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八回清上官推情度理 作恶妇攀东扯西 内容: 从来听讼实难哉,两造陈情莫浪猜。 多少覆盆含屈处,全凭悬镜照沉埋。 且说贾氏那日领着地保进了家中,让在庭中坐下,遂往后边安排酒饭,送到庭中令他们用过,又送上两串大钱赠于地保,说:“我们同到邓州递上呈状,只道遣奶娘买米被人杀害,把女儿拾柴等情,一切不要提起。 叫他捉拿凶手。 这便是列位用情了。 ”地保得了钱财,满口应许道:“就是这样办法,姜大娘慎勿泄漏。 ”贾氏道:“这何消说。 ”随身又带了零碎银子,同往邓州行来。 不多几时,进了城门,走到知州衙门,只得喊叫起来说:“小妇人冤屈,被贼人杀死吾家奶娘,求青天老爷急速拿人与妇人出气。 ”众衙役向前拦住,说:“老爷尚未升堂,何得乱嚷。 就有急事,也须我们代禀,为何这等不晓规矩。 ”贾氏只得前前后后诉了一遍,把秋莲事绝不提起。 又问地保道:“你们可有报单么。 ”地保道:“早已写完,同来告禀。 ”众役道:“自然虚实瞒不得你们,但公门中事体,就是尸主也当有些使费才是。 ”地保惧怕衙役,把贾氏扯在背地说:“瞒上不瞒下,也得送些敬仪才得稳当。 ”贾氏闻听,将腰中银子掏与地保,说:“凭你怎么打点便了。 ”地保接过,遂到茶馆中,房内若干,班里若干,分析明白,各各交付。 众役得钱才与他禀报。 却说这知州,系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氏,姓辛名田。 考选邓州,居心善良清廉。 但初入仕途,政务尚未练达。 听得是人命事情,只得升堂坐下,先传地保来见。 地保上堂跪到墀下,递上报单。 辛知州阅了一遍,然后叫尸主进来。 这贾氏进来跪下,把遣仆妇上市买米,过夜不回,被人杀死,求老爷开恩拿人,陈说已完。 这知州见她是尸主,略略问个情节,遂上轿验了尸首回来,即差捕役拿票,捉获凶手,不得有误。 令贾氏归家收殓尸首,静假获人后,再为审讯。 贾氏叩头谢了,自去办理。 知州已退堂不提。 却说捕役得了签票,只得往柳道各处寻访。 既无干证拿获凶手,迁延月余,并无踪迹。 只好打在路案,也无可奈何。 熟知上司衙门得了详文,见人命重情,月余无信,便该参罚的。 意料是邓州知州审不明白,故难结案。 另着解到南阳府耿太守案下重审。 这辛知州只得带领尸主贾氏并一切案卷亲送到府听审。 及到府衙,尚未升堂,只得在外厅伺候。 却说这南阳太守,姓耿名仲,表字无回,江西南城人。 也得了上司明文,着他办案。 令人传出,就要升堂。 那些房役闻听,早已预备停当。 听得内里传点,不多一时,耿太守已到暖阁坐下。 门子击一声点,众衙役两边摆列,呼应一声,连呼三次,然后闪了仪门,刑房将邓州文卷呈上。 耿知府道:“哎呀,原来是一案无头人命。 传邓州知州进见。 ”众役传出,辛知州到堂行过堂参礼,又打恭下去。 说:“柳道一案,乃卑职之事。 今反重劳大人,卑职多多有罪。 ”耿知府道:“这是一件小事,贵州就不能审明么。 ”辛知州道:“有大人清天在上,卑职学疏才浅,望大人鉴宥。 ”耿知府道:“岂不知赌近盗,淫近杀。 再加详察,自然明白。 如今你且回避,本府自有道理。 ”辛知州闻言打了一恭,说:“卑职告退了。 ”打发知州出衙,一声吩咐带贾氏上来。 众役传呼一声,早有差人领着贾氏,从角门带进,走到堂下。 说:“贾氏当面。 ”耿知府一面翻阅文卷,一面问道:“贾氏汝家奶娘是怎么样死的? ”贾氏道:“是人杀死的。 ”耿知府问道:“死在哪里? ”贾氏说:“死在柳道。 ”知府又问:“什么时候使她出门? ”贾氏道:“爷爷呀,因小妇人男儿不在家中,使她去买米,夜间出去,天明不见回来。 因此找寻,才知被人杀死柳道。 人命关天,万望爷爷伸冤。 ”知府点了点头道:“且住,汝家无人,既是买米,何得夜间出门。 我看这妇人言语狡诈,其中必有别故。 将这妇人与我拶起来,快将实情供出,免动大刑。 ”两边衙役答应一声,齐来动手。 一个将头发彩住,两人将拶子套在贾氏手上,用麻绳缠紧,两下一挣,再夹上竹板,才用小板敲击。 这贾氏心惊胆战,疼痛难禁,昏迷几阵,不能忍受。 醒了半日,口中不觉吐露道:“奶娘之死,实有所因,求太爷不加罪于小妇人,小妇人自当实说。 ”知府遂吩咐去了刑具,着招房细写口供,不可错误。 招房答应:“晓得。 ”知府喝道:“你可实实说来。 ”贾氏道:“小妇人有一女儿,小名秋莲,与奶娘同到芦林坡去拾芦柴,那时有一秀才,也到芦林坡来,见我女儿举动端雅,不像拾柴的人,有意施恩,竟送白银一锭。 ”知府又问:“是谁见来? ”贾氏道:“是秋莲自己说的。 小人心疑郊外受人银两必是做下歹事,意欲出首。 秋莲闻知报官,因与奶娘夤夜逃走。 天明小妇人得知,遂喊知地方寻至柳道,见奶娘已被人杀死,秋莲不知下落。 她身边还带许多细软东西,想是俱被贼人抢去。 小妇人句句实言,还求爷爷拿人伸冤。 ”耿知府道:“你女儿多大年纪了。 ”贾氏道:“一十六岁。 ”知府又问:“可是你亲生的么? ”贾氏道:“她是前房所生,小妇人是她继母。 ”耿知府闻听发怒道:“哦,是了。 若是亲生,必不肯使她郊外拾柴。 不贤之妇,与我再拶起来。 ”众役重新拶起。 贾氏哀求道:“爷爷呀,拾柴乃穷苦所迫,岂是得已,小妇人并无歹意的。 ”耿知府喝道:“她既逃走,又带着钗环细软,必不是少吃没穿,为穷所迫的。 总是你前房女孩,任意作践,你这不贤之妇,与蛇蝎一样阴毒,可恨可恶,还敢强辩么。 众役且住了刑,贾氏,我问你,秋莲容貌若何? ”贾氏道:“不敢隐瞒,虽无天姿国色,也算绝代佳人。 ”知府又问:“那赠银的秀才,你可知道他的姓名么? ”贾氏道:“他名字叫作李花。 ”知府又问:“多大年纪呢? ”贾氏道:“听他说有十八九岁。 ”又问:“家住哪里? ”贾氏道:“也是罗郡村中人。 ”耿知府道:“我想秋莲既无寻着,一定藏在李花家中,奶娘一定是他杀害的。 ”贾氏道:“青天爷爷,犹如神鉴。 ”耿知府暗自沉吟道:“自古才子眷恋佳人,嫦娥偏爱少年。 必定是要私奔,被奶娘相劝,这奸夫色胆如天,竟把奶娘杀死,也是有的。 ”贾氏道:“爷爷详情,真同日月。 ”知府遂吩咐传谕邓州知州,将贾氏带回到李花家,搜寻秋莲,倘若没有,即带李花听审。 差役答应,遂同领贾氏出衙散去。 只见一役跪倒启禀:“老爷,新任按院何老爷出京五天了。 ”耿知府道:“莫不是探花何得福么,此人乃俊秀奇才,可见圣上明于用人。 ”遂吩咐工房,修理衙门,添补职事,不可耽误。 又道:“近日来山寇猖狂,劳攘百姓,又添许多军务之事,也只得努力办去才好。 你们散去掩门便了。 ”不知李花拿到如何分辨,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4-12-27 23:55:46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1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