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四回秋莲女畏逼离阁 春发郎怜情赠金 内容: 话说姜秋莲忍气吞声回到绣房,罩上包头,换上蓝布衫裙,紧紧系-,奶娘拿着镰刀、麻绳、扁担,两人哭哭啼啼离了家门。 这秋莲从未出门的绣女,走到街前,羞羞惭惭,低着头儿。 只得扯住奶娘的衣袖,奔奔跄跄,走出庄村。 举头一望,四野空阔,一片芦苇,正是深秋天气。 怎见得:芦叶汀洲,寒沙带浅流。 数十年曾度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到深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能见否。 旧江山,都是新愁。 欲买桂花重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右调《唐多令》奶娘道:“前面就到芦林,大姐快走。 ”秋莲眼中流泪道:“奴家不知哪世罪孽,今日遭此折挫。 若我亲娘尚在,安能受此。 不如寻个无常,倒是了乎。 ”奶娘劝道:“大姐休说此话,古人先苦后甜,往往有之。 暂且忍耐,不必伤感。 ”说话中间,二人已到芦边。 奶娘道:“大姐你且坐在这边歇息,待我去斲柴。 ”秋莲依从,坐在草地,想起自己苦处,未免啼悲。 这且按下不提。 却说李春发,与张言行约定在乌龙冈上送别。 次日起来,用了早膳,乘着白马,行到冈上,下得马来。 等不多时,只见张言行策着马走到跟前,慌忙离鞍道:“贤弟真信人也。 ”李春发道:“我们知己相交,岂同别人。 ”两人遂把马拴在垂杨柳下,草地而坐。 李春发道:“仁兄到寨,须要相机而行,不可久恋,恐生祸端。 ”张言行道:“愚兄满腔愤恨,无处发泄,定要做些义气事才畅心怀。 ”李春发道:“但愿仁兄如此,无烦小弟叮咛。 ”张言行起身来说道:“紧弟只管放心,他日相逢,自见明白。 这路旁非久谈之所,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愚兄就此告辞。 ”李春发说:“遵命了。 ”张言行将马解开,飞身上去,拱一拱手说:“愚兄去也。 ”李春发立在冈上,又目送了一回,看不见踪影,方才自己上马旋转归家。 也是天缘有分,恰好在芦林经过,忽抬头望见一个老妇人拾柴,一个幼女坐在尘埃不住啼哭。 停住马,仔细向秋莲一望,心中惊讶道:你看此女,生得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年纪不过二八,天生俏丽,并非小户女儿。 不在闺中刺绣,却在这荒郊外,泪眼巴巴,真个诧异,其中定有缘故。 不免下马,向老妈妈问个端底。 遂滚鞍下马,向着奶娘道:“老妈妈,小生有礼了。 ”奶娘答礼道:“这个君子,非亲非故,向我施礼,却是为何? ”李春发道:“老妈妈身后那位大姐,因何在此啼哭? ”奶娘答道:“她是我家大姐,我是她的养娘。 我主仆在此拾柴,何劳君子盘问。 ”李春发赔笑道:“如此小生多口了。 ”奶娘道:“真个多口。 ”李春发背身说道:“你看她恶狠狠的直言应答,决非路柳墙花了。 细看她云髻齐楚,身体柔怯,尚是未出闺门的幼女,为何在此采樵,甚觉不伦。 既是拾柴,又何必啼哭? 内里定有蹊跷,还须问个明白。 老妈妈转来,小生斗胆再问一生,那位大姐是谁家宅眷,还求向小生说个分明。 ”奶娘瞅了一眼,带着怒色道:“这位相公放着路不走,只管要问长问短,是何道理? 若再问时,定讨没趣。 ”李春发闻听,低头不语。 暗自沉吟:“本不该穷究,无奈心中只是牵挂,回家去定添愁怀,不如舍着脸皮,索性问个清白。 ”遂硬着胆向秋莲施下礼去,尊声:“姐姐,小生有礼。 ”秋莲回答道:“素不识面,不便还礼,相公休怪。 ”李春发道:“非是小生多事,观看姐姐举动,不是小家模样。 在此芦边啼啼哭哭,必有情由。 姐姐姓什名何,求道其详。 ”秋莲道:“自古男女有别,于理有碍,何敢轻言。 ”李春发道:“在这荒野,无人看见,姐姐倘有冤屈事情,未必不能代为解纷,何妨略陈其故。 ”秋莲见李生说得体切,又是庄言正论,绝不带些轻薄嬉戏光景。 况且李生生得风流儒雅,迥异非常,秋莲暗思道:何妨告诉他一番。 遂启朱唇,慢慢地道:“相公把马拴在树上,容奴相告。 ”李春发应命,将马拴定道:“愿闻其详。 ”奶娘接口道:“大姐不必细讲,说些大概罢,时候久了,恐外观不雅。 ”秋莲道:“奴家住在罗郡,奎星楼边。 大门外有几株槐柳,便是。 ”李生问道:“老先生是何名讳? ”秋莲道:“我爹爹姓姜名韵,表字德化。 ”李生道:“令尊小生素知,近来作何生理? ”秋莲道:“因家道贫寒,出外贩米。 ”李生道:“令尊既不在家,自有养娘拾柴,大姐到此何为? ”秋莲含泪道:“在家受不过晚娘拷打,无计奈何,方到此地。 ”李生道:“我听姐姐诉了一遍,原系晚娘所害。 小生随身带有三两银子,与姐姐留下,拿回家去,交与令堂买些柴米,省得出头露面,受这辛苦。 ”奶娘道:“相公休得恃富,留下银子莫不有什么意思。 ”李生道:“老妈妈,小生一片恻隐之心,勿得过疑。 如此说来,俺便去也。 ”牵马欲行,秋莲对奶娘道:“请那生留步。 ”奶娘应命喊道:“相公且转来。 ”李生停步说:“老妈妈要说什么? ”奶娘道:“我家大姐有话问你。 ”秋莲道:“奶娘替我问他来历。 ”奶娘道:“晓得。 ”遂开口道:“请问相公因何走马郊外? ”李生道:“小生清晨因送朋友到此。 ”奶娘道:“相公贵府,坐落何街,高姓大名? ”李生答道:“舍下在永寿街内,姓李名花,字是春发。 ”奶娘道:“原来是李相公,在庠在监呢? ”李生道:“草草入泮,尚未发科。 ”奶娘道:“如此说来,相公是位秀才了,失敬失敬。 ”奶娘又问道:“令尊令堂想俱康健。 ”李生道:“不幸双亲早逝。 ”奶娘又问道:“兄弟几人? ”李生道:“并无兄弟,只是孤身。 ”奶娘又问:“相公青春多少? ”李生道:“今年虚度十九岁了。 ”秋莲悄悄对奶娘道:“问他曾婚配否? ”奶娘遂问道:“相公有妻室么? ”李生背身说道:“这女子问出此言,大非幽闺静守之道,待俺去也。 ”遂乘马而回。 正是:桃花流水杳然去,道是无情却有情。 奶娘向秋莲道:“你看那生,见问出妻室二字,满面通红,竟自去了。 真乃至诚君子。 ”秋莲亦赞叹道:“果然稳重。 ”奶娘道:“你看他将银子丢在地下,不免拾起回去罢了。 ”秋莲道:“任凭奶娘。 ”奶娘道:“芦柴其实不惯彩拾,只斲得这些,待我捆起来,一同好走。 ”一路上极口夸奖道:“大姐你看这佛心人,叫人可钦可敬。 又疏财又仗义,真诚老实,绝不轻狂。 ”秋莲道:“正是。 与吾家从无半点瓜葛,亏他这般周济。 ”奶娘笑说道:“大姐你若得嫁这个才郎,可谓终身有托了。 ”秋莲道:“我与你是何心情,还讲此风话。 至于婚姻,全凭爹妈主张,说他怎的。 ”二人讲话中间,不觉太阳将落,已到自己门首。 发布时间:2024-12-27 23:36:40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11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