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三三七回 张文彩计摆飞沙阵 蒋牌头倒反贸兰山 内容: 话说张文彩出来引阵,白天王刚要亲身前往,背后一声喊嚷:“待我来。 ”白天王一看,乃是前营行军都牌头赵泰。 此人很有些膂力,手使九耳八环刀,闯出本队,来至两军阵前,抡刀照定张文彩就剁。 张文彩闪身说:“你是何人? ”贼人说:“我乃行军都牌头赵泰是也。 ”张文彩说:“你敢跟我进阵? ”赵泰说:“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阵势? ”张文彩往回就走,赵泰后面跟随,只见马玉龙的兵队往两旁一闪,四面有一百人,分青黄赤白黑五色旗子,每一个铁车头前是龙脑袋。 赵泰不知道是什么阵,刚转身要走,就听一声炮响,由龙嘴里冒出烟来。 赵泰闻见,翻身栽倒,贼人心中明白,就是头昏眼花,脚下没力。 孔寿、赵勇、纪逢春、武杰过来将他绑上,把他带至一座帐篷。 贼人睁眼一看。 见马遇贵也在一旁捆着,就听上面那人说:“张文彩,你出去把白起戈等全皆拿来。 ”张文彩手提宝剑,又来到两军阵前,点名要白天王出来决一死战。 白天王想到老道和行军牌头被擒,就有点胆战心惊,只听背后一声喊嚷,乃是手下大将黑眉扎似彪,拿狼牙棒闯出贼队,扑奔张文彩而来。 他想这老道必有诡计,要先结果了老道,再作道理。 张文彩拨头往回就跑,黑眉扎似彪追上前去,就听一声炮响,只见旗分五色,却不见了张文彩。 贼人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奥妙,正在发愣,一声炮响,龙嘴里冒出五色烟来,顿时翻身栽倒,这里便有人将他绑上。 白天王见事不好,只得赶紧撤队,把免战牌高悬出去。 彭中堂撤了队,商议要救石铸、魏国安和钱家父子,打算写信给白天王,要求走马换将。 写好了信,派人用箭射到番营,白起戈如果愿意就好。 马玉龙派前营哨官李文英前去发信。 李文英接过信来,跟兵丁说:“要救这几个人,全在我这枝箭上。 ”书中交代:今天白天王大扫兴头,只因自己贪心妄想,打算要夺取嘉峪关,长驱大进,反到京都,打下江山社稷。 可是今天被官军营拿了三个人,自己便没了主意。 白天王吩咐把孟天王、万天王、邓天王请来,商议军情大事。 内中就是邓福伯性如烈火,脾气最急,说道:“白天王,你既打算跟官军营打仗,就该带队跟他去打。 我等各带大兵,日费斗金,在此又不打仗,所因何故? ”白天王说:“并非是我不打仗,自从马遇贵拿了官军营的几员战将,我以为有了他,就可以将官军营的兵将全皆拿住了,不想今天倒闹得一败涂地。 ”正在说话之际,外面有番官进来回禀:“现在官军营中,用箭射来一封书信。 ”白天王吩咐呈了上来,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钦差大臣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总理新疆军务彭,字寄白天王得知:如今你我两军开兵,已拿住尔手下将官黑眉扎似彪、老道马遇贵并赵泰三人。 先前我手下的属员魏国安、石铸、钱文华、钱玉四人,亦被尔拿去。 今致书信,特为在两军阵前,走马换将,汝若情愿,即将我方四人放出,我将汝方三人放回,你我重整甲兵,再决胜负。 如汝胜我,我情愿撤队回归宁夏府,专折奏明圣上,将嘉峪关外之地让你;倘尔败阵失机,全凭汝自己斟酌。 余不尽言,即赐回复。 白天王看罢,心中甚为喜悦,即派手下牌头朱珍,到锦都去将官军营的四将押来,以备对换。 这边彭中堂正静等白天王回信,有高志广、张文彩二人上来参见。 张文彩说:“大人,这个老道马遇贵放不得他。 纵虎归山,再拿就拿不住了。 今天要不是这五鬼飞沙阵,又焉能拿他。 ”二位老英雄正跟大人议论,外面营官进来禀报:“现在外面来了一位蒋得芳和一位叶得明,要见马大人。 ”马玉龙在旁边一听,知道是恩师来了,赶紧亲身出来迎接,撩衣跪倒,口称:“恩师从哪里来? ”飞天玉虎蒋得芳老英雄说:“玉龙起来,此地不是讲话之所,到里面去我有话说。 ”马玉龙同着两位老英雄,来到他自己的帐篷落座。 蒋得芳说:“我在锦都你师兄的帅府住了多日,你师兄蒋云龙现在白天王手下当大牌头,镇守锦都。 他手下带着两万多番兵,拿住官军营的石铸、魏国安、钱家父子四位,现在就关在锦都,由你师兄看守。 我叫他救了四位差官,率众投降,你可做个引见之人,回明钦差大人。 ”马玉龙一听,说:“很好,二位老师在此少待,我到里面去见大人。 ”马玉龙来到中军帐,把此事回禀大人。 大人听了说:“我正欲走马换将,今有这个机会甚好。 ”马玉龙赶紧请二位老英雄去面见中堂大人,蒋得芳又把上项事说了一遍。 大人说:“二位老英雄,可赶紧返回锦都,去叫蒋云龙来。 本阁必保举他做官。 ”二位老英雄这才告辞,回到锦都。 对大牌头一说,蒋云龙立刻由牢狱中把石铸等四人提了出来,打去镣锁,又告诉他们说:“我手下的兵都是本地人,我也叫他等归降。 ”立刻把手下的偏将、兵丁调齐,串众出了锦都,投奔官军营而来。 白天王派人去狱中提人,有人来报:“大牌头蒋云龙投降官军营了。 ”白天王大吃一惊,又听外面火炮惊天,马玉龙带兵讨战,只吓得目瞪口呆。 不知该当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4-07-28 23:35:22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