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街头一瞥 内容: 市商会通告各商店即日开市。 哦,开市了。 然而南京路以及其他各路却活现着一副尴尬的市容。 大多数商店的大玻璃橱窗,平常是争奇斗艳的,此时却都钉上了毛坯白木板,咳,甚至还用了杂色的不知从什么地方拆下来的旧料,好像一些披着麻布袋的叫花子。 究竟四大公司①以及其他头等商号还识体,没有背上那倒楣的麻布袋,只不过少开了几个门。 ①四大公司指当时上海最大的四家百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 干么要钉上那些木板呢? 有人告诉我:防流弹。 然而当真来了流弹的话,我很疑心那些薄脆木板未必能挡得住。 又有一说:恐防难民抢劫。 这话也许道着了钉木板者的心理。 可是我一听这话,忍不住打了个冷噤。 难道那些自庆托庇于安全地带的商人竟能设想到我们的遭难的同胞会如此糊涂? 我憎恨这样的钉木板的动机! 然而钉木板的传染病却在蔓延,甚至一家小小的理发铺也不三不四背着几根木条子。 党政机关,地方团体,工部局,各日报,都已经再三警告市民们:切莫拥集在街头看飞机。 然而各马路旁依然挤满了看热闹的游手好闲之徒。 是的,我要直呼他们是游手好闲之徒! 从他们那无目的的彳亍上,从他们那嘻嘻哈哈的嘴脸上,从他们那看跑马似的望着敌人的高射炮的烟圈的神情中,我要直斥他们是游手好闲之徒! 然而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呢,我想着真难过。 突然他们又都纷纷乱窜了,像一群受了惊的麻雀。 谁也不知道为什么。 跑了一阵又立定了,依然又像散兵线似的占领了人行道。 刚才为什么乱跑,已经忘记了,好像刚才跑得那么慌张的,并不是他们自家。 然而有时候他们跑的原因却也容易明白;那是因为实在拥挤得过分了,有巡捕作势扬着木棍来了。 一辆黑牌汽车啵啵地驶过。 啊,一块钢板护在车顶上,四角用绳扎住。 只是普通的麻绳,显见这样的装置是急就章。 “一定是什么办大事的人坐着到前线去的罢? ——我这么想,想从那车的后窗望一下。 看得清清楚楚,车中是两位女同胞,烫得极讲究的头发,颊上胭脂,气色火黄。 而乌黑闪光的车身也丝毫没有风尘之状。 啊啊! 漂亮的太太、小姐! 您既然怕吃流弹,何不无事家中静坐啊! 这两位坐在钢板护顶的汽车里的女同胞,大概设想那所谓华界者要不是荒凉若墟墓,就一定是纷乱惊慌如失火之戏场罢? 可是我已经亲眼见了不是这样。 市面自然冷静些,但街上并没有那么多看飞机大战的闲人;你也许感到悲凉,但更多的味儿是镇静严肃! 有一位今天到上海的朋友说:“在霞飞路上,感不到战时的气氛;在南京路上,感到确是不平常了,但又不像战时应有的气氛;只有在所谓华界内,这才有了正常的战时景象。 这话,值得我们想一想。 沪东大火两日两夜,战士们出生入死,喋血市街;然而在苏州河以南的特一区特二区的中国同胞们大多数又是那样。 我们怎能禁得住不伤心,然而失望么,决不,这只使我们更认清了一点:民众的组织和教育工作实在不够,非赶快努力不可! 生聚长养,啼笑歌哭于特区的一般市民,在性格上大概也有点特了罢? 但愿漫天的炮火能够烧净了这特,从而锻炼出当此大时代中做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胆识气魄! 发布时间:2024-09-30 23:22:53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