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卷九 内容: 春秋录拾遗《诗》、《书》、《易》言圣人之道备矣,何以复作《春秋》? 盖《春秋》圣人之用也。 《诗》《书》、《易》如律,《春秋》如断案;《诗》、《书》、《易》如药方,《春秋》如治法。 始隐,周之衰也;终麟,感之始也。 世衰道不行,有述作之意旧矣,但因麟而发耳。 麟不出,《春秋》亦须作也。 元年,标始年耳,犹家人长子呼大郎。 先儒穿凿,不可用。 或言绝笔后,王者可革命,大非也。 孔子时,唯可尊周;孟子时,方可革命。 时变然也。 前一日不可,后一日不可。 范文甫问赵盾弑其君夷皋,又问许世子弑其君买,皆从《传》说。 《春秋》书战,以战之者为客,受战者为主,以此见圣人深意。 盖彼无义来战,则必上告于天子,次告于方伯,近赴于邻国,不如是而与之战者,是以圣人深责之也。 若不得已而与之战者则异文以示意,来战于干时是也。 《公羊》说《春秋》,书弟谓母弟,此大害义。 禽兽则知母而不知父,人必知本,岂论同母与不同母乎? 桓、宣与闻乎弑,然圣人如其意而书即位,与僖、文等,同辞则其恶自见,乃所以深责之也。 定公至六月方即位,又以见季氏制之也。 始隐,孙明复之说是也。 孙大概唯解《春秋》之法,不见圣人所寓微意。 若如是看,有何意味乎? 蒯聩得罪于父,不得复立。 辄亦不得背其父而不与其国,委于所可立,使不失先君之社稷,而身从父,则义矣。 《春秋》大抵重嫡妾之分,及用兵土功。 尝因说伐颛臾事,对上言《春秋》重兵,如来战于郎,潞公甚喜。 发布时间:2024-09-29 20:17:44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