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禁令四五 内容: 有令则行,有禁则止,是治军的关键。 但这一切的真正实施还有待于将领平时的所作所为。 如能体贴下情,殷切地关心士卒,士卒就会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如放纵士率如骄子,那就会难以驾御,无法使用。 所以,在关键时刻,为将者要果敢行事,要有快刀斩乱麻的决心和勇气。 【经文】《经》曰:“兵以赏为表,以罚为里。 ”又曰:“令之以文[文,惠也],齐之以武[武,法],是谓必取。 ”故武侯之军禁有七[孙子曰:“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 ”司马法曰:“见故作誓,赡功作赏,此盖围急之时,不可格以常制。 ”其敌国理戎,周旋中野,机要纲目,不得不预令矣]:一曰轻,二曰慢,三曰盗,四曰欺,五曰背,六曰乱,七曰误,此治军之禁也。 若期会不到,闻鼓不行,乘宽自留,回避务止,初近而后远,唤名而不应,军甲不具,兵器不备,此谓“轻军”[有此者,斩之]。 受令不传,传之不审,以惑吏士。 金鼓不闻,旌旗不睹,此谓之“慢军”[有此者,斩之]。 食不廪粮,军不部兵,赋赐不均,阿私所亲,取非其物,借贷不还,夺人头首,以获功名,此谓“盗军”[有此者,斩之]。 若变易姓名,衣服不鲜,金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著羽,弓弩无弦,主者吏士,法令不从,此所谓“欺军”[有此者,斩之]。 叩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麾不随,避前在后,纵发乱行,折兵弩之势,却退不斗。 或左或右,扶伤■死,因托归还,此谓“背军”[有此者,斩之]。 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军骑相连,咽塞道路,后不得前,呼唤喧哗,无所听闻,失行乱次,兵刃中伤,长将不理,上下纵横,此谓“乱军”[有此者,斩之]。 屯营所止,问其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呼召他位,越入他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 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启白。 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 合人饮食,呵私所受,大言惊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有此者,斩之]。 斩断之后,万事乃理。 所以乡人盗笠,吕蒙先涕而后斩。 马逸犯麦,曹公割发而自刑。 故太公曰:“刑上极,赏下通。 ”孙子曰:“法令孰行,赏罚孰明,以此知胜。 ”此之谓也。 【译文】孙子说:“如果士卒没有亲近依附之前就处罚他,士卒就不服气。 不服气,就难以使用。 士卒既已亲近依附了将帅,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种士卒也不能使用。 ”所以说,将帅对士卒能象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随将帅一起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象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将帅同生共死。 但是,如果对士卒过分厚养而不使用他们,一味溺爱而不以军纪军法约束他们,违犯了军法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好比“骄子”一样,是不能用来打仗的。 《经》说:“士卒以奖赏为表,以惩罚为里。 ”又说:“要用恩惠来命令他,以法令来约束他,这样就一定能取胜。 ”所以武侯治军有七条禁令[孙子说:“施行超出惯例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令。 ”《司马法》说:“看见敌人时发誓要给立功者奖赏,这是被围困的危急之时的作法,不可以平常的法规来限止。 敌对的国家入侵,与其周旋在原野之上,治军的机要纲目,是无法事先制定的]:一是“轻”,二是“慢”,三是“盗”,四是“欺”,五是“背”,六是“乱”,七是“误”。 这七种情况是治军必须禁止的。 如果有期约而不到,听到鼓声不进攻,趁机滞留,有避忌就止步不前。 开始时靠前,后来便落后,呼唤姓名不答应,盔甲没有,兵器不准备,这叫做“轻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接受命令不去传达,传达时又不细心,致使吏士疑惑。 不听金鼓的号令,不看旌旗的指示,这叫做“慢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吃饭却不储存粮食,驻扎却不部署士兵,赏赐、分配不公平,袒护亲信,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借贷不还,抢夺他人割取的首级,用以邀功,这叫做“盗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又如改名换姓,衣冠不整,金鼓不备,兵刃不磨,武器不修整,箭不插羽毛,弓弩没有弓弦,从上到下不听法令,这叫做“欺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听到击鼓不进攻,鸣金不收兵,按下旗帜不倒伏,举起旗帜不起立,帅旗所指却不跟随,躲在后面向前。 随意放箭,胡乱行进,损折兵弩的威势,退却不斗。 有时借着扶助伤者、运送死者的机会,趁机逃跑,这叫做“背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兵行将出之时,士卒却争着向前,纷纷扰扰,一片混乱。 骑兵相互勾连,堵塞道路,后面的部队不能向前,呼唤喧哗,嘈杂之声四起,没有行列,次序混乱,兵刃误伤他人,军官也不去管理,上下纵横纷乱,这叫做“乱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屯兵宿营,就四处打听同乡,亲近的彼此相随,一起进食,相互担保,呼召别人,窜丧他人的位置,破坏秩序,不听别人的制止。 不从门户出入军营,不向上级请假。 奸邪之事发生,知情者不报告,罪责是相同的。 和人一同饮食,呵斥他人,故意发出惊人之语,使吏士疑惑,这叫做“误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决断之后,诸多事情才会有条理。 所以同乡人偷盗斗笠,吕蒙悲涕之后将他斩杀;马惊踏坏了麦田,曹操割下头发表示自罚。 所以姜太公说:“刑罚、奖赏对上对下一视同仁,一切就都通畅了。 ”孙子说:“只要看法令谁执行得好,谁赏罚分明,就能知谁能取得胜利。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发布时间:2024-12-02 20:07:00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9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