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五回旷野奇逢全泄漏 高堂阴毒起参商 内容: 话说贾氏打发奶娘同秋莲出外打柴,坐在屋中自己思量道:老娘嫁此丈夫,论心性倒也良善,只是家道艰窘,叫人操劳。 每日清晨早起,哪一件不要老娘吃力,一桩照料不到,就要耽误。 我想秋莲女儿生得娇养,还得奶娘伏侍,绝不怜念做娘的逐日辛勤。 人道是如花似玉的娇娥,在我看起来,犹如刺眼钉一般。 今日遣她去斲柴,非是恶意,也是叫她经历经历,后日到婆家好做媳妇。 你看她们出去,定然不肯用力拾柴,若要拾得随了我意,将她饶恕。 倘拾来一点半星,到反惹老娘生气。 一定再挫磨她一番,也是教训她的规矩。 猛然抬头,忽见日影西沉,归鸦乱舞。 说道:“这样时候,怎么还不回来,叫人如何不气。 哎! 只得闷坐等候她便了。 ”却说奶娘与秋莲,久已住定脚步,不敢擅入。 秋莲道:“奶娘你看这点芦柴,母亲见时,定有一番淘气,却怎么处? ”奶娘道:“丑媳妇终要见公婆的面,哪里顾这些许多。 有我在旁承当,料不妨碍。 ”秋莲道:“虽然有你承当,我只是提心在口,甚觉惊怕。 ”说完,又落下泪来。 奶娘道:“事到其间,也说不得,随我进来罢。 ”秋莲无奈,只得依从。 奶娘前行,秋莲随后,进了大门。 将近内院,听得贾氏喊道:“这般时候还不回家,吾好气也。 ”秋莲闻听,慌张道:“奶娘,我母亲正在忿怒之时,你我且在门外暂停片时,再作道理。 ”奶娘道:“不必如此,少不得要见她的。 ”又听得院内喊道:“天日将黑,还不见来呢。 ”秋莲扎挣向前说:“孩儿回来了。 ”奶娘将柴放下,故意说道:“竟是拾柴不得容易,一日才拾得这些。 请安人看看如何? ”这贾氏迎面早已瞧明,问道:“你们拾得芦柴几捆几担? ”奶娘道:“安人息怒,柴却甚少,到有一件奇事。 ”贾氏道:“就是黎柿也当不得一担芦柴。 ”秋莲道:“不是黎柿,是一件希罕之事。 ”贾氏问道:“有什么希罕之事,你两人快些说来。 ”秋莲道:“孩儿不是说谎,但事甚奇,恐怕母亲不信。 ”贾氏道:“你且讲来。 ”秋莲道:“提起这件事,当今少有,世上无双。 遇一后生郊外走马闲游,他不忍女儿郊外行走,忙丢下一锭银子,并不回头,飘然去了。 ”贾氏道:“有这等奇事,银子现在何处? ”奶娘道:“银大我袖内。 ”遂把银包递过。 ”贾氏接来一看说:“果然是一锭银子。 我想两不相识,哪有赠银子的道理。 此事当真奇了。 我且问你,那人怎生模样? ”秋莲道:“头戴青巾,身穿蓝衫,年纪不过十八九岁,与吾家并无瓜葛。 白白赠下银子,孩儿本不承受,他那里竟不回头而走。 ”贾氏道:“可问他姓名么? ”秋莲道:“他说他也是罗郡人家,家住在永寿街前,父母双亡,又鲜兄弟,只落他一个孤身,名唤李花,现今身列胶庠。 ”贾氏闻听,说:“李花,李花,我也晓得他是个酸秀才,岂有银钱赠人。 他后来又说何话? ”秋莲道:“别样事女孩儿家也不便深问。 ”贾氏道:“且住! 不便深问,想是做下伤风败俗的事么,可不羞死,气杀我也。 ”奶娘道:“安人不要屈那好人,那位秀才端端方方,温温雅雅,一片佛心又兼老诚。 虽是交言,然自始至终,并不少带轻佻,叫人心服。 安人何说此话。 ”贾氏翻了脸喝道:“胡说! 自古来只有一个柳下惠坐怀不乱,鲁男子自知不及,他因而闭户不纳。 难道又是一个柳下惠不成。 一个是俊俏书生,一个是及笄女子,况且遇于郊外,又送白银一锭,若无干涉,哪得有此。 我想起来,恐怕是一片芦林,竟成了四围罗帏,满地枯草,权当作八铺牙-,凤友鸾交成了好事。 就是那三尺孩童也瞒他不过,何敢来瞒哄老娘。 既伤风化,又坏门阁。 如今做这出乖露丑的事情,我今日岂肯与你干休,我只打你这贱人。 ”秋莲道:“母亲且住,别事拷打,可以忍受,无影无踪,冤屈事情,如何应承的。 ”贾氏道:“也罢,我也管你不下,不免前去报于乡地,明早往郡州出首,到那时官府自有处置,方见我所说不错。 ”说完,怒恨恨走到房中,带了些零零碎碎银子,竟自闭门去了。 吓得那秋莲女小鹿儿心头乱跳,两鬓上血汗交流,说道:“这却怎么了,平地中起此风波。 叫声奶娘,此事若果到官,一则出乖弄丑,二来连累李相公。 却怎么样处呢? ”奶娘答道:“我仔细想来,别无良策,唯有一个走字。 ”秋莲忙问道:“走往哪里好。 ”奶娘道:“你只管收拾包裹,我自有效用。 ”秋莲道:“走不利便,反不稳当。 ”奶娘道:“若不逃走,就难保全无事了。 ”秋莲道:“是呀,果然送到官府问出情由来历,形迹上面许多不便,若要严究起来,纵有口也难分诉。 既然拿定主意,唯有偷逃一着。 倒也免得官长堂上满面含羞,如何说出口来。 ”两人商议逃去,暂且不提。 却说贾氏行到地保家里,问了一声:“地方大哥可在家么? ”他家内应道:“不在家,在外吃酒去了。 ”贾氏又问道:“常在何处吃酒呢? ”内又答道:“大半在十字街头刘家酒楼上。 ”贾氏闻听,只得往前寻找。 且说这地方姓张名恭,保长姓李名平,因公务办完,夜间无事,两人同到刘家酒楼上,一面饮酒,一面商量打应官府的事情。 贾氏寻到楼边,问声:“地保可在你们楼上么? ”酒保闻听,对地保道:“楼下有人寻你们哩。 ”地方保长听说,不敢怠慢,下得楼来见了贾氏,问道:“你是谁家宅眷,找我们有何事情? ”贾氏道:“随我同到僻静所在,有话与你们讲。 ”二人只得跟来。 贾氏道:“我住在奎星楼旁,姜韵是我的丈夫。 有一事情,特来相烦。 ”地保道:“原来是姜家大娘,有何话说? ”贾氏道:“丈夫不在家中,我遣女儿同奶娘郊外斲柴,不想遇着个酸秀才名叫李花,赠她银子一锭,必然有些奸情,意欲叫你们递张报单,以便送官。 ”地保道:“清天白日哪有此事,我们又没亲眼看见,如何冒昧报官。 奉劝贾老娘你是好好人家,不可多事,恐伤体面,请回去罢。 ”贾氏不肯,摸了几钱银子递与地保,说:“些须薄仪,权为酒资。 事完还有重谢。 ”地保接过来道:“如何厚扰,但此事必先递了状子,我们从中帮助加些言语。 至于报单,断然打不得的。 ”贾氏才问道:“不知何人会作呈词? ”地保道:“西街上有位冯相公,善会画虎,绝好呈状。 你老人家与他商量才好行事。 ”贾氏问道:“不知住在第几家,好去寻问。 ”地保道:“西街路北朝南,第四家门口,有个石蹬便是。 ”贾氏道:“待我去寻他做了状子,你们明朝务在衙前等候,不可耽误。 ”地保答应道:“这个自然,不用吩咐。 ”说完仍回楼上饮酒去了。 这贾氏只得寻到西街门口,果然有个石蹬。 停住脚步,敲了敲门,问声:“冯相公在家么? ”冯相公听得叫门,出来问道:“是何人叩门? ”贾氏道:“有事奉访的。 ”冯相公开了门看见贾氏,说:“原来是位大嫂,有何见教。 ”贾氏道:“有件要事相烦。 ”遂从腰内掏出一块银子,约一两有零,递将过去,道:“一点薄敬,买杯茶吃。 愿求相公做张呈状。 ”冯相公接过银子,说:“何劳厚仪。 不知因何事情,请说明白,以便好做。 ”贾氏遂将遣女同奶娘拾柴,路遇秀才李花,无故赠金三两,想有些奸情在里头。 我欲送官审理,特来求教,千万莫阻。 冯相公道:“谁是证见,有何凭据,怎好轻易告官呢。 ”贾氏道:“那三两银子就是干证。 保谓无凭? ”这冯相公得了银两,哪管是非,遂答应道:“也罢,待我替你做来,但不便让座,俟我做完以便拿去,且在门首等等如何。 ”贾氏道:“使得。 ”冯相公遂转身回后。 他是做惯此营生的,不多一时写得完备,走到门首,念了一遍与贾氏听。 贾氏接过道声多谢,随即辞归。 一路上欢欢喜喜,奔奔跄跄,已到起更时候,行到自己大门,竟入内室。 对奶娘与秋莲说道:“你们不要慌,也不要忙,我已告知地保,明早好送官去。 秋莲你是正犯,老娘是原告,银子是干证,老贱人是牵头,再有何说。 ”只见她言罢然后把前后门上了锁,将钥匙收在自己房中,说:“你们且自去睡,明朝再讲。 ”说罢,遂转身把房门关闭,犹自恨恨说:“淫奔之女,断不可留,气死人也。 ”奶娘见她已竟关门,对秋莲道:“咱们也回去再作道理。 ”领着秋莲哭哭啼啼回归绣房。 秋莲叹口气道:“嗳,奶娘呀,若有我生身母在世,既无打柴事情,更无送官道理,偏偏逢此继母,死作冤家,却怎生了得。 ”奶娘上前劝道:“也是你命运多乖,才弄得人七颠八倒,又遇着你这样继母心肠俱坏,掘就陷人的坑,谋害大姐。 但愿苍天保佑得脱罗网,便是万幸。 ”秋莲落泪说:“嗄,好苦呀! ”奶娘道:“大姐再休啼哭,快些收拾包袱。 若要迟延,生出事来怎能罢休。 ”秋莲道:“晓得,待我捡点完备再议脱身之法便了。 ”正是:万般皆命不由人,世上何须太认真。 若到穷途求活计,昭关也许度逃臣。 不知她俩人怎生脱逃,且听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4-12-27 23:40:51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