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Y”查询

  • 袁藏云诗词全集

    《袁藏云诗词全集》独向条阳翠霭行,杖藜徐步怆吟情。长河漫有怀山迹,故国空传让畔名。远树半遮干木庙,断云犹锁魏侯城。可怜列土繁华地,只是寥寥作钓耕。 【注释】

  • 袁点诗词全集

    《袁点诗词全集》青盖美人回凤带,绣衣男子返云车。上天一笑浑无事,从此人间乐有余。 【注释】   

  • 袁甫诗词全集

    《袁甫诗词全集》瑚琏区区只小成,休言果艺与忠清。圣师忘食兼忘老,地久天长日月明。 【注释】   

  • 袁凤诗词全集

    《袁凤诗词全集》坐观天下本无事,何必昌阳作引年。 【注释】   

  • 袁豢龙诗词全集

    《袁豢龙诗词全集》不是沉渊效楚平,爱亲念重受身轻。一抔残土今如昨,千载英魂死亦生。辞诧外孙堪称德,书传列女永扬名。哀哀衔痛无时极,犹听江猨似哭声。 【注释】

  • 袁复一诗词全集

    《袁复一诗词全集》夜凉时到此亭中,舞袂掀髯几许同。竹叶旧曾浮大白,终囊新喜擘轻红。若为遽舍风千叠,未苦能留月一弓。只尺玉峰应好在,欲招鸾驭下空濛。 【注释】

  • 袁瑨诗词全集

    《袁瑨诗词全集》策杖白云岑,云深不知处。恍见云中君,白云乡里住。举手弄竹云,招我登云路。漫漫云路长,愿乘黄鹤驭。黄鹤不复回,白云自来去。 【注释】

  • 袁君儒诗词全集

    《袁君儒诗词全集》断鳌立极天不崩,谁着天柱东南方。浑沌无窍不斧凿,谁开九锁如回肠。栖真其人今在吾,天坛千载空苍茫。我来泉上一抚掌,龙洞激烈而腾骧。翠蛟亭前无六月,天为洗涤心清涼。雅欲削去仙

  • 袁宏德诗词全集

    《袁宏德诗词全集》鄱笑行藏不自由,邮亭杯酒又淹留。罢官却喜身还健,报最空惭政未优。截镫只今难击马,卖刀自昔已牵牛。蛮烟岭树斜阳路,两地离怀一样秋。 【注释】

  • 袁坰诗词全集

    《袁坰诗词全集》虽云误失风霜操,不替调羹为子贤。 【注释】   

  • 袁抗诗词全集

    《袁抗诗词全集》压江揖翠镇庚方,一带蓝光属豫章。 【注释】   

  • 喻良能诗词全集

    《喻良能诗词全集》晚驱羸马背重城,晓度层峦淡月明。醉与别愁相唤醒,秋兼诗思一齐清。舞风繁蓼堤边影,泣露寒蛩草际声。欲驻征鞍聊小憩,敢将王事徇私情。 【注释】

  • 乐章诗词全集

    《乐章诗词全集》风波暄白昼,云雨暗空山。楚客惊停棹,湘妃惨湿鬟。化成群木杪,砥柱众流间。肸蚃通精意,行人易往还。 【注释】  

  • 杨损诗词全集

    《杨损诗词全集》阳岩高敞纳晨曦,鹤驾云軿或可期。神物雕镌元入妙,人工开闢更增奇。须知水石清凉处,绝胜尘沙热恼时。红旆碧幢劳小驻,多惭下客滥追随。 【注释】

  • 元和举子诗词全集

    《元和举子诗词全集》元和天子丙申年,三十三人同得仙。袍似烂银文似锦,相将白日上青天。 【注释】   

  • 懿宗朝举诗词全集

    《懿宗朝举诗词全集》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时有残

  • 杨敬之诗词全集

    《杨敬之诗词全集》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注释】   

  • 杨虞卿诗词全集

    《杨虞卿诗词全集》河势昆仑远,山形菡萏秋。 【注释】   

  • 杨汝士诗词全集

    《杨汝士诗词全集》古柏森然地,修严蜀相祠。一过荣异代,三顾盛当时。功德流何远,馨香荐未衰。敬名探国志,饰像慰甿思。昔谒从征盖,今闻拥信旗。固宜光宠下,有泪刻前碑。

  • 严休复诗词全集

    《严休复诗词全集》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不如满树琼瑶蕊,笑对藏花洞里人。羽车潜下玉龟山,尘世何由睹蕣颜。唯有多情枝上雪,好风吹缀绿云鬟。 【注释】

  • 杨元亨诗词全集

    《杨元亨诗词全集》一棹横江,问讯盟鸥,太守谓谁。道皇华使者,光风洒落。元宵三五,乐与民俱。宝榼金鞯,玉梅钗燕,斗鸭阑干花影嬉。人迎笑,似玉京春浅,长是灯时。风流不减人知。算岳牧词人谁似之。把南楼

  • 云杜故事

    《云杜故事》笔记。清易本烺撰。一卷。本烺字眉生,京山人(今属湖北)。道光举人。是书成于光绪间。约六千字。多采诸邑志和文人笔记,文字虽短,内容甚丰,于历史事件、文人诗词、乡贤遗闻、名人轶事、出土器物等无不俱载。 兼有考证,如《京山孝》博采群书,论证翔实可靠。亦偶及灵怪,多为荒诞不经之事,尤喜谈科举宿缘。有光绪三馀堂《湖北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等行世。

    易本烺 · 著
  • 余冬序录

    《余冬序录》明何孟春撰。六卷。成书于嘉靖七年(1528)。孟春,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本书记述内容广泛,涉及明朝以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生活及民族、宗教诸方面。对科举、学校问题亦有收录。诸如卷五记教学由来,书院之制,科贡入仕之途,中第授官,状元曾棨受知,朝廷设官以为民;卷六记科考中第入仕后之艰难,以及翰林官言行轶闻。有嘉靖刻本、万历刻本等,今有《中华野史》标点本。

    何孟春 · 著
  • 乙酉笔记

    《乙酉笔记》浦东胡云翘氏旧藏《曾羽王日记》一册,记明清易代之际浦南一隅之纷扰变革,详于乙酉年之“奴变”及松江城守与孔师起义等事。羽王青村人,明末诸生。原书颜曰日记,而其叙述並非逐日记录,亦不按年排比,后先颠倒,凌乱无次,不类日记体裁。嗣检光绪《奉贤县志》,羽王之著作仅止《乙酉笔记》一种,《松江府续志》亦作同样著录, 则此书固为《乙酉笔记》而非日记。又府县志均称笔记共四卷,而钞本篇幅不多,且不分卷,恐尚非全帙。此书向无刻本,抗日战争前尝部分披载于《小说丛报》,条目颇有增损,字句亦有改动,与原本有别。兹将最早之旧抄本标点排印,俾存地方史料原来之面目。

    佚名 · 著
  • 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

    《元统元年进士题名录》编者佚名。一卷。记载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癸酉科进士题名。分右榜(蒙古人、色目人)、左榜(汉人、南人)两部分,各五十人,均分别书其籍贯、氏族、别字、出生年月日及三代姓名。其中题名者如余阙、月鲁不花、明安达尔、丑闾、塔不歹、宇文公谅、李齐、聂炳、成遵、张桢等,皆可见于《元史》。书后附策问题二道,对策十余篇。在元登科记录传世极少的情况下,此书成为研究元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清钱大昕《元史氏族志》亦取材于此书。有元统元年刻本、《宋元科举三录》本。

    佚名 · 著
  • 养吉斋丛录

    《养吉斋丛录》清吴振棫编纂。吴振棫,字宜甫,号仲云。浙江钱塘 (今杭州市) 人。嘉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云南总督。其所书共36卷,中有丛录26卷、余录10卷,记述同治以前清代宫廷和行政机构的典章制度。是书不分纲目,以事为类,按次序对八旗源流、内阁、六曹、行省、武备、科举以至宫闱、苑囿、巡狩等事例一一列举,记录下许多有价值的史料。如清初圈占民地的地亩数据、大臣的满汉缺分、理藩院公文书处理和雍正年间任官不尽按制度的记载,有的为 《清史稿》或《清会典》 等未加详载,有的则记有异同,因此是书是深入考查清代典章制度的重要书籍。是书卷11记述仁祖(嘉庆) 六旬寿典的规模、经过,卷12记列圣庙号、列圣尊谥、列后尊谥和妃嫔、王公、贝勒的谥号,卷13、卷14记在养心殿举行的开笔之典、立春日在延庆殿举行的帝王的九叩迎春仪、二月朔日在坤宁宫举行的立竿祀神仪和四月八日浴佛、中秋祭月、重华宫茶宴、冰嬉等宫中礼俗和游戏,卷15记宫中各种宴请,卷16记帝王巡幸,卷17记各宫各殿的位置、用途,卷18记西苑宫殿等,这些都是清代宫廷和建筑的直接资料,与是书所载的清宫春联、进贡物品单、状元谢表格式等均可作为研究清宫室生活和礼仪规制的

    吴振棫 · 著
  • 元文类

    《元文类》原名《国朝文类》。诗文总集。元苏天爵编选。七十卷。目录三卷。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所选诗文从元初(1279)至延祐(1314—1320),仅三四十年间,内涵至元诗文极盛之时,分四十三类,去取精严,具有体要,文苑英华,采撷略备于一帙。《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云:“所录诸作,自元初迄延祐,正元文极盛之日,而天爵妙解文章,工于鉴别,其去取又极精审,故与姚铉《唐文粹》、吕祖谦《宋文鉴》鼎立而三,莫能更续。

    苏天爵 · 著
  • 阴符经三皇玉诀

    《阴符经三皇玉诀》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三皇玉诀》文中解 “阴符”二字,不外唐李筌之言。其释“上有神仙抱一之道”,是“太一舍真之炁”、“虚无炼神之道”。称“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为养炁、保神、炼真精成金丹之道。谓“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乃“真炁战胜阴气”,使精炁化为纯阳而不泄于外。总其要旨,在于阐释炼养精炁、修成金丹以求长生之道。后世有学者批评其书“辞旨鄙浅”,其《序》“文尤谬陋”,又据金代明昌年间(1191)范怿曾引此书(见刘处玄《黄帝阴符经注序》),疑其为北宋人伪作。现存明《道藏》本、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佚名 · 著
  • 岳阳风土记

    《岳阳风土记》宋范致明撰,一卷。今流传有《古今逸史》本,明嘉靖刻本,《永乐大典》辑本。范致明字晦叔,建安人,元符中登进士第。此书系范以宣德郎谪监岳州商税时所作。全书不分目,随事记载。虽仅一卷,但内容详实,对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的考证,皆确有引据,不同于其他地志的附会。如《太平寰宇记》谓长江流入洞庭,比书则谓洞庭汇入长江,长江不入洞庭,惟荆江夏秋暴涨乃逆泛而入,三五日即还,名曰“翻流水”;又如《水经注》谓澧水会合沅水,然后入洞庭湖,此书则谓澧、沅虽然相通,却各自入湖,澧水入湖处名澧口,沅水入湖处名鼎江口等,均是。书中所记其他轶闻逸事,亦颇资采择,叙述尤为雅洁,《四库全书总目》称此书“在宋人风土书中,可谓佳本矣。”

    范致明 · 著
  • 幼学分年课程

    《幼学分年课程》《礼·内则》:“六年教数与方名,”七年教有别,八年教让,九年教数日,十年学书计、幼仪,肄简谅。十有三年学乐诵诗,成童学射御。古圣人幼学法程,其次第秩然,本末兼具如此。

    陈惟彦 · 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