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论》乐学论著。元燕南芝庵撰。不分卷,共三十一节,每节不标题目。内容除简略地列举古代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和古典戏曲的主要体制外,大部分是关于宋元两代戏曲声乐理论和歌唱方法。其音乐美学思想,注重歌唱中的抑扬顿挫的格调、停声待拍的节奏,并提出“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美学命题。认为“歌之格调:抑扬顿挫,顶叠垛换,萦纡牵结,敦拖呜咽,推题丸转,捶欠遏透。”指出歌唱时,高低转折,要圆转自如。要使其声扬,必先使其抑;要使其声抑,必先扬其声;一腔顶着一腔唱,下句起音,要顶着上句尾声唱;行腔时,要讲究有板有眼,不失尺寸;发声落音,应极为厚实,要求在拖长的唱音上加上美的装饰音;要以情感贯注入声调的表达;歌唱时要有圆润如明珠般的格调,使人在听觉的美感中产生视觉美感。又要求歌唱时要注重蓄气吐气,使唱音刚柔如意,长短合度。其歌唱美学思想,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有元杨朝英选编的《乐府新编阳春白雪》附录本,元陶宗仪著《南村缀耕录》收录本,明臧懋循编《元曲选》附录本。近人任讷辑《新曲苑》本,《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本,《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收录。
《崔惠童诗词全集》一月主人笑几回,相逢相识且衔杯。眼看春色如流水,今日残花昨日开。 【注释】
《崔宗之诗词全集》凉风八九月,白露满空庭。耿耿意不畅,捎捎风叶声。思见雄俊士,共话今古情。李侯忽来仪,把袂苦不早。清论既抵掌,玄谈又绝倒。分明楚汉事,历历王霸道。担囊无俗物,访古千里馀。袖有匕
《崔敏童诗词全集》一年始有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能向花前几回醉,十千沽酒莫辞贫。 【注释】
《崔成甫诗词全集》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 【注释】
《陈宪章诗词全集》照眼春光烂不收,江亭一雨欲成秋。道人不是闲莺蝶,肯为阴晴一日愁。 【注释】
《长须国驸诗词全集》花无叶不妍,女无须亦丑。丈人试遣惣无,未必不如惣有。 【注释】
《陈嶰诗词全集》烂熳红霞光照衣,苔封白石路微微。华阳洞里人何在,落尽松花不见归。 【注释】
《陈政诗词全集》昆山积良宝,大厦构众材。马卿委官去,邹子背淮来。风流信多美,朝夕豫平台。逸翮独不群,清才复遒上。六辅昔推名,二江今振响。英华虽外发,磨琢终内朗。四海奋羽仪,清风久播驰。沈郁林
《曹修古诗词全集》荷叶罩芙蓉,圆青映嫩红。佳人南陌上,翠盖立春风。 【注释】
《陈普诗词全集》后人百事不如古,创立造为难悉数。一百苟且万千年,一夫阿狥弥九土。神仙不死岂有之。起自秦皇并汉武。蜀陵冀角民鼓乱,楼殿至今连海宇。从明未载心神飞,无根金人忽如睹。膏肓遂成
《谌祜诗词全集》旧者今不见,今者旧不知。万古明月在,千山黄云飞。 【注释】
《陈德武诗词全集》陈德武(生平不详),三山(今福建福州)人。有《白雪遗音》一卷。其《望海潮》词云:“之官路远,篙师又促旧航。”又同调云:“三分春色,十分官事。”盖尝出仕,道经钱塘、桂林、睢宁、浔阳等地。余皆不详。
《蔡伸诗词全集》蔡伸(1088—1156)字伸道,号友古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蔡襄孙。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年间,出知潍州北海县、通判徐州。赵构以康王开大元帅幕府,伸间道谒军门,留置幕府。南渡后,通判真州,除知滁州。秦桧当国,以赵鼎党被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绍兴九年(1139),起知徐州,改知德安府。后为浙东安抚司参谋官,提举崇道观。绍兴二十六年卒,年六十九。《宋史翼》有传。伸少有文名,擅书法,得祖襄笔意。工词,与向子諲同官彭城漕属,屡有酬赠。有《友古居士词》一卷。存词175首。
《陈克诗词全集》陈克(1081—1137),北宋末至南宋初词人。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陈人杰诗词全集》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陈郁诗词全集》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
《晁冲之诗词全集》晁冲之(生卒年不详),宋代江西派诗人,字叔用,早年字用道。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晁冲之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绍圣(1094~1097)初,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晁元礼诗词全集》晁元礼(1046-1113),北宋词人,一名端礼,字次膺。其先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家彭门(今江苏徐州)。熙宁六年(1073年)进士。两为县令,忤上官,坐废。政和三年(1113年)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他擅长写词,一类为宫廷应制之作,一类为抒情写意或咏物之作,一类为代言体。
《陈琳诗词全集》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崔护诗词全集》崔护(772—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所谓一诗定诗名,崔护也以这一首诗,而成就了他的名垂青史。
《陈子昂诗词全集》陈子昂(公元659~公元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
《陈衍诗词全集》陈衍(1856~1937),近代文学家。字叔伊,号石遗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入台湾巡抚刘铭传幕。二十四年,在京城,为《戊戌变法榷议》十条,提倡维新。政变后,湖广总督张之洞邀往武昌,任官报局总编纂,与沈曾植相识。二十八年,应经济特科试,未中。后为学部主事、京师大学堂教习。清亡后,在南北各大学讲授,编修《福建通志》,最后寓居苏州,与章炳麟、金天翮共倡办国学会,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教授。
《崔木诗词全集》春来秋往何时了。心事知多少。深深庭院悄无人。独自行来独坐、若为情。双旌声势虽云贵。终是谁存济。今宵已幸得人言。拟待劳烦神女、下巫山。
《陈义诗词全集》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注释】
《崔公佐客诗词全集》破额幞头衫也穿,使君犹许对华筵。今朝幸倚文章守,遮莫青蛾笑揭天。 【注释】
《楚娘诗词全集》去年梅雪天,千里人归远。今岁雪梅天,千里人追怨。铁石作心肠,铁石刚犹软。江海比君恩,江海深犹浅。 【注释】
《常达诗词全集》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晚望虚庭物,心心见祖情。烟开分岳色,雨雾减泉声。远树猿长啸,层岩日乍明。更堪论
《崔氏诗词全集》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身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 【注释】
《程霁岩诗词全集》一叶鸣秋,五蓂纪瑞,申月还庆生申。巍巍郎宿,辉映寿星明。一段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称。长生箓,只在公丹府,何待祝修龄。粉垣,才过了,便持荷橐,光近枫宸。况金瓯将启,庆满槐庭。朝旆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