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文学网
阅读主题

按首字母为“H”查询

  • 扈蒙诗词全集

    《扈蒙诗词全集》王谢高门江鲍才,东游何用更裴回。弦歌好就吴乡拜,簪组初从魏阙来。清酒一尊携潋滟,旧诗千首贮琼瑰。健颿轻櫂须行乐,莫效当时庾信哀。 【注释】

  • 胡璞诗词全集

    《胡璞诗词全集》抗议金銮反见雠,一杯蝉蜕此江头。当时醉弄波间月,今作寒光万里流。 【注释】   

  • 胡彦国诗词全集

    《胡彦国诗词全集》历阳宾主昔多贤,三老风流二十年,獬豸冠中曾补衮,凤凰池上迭擎天。 【注释】   

  • 华春娘诗词全集

    《华春娘诗词全集》燕子楼中燕子飞,芹泥一点误沾衣。主人频起嗔嫌意,垂下珠帘不放归。 【注释】   

  • 胡溥诗词全集

    《胡溥诗词全集》杨柳汀洲绿四围,沙中禽鸟杂相依。烟留群鹭和鸥卧,霞带孤鸿与鹜飞。 【注释】   

  • 胡一桂诗词全集

    《胡一桂诗词全集》绣日添汉宫,书云纪晋观。山家独奚为,刚肠占易彖。幽人意欣然,起坐视晴汉。大化回初阳,漫漫今已旦。川泳有游鱼,云飞见翔雁。滞留本何心,永怀发孤叹。诚哉利攸往,观辞思过半。

  • 化禅师诗词全集

    《化禅师诗词全集》翠竹黄花非外境,白云明月露全真。头头尽是吾家物,信手拈来不是尘。 【注释】   

  • 胡咏诗词全集

    《胡咏诗词全集》阁下大书三姓字,海南惟见两翁还。 【注释】   

  • 化州郡守诗词全集

    《化州郡守诗词全集》罗川带郭古南州,陵水环城小庾楼。云淡青林无过雁,雨涵丹荔集鸣鸠。叨荣铜竹三经夏,劝课农桑屡有秋。好趁湍流下吴会,章台无柳击归舟。 【注释】

  • 胡器之诗词全集

    《胡器之诗词全集》龙津剑窟古南州,阁势横空占上游。山色镇留春色在,水光长带宝光浮。 【注释】   

  • 胡用庄诗词全集

    《胡用庄诗词全集》谢家池馆遇芳菲,破绿抽心一片绯。恰似九衢三二月,绿罗丛里著朱衣。 【注释】   

  • 胡琴窗诗词全集

    《胡琴窗诗词全集》黑潦妨行役,呼船渡碧湾。春烟数家远,绿树一莺闲。古有难行路,今无僻处山。空馀芳草句,流落在人间。 【注释】  

  • 淮安守诗词全集

    《淮安守诗词全集》一从楚客死,淮山无颜色。 【注释】   

  • 胡有开诗词全集

    《胡有开诗词全集》一百八景蟠绕,三十六峰囘环。 【注释】   

  • 胡清诗词全集

    《胡清诗词全集》载傍央隈未足看,为言所斧莫无端。它时直入抡材手,不独青青保岁寒。 【注释】   

  • 浣花女诗词全集

    《浣花女诗词全集》芙蓉花发满江红,尽道芙蓉胜妾容。昨日妾从堤上过,如何人不看芙蓉。 【注释】   

  • 胡元功诗词全集

    《胡元功诗词全集》佳辰胜集不相违,慨念同年会遇稀。独有二天均覆荫,归来三径幸栖依。诗篇酒盏论时事,山色湖光映夕晖。自愧衰迟与荣观,拟将委翅附高飞。 【注释】

  • 胡融诗词全集

    《胡融诗词全集》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日暮洞

  • 胡元质诗词全集

    《胡元质诗词全集》子胥今日委东流,吴国明朝亦古丘。大笑夫差诸将相,更无人解守苏州。 【注释】   

  • 皇甫□诗词全集

    《皇甫□诗词全集》棹穿波底月。 【注释】   

  • 皇甫介诗词全集

    《皇甫介诗词全集》大涤云深日月迟,羽人曾作帝王师。鼎中绛雪成千日,岩下幽花占四时。玉仗已乘鸾鹤去,青山难使鬼神移。人间万事惟间好,山顶诛茅待几时。 【注释】

  • 虎丘山僧诗词全集

    《虎丘山僧诗词全集》昨夜虎丘山上望,一轮明月照苏州。 【注释】   

  • 胡瑗诗词全集

    《胡瑗诗词全集》李白好溪山,浩荡旌川游。题诗汪氏壁,声动桃花洲。英辞逸无继,尔来三百秋。汪公亦蕃衍,宗支冠南州。其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竹声满道院,山光入书楼。仙气既飘飘,儒风亦悠悠。子孙多

  •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简称《华严孔目章》、《孔目章》。佛教著述。唐智俨集。四卷。解释“六十华严”中的名数、概念、命题以及经品大意等,具有普及《华严经》知识的特点。列有一百四十四个题目,分别诠释。释文多以“初教”、“终教”和“一乘教”三类分项叙述。有时也采用小、始、终、顿、一乘;小、初、终、顿、一乘;小、初、熟、顿、圆;小乘教、初教、终教、一乘教等不同分类。注释书有宋师会的《孔目章明宗记》一卷。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智俨 · 著
  •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

    《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简称《明法品内立三宝章》。佛教著述。唐法藏述。二卷。是《华严经》之《明法品》的论释书,但所释概念和命题并非全部取自《明法品》。全书分七章:(1)“三宝章”,分八门论述佛法僧三宝;(2)“流转章”,分十门论述生灭流转;(3)“法界缘起章”,分四门解释法界缘起;(4)“圆音章”,分四门讲佛说法的神异;(5)“法身章”,分四门解释法身概念;(6)“十世章”,分两门论述十世;(7)“玄义章”,回答有关“缘起无碍”等十个问题。七章题目之后注“七科已上并未入疏”。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法藏 · 著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简称《关脉义记》。佛教著述。唐法藏撰。一卷。是唐译《华严经》的论释书。分四部分(称“四势”):一、展转无尽势;二、卷摄相无势;三、展卷无碍势;四、问答取文势。前两部分从展一为多、类结成本、摄广就略、以义圆收及摄末归本等角度疏释经旨大意。第三部分着重论述展、卷二义的意义。第四部分则分别问答会通、结劝修学两项。本书历代经录未予著录,历代大藏经亦未收。但《华严宗经记章疏目录》、《东域传灯目录》、《诸宗章疏录》中有著录,日本《卐字续藏》和敦煌遗书亦有收藏。日本《大正藏》将敦煌本及《卐字续藏》本一并收入第四十五卷。两本相比,《卐字续藏》本首缺一百九十字左右,行文亦互有出入。敦煌本卷末还录有命禅师撰《定后吟》一篇。

    法藏 · 著
  • 何记室集

    《何记室集》诗文集。南朝梁人何逊撰。一卷。逊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历建安王水曹行参军兼记室,迁安成王参军兼尚书水部郎。青年时即以文学著名,举州秀才。今存诗百余首,多酬赠纪行之作,注重炼字,尤善抒情,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宛转清新,颇有谢朓风致,杜甫亦受其影响。重要诗作有《临行与故游夜别》、《赠诸游归》、《相送》等。皆“状景必幽,吐情能尽”(《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小诗音韵和谐,已初具唐诗规模。杜甫《解闷》中称“颇学阴(铿)何(逊)苦用心,”亦曾化用其佳句。王僧孺曾集其诗文为八卷,皆散佚。今集为明张溥辑刊,收赋、、书等散文五篇,乐府、诗百余首。有《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何逊 · 著
  • 后梁春秋

    《后梁春秋》二卷。明姚士粦撰。姚士粦字叔庠,海盐(今属浙江)人,学问奥博、搜罗秦汉以来遗文,撰《秘册江函跋尾》各为考据,具有原委。另有《陆氏易解》、《后梁春秋》、《西魏春秋》等。《后梁春秋》即是记录五代时后梁的历史,它以后梁续南朝梁为正统,用编年之法,采取史传、旁摭文,因时表事、因事附人,排比具详,但其观点也有偏颇之处。此书有浙江汪启淑家藏本、《问影楼丛刻初编》本。

    姚士粦 · 著
  • 红线传

    《红线传》传奇。唐杨巨源撰。一卷。巨源有《昆仑奴传》已著录。是篇红线女本为男子,因行医错用药而误杀三命,“阴力见诛,陷为女子。”侍潞州节度使薛嵩十九年,当薛嵩与邻镇节度田承嗣有隙,红线女为主子效力,星夜奔走两镇,使两镇化干戈为玉帛,以报主恩。主恩既报,红线女亦别辞而去。反映安史乱后,藩镇雄据一方,互为并吞之争。男变女身颇为诡异,充满因果报应思想。早有唐袁郊辑入《甘泽谣》小说集。有《虞初志》、《绿窗女史》、《五朝小说》、《五朝小说大观》、《唐人说荟》、《龙威秘书》、《艺苑捃华》等丛书本,而《无一是斋丛钞》题唐段成式撰。

    杨巨源 · 著
  • 花笺记

    《花笺记》清木鱼歌作品。一说作于明末。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福文堂刊本,全名《第八才子花笺》,今较通行者为民初刊本《静净斋第八才子花笺记》,五卷六十三则。述吴江官宦子弟梁亦沧游学苏州,在舅父家遇舅母甥女杨瑶仙,别后思念不已,邀表兄姚生去杨府拜见官居都督的杨父,在花园见瑶仙题于花笺之诗作,遂和诗一首。瑶仙见诗,经婢女云香斡旋,与亦沧相会,私订终身。不料梁父致仕返故里,与刘尚书同舟,刘将其女玉卿许配亦沧,梁父并召亦沧返里。瑶仙闻亦沧订婚,恨其负义,适杨父奉旨出征,全家迁居京城。大比之年,亦沧与姚生入京应试得中,闻杨都督在边关失利被围,即上表自请带兵出征。将至边关,中敌军埋伏,退守山坡。京中误传亦沧战死,刘尚书将玉卿另许蓝公子。玉卿愤而投江,为龙提学救去,收为义女。时姚生解粮至边关,知亦沧未死,即与主帅定计,由杨都督与亦沧两路合击,大获全胜。亦沧凯旋,向帝奏明与瑶仙婚姻事,遂奉旨完婚。其时龙提学升官入京,朝见时奏玉卿事,皇帝命玉卿亦归亦沧。作品于十九世纪传入欧洲,曾先后译成英文、德文。

    佚名 · 著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