此做官快活,如何将我流落,伏事别人? ”杜成治亦吴道:“我儿,可怜你命薄,遭此流离颠沛。 幸喜林禅师收养在庄,不致受苦。 顷者游弈大使接得岳府碟文,报称汝入冥司,已近枉死城,故我亲来救你。 又赖土地、功曹已先在彼相援。 ”阿丑道:“我要到潘婆家去,路遇大虫,上树躲避,不期失足跌下,心忙意乱,错走路径,撞见这伙凶鬼,缠了这一会。 那生得丑恶怕人的,是什么大王? 十分可恶。 ”杜成治道:“这魔王自从有地狱,即据枉死城,收录一切横死伤亡魂魄,暴虐贪利。 凡冥府诸曹官,典殃满转生阳世,为官清正。 惟此魔罕得托生,数百载间,傥有大贵灵魂自人枉死城者,方可代位。 然后此魔得生阳世,位极人臣,欺君罔上,蠹国害民。 若吴之伯(喜否),秦之商鞅,汉之董卓,皆是此魔转世,荼毒生灵。 自汉末到今,将及四百余年,彼大数又当转生阳世,故今要抢汝入城代职。 但此辈小人,惟利可动,故我不惜数百万冥钱,救你性命。 ”父子们正要分别,忽殿后转出二位夫人,将阿丑抱住,号啕痛哭。 阿丑认得两个母亲,也放声恸哭起来。 功曹、土地突至殿上道:“天色酷暑,日已过午,贵人作速回阳,迟则房舍欲坏,有误大事。 ”社成治也催促快去,这母子三人,牵衣执袂,不忍分离。 杜成治将手指着殿外道:“兀的不是鬼王来也! ”阿丑急回头看时,倏然不见了父母,但见一片长江,阻住去路,滔滔大浪,从脚跟边滚来。 功曹抢阿丑上马,腾空而起,但闻风雨之声。 远远见山顶上人马攒绕喧嚷,功曹对阿丑道:“为你一人,惊动了诸处神扶,都在此守护。 ”言毕,骤马奔至山顶。 土地将阿丑撮着脚,颠下马来。 阿丑大叫一声:“颠死我也! ”此时林澹然合庄人,都在那里看守。 原来当日林澹然因庄门不开,不见了阿丑,着人四下寻觅。 有人报说,有一小厮,如此模样,跌死在山上。 澹然带了人从,亲自来看,果然是阿丑,跌死在松树之下,一齐啼哭。 澹然将阿丑浑身抚摸一遍,忙拭泪道:“不妨,不妨。 此子相貌端厚,决非囗折者,汝等不必悲啼。 ”忙打点茶汤药饵,又令人倚树张盖遮蔽,众皆环立看守。 将及申刻,忽然阿丑大叫一声:“颠死我也! ”众人惊喜。 胡性定忙将阿丑扶起,澹然即调定神散灌下咽喉,渐渐回神,手足活动。 开眼看了众人,方知是死去还魂。 此时村邻过往来看的人甚多,都与林澹然贺喜。 澹然谢别众人,雇轿抬了阿丑回庄,用药调治。 数日后,阿丑精神复旧,依然好了。 澹然细问跌死根由,阿丑将前后事一一诉说,只不讲出父亲分付之言。 澹然方才放心。 阿丑依旧顽耍。 心下只恨那大虫几乎丧命,对薛举道:“我这条性命,险些儿落在那山猫口里。 怎么拿住他,打死这孽畜,方泄此恨。 ”薛举道:“不难,我帮你去捉。 只是没器械,难以近他,又不识大虫穴在何处,惟恐寻他不着。 ”阿丑道:“那山猫谅只在此山前后,容易寻的。 若要器械也有。 ”薛举道:“器械在何处? ”阿丑溜人茵知硕房里,偷了一条铁尺,一把短刀,又问邻合借了两枝笔管枪。 两个径到小莲山上来,只向峰峦曲坳、树木丛杂之处,寻了一遍,不见踪迹。 看看天晚,阿丑将器械寄在山下人家,取路回庄。 次日,二人吃罢午饭,复往山上来,穿东过西,走遍深岩穷谷,又寻不见。 二人疲倦,暂在石磴上坐了欣力。 阿丑道:“那夜毛虫被我烧伤了眼睛,看他撺过隔河山上去了,莫非窝穴在对门山里? ”薛举道:“既然如此,决有下落,快快寻去。 ”二人下山,头顶衣裳,手拖枪杆,渡过河去。 爬上岸,拭干了身上,穿了衣服,飞奔上山。 老过山顶,恰是一片平阳地,周围都是大竹。 二人穿入竹林,只见地上一带鲜血,两个随着血迹而走,行不上一箭之路,忽见血淋淋一只人手,吊在树根上。 阿丑道:“大叔,你见么? ”薛举道:“这毛虫又在此伤人,决在左近了。 ”二人直寻出山弄,不见有虎,复回原路,走出竹林,下山行近洞口,猛听得淙淙水响。 急抬头看时,正是那大虫,口里衔着一只黑犬,渡河过来。 二人抖擞精神,挺枪布定。 那虎不知,爬上岸,放下黑大,把身子抖了几抖,双爪按住狗颈正要动口,不提防阿丑大喝一声,一枪刺来。 大虫急舒右爪一抢,那枝枪杆,早被搭折,阿丑例接下去,跌在坡下。 大虫欲张口来咬,被薛举一枪戳去。 大虫弃了阿丑,兜转身来扑薛举。 薛举刺不着,忙闪入树傍,大虫扑了一个空。 薛举复挺枪乱刺,大虫将前爪按一按,向前扑来,被阿丑跳起身,拔刀向虎臀上乱砍。 大虫哮吼,翻身来扑阿丑,薛举乘势尽力一枪,刺人虎颊。 那虎两爪向上一搭,刮地一声,又将枪杆断为两截,反把枪头击人肉里。 那虎负疼振怒,奋力跃起,从半空扑将下来。 薛举乖滑,忙转入树后躲过。 此时心下也觉有些慌张,急招呼阿丑下水回去。 二人跳入河内,那大虫也踊身跳将下来,没水扑人。 对岸樵夫见了,喊叫:“那两个孩子,快设上流逃命! ”不知这两个顽皮是一双水葫芦,大虫落水,正中了二人之机。 阿丑见虎赶来,钻入水底,抄转虎后,浮出水面,双手将虎尾囗住。 大虫虽然力猛,水中四足悬空,不能着力,反被阿丑拖住。 薛举走水如登平地,从侧首划拢,飞身跨上虎背,两手揪定虎耳,尽力按下水去。 大虫性发,吼一声翻身乱滚,将二人滚落水底。 岸上人跌脚叫苦,呐喊驱逐。 那虎昂头掉尾,浮水奔转东岸。 只听见潺潺水响,二人翻波踏浪,跳出水面,一齐跨上虎背。 阿五紧抱虎颈,薛举例扳虎尾,用力按住。 大虫不能转动,又复钻下水去,二人复滚落虎背。 大虫跃出水面,奋力没近岸边,又被阿丑、薛举赶上,拽定长尾,倒拖转河中。 虎挣去,人扯来,两下挣扎多时。 那大虫头垂爪慢,骨都都水灌入口内,顷刻间沉落河心,这二人兀自死命扯住不放。 两岸的人,都看得呆了。 有几个渔翁胆大的,下水来没人水底摸那虎时,四爪拳拢,侧卧水内。 忙唤二人放手,一同游过河西上岸,取两件好衣,与二人换了,送酒食压惊。 本村邻近人,听说两个孩童,打死了一只大虎,都来围住了看,个个摇头咬指喝彩。 众渔户驾舟,摇至河中,打捞死虎,令四个健汉扛抬,随后有一二百人,同送阿丑、薛举回庄。 此时日已平西,林澹然正立在庄前,见这一伙人闹丛丛抬着一只大虫前来,惊问其故。 众人将阿丑、薛举打虎之事说了,合庄人尽皆骇异。 林澹然又惊又喜,即令猎户将虎开剥了,虎肉、五脏散与众人,虎头、四爪送与张太公,止留虎皮自用。 邻众作谢散去。 后人有诗,单赞杜、薛二子幼年打虎之勇。 诗云:天生豪杰年幼冲,徒手格虎人中龙。 此日峥嵘露头角,四海烈烈扬英风。 阿丑自打虎之后,每每思念冥中父亲所嘱公孙相会之语,不敢远出,只在庄前伺候。 一日午饭后,身子困倦,坐在槐树阴下打盹。 一觉睡去,直至将晚未醒。 正鼾睡间,被人叫唤惊觉。 站起身,擦着眼睛,口中咕咕哝哝骂道:“是那一个鸟娘养的,惊醒我的睡头。 可恶,可恶。 ”只见一个老者,立在面前,笑道:“小官儿这等嘴尖骂人。 我老人家因贪赶路程,天晚遇不着饭店,到贵庄借宿一宵,因此惊醒你,体得发恼。 ”阿丑仔细看时,这老者生得白净面皮,长髯似雪,身躯瘦健修长,容貌清古。 头戴一顶漆纱道巾,身穿青绢沿边黄布道袍,腰系绒绦,脚着多耳麻鞋,手执龙头拐杖。 阿丑心下大惊道:“异事! 阴府父亲所言,果然不虚。 ”忙应道:“老公公,里面请坐。 适才睡梦里,失口冲撞,莫怪。 ”老者道:“多谢,多谢。 好一个乖觉官儿。 ”阿丑领老者进庄内禅堂椅上坐下,走入方丈,见林澹然禀道:“外有一位老者来借宿,不知老爷肯容他么? ”林澹然道:“是单身,还有伴当? ”阿丑道:“止是一个老儿。 生得极其清健,像道人打扮,并没甚伴当。 ”林澹然道:“既是孤身老者,留宿一育不妨。 你去掌起灯来,待我出去接见。 ”阿丑即在佛面前点琉璃,又烛台上点起一对红烛。 林澹然步出禅堂看时,两下俱吃一惊。 原来老者不是别人,就是杜成治之父杜悦是也。 当时林澹然认得是杜悦,杜悦认得是林澹然,两下不期而会,心下大喜。 叙礼已毕,分宾主坐定。 林澹然道:“自从老丈分别之后;经今十余年。 贫僧深感厚恩,未尝顷刻敢忘,不意今日偶尔相逢,真是奇遇。 老丈一向何处栖身? 目今为何事,打从小庄经过? ”杜悦道:“一言难尽。 老朽自与老爷拜别后,屡屡在边庭打探小儿成治消息。 闻人传说,小儿已为都督,老朽打点行装,欲赴梁国任所,希图一会。 不期命蹇,染了疯疾,满身麻木,不能行动,几乎命染黄沙。 又亏永清僧弟接入庵内,请医调治,整整在床睡了数年。 不意客岁永清又已弃世。 闻人传说,小儿为救游僧,被朝廷提究,一时惊死,人离家破。 老朽恨不得身生两翅,飞去寻觅,无奈染此恶疾,止好朝夕悲哭而已。 去冬方得病体痊安,可以行动。 今措置盘缠,要到梁国访问的实下落,不想得遇老爷,实出望外。 ”说罢,两泪交流。 林澹然亦垂泪道:“令郎官为总兵都督,仁威远播,朝野皆钦。 小僧向年曾与相会,言及老丈传与家报,都督见书大恸。 临别时托小僧传上老丈,或得会面,速至武平圆聚。 不期令郎为释放小僧,贻累身死,是小僧害了令郎。 每思及此,肝胆皆裂。 日前已着小徒到梁打听宝眷消息,都说道令郎身死之后,有妾冯氏,生得一子。 不幸令媳夫人和妾,相继而亡,家业又遭回禄,令孙不知下落。 小僧拳拳在心正欲着人寻访令孙踪迹。 今得老丈至此,实为天幸。 但可伤永清老师早已归西,未及一吊,贫僧负罪实多。 老人家不须远涉风霜,只在敝庄安养罢了。 ”杜悦听罢,苦切不胜,哭道:“我那儿,我那孙子呵,却从何处得见你也! 闪得我老骨头无投无奔。 ”说罢,跌足痛哭。 正哭间,屏风后转出阿丑来,将杜悦衣襟一把扯住,叫道:“我的公公,今日方才得见你面! ”杜悦悲苦不禁,被这阿丑扯住,没作理会处。 林澹然喝道:“这畜生又来疯颠作怪,什么模样! ”阿丑喊道:“阿丑不颠,今日认公公也。 ”林澹然怒道:“这畜生,谁是你公公? 不放手时,活活打死。 ”杜悦道:“老爷且慢打,其中必有缘故。 小官,你为何就认我是你公公? ”阿丑放手道:“前月那夜跌死,见我父亲杜都督,哭说林老爷救我公公杜悦性命,如此这般,细细嘱付。 说公公月余后,必来庄上,教我相认。 又说我是遗腹子,妾冯桂姐耽孕十七个月生的,名叫过儿。 适才公公和老爷说及借宿缘由,与冥府父亲说的无二,不是我公公是谁? ”杜悦道:“莫非你听得我与林老爷所讲,就捏出来的? ”阿丑道:“我自小不认得爹娘,又不知前前后后的事,如何捏得出? 公公你不信时,将左手出来看。 父亲说,公公左手背有三点寿癍。 ”杜悦笑道:“这小官忒也灵变,见我左手拿着拐杖,有三点癍,就说是父亲教的。 ”阿丑争道:“这寿癍是我看见了,父亲还说公公右脚面上有一颗黑痣,难道也是我看见了谎说的? ”杜悦听了,愕然大惊,对澹然道:“果然老朽脚面上有此黑痣,真是我的孙儿了。 ”林澹然笑道:“世间有这样异事? 阿丑初来时,俺便觉有些心动,不想公孙今日于此相会,真乃千古奇逢。 ”杜悦将阿丑细看,声音笑貌,实与杜成治有几分相似,不觉扑簌簌泪如雨下,一把将丑儿抱住,悲喜交集。 阿丑也扯住杜悦叫公公。 林澹然道:“老丈不须发悲,公孙奇会,莫大喜事。 ”杜悦谢毕,林澹然教道人摆下酒食贺喜。 杜悦上坐,林澹然下陪,阿丑打横,仍旧改名过儿,三人尽欢而饮。 林澹然道:“一向感承令郎救命之恩,奈无门路可报,今得老丈与今孙在此,实惬俺怀。 ”杜悦称谢不已。 林澹然心下大喜,酒阑席散,着道人掌灯,送杜悦耳房安歇。 当夜林澹然想起杜成治释放致死情由,今幸公孙相会,于此养其老,抚其孤,亦可以报其德了。 但永清长老代俺视发皈禅,复赠礼物,心常感激,欲见而不可得;今又仙游,不胜伤感,一夜不能安寝。 次早起来,备办祭礼香烛,设立神位,请杜悦为祭主,向西遥祭。 林澹然跪下,亲读祭文云:维大齐天保八年七月望日,沐恩剃度弟子林太空,谨以香花蔬食,清供于圆寂大恩师永清住持之灵曰:唯师菩提早证,彼岸先登。 舍慈航而普度群迷,转法轮而弘施戒律。 念太空尘俗武夫,荷蒙济拔。 棒喝之下,收转雄心;摩顶之余,顿开觉路。 恩同天地以无涯,欲报涓埃而莫罄。 敬陈菲供,用展鄙私。 尚飨。 读罢,涕泪交流,恸哭一场。 杜悦、过儿和苗知硕等,无不垂泪。 祭毕,杜悦拜谢,方才散了祭余。 是夜三更,林澹然入定之际,恍惚见两个青衣人带着一个和尚,项上系着铁索,向前稽首道:“承法师盛祭,特此相谢。 ”林澹然跨下掉床看时,正是永清长老。 林澹然执手悲咽,问道:“吾师戒行清高,立心正直,既已谢世,即当往生净土,何至于此? ”永清道:“贫僧出家以来,谨守清规,毫忽不敢妄行。 只因昔年盖造观音堂,缺少钱粮,写一纸借契,往山下万员外家贷银二十两。 那员外是一位好善长者,不收文契,照券兑银与我,说道不取利息,止要还本。 不期那长者半载之后,抱疾而亡,其子幼小,贫僧延捱未还,负此一件钱债。 临终之后,将我押至冥司。 阎罗天子大怒,喝骂出家人不持戒行,瞒心昧己,负债不偿。 本当押赴阿鼻,幸不犯酒色,尚有可解。 暂禁本狱,待填还此债,方转轮回,托生阳世。 贫僧久系囹圄,无便可出,昨感法师祭礼,阎罗天子放我出来,道:普真卫法禅师祭汝,乃是汝一条托生门路。 着这二人弓;我至此叩谢。 烦法师令家兄往问月庵,对徒孙卜了性说,取我那一纸北山弄口的田契,原田五亩,价值四十余银,送至万员外家里。 说此一段因果,其院君必然收领。 若得如此,则贫僧有托生之机。 乞法师留神,万万莫误。 ”林澹然听罢,惕然惊骇,应允道:“明日即使令见前去,不必忧虑。 ”又与青衣人役道:“看山僧薄面,去了绳索。 ”那二人道:“禅师严命,焉敢有违。 ”即取下铁索。 永清长老千恩万谢,作别回去,林澹然方才醒悟。 次早就对杜悦说知,杜悦悲惨不已,打点行囊,就央苗知硕作伴,即刻起程。 不一日来到泽州析城山下,径进问月庵,却好卜了性迎着见礼,问道:“杜老太贵恙痊可,说往武平郡寻觅令郎,何以至此? ”杜悦将永清长老负债托梦,与林澹然取契情由说了一遍。 卜了性大惊,一面整饭管待,一面取契,与杜、苗二人,同至万员外家,对院君拜还,说此情由。 院君欢天喜地,收了田契,再三留住酒饭。 杜悦等辞谢回庵,与卜了性作别,取路回庄,覆了林澹然。 林澹然大喜,夜间又梦永清长老来作谢,眉开眼笑,不是以前愁苦形像。 向前道:“贫僧荷蒙法师教度,今将托生四);! 青州府中富家为男,向后还有相见之日。 ”林澹然再欲问时,早已惊醒。 自此以后,杜悦留在庄里过活。 时序易迁,光阴迅速,又值仲秋天气。 城内张太公着家憧来说:“先生开馆,接薛小官读书。 ”林澹然即打发过儿与薛举同进城去攻书。 杜悦欢喜,自送孙子到馆中来。 与先生相见礼毕,献上礼物,求先生与过儿取名,先生即取名为杜伏威。 杜悦自回庄去,不在话下。 却说这杜伏威行动百般伶俐,但到读书,磕睡就来。 况兼甚是顽劣,只待先生回去,就和薛举扑交要拳,攀梁溜柱。 先生频频责罚,二人烦恼,暗中商议。 薛举道:“叵耐先生无状,屡屡责我两个,此恨何以报之? ”杜伏威道:“有一妙法,弄这老杀材,管教他命在须臾。 ”薛举道:“这老猾贼焉能彀摆布得他死? ”杜伏威道:“要他死何难,但系师长,于心不忍,止令他死去还魂,泄我二人之气。 我识得一种草药,甚青翠可爱,是一牧童教我的,生在城外一座土山上。 他说这药名为鬼头塞肠草,第一厉害。 譬如怪这个人,将这草抹在他溺桶上,那人放溺时,这草的毒气就钻入肚里去,立刻肚腹作肿,前后水火不通。 不消三二日,断送一条性命。 或擦在他裤子上也好。 我问他,害人性命,也不是妙药。 牧童说,另有解药。 如若骗人胀了一二日,要解时,用粪清汁吃下,登时可解。 我把这药草紧紧记在心里。 如今老死囚苦苦与我作对,不如将此草奉敬他一奉敬,即报了此恨了。 ”薛举道:“药草却在城外,怎地一时取得? ”杜伏威道:“趁今晚赶出城,明早取了药草,登时奔进城来,尚不为迟。 ”薛举道:“果然如此甚妙,快去快来。 ”杜伏威即抽身执开脚步,临晚闯出城外。 时天气尚热,在山凹里蹲了一夜,待天色微明,上岭拔了草,藏在抽里,依旧取路奔入城来。 却说先生侵早起来,不见杜伏威,问张善相:“杜伏威何处去了? ”张善相道:“不知。 ”问薛举,也道不知。 直到辰牌时候,杜伏威喘吁吁地来了。 先生喝道:“你不读书,却往何处去闲耍? ”杜伏威道:“学生昨晚在门首,见庄内道人来城里买水果,说我公公身子不健,学生心下计念公公年老,连晚出城探望,幸而已好。 今早林师太着我进城来。 昨晚心忙,不曾禀过先生,乞饶恕这一次。 ”先生道:“瞒我出城,本该重责。 闻公公有病,连晚问安,尚有孝顺之心今次饶你,快去读书。 ”杜伏威将脖项缩了几缩,舌头伸了两伸,且去哼哼地读书。 捱到日午,先生吃饭,杜伏威踅入先生卧房里,掀开马桶盖,将袖中药草揉烂,涂在马桶四围沿上,依旧盖了,复身人学堂来。 心中暗想:“这草药未曾试过,不知有灵应否? 且看何如,再做计较。 ”半日无话。 看看天色将晚,先生进房里去方便,坐在马桶上,只觉得腿和阴子屁孔就如有物辣的一般,刺得生疼。 先生立起身来看时,马桶又是洁净的。 复坐了,欲大解时,挣了半晌,挣不出一些。 要小解时,挣得面红耳胀,撒不下一点。 先生心下大惊道:“这又是作怪,为何水火俱闭了? ”不多时,陡然阴囊胀大如斗,腰腹作疼,两脚移动不得,只得上床睡了。 捱至更深,愈觉疼痛不止,渐加沉重。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暂时祸福。 毕竟先生性命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5-01-27 00:30:46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