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第二回 何千户途中遇鬼 王六儿夫妇报恩 内容: 却说次日,可巧是西门庆的生日,又是夫妻、父子团圆之喜。 有何千、张二官、李知县、张团练闻风送礼。 吴二舅、乔大户、谢希大、常时节亦来贺喜,在前厅摆酒。 后堂是大户娘子、应二娘子、大妗子、二妗子。 薛姑子、王帖子、冯婆、刘婆也来看新闻。 人人夸奖,彼此称奇。 大家坐下,薛姑子道:“阿弥陀佛! 世上还是行善好。 想大娘吃斋把素,烧香拜佛,才修的死的活了,走的来了。 目今夫妻、父子完聚,小夫人还魂作了娘子。 佛经上说的好:祸恩恶积,福缘善庆。 正应在大官人这个庆宇上。 ”大家点头,说:“到底出家人讲的通。 ”酒过三巡,乔大户道:“目今阖家欢会,天下罕有,亲家不可散了心,必须打点精神,重新整理才好。 我看人也不够使,门面也得修修。 一切办理,复旧如初,才成事体,不然不合局面。 ”西门庆满斟一杯道:“亲家说的是极了。 谢老兄金石良言。 ”望吴二舅说:“能者多劳,明日先求老弟叫几个匠人修理门面。 再有相熟的人找上几个使用。 别的事慢慢的料理。 ”吴二舅道:“这有何难? 交给我。 ”又饮了一会,吃了饭,撤去残席。 天晚了。 先是何千户、张二官去了。 乔大户、吴二舅也告辞了。 谢希大、常时节溜之乎也。 大户娘子、应二娘子也回去了。 大妗子,二妗子归了月娘房中。 两个姑子亦住下了。 西门庆带了酒,手拉着春梅径往李瓶儿楼上来,睹物伤情,不免就景悲叹。 小玉忙搬床帐,设炉焚香,重开桌面,复斟仙醪。 他二人两世为人,千里相会,推杯换盏,并肩叠股,不觉铜壶滴漏;携手上床,不免巫山欢会,不必细说。 回到衙中,扶头不起。 胡话谵语不绝,把个夫人蓝氏吓的魂不附体。 忙请医官调治,看了脉道,说是客忤之症,邪祟缠身,难治的根。 只好服了药看。 连进二服,并无功效。 只听说:“武大的老婆又来了,我不要你,满身摸什么? ”蓝如玉也无了主意,拉着丫环秋桂只是哭。 日夜守着,汤水不下,还盼着有好的日子。 不料一日不似一日,大睁着眼整叫了三日三夜。 呜呼哀哉,气绝身亡。 蓝氏放声大哭,几次死去活来。 秋桂好容易劝住了。 衙中不免接三念经,阖家挂孝。 放了三七二十一天,发引埋葬,不必细说。 这里西门庆闻知,亦叹息不已,着玳安备了祭礼,拿了一份帖奠祭。 蓝氏再三致谢,赏了玳安二两银子。 玳安回家,学说千户夫人怎的会行事,今年才十九岁,正在年轻,无倚无靠,只有一个贴己的丫头,名叫秋桂,今年十七岁了。 又无所出,怎的哭得要死要活。 西门庆听了,忽然想起蓝氏美貌。 我的命是他要的,这也是个姻缘凑巧。 现今房下无人,何不叫文嫂作媒,说来做房娘子,岂不是好? 主意一定,唤玳安叫文嫂来,我有话说。 玳安去不多时,带了文嫂来与官人磕头。 西门庆说:“我有一事与你商议。 目今何千户死了,他的娘子我见过,要叫你说媒,不知她嫁人不嫁,你若能说成了,自有重谢。 ”文嫂道:“若说别人敢不从命? 这千户娘子是个读书讲礼的人,怕未必肯嫁人。 爹既要娶她,小媳妇先探探口气,才下的手呢”西门庆大喜,与月娘要了一两银子,又待了点心,说:“事不宜迟,千万上紧才好。 ”文嫂道:“小媳妇这就去。 ”说罢,提了花箱,一直往何千户衙门中来。 到了衙中,门上通报了。 文嫂随至上房。 与蓝如玉磕了头,说:“小媳妇不知官人没了,未来吊祭。 望娘子恕罪。 ”言罢,复又磕头。 蓝氏道:“人无隔山之照,无人说,你怎么得知道? 唤秋桂看茶,你坐下。 ”文嫂道了万福,说:“官人是什么病没的? ”蓝氏流下泪来,说:“并无病症,闻得西门大官人还了阳,一为贺喜,二为看看新闻。 饮了一日酒,回到途中,遇了一阵旋风,就不好了。 来到家见神见鬼,只说撞见武大的老婆,拉着他不撒手。 整叫了三日。 医药无效,他就死了。 ”说着,放声大哭。 文嫂道:“可惜官人年轻轻的,福还没享够呢,丢的娘子孤孤伶伶,又无所出,依靠何人? 小媳妇替娘子过不得。 ”说的蓝氏泪如雨下,叫苦道:“人家死去怎么就会活了,我们家的怎不活呢? ”文嫂闻听,正对鹅脖,忙劝道:“有句话不敢说。 ”蓝如玉道,“自家里头,但说何妨。 ”文嫂道,“似娘子正在青春,官人去了世,又无依靠,不如前进一步,强如自受孤单。 白日里还好受,到晚晌连被窝都是凉的。 ”蓝氏红了脸,半晌无言。 文嫂又说道:“我不是外人,寡是难守的。 妇人无了丈夫,如同鱼儿离了水,暂且还将就的,渴急了,邪火烧身,得了病,就难好了。 ”一席话说得蓝氏活动。 低着头弄裙带子,说:“你虽说的是,羞人答答的。 又无见我叔叔,怎好自作主张? ”文嫂道:“若小媳妇说的是,也不难。 蓝老爷现在宫中,即刻修书一封,差人将娘子无倚无靠,又无所出,难以守寡,情愿前进的缘由禀明。 一面寻一门当户对人家,重整花烛,岂不是好? ”蓝氏道:“话虽如此说,奴家那里寻去? ”文嫂道:“有,有。 现今西大官人回阳,他是清河县第一财主。 人品,娘子亲眼见过,有名的情人。 几位娘子都没了。 娘子若不弃嫌,小媳妇愿效犬马之劳。 ”列公:文嫂若提别人,又作一论;提到西门庆是有名人焉。 况神交意会过,怎不欢喜? 连说道:“嫂嫂,此人虽然很好,只不知我叔叔意下如何。 ”文嫂说:“天哟,自古先嫁由父母,后嫁由本身。 娘子既然愿意,全在小媳妇身上。 明日到大官人家讨了口气,回来与娘子道喜。 ”说的妇人心如火热,不由得堆下笑来。 叫丫环拿了一对银簪,两方手帕,说:“嫂嫂若肯上心,明日做双好鞋你穿。 ”文嫂道了万福,说:“还要讨娘子的赏呢! ”收了东西,提了花箱,告辞出门,回家去了。 话分两头,且说王六儿自从嫁了二捣鬼,倒甚和气。 住着何老的房子,还有几亩田地,堪可度日。 但狗改不了吃原。 韩二不在家,仍旧是坐家女儿偷皮匠,逢着就上。 一日,天降大雨,不能出门。 夫妻打了一壶酒,买了两个皮蛋,饮酒闲谈。 二捣鬼道:“我告诉你一件新闻。 昨日在街上遇见清河县贩布的客人,说咱们的西门老爹死了几年,重新活了。 你信不信? ”王六儿道:“哪有此事! ”韩二说:“千真万真。 ”妇人道:“死后还魂自古有的。 若果他真活了,他是咱们的大恩人,连你我都该喜欢。 你明日再细细的问问,我还有话说。 ”说着天交二鼓,二人安歇了。 次日清晨,韩二找了布客人,问了备细。 回家告诉老婆。 王六儿道:“既他眼见,是天从人愿。 咱们在此有什么好处? 不如把房子变卖了,作了本钱,你我投到那里,还是个扎根的地步。 ”韩二道:“你说的是。 变卖了银子,在这里贩些假珠绒线,运至山东,赚些利市,也是好的。 就到爹那里住了,也得垫补。 ”商议一定,次日找了牙行,将住房七间、田地五十亩,卖银一百八十两,还有零星衣物,打成包裹,雇了支搪板船,装好行李。 二人上船,往山东而来。 过了些码头镇店,看了些绿水青山。 一日,到了扬州地方上岸投宿。 忽见一人招呼。 韩二回头看了半日,想不起来。 那人道:“离了几载就不认得了? 我乃苗员外的主管,名叫苗青.”韩二也笑了,忙奉一揖道:“看着眼熟,想不到老兄在这里.”二人叙了寒温,方知来历。 苗青道:“舍下离此不远,若不弃嫌,舍下吃茶。 ”韩二甚喜,二人同行到一门户,让入房中叙坐献茶。 苗青道:“那阵风儿刮你到此? ”韩二说:“一言难尽。 自去年兄嫂往湖州去了,小弟因送侄女投到那里,不想哥子没了,擞的嫂子孤单无靠。 闻得西门爹死后还阳,因回山东,投到那里,到是本乡本土。 ”苗青道;“那有此事,也无死了还会活的。 ”韩二道:“千真万真,不然我们也不往那里去。 ”苗青道:“果然如此,这才是天缘奇遇,正有一事相求.”韩二道:“什么事? ”苗青说:“大官人有救命之恩,无以为报。 前年买了一名女子,名楚锦云。 上次令兄来,原托带了去,不想女子一病不起,是以养到如今。 也是三生有聿,官人若不还阳,那里去报恩今己十八岁了,几次要送去,奈无伴人。 今与令嫂同行,十分凑巧,我修书一封,以了心愿。 ”韩二道:“不难,也是好事。 回去告诉嫂子,明日同行便了。 ”苗青大喜,叫浑家治办酒饭,款待韩二至晚方散。 韩二回到店中,将一切事体告诉了王六儿一遍。 妇人道:“好是好,就只一件,人家如此报恩,咱们空着手,到难见老爹了。 不如将计就计:此处乃有名的水色,出的是小脚儿。 买上一个小丫头陪伴他,你我也好看。 ”韩二乐了,说:“到底是我的心肝。 你说的,我句句爱听。 ”王六儿笑说:“兔羔子贼杀的,越发好了。 ”于是叫店家找了媒人,十两银子买了个丫头,名叫紫燕,才十三岁,生的粉团儿一般,两只小脚儿,似旱地金莲。 次日,韩二雇了轿子来接楚锦云。 苗青早己预备了,将小娘子打扮的花枝招展,书一封,路费十两,付与韩二,上了轿,苗青一同送到店中,见了王六儿,再三托付。 又见买了侍女,十分欢喜。 坐了一回,辞别而去。 次日开了船,望楚锦云叙话。 见他满面春风,说话语甜,生的长挑身材,瓜子画皮,两道蛾眉,一双杏眼,刚以樱桃,牙排碎五。 上穿白绫衫儿,藕色比甲,沙绿裙子,桃红膝裤,露出三寸金莲。 十指尖尖,如春葸嫩笋。 末语先笑,眼内含情,韩二不由的神魂不定,心痒难挠,陡起不良之心,假装老诚。 过了几日,二捣鬼百般殷勤。 递茶送水,要勾搭她。 女子毫不在意。 韩二无处下手,急得干转。 一日来到山东交界,起了早,换了驮轿,宿了一个大店。 韩二夫妻在外间屋里睡,楚锦云与小丫头在里间屋里睡。 二捣鬼得便,半夜起来,滴窗月色,钻到屋内,见二人酣睡正浓。 天气热,未穿衣服,喜之不尽,溜上床去,暗行云雨。 把王六儿惊醒,忙进屋内一看,见韩二按着楚锦云不撒手,连骂道:“无脸的王八,人家—个处女,你那里做什么? ”又望女子说“你别害羞,已是便宜了他。 你就将就了罢。 你若不依,我就恼了。 ”楚锦云也无了法,推开韩二,忍痛不语。 韩二跪在就床上陪不是,不住的杀鸡儿。 楚锦云只是哭。 王六儿说:“生米做成熟饭,哭也无益。 从今我认你做干女儿,到爹那里咱们是门亲戚。 ”楚锦云说:“好是好,就只叫他老实些。 明日我跟着干娘睡,不许他进房。 ”说着天亮。 骡夫催着起程。 大家上了驮轿,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这日到了清河县,寻房住下。 二捣鬼到西门庆门首,正遇玳安出来,将苗青致意说了一遍。 玳安答应。 西门庆正与月娘商议娶蓝氏之事,玳安道:“湖州韩二替苗青下书。 ”官人接来,展开一看,但见上面写着:眷晚生苗青跪叩书奉西门大官人台前:自沾大大德活命之恩,无可为报。 刻铭肺腑,没世难忘。 今因彼扬州水色最好,百里挑一。 将上好女子一名,名楚锦江,年十八岁,九月初五日辰时生。 弹唱歌舞,粗知一二。 奉上贵府,以报大恩。 今因韩伙计回乡之便,小心带来,朝夕使用。 万望笑纳,为此谨寄。 西门庆看了大喜,即到书房见韩二。 行毕礼,诉说王六儿同女子来一节,喜出望外。 西门庆道;“既如此,你们亦无住处,明日是好日子,接楚锦云,连你们都搬进来就是了。 ”韩二磕了头,告辞回店。 西门庆将书给月娘看了,亦是喜欢。 春梅道:“既是他们明日来,也得商量把他们搁在哪里。 ”官人道:“前面西厢房闲着。 前日修理门面,叫匠人都粘补好了。 就在那里作厨房,给他们住罢。 ”正说着,文嫂来了。 这一来,毕竟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发布时间:2024-07-20 00:21:18 来源:番茄文学网 链接:https://www.kuansang.com/book/101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