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某镇 内容: 反正在四川境内,这样的镇很多,我们就称它为某镇罢。 这是位置在公路旁边的,而且地位适中,多数的车子都到这里过夜。 这一点地利,使得某镇在其同辈中一天一天特异起来。 东西向的一条街,约有里把长,街两旁,不折不扣的住家房屋占十分之三,“营业性的,占十分之七。 这里用了营业性三字,略略费过一点斟酌:旅馆之类,诚然不妨称为商店,但住家其名而赌窟妓寮其实者,可就难以正名,故总称之曰“营业性,以示概括。 全街——应该说就是全镇,约有茶馆二十余家,密度占第一。 上茶馆,“摆龙门阵,是这里的风尚。 矮的竹椅子,矮的方桌(不过比凳子高这么一二寸罢),乃至同样矮的圆桌和大菜台式的长方桌,错综杂陈,室内既满,则跨槛而出,占领了街面一尺八。 茶馆营业时间,从早上六点起,直至晚上九点、十点。 穿了件蓝布长衫的茶客,早上泡一碗茶,可以喝到晚上,——期间自然也有离开茶馆的时候,比方说,他总有点公事或私事,但他那一碗茶照例是保留着的。 这里说穿蓝布长衫,并无标示身份之意,因为在四川,长衫是非常普遍的,卖豆腐干的小贩穿它,摇船的也穿它,甚至挑粪的也穿,虽然褴褛到不成话。 但是同为蓝布长衫,却也可以从旁的方面看出身份的不同来。 例如,悠然坐在矮竹椅上,长烟袋衔在嘴里,面前桌上摆这么几片烟叶,从容不迫地把烟叶展平,卷成雪茄——有这样气派的,便是高超的人物,至少是甲长之流。 旅馆的密度,要占第二了;这倒数过,共计十五家半。 何以有半? 需要小小的说明。 有一家饭馆,亦兼营旅馆业,可是并没正式挂牌。 而且又是特种旅馆,平常人畏其喧嚣,不大愿意进去。 至于其他的旅馆,说一句良心话,确是十分规矩;虽则有些单身男客的房里到十点以后忽然会多出一个女的,但这是人家男女间的事,旅馆当然不便负责。 又或另一方式,十点以前就有女的在了,那么在适当时光,茶房就来打招呼道:“先生,查房间的快要来了。 ”于是女的飘然引退,男的正襟危坐,恭候查房。 但这当然又是茶房与旅客间的事,与旅馆相应无涉。 旅馆规模大者,竟有三层楼,实在的三层,不过每层的高度只配五短身材的人们挺胸昂首而已。 楼板有弹性,而且不知何故,上又覆以土货的泥,于是又像起了橡皮地毯。 床是固定的,竹条为垫,上加草荐,又宛然是钢丝弹簧的风格。 板壁之薄,几与马粪纸媲美。 但这样的旅馆确是抗战以后的新建设,是为了需要而产生的。 现在每月还有新房子加入这市镇的繁荣阵线。 饭店的数目,似乎太少了一点,全街只有十四家,因此异常拥挤。 理发店仅有两家,但居然时髦,能烫发成一团乱茅草,而且招牌上不曰世界,就是亚美,口气之大,和它的门面成为反比例。 全镇上以本镇居民为营业对象的,恐怕只此两家理发店;而在本镇居民之中,成为这两家理发店之好主顾者,据说就是晚间常常忽然出现于单身男客房中的女子。 为了生存竞争的必要,这些神秘的女性当然不能不有章身文面之具,章身谈何容易,文面则比较好办;于是镇上卖香烟的杂货店里便又罗列着廉价的化妆品了。 此中最吃香的一种便是所谓雪花膏。 这装在粗瓷的瓮内,其白如石灰,其硬如土块,真不知是哪一等的技师,用了何等原料来法制的! 有一家专卖大曲的酒店,居然也有玻璃瓶装的瓶头酒:老板娘在自制瓶塞。 原料是去了米粒的玉米棒,以及包香烟的锡纸,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 一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品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而且这也或者合于战时经济的原则的。 最后,不得不请注意:这个随时势而繁荣的小镇,别的虽比不上重庆之类的大都市,但物价之昂贵却毫不落后。 发布时间:2024-09-30 23:55:46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