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词谱》《钦定词谱(繁体竖排版)》为清康熙朝王奕清、陈廷敬等根据康熙帝的旨意编撰的词谱,因该书为康熙所钦定,故名《钦定词谱》。
《神峰通考》《神峰通考》是,古代汉族传统命理学著作。四柱八字命理古籍之一,被称为但凡研究八字算命者必看的命理古籍资料,在命理学术界中其地位非常之高。
《控鹤监秘记》唐人张垍所纂,按张垍,唐初名臣张说之子。其载武后宫廷淫亵事颇为独特,“绝不类世所传武后外传”。控鹤监,武则天放置男宠的一个机构,圣历元年(698)置,以张易之、张昌宗为供奉。次年,以张易之为监,并置丞、主簿等官。久视元年(700),改为奉宸府,以张易之为奉宸令。秘记,隐私、秘闻。
《里乘》《里乘》是笔记小说,收文言笔记小说190篇。是一部以劝惩为意旨,兼有《聊斋》和《阅微》优点的笔记小说佳作。书中官场科
《金丹大旨图》古仙丹法,载之丹经,无下千帙。读之则愈烦愈难,悟之则惟简惟易。大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则二者其尽之矣。一阴一阳,配合以两者,天之道也;日月运行,昼夜交光者,天之行也。《契》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易谓离坎是也。圣人知其如此,故尝准之以作丹法。是故以乾坤为鼎器,以乌免为药材。而其中消息盈虚之数,则又准之以为火候阴符。
《陶渊明集》〔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十江十。有酒有酒,闲饮东...
《五胡录》五胡是指匈奴、羯、氐、羌、鲜卑五个少数民族,后来被用做公元300-440年这段时期的代称。现在这些民族已经都不存在了,据说只有匈奴还有点人跑到了欧洲建立了匈牙利。今天,我们只能在历史的陈迹里,去寻找他们昔日带...
《全宋文》◎武帝帝姓刘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十奴十,彭城县绥舆里人。汉楚元王十十交十十之後。隆安中为刘牢之参军,累迁建武将军,下邳太守。元兴初为桓修抚参军,加彭城内史,以平桓玄功进使持节,都督扬、徐、兖、豫、青、...
《测字秘牒》《测字秘牒》是一部专门描述古代测字术的参以阴阳、五行、六神、八卦等古代学说阐述测字方术的专书,非常具有代表性。
《东观汉记校注》《东观汉记校注》是东汉几代史学家相继撰修而成的记载东汉历史的重要史书,记事起于光武帝,终于灵帝。该书早期流传阶段,为世所重,人们把《史记》、《汉书》、《东观》合称为“三史”。比它晚出的东汉诸史都取材于《东观》。
《古画品录》古画品录-谢赫《古画品录》,中国画论著作,由谢赫所著,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篇系统的绘画品评专著。
《诸法集要经》诸法集要经 十卷(宋释)日称等译,(大正藏0728部) ,《诸法集要经》中讲了三恶趣的很多经历,经中云:“由先造恶业,堕饿鬼趣中,为狱火烧炙,长受饥渴苦。”(“狱火”是地狱之火,地狱之火烧炙它,长期感受饥渴的痛苦。)从这部经典中看,饿鬼不但感受饿鬼界本有的痛苦,同时还要感受地狱的痛苦。
《浣纱记》传奇剧本。原名《吴越春秋》。明梁辰鱼作。写赵国上大夫范螽与诸暨苎萝西村施夷光在溪水边定情。吴灭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雪仇。范蠡献计将西施(施夷光)进吴王夫差。西施以国家为重,毅然牺牲青春入吴。夫差果然沉溺酒色,荒废政事,后被越军围困而自刎。灭吴功成,范蠡即携西施泛湖归隐。剧本着力表现西施的爱国感情和范蠡的谋士风度。其写作与魏良辅整理加工昆腔约在同一时期,音律谨严,曲文华美,一向被认为是昆腔登上戏曲音乐宝座的奠基石,对昆腔的发展和传播起过较大作用。
《春秋胡氏传辨疑》《春秋》学著作。明陆粲撰。二卷。陆粲,字子余,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工科给事中。陆粲除此书外,另有《左传附注》十卷,《春秋左传镌》二卷。此书旨在驳正胡安国《春秋传》之失。其自序谓胡氏说经或失于过,辞不厌繁,而《春秋》之意愈晦,故著此书以论辨之。书前自序:“胡氏说经,或失于过求,词不厌烦而圣人之意愈晦。故此以辨论之。”大旨主信经而不信所谓例,体例先列胡安国《春秋传》于前,后用己说纠驳。
《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学著作。唐陆淳撰。十卷。此书与其《春秋集传纂例》可视为“姊妹篇”。《纂例》一书,纂集啖助、赵匡批评三传之言,总举大意而已。此书乃缕列三传之文,于每句之后,系以啖、赵之言,逐句驳诘之。所述赵说为多,啖说次之,间亦有淳之按断。柳宗元作其《墓志铭》、《唐书·艺文志》、吴莱所作的序,都称此书七卷、或七篇。今本十卷,不知何人所分。书中述啖助、赵匡攻驳三传之言,举其传文之失,一句一字诘辨,故曰《辨疑》。前有《凡例》一篇,十七条,论删节经文、传文的准则。
《治禅病秘要法》凡二卷。刘宋沮渠京声译。又作治禅病秘要经、禅要秘密治病经、治禅病秘要法经、治禅病秘要。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详述修禅者于阿兰若处修禅时对治身心病魔之方法。共列举十二种:(一)对治于阿兰若乱心病之七十二种法,(二)对治噎之法,(三)对治行者贪淫患之法,(四)对治利养疮之法,(五)对治犯戒之法,(六)对治喜乐音乐之法,(七)对治喜好歌呗偈赞之法,(八)对治因‘水大’猛盛而患下之法,(九)对治因‘火大’而头痛、眼痛、耳聋之法,(十)对治入地三昧见不祥事而惊怖失心之法,(十一)对治‘风大’之法,(十二)对治初学坐禅者若为鬼魅所著而致种种不安、不能得定之法。依本经之后序所载,本经系译者于于阗国衢摩帝大寺,从天竺沙门佛陀斯那之面授,而在孝建二年(455)译成者。经中处处可见大乘思想,尤以上述之(五)、(十)至(十二)等为最;复因佛陀斯那素有‘大乘沙门’之美称,故当时之人亦自然将本经视为大乘经典。又本书有关身心疗法之说,予后世提供研究印度、西域地方古代医学思想之珍贵资料。
《正法念处经》梵名Saddharma -smr!ty-upastha^na-su^tra 。凡七十卷。北魏般若流支译。音译萨怛啰麻悉麻啰地乌婆萨怛拏拏麻苏怛啰。又作正法念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起于外道以身口意三业诸问题质问新出家之比丘,世尊乃对此广说‘正法念处法门’,阐明三界六道之因果关系。亦即依十善业道品、生死品、地狱品、饿鬼品、畜生品、观天品、身念处品等次第,观六道生死之因果而详说厌离之道。该经思想系以比丘修道为主,虽属小乘范畴,然构思雄奇,笔致奔放,时时显露大乘思想之端倪。尤其对六道轮回之因果关系,有极正确与周密之描述。
《证契大乘经》唐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同性经》同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作者:唐玄宗李隆基。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参校本:敦煌卷子P.3592、P.2823、S.4365 号。唐玄宗与左常侍崔沔、道士王虚正、赵仙甫及诸学士详疏《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论述“妙本”,阐发道教哲学。
《春秋三传辨疑》《春秋》学著作。元程端学撰。二十卷。程端学,字时叔,至治进士,官至太常博士。通《春秋》。此书外,另有《春秋本义》、《春秋或问》。是书以攻驳“三传”为主。凡端学以为可疑者,皆摘录经文传文而疏辨于下。大抵先存一必欲废传之心,而百计以求其瑕颣。求之不得,则以“不可信”一语否定。盖不信“三传”之说,创始于啖助、赵匡。其后析为三派:孙复《尊王发微》以下,弃传而不驳传者;刘敞《春秋权衡》以下,驳三传之义例者;叶梦得《春秋谳》以下,驳三传之典故者。至于端学,乃兼三派而用之,并以《左传》为伪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斥其为“妄构虚辟,深诬先哲”。然此书于研求书法,纠正是非,亦千虑不无一得,固不可概屏其说。有《四库全书》本。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题“傅洞真注”。洞真自序提到唐之杜天师,显然指的是唐末五代杜光庭。以此推测,洞真盖五代末或北宋之人。本注发挥经义,引有古经。
《太上太清天童护命妙经注》古代内丹术书。宋侯善渊(太玄子)注。一卷。实为修炼时颂读的一篇咒词。据称颂读之可“护命养生,神明佑助”。咒词每句均加注解,以显明要义。如“我命著我”句注:“性命俱备,精气神全。颂曰:‘养气全神别有方,安魂定魄不飞飏,丹成已觉心通圣,凿壁穿山透海沧。’”收入《道藏》第五三三册。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元或明陈伀集疏。本书鲜见其他传本。为孝帙《真武本传神咒妙经》之注,增入灵验故事。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纂图解注》明王玠纂图解注。以周敦颐《太极图》和金丹说为引,主要以佛教四大假合释清静说。又劝人持诵。
《太上老君元道真经注解》题“合明子隐芝内秀注”。经末(第16面)称此经自 “大唐元和戊戌岁 (唐宪宗,公元818年)南统大君因传孟谪仙,孟谪仙转传于世。”本经当出自唐。经与注皆述养炁复员,助气兼行气之法,并言报功。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元李道纯注。劝人以照心灭妄心。
《清忠谱》明末清初传奇剧本。又名《五人义》。清初李玉撰,叶时章、毕魏、朱同编定,《新传奇品》等著录。存顺治间苏州树滋堂刊本,《古本戏曲丛刊本》,1982年收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明末宦官魏忠贤专权误国,遭到东林党人的反对,魏忠贤及其党徒肆意迫害正直之士,杀戳人民,大造生祠。东林党人魏廓园及周顺昌被捕,激起苏州市民的义愤,他们在颜佩韦的带领下,捣毁官府,结果被判死刑,周顺昌被勒死牢中。后魏忠贤势败,苏州市民捣毁魏的祠堂,伸张了正义。剧中揭露了明末社会的黑暗,赞扬了东林党人的正义斗争,歌颂了人民支持正义的斗争精神,把市民的政治斗争写进剧本,这是第一次。剧中成功地塑造了清廉正直、疾恶如仇的周顺昌以及豪爽而有胆识的颜佩韦等人物形象,显示了斗争中各阶层的人物性格。剧中情节真实,是我国第一部可考之于史的戏剧,曲文悲壮而慷慨,具有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主妇集》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2月初版。列入“新中学文库”。收《主妇》、《贵生》、《大小阮》、《王谢子弟》、《生存》短篇小说5篇。本集作品以都市生活为题材,描写一部分知识青年和市民的生活与心态。《主妇》以倒叙手法,记述大学毕业生碧碧成婚后,“一面希望在家庭中成一个模范主妇,一面还想在社会中成一个模范主妇”的复杂心态。《贵生》描写杂货铺老板的独生女儿金凤爱上了贵生,为筹办婚事,贵生只得进城找替阔人家做伙夫的舅舅想办法。当贵生回家时,金凤却已被地主张五老爷霸占了。他怒火中烧,当夜一把大火烧了杂货铺和自家小屋,然后远走他乡。《大小阮》记叙小阮因从事革命活动,不幸牺牲;大阮则以同情者面目出现,暗中却侵吞着小阮托他保管的活动经费,并由此爬到了社会上层,以“地主、作家、小要人的乘龙快婿三种资格”成为“社会中坚”。美国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赞这部作品“把现代中国的病态一针见血的写了出来”。
《泾野子内篇》明吕柟撰。“泾野子”为吕柟号。其学以薛瑄为宗,是书乃其门人所编语录。二十七卷。包括云槐精舍语、东林书屋语、端溪问答、解梁书院语、柳湾精舍语、鹫峰东所语等部分,大抵都系作者长期精研理学所得。《明史·吕柟传》载,作者平生“独守程、朱不变”,是讲求格物致知的。所谓 “其为学,格物以穷理,先知而后行。此书论及内容极广,但其思想大旨仍是批评陆王心学,恪守朱子之学。书中认为心学乃空幻之言,割断了人与天下事之间的联系,所谓“明心见理”,实质上已与裨合于一流。凡 《云槐精舍语》二卷,《东林书屋语》一卷,《端溪问答》一 卷,《解梁书院语、柳湾精舍语》二卷,《鹫峰东所语》十 二卷,附《邵伯舟中语》三卷,《太学语》二卷,《春官外署语》二卷等
《两汉开国中兴传志》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为《京板全像按鉴音释两汉开国中兴传志》。今存万历三十三年刊本,上图下文。共六卷,其中西汉四卷二十九则,东汉二卷十四则。作者不详,题“抚宜黄化宇校正”、 “书林詹秀闽绣梓”。此书亦为演述两汉史实的历史演义,其内容大致同题“鳌峰后人熊钟谷编次”的《全汉志传》,开头也是文王梦兆飞熊,然中间内容略有增加,特别是所附韵文明显增多。总的来说,文字枯燥,故亦流传不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